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梦华  徐晔 《河南中医》2021,41(4):589-592
目的:探讨扶阳方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研究组给予扶阳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Bstthel指数、改良Rankin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74.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良Rankin评分高于对照组,Bstthel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方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中医证候情况和神经缺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斑块厚度及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24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药物治疗,两组用药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数(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斑块面积。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AAS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明显减低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血压及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缓解高血压动脉硬化情况,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活血法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10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治疗组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益气化痰活血法,拟方四君子汤、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前及治疗30天后,检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所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治疗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治疗后均降低,治疗组下降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痰活血疗法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可能与炎性因子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脂(TC、TG、HDL-C)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IMT厚度和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IMT厚度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情况,对患者的hs-CRP和血脂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58-2560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散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筛选合格的符合标准的63例研究对象,按纳入标准,以平行、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自拟益气活血散口服治疗。两组疗程为6个月,观察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及体征、hs-CRP、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方面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及体征、hs-CRP、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方面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散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具有明确疗效,可以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症状及体征、hs-CRP、HCY,减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肝通脉方辅治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两组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平肝通脉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照组(1.11±0.18)mm、观察组(1.02±0.1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通脉方辅治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夏枯草丸治疗高血压病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夏枯草丸治疗中医辨证为肝火上炎兼络脉郁滞型高血压病临床疗效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夏枯草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牛黄降压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有所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丸能有效降低血压,并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2组各40例,对照2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2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另取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1组,比较治疗后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与动脉顺应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2组血压均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下降更明显、动脉顺应性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合西药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痰化瘀方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1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消痰化瘀中药,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服药24周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及颈动脉IM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hs-CRP和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颈动脉IMT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清ICAM-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痰化瘀方具有显著的抗AS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及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APN及hs-CRP水平进行对比,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双侧颈总动脉(CCA)及颈内动脉起始处(ICA)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进行评估对比。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APN及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NIHSS及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CA及ICA处IMT值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两处IM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西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临床症状,调整期血清因子水平,软化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参七脉心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2022年1—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7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七脉心通胶囊口服,共治疗1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Lp-PLA2、hs-CRP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75分者占比、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者占比,并评价2组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完成研究。治疗后,治疗组血清Lp-PLA2、hs-CRP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仅血清Lp-PLA2水平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63.3%(19/30),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治疗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微加味丹参饮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微加味丹参饮)和对照组(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连续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两组血清血脂、hs-CRP、VEGF、MMP-9水平及颈动脉IMT及内膜斑块面积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超微加味丹参饮在降低血清TC、APOB及VEGF、MMP-9水平,升高HDLC及降低颈动脉IMT,减少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方面疗效更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s-CRP的作用相当(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超微加味丹参饮通过调节血脂、降低hs-CRP抑制炎症,下调血清VEGF、MMP-9稳定斑块,降低IMT值,减少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发挥抗AS作用,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张杰  王剑  吴丹  邵初晓 《新中医》2019,51(6):131-13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偏瘫活络片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脑血栓患者1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偏瘫活络片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动脉斑块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D-二聚体以及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间动脉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2组动脉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厚度较前改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间动脉斑块面积及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间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2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较前改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间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间D-二聚体、血浆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2组D-二聚体、血浆NT-proBNP较前改善(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间D-二聚体、血浆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偏瘫活络片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相关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瘀方对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10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予去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通瘀方。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随访6个月,观察心脑血管事件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心脑血管事件相关指标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高灵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1)研究期间,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14人次(脑梗死1人次、脑出血2人次、颅内腔隙性病灶9人次、心肌梗死1人次、心绞痛1人次,其中脑出血和心肌梗死各死亡1例),发生率为25.45%;治疗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4人次(均为颅内腔隙性病灶,无死亡病例),发生率为7.27%。组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IMT、hs-CRP、IR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IMT、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升高。组间治疗后比较,IMT、hs-CRP、IR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瘀方能够明显减少前列腺癌去势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与前列腺癌去势治疗起到了很好的协同作用,该作用可能与降低胰岛素抵抗、抑制hs-CRP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脉管通胶囊联合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脉管通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脂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和血清TC、TG、HDL-C、LDL-C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对照组变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较对照组缩小,血清TC、TG、LDL-C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增加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使粥样硬化斑块减小,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调节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癌I号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3组,Ⅰ组30例给予紫杉醇、卡铂化疗,Ⅱ组30例给予肺癌1号方治疗,Ⅲ组30例给予肺癌Ⅰ号方联合化疗,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比较3组近期疗效及KPS评分、体质量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组、Ⅲ组有效率显著高于Ⅱ组(P均0.05),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Ⅲ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改善不明显;治疗后Ⅱ组、Ⅲ组体质量增加,与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组不良反应较Ⅰ组显著减轻(P0.05),Ⅱ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肺癌Ⅰ号方能够提高老年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联合化疗时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建华 《河北中医》2006,28(11):812-814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20例,Ⅰ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补阳还五汤治疗,Ⅱ组采用基础治疗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Ⅲ组采用基础治疗加补阳还五汤加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观察3组疗效、临床症状、胫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65.0%、95.0%,Ⅲ组与Ⅰ、Ⅱ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比较除口干症状外均无显著性差异,Ⅲ组与Ⅱ组比较诸症状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传导速度、波幅均有改善,Ⅲ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与Ⅱ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Ⅱ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治疗前后比较全血黏度和血脂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Ⅲ组与Ⅱ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天蝎散Ⅰ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蝎散Ⅰ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脑心通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加天蝎散Ⅰ号方口服,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检测结果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血脂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提示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内膜斑块消退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蝎散Ⅰ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高脂血症的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的影响。方法将71例CIMT≥0.9 mm和(或)有颈AS斑块的高脂血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七总皂苷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彩色超声显像仪,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人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CIMT和斑块以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服药前hs-CRP、MMP-9、s CD40L、IL-6、TNF-α水平、CIMT和斑块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药12周hs-CRP、MMP-9、s CD40L、IL-6、TNF-α水平较各自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CIMT和斑块积分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服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能保护高脂血症的A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颈动脉内膜增厚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大,延缓AS的进展,其机制与其降低血清hs-CRP、LDLC、s CD40L、MMPs、IL-6、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