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通过揭示历代医家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认识,摸清其内涵不断充实、发展的经过,阐述了其所治之风有广、狭义之分,即包括内风和外风,治血之法有直接,间接疗法等,从而得出了它是经得起临床检验的治法准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之风是指中风病,而不是病因学中的外风及内风;血是指瘀血,血行瘀除则中风病自愈.外风致病,宜祛风为主;内风致病,宜熄风为先.风邪较燥,长期使用易耗伤阴血,在祛风剂中配伍使用养血活血之品,实为佐使之法.内风中之血虚生风者使用养血活血药物治疗,是针对病机用药,而非治风先治血之义.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之认识历时4个阶段,从外风、内风、非风到现在的脑血管疾病,瘀血是中风病之病理基础,瘀血行,经络通,则中风病自愈,故日:血行风自灭.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南宋以前中医大家治疗中风病之经验总结及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3.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代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在阐述行痹的治疗方法中提到"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氏的防风汤及如意通圣散中都使用了补血活血的当归,从中更能看出从血论治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充分表明理血在风证进展和治疗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荨麻疹多由风血合病,风邪善行数变,致使此病发无定时,发无定处。而风邪又分"内风"和"外风",风或从外生,或从内生。风从外生,多由风邪夹杂寒邪、热邪、湿邪侵袭肌表,多兼有卫外不固的症状,风从内生,多由脏腑功能受损失调或因七情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诱发,而临床上无论是血寒、血热、血虚、血瘀皆可化风而引起瘾疹,风邪为临床多数荨麻疹病患的根本致病因素。而李氏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思想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对风邪致病证型的皮肤病的诊疗意义非常。临床上发现荨麻疹大多病情缠绵难愈,易致邪气入里,遂应辨清其标本虚实,历代医家主张以治血理血为重,兼以疏风和营之法。导师张燚深入剖析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提出将荨麻疹分为血寒生风、血热生风、血虚生风、血瘀化风,4个证型,并自拟中药方剂应用于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是前哲治风症之名训。医理源于气血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气郁则血缓、血滞,血脉失养,肝失柔藏,风自内生,经络阻滞,半身不遂,发病曰中风。清代医家王清任创补阳还五汤治瘫一方,立补气活血、逐瘀通络一法;独出心裁,补前人之不足。此方法延用至今,虽多见其效,然临床辨证施治,使血行而灭风症者,何止补气一法,以下就中风病的血行风自灭临证心得,随录数则,以希指正。  相似文献   

5.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语出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十@痹>,他在阐述行痹的治法时说:"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由于其文字易诵上口,文意深刻悠远,指导临床切合实际,因而广为医家所重视、运用、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肠风下血”之证,中医医家称谓“近血”。表现为:先血后便(或无便),去肛门近,其血凝聚於大肠(约在乙状结肠直肠部位)。“近血”有两种证治,一为“脏毒下血”,一为“肠风下血”。脏毒下血与痔漏相似,用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获得满意疗效,而  相似文献   

7.
曾宪斌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9-2119
“治风先治血”这一治则不应仅限于治行痹,可扩大运用于病机涉及到血的较多病证。  相似文献   

8.
曾宪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9-2119
“治风先治血”这一治则不应仅限于治行痹 ,可扩大运用于病机涉及到血的较多病证。  相似文献   

9.
许多针灸教科书中存在"治疗行痹,加膈俞、血海活血调血,遵‘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的处方及治则的观点,行痹的成因应当是外风为主,李中梓<医宗必读·痹>中"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原文尤指用药,针灸虽可应用这一理论,但是又有着它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后世医家虽多有引用,但是这条治则主要适用于内风,且在内科方剂中多有体现,笔者认为造成针灸教科书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断章取义,并提出临床该病的针灸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冯怀英 《四川中医》1997,15(8):21-21
“治风先治脾”一语,出自杂记类书来·庄季裕撰《鸡肋编》卷上。风为百病之长,《内经》以专篇立论,随时序环境之感风原因不同,冠以“肝风”、“冒风”等14风之多,后世举外风、内风两大类立纲。大凡人皆生息于天地气交之中,因风气而生长,因风气而衰殃,感风邪致病者甚多。本文所指治之风,即风胜之行痹而言,笔者以为庄氏“治风光治脾”为治本之法,较明·李念我“治风先治血”论寓意更加深刻。豆.脾性静兼可制其变动之风性。脾属中央土,主化万物,《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其性静兼,其德为儒,其用为化……,其政为温。”牌为至…  相似文献   

11.
黄培新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现任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导师,拥有数十年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至今仍工作于临床一线,在临床上重视"治风先治血"的临证思路。"治风先治血"的论述源自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贼风偏枯方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1]黄教授在继承前人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行血、养血、和血、补血等不同的具体治法,将"治风先治血"的思路应用于中风、癫痫、颤证、瘾疹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兹将黄教授"治风先治血"临证经验的病机分析、治法方药及审因论治原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风药治血与冠心病心绞痛证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认为风邪是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和病和诱发因素,其位病在心之络脉,属络病,病机主要为心络阻滞和心络痉挛,发病特点属风病,并以风药治血理论为指导,强调了其治疗学机制,主要祛除致病因素,虫类风药少血通络,搜风止痉,风药治气,风药直接治血和现代药理学证实,其间,就常用风药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并介绍了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汉代医家张仲景,创立了诸多治肝之法,为后世历代医家沿用不衰,现将《伤寒论》中的治肝之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马桂琴 《北京中医》2009,(10):814-815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一语出自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卷三》之《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原文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意即治疗与风邪有关的疾病,都应配伍治血之药,或养血,或活血,或凉血。这个治疗法则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近世医家多着重研究它在以中风为主的脑系疾病中的运用,即关注内风之振颤、动摇、昏仆、眩晕、抽搐之证。笔者以内风为视角,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及血瘀生风的角度结合皮损辨证,论述治血与治风的意义。并举医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出血性中风为内科急危重症.究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刘河间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痰.近代医家张柏龙、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及中医药教科书则把出血性中风归纳于中脏腑之中,分为闭证、脱证两大类.闭证治以豁痰熄风、开窍启闭为法;脱证治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为法,作为当今之常法.笔者临床用常法而不应者,多另辟新径,或可向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病名自张仲景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病因病机经过了外风-内风-内外风三个时期。"内风"时期主要集中于金元明时期,文章试图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医论入手,分析"内风"立论时期各医家对中风发病规律、证候类型的认识,以期探讨其病机变化规律,为中风病的临床证治服务。  相似文献   

17.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成方便读·卷二》),说的是在治疗风病时,方剂中要配以治血药,才有利于祛除外风,熄灭内风。本文试以几个方剂为例,浅析如下。1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第二》,由当归、桂心、牛膝、川芎、芍药、干地黄、独活、防风、秦艽、细辛、寄生、杜仲、茯苓、人参、甘草15味药组成。主治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客于腰膝,留滞筋脉,使气血痹阻不通而致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方中用独活、防风、秦艽、细辛、寄生、杜仲搜风祛湿,以祛除由外而来之风寒湿邪。然而方中仅用治…  相似文献   

18.
论风药治血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阐述了风药治血的机制,其主要有:祛除致病因素,风药治气,风药治肝,风药治脾,风药直接治血,风药补血,风药凉血。  相似文献   

19.
曹力明  王秀莲 《山西中医》2009,25(11):61-62
明末医家袁班所著《证治心传》一书博采历代名医学说,结合本人临证心得,对瘟疫、温病有比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见解。论述了温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倡导八纲辨证,治疫多用攻下逐邪之法。其学术思想在温病学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慢性单纯性苔癣患者或先有血郁、或先有痰郁、或先有湿郁、或先有火郁、或先有食郁等,继而引起其他郁滞,诸郁互为因果,循环而生,而不独一脏一腑。在整个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气、火、痰、血、湿、食之郁均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环环相扣,在风邪的感召之下,协同作病。故徐老师认为,气、火、痰、血、湿、食郁于体内是慢性单纯性苔癣发病的基础,风邪介入是其发病条件。在治疗过程中,当同解气、火、痰、血、湿、食之郁,疏外风、熄内风,以除风解郁之法治疗。徐老师认为,解郁之方虽多,但均不如越鞠丸诸法兼备,临证多用越鞠丸辨证加减治疗,加用其他治风药物,以增强治风之力。同时注重寻找、去除诱发及加重因素,加强日常调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