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清代藏书家、图书馆学家、校勘学家孙从添的中医古籍藏鉴成就和医学学术思想。[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孙从添《上善堂书目》中的医学书目进行归纳汇总,对《活人精论》《石芝医话》等医学著作进行研读。[结果] 在古医籍方面,孙从添收藏、批点了众多珍稀中医古籍,提出了医学古籍购求和版本鉴藏的思想。在医学理论方面,启蒙了学生叶天士的“络病”学说和沈金鳌的“郁病”诊疗思想,并提出了“脾胃建中”的医学理论。[结论] 孙从添《上善堂书目》中记载中医古籍28种,包含较多珍本、善本、稀有本,《活人精论》《石芝医话》等著作创新了医学理论,促进了医学学术发展,其学术思想有待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相似文献   

2.
汪机(1463~1539)字省之,号石山,明代安徽祁门人,是新安医学流派的先驱者,明史列其为当世四大医家之一。 在汪机的医学思想中,易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医人物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他介绍是:“幼业儒,后随文习医,研读诸家医书,参以《周易》及儒家性理奥论,治医屡效”。汪机幼习举子业,对于《周易》及程朱之学颇有研究,汪氏习医,远溯《内经》、《难经》,近法丹溪,东垣诸家。因《内经》的成书便依据了易理,朱丹溪亦是先习易后学医,医易兼通,所以易学原理对汪氏学术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后汪机更是行医不忘研易,研易以究医理,终于集诸家之长,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安医学流派——培元派。 培元派是建立在营卫一气论的基础上,以擅用参芪为特点。  相似文献   

3.
叙事医学主张通过培养临床医生理解、解释、反馈的叙事能力,提高其对患者的理解、共情、亲和能力,促进其对自身医疗行为的反思。平行病历重视对患者主观痛苦与体验的记录,是将叙事医学理念引进临床的一种方法。中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始终重视人文关怀,而医案医话正是叙事医学的精神内涵在我国中医学中的具体表现与重要载体。发掘中医医案医话优势,构建中医平行病历,在当前重视临床人文关怀、关注患者主观体验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医学六经》一书收录了《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针灸甲乙经》等6部医籍,颇受学界重视。《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国医籍大辞典》等著录该丛书为明代顾从德所编纂,由吴勉学刊刻。通过查考原书、梳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此书与吴勉学所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前6部医书内容及版式相同,疑为后人将此6部医书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析出,另名《医学六经》。顾从德与吴勉学并非《医学六经》的编纂者与刊刻者,学界考察医籍版本时所说的“六经本”实际上就是“医统正脉本”。  相似文献   

5.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 ,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养生之道的哲理 ,从认识论角度看 ,是以“形神合一 ,天人合一”为核心。从方法论角度看 ,它充分体现了整体观与辩证观。从学科角度看 ,它代表了中医的预防医学。本文浅析中医养生学历来倡行的顺应自然、因时制宜的养生原则和方法。1 古典医籍对养生时间医学的论述  正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辩证唯物认识 ,《内经》已明确阐发了“天人合一”的哲理与“四气调神”等养生大法 ,认为形和神(身心 ) 、自然和人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开创了中医学顺应自然 ,因时制宜的养生之道。《素问·上古天真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徐大椿(以下简称徐氏)著作《医学源流论》中的“治未病”思想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将该思想运用于临床,发挥其理论的学术特色。 [方法] 通过研读《医学源流论》及相关现代文献,从医与患两方面进行论述,并结合中医各家学说,概括总结其“治未病”思想。[结果] 《医学源流论》涉及到“治未病”思想的相关章节有15章,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章有32篇。徐氏专设《防微论》阐释“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并在多个章节以“医”与“患”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其“溯源穷流,针砭时弊”的理论,结合中医各家思想,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治法治则,涵盖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多方面的调摄。徐氏要求医者时言辞锋利,但对患者多以委婉之词,在多个章节也予以反复提示,意在表明将“治未病”思想发挥最大作用,不仅仅需要医生拥有高明的医术,而且还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以此达到“标本相得”的效果。[结论] 《医学源流论》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完善了“治未病”思想,独具特色,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月刊》作为民国时期较有特色的中医药期刊,倡导"改良中医传统理论",是当时业界中西医汇通的重要舆论阵地,同时期刊保存了近代医家的大量学术文章,研究《中国医学月刊》的办刊背景、主要内容与特色贡献,对了解近代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民国中医学术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的医学气象学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气象学”理论早在《内经》中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指出人与自然界是一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东汉医家张仲景在其巨著《伤寒杂病论》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从生理,病理,以及治疗用药方面,详细地对其“医学气象学”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叙事医学实践对中国生命哲学和传统中医智慧的传承和发扬作为出发点,论述中国叙事医学实践中的文本细读能力与传统中医智慧中的“四诊”、叙事调节与传统中医中的“心身哲学”、叙事智慧与中国生命哲学中的“道生”之间的传承呼应关系,并通过分析当代医者实践叙事智慧的故事,阐明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是在对中国传统生命智慧和中医文化中的精华元素的汲取,融合西方叙事医学理念构建起来的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新模式,并倡导中国学者积极构建“叙事中医学”学科,将成果不断译介到国外,创设良好的中医叙事生态。  相似文献   

10.
徽州地区有重视养生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新安医家颇重视养生。新安医家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养护元气的思想结合起来,撰写了许多关于养生方面的著作留给后人。本研究利用新安养生的文化与优势,通过系统整理新安医学众多论文、著作与医案,挖掘整理新安医学养生方法文献,彰显新安医学养生理念,发扬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中医养生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兴起于北宋时期的理学对中国文化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曾拜朱熹四传弟子许谦为师而习理学,后又在许谦建议之下刻苦习医。在先生的医学生涯中理学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援理入医,以理学的治学态度研习医经、质疑时弊,用理学的哲学观点阐述医理,并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其著名学说"阳有余,阴不足论"与"相火论",便是在前辈医家的理论基础上,又参考引用了周敦颐、朱熹二家的理学精髓,并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发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理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从朱震亨与理学的渊源、理学对朱震亨治学方法及医学思想的影响三方面入手,探讨理学对其医学生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究龚香圃的各类医学著作,为研究其医学思想作准备。[方法] 收集阅读龚香圃的撰述及其整理出版的前人医学著作,按论著刊行时序分类为“注释前辈医案”“医论、医案与食疗研究”“订补前辈著作”“自著”,考究其体裁、内容,分析龚氏著作的特点。[结果] “注释前辈医案”包括龚香圃注释雷逸仙医案3篇;“医论、医案与食疗研究”包括“白喉”医论1篇、“女子疝证”医案1篇、“虚损病”食疗方1篇;“订补前辈著作”包括《医约补略》4卷,并附录《死候概要》1卷;“自著”包括《麻科证治》4卷、《麻疹经验谈》1篇、《小儿疳积治疗经验谈》1篇、《愈麻疹续发丹毒一例》1篇、《龚香圃儿科经验专辑》1部,以及一些尚待收集研究的未刊手稿。龚香圃著作内容涉及中医内科、妇科、儿科等门类,中年以后龚香圃侧重儿科著述。其著作特点是行文博雅。[结论] 龚香圃是浙江衢州集行医、著述、刊行于一身的著名医家,他先掌握古典和先贤的医术尤其是家学,将个人医疗实践与古典的论述相印证,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新安医学的兴盛与当时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发达,经济繁荣等诸多因素有关。“新安”从南北朝至清末共有医家745人,共撰刻汇纂医籍615种。新安医学的特点为:重视对经典著作的注释、阐发,注重普及医学知识,专科多为世袭代传,学术上既有继承,亦善创新。“新字医学”系笼统地指新安地区历代所出现的医家、医籍,不宜称“新安医学派”。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时间医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确立”、“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等3个方面,讨论了中医时间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认为:我国古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天文、历算、医学和哲学等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所获得的成就,为中医时间医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内经》深入探讨了“天人关系”阐述了天时、地理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为中医时间医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了中医时间医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徐灵胎所著《医学源流论》中关于中医体质学的论述。[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认真研读《医学源流论》以及关于《医学源流论》的现代文献研究,并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说,分析、归纳、总结徐灵胎的体质思想。[结果]《医学源流论》涉及到中医体质思想的相关文章共有25篇,而CNKI数据库中关于《医学源流论》的现代文献研究共有8篇。徐灵胎虽然未明确提出"体质"一词,也未形成与中医体质有关的学术体系,但其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体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其关于体质学的论述散见于各论中,内容涉及到体质差异、体质生理、体质防病、辨体调体四个方面,且重视治病求本,[结论]《医学源流论》体质思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内涵,而且其学术思想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后辈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旴江医学是江西的医学奇葩,其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旴江医著医文并茂,旴江医家仁心仁德,旴江医学传承发展,与中华文化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有重视养生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新安医家颇重视养生。新安医家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与养护元气的思想结合起来,撰写了许多关于养生方面的著作留给后人。通过系统整理明清时期新安医学众多论文、著作与医案等文献,挖掘整理明清时期新安医学养生方法,彰显新安医学养生理念,发扬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中医养生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乃至医学上的特指、专门阐述。《性情论》认为悲、喜皆由心发动 ,无论是悲是喜 ,“至其情”到了极限就会伤害到心 ,因为“凡思之用心为甚”。喜、怒、忧、思 ,悲、恐、惊等情志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这已是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哲学观念上存在的共识。《内经》同样认为情志过度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所以《内经》之篇首就有“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的论述 ,这是中医的精华 ,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养生学、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由来。《性情论》中还用大量篇幅 ,阐述了声音、音乐同生理、心理、病理的关系。可看出声音表达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19.
安徽中医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十分重视新安医学的传承、研究和开发,逐渐形成“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方剂学教学应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任务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诊疗经验以及新安医学的现代研究进展等融入其中。具体方法为总论概述新安医家对方剂学理论的贡献,各论突出新安医家学术思想和制方特点,联系新安医家有关论述和用药经验剖析药物。  相似文献   

20.
王翠翠  杨东方  杨兴亮 《中医学报》2019,34(7):1573-1576
王孟英为清代著名温病学家,为后世留下了《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女科辑要按》《古今医案按选》等大量的医学文献。清末民初各医家对其评价甚高。王孟英一生游移不定,忙于医救患者,许多著作是在杨照藜、汪曰桢、陈坤、张柳吟、赵梦龄等人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的。这些医家对王孟英医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医籍的整理、评注、编撰、刊布和流传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王孟英医学著作襄助者的生平、籍贯、学术成就等进行了逐一考证,并着重分析几位医家对王孟英及其医籍成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