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术前应用影像学方法较为准确地显示直肠癌病变并提供定量分析信息,对临床合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通过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的多参数成像技术,可从分子水平反映组织的弥散和灌注情况,理论上可定量显示直肠癌内部细胞密度、微血管密度的结构学信息及肿瘤细胞代谢的功能学过程,从而反映肿瘤不同时期的异质性及其程度。本文就IVIM技术在直肠癌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林东升  李爱银  董杰  张文堃  庞涛   《放射学实践》2012,27(11):1264-1266
目的:探讨SWAN序列在脑白质病变中心静脉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多发性硬化及20例脑微血管性白质病变的患者,分别行FLAIR及SWAN序列MRI扫描,在FLAIR图像上对所有病变按部位(幕上侧脑室旁、幕上外围及幕下区域)进行分类,病变内中心静脉的显示情况应用SWAN序列进行评估。结果:FLAIR序列共检出622处多发性硬化白质病变及769处微血管白质病变,上述病变在SWAN序列图像上均可见。SWAN序列对中心静脉的显示率在多发性硬化及微血管白质病变中分别为78.0%和76.2%,其中多发性硬化及微血管白质病变幕上外围区中心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74.2%和75.1%,幕上脑室旁为89.8%和91.2%,幕下白质病变为68.8%和71.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AN序列是检测中心静脉的敏感方法,多发性硬化白质病变及微血管白质病变中均可见中心静脉,中心静脉的显像并非诊断多发性硬化的特异性征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 搜集2002至2012年在本院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12例,均为男性,年龄10~ 53岁,平均28.7岁.A型10例,B型2例;中型7例,重型5例.髂骨2例,股骨(部)5例,肱骨1例,指骨1例,膝关节2例,臀部1例.病史3个月~16年不等.X线检查12例,CT检查6例,MRI检查5例.有创伤史8例,局部疼痛8例,软组织肿胀或肿块8例,功能障碍3例,病理骨折1例,皮肤破溃1例.自幼有出血史5例.12例中,单发骨病变3例,多处肌和/或骨病变7例(其中1例病变数达12个),关节破坏或结构消失2例.结果 溶骨性骨破坏2例,骨膨胀性骨破坏6例,骨膜增生3例,皮质受压变薄/局部增厚5例,软组织内肿块7例,关节破坏肿胀2例.结论 血友病性肌骨假肿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骨内和关节病变影像表现与出血多少、急慢、是否反复或持续有关;软组织内病变大小形态、密度/信号与出血部位和局部血供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T2*加权成像(SWAN)技术对老年腔隙性脑梗塞伴点状短T2信号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0岁以上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58例为腔隙性脑梗塞组,同时收集同期58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116例均行轴位GRE-T2*WI及SWAN序列检查。分别记录两个序列点状短T2信号的发生例数、部位、数目及腔隙性脑梗塞病灶的部位和数目。结果:所有116例中SWAN序列发现点状短T2信号31例77处,GRE-T2*WI序列发现17例38处。腔隙性脑梗塞组中25例(43.1%)发现点状短T2信号,正常对照组为6例(10.3%)。腔隙性脑梗塞组中点状短T2信号病变轻、中、重度均可见,正常对照组仅见轻度点状短T2信号。不论点状短T2信号的发生率还是分级,腔隙性脑梗塞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结论:SWAN序列检出点状短T2信号优于GRE-T2*WI序列。点状短T2信号大多被认为是脑微出血的表现形式,在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组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与腔隙性脑梗塞的数目呈正相关。对老年腔隙性脑梗塞病人溶栓治疗时要充分考虑点状短T2信号因素,必要时加做SWAN序列,指导并改进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2岁。因面部浮肿1个月入院。一般情况较差,神志清晰,表情淡漠,肾病面容,面色苍白浮肿,结膜苍白。腹部稍膨隆,扪及肝脾肿大,腹水征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数字乳腺摄影机在自动曝光(AEC)与手动曝光模式下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时,两者辐射剂量有无差别。方法采用西门子MAMMOMAT NovationDR型数字乳腺机,应用自动曝光(AEC)和手动曝光模式对20mm厚标准乳腺模体和X线用矩形波测试卡进行照射,记录其辐射剂量并观察测试卡显示的线对数,再对同一病人的左右乳房分别采取自动曝光(AEC)和手动曝光模式进行照射,记录其辐射剂量并观察照片有无差别。结果在自动曝光(AEC)和手动曝光模式下对模体和测试卡所摄照片显示的线对数都达到4 lp时,手动曝光可比自动曝光(AEC)模式下调曝光剂量50%,辐射剂量减少50%,在同一临床病例实验中,曝光剂量相差50%所照射的照片除放大相同倍数外再不经过任何后处理让2位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进行阅读,结果两张照片无明显差别,全部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乳腺压迫厚度掌握手动曝光摄影条件,并尽可能应用手动曝光进行摄影,以尽量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MR动态增强扫描与钼靶成像对检出乳腺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与钼靶成像在乳腺癌检出率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搜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26例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钼靶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最后诊断。结果全部26例病例,共发现肿块31个。其中浸润性乳腺癌18例,导管原位癌3例,小叶原位癌1例,髓样癌例,粘液癌1例。钼靶检查,共检出肿块24个(77%),确诊乳腺癌20例(64.5%)。MRI动态增强扫描,检出肿块30个(96.8%),经MRI确诊乳腺癌29个(93.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乳腺癌检出率高于钼靶检查,具有较高敏感性,是进行乳腺癌术前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耳部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耳部低剂量CT扫描,合理选择剂量,探讨耳部低剂量扫描的辐射防护及诊断价值。方法60例受检者分为三组,分别为10mA,50mA和100mA组,每组20人,进行低剂量扫描。其他参数不变,改用200mA对三组受检者进行常规剂量扫描,作为标准对照组。比较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I)和图像质量的不同。结果三组不同毫安组单层CT剂量加权指数分别为2.15mGy,10.77mGy,21.54mGy,常规剂量(200mA)组为43.08mGy。10mA组图像质量与其它组比较,差别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三组差别不显著。结论耳部低剂量CT扫描能够降低病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爱银  李亚林李军 《实用医技》2007,14(36):4966-4967
脑梗死是一种好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病,以50岁~60岁最为多见,临床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磁共振弥散加权像能早期发现脑梗死病灶,并能鉴别脑梗死不同时期不同的信号特点。对临床医师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巨大子宫肌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CT在巨大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及巨大子宫肌瘤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 10例巨大子宫肌瘤 ,所有病人均进行了CT平扫及增强扫描 ,并将CT表现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肿瘤最大直径在 15~ 2 5cm者 4例 ,2 5~ 3 0cm者 3例 ,3 0cm以上者 3例。 7例位于浆膜下 ,2例位于肌壁间 ,1例位于黏膜下。 3例表现为与正常子宫等密度 ,密度均匀。 6例呈混杂密度 ,病理证实肿瘤内玻璃样变性 4例 ,液化坏死囊性变 2例。 1例呈囊状低密度 ,病理证实肿瘤内为黏液样变性。结论 CT对巨大子宫肌瘤的来源、其内不同性质的变性以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