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例资料 病例1,男,31岁,因"体检发现胰腺尾部占位2周"于2019年5月15日入院.患者于外院查增强MRI提示胰体尾富血供占位,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NEN)可能,遂来我院就诊.患者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体重减轻等表现.腹部体格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查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A19-9均未见异常.CT检查示胰腺走行自然,胰体尾部见直径约1.7 cm的等高密度结节,增强后强化程度始终高于胰腺实质,与脾脏实质强化相仿,胰管未见扩展,胰周脂肪清晰,考虑NEN可能(图1).术前诊断为胰腺NEN.于2019年5月16日行机器人辅助胰体尾脾切除术.术中超声刀离断胃结肠韧带,充分显露胰腺后见肿物位于胰体尾部,直径约2 cm,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切割闭合器离断胰腺后完整切除胰体尾部及脾脏.术后大体病理见胰体尾切除标本大小约6 cm×6 cm×2 cm,胰体尾部见一灰褐色结节,大小约2 cm×1.5 cm×1.3 cm,质地柔软,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另于脂肪组织内可见副脾1枚,直径约1.2 cm.术后病理诊断为(胰体尾及脂肪内结节)异位脾脏.术后予常规抗炎、补液治疗,患者恢复良好,于2019年5月21日出院.术后6个月时复查CT示胰体尾部脾脏切除术后,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两周前出现腹涨、腹痛、坐立加重,伏卧可以缓解。上腹部可触及约5cm×6cm×6cm肿块。B超检查:胰尾部及脾门处可见一囊性肿块,内部有分隔且回声不均,CT表现:胰尾部见一低密度肿块,胰尾与肿块界限不清结构模糊。肿块推压胃后壁及脾门。病灶密度较低,CT值8~15HU,内部有分隔,外壁薄,8cm×7cm×7cm大小。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岁,因发现左侧大腿根部内侧肿块半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左侧大腿根部内侧可触及一大小约5cm×6cm肿块,质地较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可,局部皮肤无红肿、发热、破溃.MRI检查示:左侧大腿根部内侧肌间隙见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T1WI序列以高信号为主,内见类圆形混杂低信号影及条索状低信号分隔(图1);T1WI压脂序列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压脂序列(图2)及DWI序列病灶以低信号为主,内见类圆形混杂高信号影及条索状高信号分隔;T1WI压脂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及分隔呈轻-中度强化(图3).  相似文献   

4.
汪大海  施小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3):1589-1589
1 临床病例 男性患者,48岁,健康体检时经B超发现胰腺体尾部有一约5 cm×5 cm大小的肿块,后经腹部CT以及增强CT检查证实胰腺体尾部有一肿块,约6 cm×6 cm大小.于2009年4月15日入住我科.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66岁,10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伴疼痛.肝胆胰脾彩超示:胰头部实性占位(符合胰腺癌表现),腹部CT示:胰头占位,考虑胰腺癌.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发光)1504.76ng/mL;癌胚抗原CEA(发光)15.71 ng/mL.腹部CT平扫+增强示:胰腺头颈部区域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大小4.0cm×6.4cm×5.0cm,边界欠清,渐进性中度不均匀强化,包膜强化,病灶与胰头及胃窦分界不清,胰管轻度扩张,腹腔肠系膜间、肝胃间隙及腹膜后见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等密度影;考虑来源于胰腺的恶性病变,胰腺癌可能大(见图1~5).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者,女,24岁,查体B超发现胰体尾部位实性肿块,不均回声.CT扫描:胰体尾后下方示-6.O cm×6.5 cm肿块,CT值40 Hu-50 Hu,内有低密度区,CT值约25 Hu;肿块边缘光滑,部分有包膜,右侧与胰腺、后方与左肾关系密切,并示左肾局部轻度受压(见图1);增强双期扫描,病变均强化明显,最高时稍低于同层动脉密度,CT值约90 Hu~110 Hu;有多处条状低密度无强化区(见图2),边界大部分清晰锐利,有强化.  相似文献   

7.
徐鹤  赵灿灿  谢宗玉 《安徽医学》2019,40(6):718-719
<正>患者,男性,53岁。体检时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实性占位4 d,无发热,无腰部酸痛不适,无尿急、尿频、尿痛及明显肉眼血尿。2 MRI检查MRI平扫左肾盂内可见1个类圆形病灶,大小约4. 0 cm×4. 0 cm×3. 8 cm,边界清,病灶在T_2WI相对于肾皮质呈稍高信号,见图1。在DWI(b值为800 s/mm~2)上,病灶显示为高信号,见图2。在T_1WI双回波图像上,病变与肾皮质呈等信号表现,见图3。在动态增强磁共振上,动脉期病灶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静脉期病灶呈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仍强化。见图4~6。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报告患者,女,10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胸部平片示右下纵膈卵圆形肿块。CT扫描:后下纵膈脊柱右前方见一卵圆形稍低密度肿块影,大小约6.19㎝×3.72㎝×8.21㎝,病灶边界清晰,其内见散在的斑点状钙化影,平扫CT值约30.1HU,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CT值约65.2HU(图1-2)。MRI扫描: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图3),抑脂序列信号无明显变化,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仍强化。冠状位示病灶沿椎体向下生长至腹膜后,前缘与心脏及肝脏、左侧与腹主动脉、后方与脊柱界限清楚,下腔静脉受压略向前外移  相似文献   

9.
肾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肾脏良性肿瘤[1],我院遇到1例,由CT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br〉 患者,男,67岁,农民。以腰部隐痛1周,B超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入院。 CT检查:CT平扫示右肾下部实质内类圆形呈等或略低密度肿块,大小约3.6cm×2.8cm×4.0cm,边界欠清,肿块向肾盂内突出,密度较均匀,CT值30 Hu,中见斑块状钙化(见封三图1)。CT增强三期扫描示皮质期右肾下部实质内类圆形等或低密度肿块轻度均匀强化,CT值约35~40 Hu;髓质期病灶继续明显强化,CT值约65~70 Hu,病灶边界更清;延迟期病灶强化减弱,CT值约45 Hu,但仍高于肾皮质期,病灶强化呈“快进慢出”之特点(见封三图2,3,4,5)。结合临床及CT特点诊断意见: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可能性大;②肾嫌色细胞癌待排。后经手术除切病灶,病理诊断:肾嗜酸细胞腺瘤。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分析(附6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厚明  高志艳 《当代医学》2010,16(24):66-67
目的回顾性分析与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PTP病例的CT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 6例患者5例肿瘤位于胰尾部,1例位于胰头部。肿块体积较大,最大径为4.5~10.6cm(平均7.3cm)。2例病灶出现钙化,其中1例呈边缘点线形钙化,另1例钙化灶位于病灶中心。病理标本中6例均有包膜,边界较清楚。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囊实性团块影,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及包膜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 SPTP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可较好地做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46岁,肉眼血尿1天就诊.无腰痛、无尿路刺激症状.专科检查:双肾区未触及明显包块, 无叩压痛.彩超显示:右肾大小形态正常,左肾下极实质单个圆形高回声肿块,大小约19mm×18mm,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后方无声影,CDFI示肿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彩超诊断:左肾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错构瘤.CT检查提示:左肾下极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大小约2.2cm×1.8cm,CT值约60Hu,密度尚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强化,CT值78~108Hu,边缘欠光滑,考虑左肾癌.病理活检:镜下诊断肾癌.形态符合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12.
正病历资料:患者,女,32岁,腹胀、腹部不适6个月,加重一个月。上腹部CT检查:胰腺上方、胃大弯脾门前区见大小约9.3×7.6×7.8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内密度尚均匀,CT值约32HU(图1);胃大弯侧受压,与胰尾界限欠清。腹膜后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影。增强扫描后,腹腔内软组织病灶可见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病灶边缘可见低密度影。肿瘤周围血管受挤压移位。手术切除肿瘤及脾和胰尾部,肿瘤与胰尾部有系带相连。病理(图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3.
患者一,女,17岁。以左上腹部痛三个月入院。查体:腹平坦,无压痛,左上腹可扪及8cm×6.5cm大小的肿块,质软;其他体征无明显异常。彩超示:左上腹部混合性肿物。CT示:胰尾见软组织密度影,形态不规整,与周围关系密切,前部见一不规则囊性低密度灶,边界清楚,胰尾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CT诊断为胰腺囊实混合性肿物。手术送病理,大体见:肿物7.5cm×5cm、5cm×3cm,表面光滑,部分有包膜,切面灰白色,质软,局部暗红,易碎。镜下所示(见附图1、附图2):瘤细胞多角形上皮细胞样,大小一致,胞核圆形、卵圆形,核异型性小,无核分裂。肿瘤细胞实性区成巢片状,被纤…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9岁,因右腰部酸胀1年,于2007年1月入院,因发热及肉眼血尿,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右肾上极一约5cm×4cm大小实性肿块,包膜完整。CT示:右肾上极见一约4cm×4cm大小肿块,突向肾轮廓之外,局部可见钙化灶,平均CT值28Hu,增强后病灶均匀强化,诊断右肾癌,行右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大小约4cm×4cm×3.5cm,位于右肾上极,类圆形,分界清,包膜完整,质中偏软,周围无黏连。例2:患者,女,50岁,因查体发现左肾占位4天,于2007年12月收入院。体检无阳性体征。彩超示右肾上极偏内侧可见一实性略低回声,大小约4.0cm×2.4cm,边界清,局部向外突出,内有少许血流。CT示:左肾体积增大,上极表面不规则隆起,可见一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欠清,病灶尚规则,平扫密度均匀,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高于肾实质强化,左肾上极病灶大小3.6cm×4.7cm,与正常肾脏分界清,呈相对密度;诊断为左肾癌,行左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中发现左肾上极一肿物,边界清,包膜完整剖面质地均匀,呈红褐色。肾切除标本肿瘤切面表现为棕色或褐色,似肾实质颜色,境界清楚,未见明显出血坏死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和临床随访证实的AIP的多层螺旋CT和MRI资料。结果胰腺弥漫性肿大2例,胰头肿块2例,胰尾肿大1例,胰腺轮廓清晰4例;1例胰头肿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1例患者可见到典型的"鞘膜征";4例病灶密度、信号均匀,1例AIP同时伴胰腺癌病例胰腺弥漫肿大,密度、信号不均,可见多发囊性变,T_2WI呈高信号;5例均未见血管受侵、钙化;胰外病变1例可见脾脏肿大;CT平扫可见病变区域密度密度稍减低,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强化程度稍低于正常胰腺,门脉期、静脉期持续强化与胰腺密度接近;MRI平扫T_1WI呈稍低信号,T_2WI一般呈等信号,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表现与CT相仿。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可以用于诊断AIP,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肺内原发性神经鞘瘤的平片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内原发性神经鞘瘤是一种临床很少见的良性肿瘤 ,我们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 3例 ,就其平片和 CT表现 ,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女 ,43岁 ,体检发现右上肺肿块 3个月入院。后前位胸片显示右上肺野内带见一肿块 ,密度均匀 ,边缘清楚 ,大小约 3cm× 4cm,侧位片示病灶位于肺上叶尖段区。 CT平扫示肿块密度均匀 ,CT值约 2 8HU,境界清晰 ,增强扫描见病灶轻度强化 ,CT值约 32 HU。术中见肿块位于右肺上叶尖段 ,实质性 ,质硬 ,大小约 2 .8cm× 3.5 cm× 4.2 cm,与周围肺组织分界清楚。病理诊断 :右肺上叶神经鞘瘤。例 2 男 ,…  相似文献   

17.
患,51岁。右上腹疼痛不适2月入院。入院体查右上腹部肝区明显压痛。腹部CT平扫显示:肝右叶见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边缘清晰,大小约8.1cm×7.45cm×7.0cm,CT值约35Hu,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病灶,见图1、图2。CT增强显示:增强早期病灶边缘强化,逐步向病灶中心增强,延迟期病灶与周围肝组织密度接近,整个强化过程呈“早出晚归”改变,  相似文献   

18.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因1月前无意间发现右颈部包块,约蚕豆大小,无痛性渐进性肿大,就诊于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包块逐渐消退,停药后再次肿胀,遂到本院就诊。查体:右侧颌下区扪及大小约为2cm×3cm×3cm的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活动度一般,质地中等。既往史、家族史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CT示右侧颌下区囊实病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肿低密度影,囊性密度CT值约为40 Hu,增强见病灶边缘轻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分界模糊(图1);MRI 平扫示右侧下颌下腺后上方、腮腺深面见不规则混杂信号肿块影;T2WI/STIR上病灶呈稍低信号,周围见环形高信号及病灶内偏外侧小斑片状稍高信号(图2);T1WI上病灶呈等高信号,其内可见条带状低信号,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不规则环形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图3)。综合影像诊断:右侧颌下区肿瘤病变,初步诊断:神经鞘瘤。手术所见:右侧颌下区见一大小约为2cm×3cm×4cm囊性肿块,内含灰白色液体,略呈豆腐渣样,颈内静脉与肿块粘连紧密,肿块深面与颈内动脉相邻,分离后见肿块向下颌角内侧走行,与胸锁乳突肌肉及周围肌群有粘连。病理诊断:鳃裂囊肿伴胆固醇结晶沉积及异物巨细胞反应(图4)。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8岁,因“上腹胀痛3个月”入院。腹痛为持续性胀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黄疸。有阑尾切除手术史,否认腹部创伤及胰腺炎病史。入院查体:巩膜不黄,腹平,右下腹见手术切口瘢痕。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胃镜提示胃炎。 B超提示上腹部腹膜后囊性团块,肝右叶囊肿,胆囊息肉样病变。上腹部CT:①胰腺上方囊性病灶,考虑胰腺假性囊肿可能,其他待排;②肝内多发囊肿;③双肾囊肿。CT截图见图1。入院后查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癌抗原72-4(CA72-4)均正常。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于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见胰腺体尾部可扪及囊性肿块,大小约9.0 cm&#215;8.0 cm&#215;7.0 cm,周围组织侵犯不明显。切开胃结肠韧带,适当分离后见胰体尾部肿块与脾动脉粘连紧密,肿块与脾动脉之间无法分离,肿块上方紧靠肝总动脉,肿块下界位于脾动脉上方。术中行胰腺体尾部肿块切除+脾切除。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恢复可。术后病理:考虑胰腺潴留性囊肿,脾及胰腺组织大致正常。  相似文献   

20.
杨茜茜  张蓓  柯祥杰 《西部医学》2011,23(3):447-447
病例女,34岁,因无明显诱因发现骶尾部有一隆起包块来院就诊。入院查体:肛检肛缘平整,骶尾部见一大小约10.0cm×8.0 cm质软包块,光滑,略充血,触痛不明显。B超示骶尾部囊性包块。CT轴位平扫(图1)示尾椎远端软组织内可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并突向皮肤外,其最大截面约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