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怎样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7,48(2):184-184
答: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又称溃疡病,本病是仅见于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位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与酸性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由于溃疡出现在胃与十二指肠,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胃脘痛”的范畴,多为感受寒邪,病邪犯胃,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或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为,理气止痛为常用方法。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2.
余在先主任医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消化性溃疡多以脾胃虚弱为本,瘀血湿毒为标,认为瘀血湿毒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在健脾和胃的治则基础上重视化瘀通络,除湿解毒的应用,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按中医理论研究,属多病因多病机表现,是一个极易复发的身心疾病。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用药规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PU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其病理改变,我们认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可概括为脾胃虚弱,湿毒壅滞于中,气血失和,出血瘀血并存。因此,PU的治疗用药应以健脾和胃、祛湿解毒、化瘀止血药为基本组成。现分析如下。1组方针对本虚,治宜扶正益气健脾脾胃虚弱是PU的病理基础,不论是精神刺激,还是饮食失调或脏腑传变,脾胃不虚则邪无可乘,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不能濡养滋润胃黏膜,湿热瘀毒乘虚而入,损伤黏膜形成溃疡面。同时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致胃腑升降失调,胃气不舒,胃脘胀闷疼痛,日久入络损膜造成黏膜损伤形成溃疡。胃痛的反复发作必暗耗气血,内伤脾胃,纳谷日减,化源匮乏,形成气血更虚之恶性循环,外不能御邪外出,内不能促肌肉生长,创面修复,致溃疡迁延难愈。病情加重时虽然疼痛较剧或伴见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似实证的表现,但其根本在于脾胃虚弱,且每因饮食失调,情志不遂,冷暖失宜而发。虽...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临证体会 ,结合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探讨了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病理机制 ,将其归纳为胃气壅滞、肝胃积热、邪毒未尽、瘀血阻络、脾胃虚寒五个方面 ,相应提出了通降胃气、清肝泻胃、清解邪毒、化瘀通络、温中健脾五种治法 ,并强调临证时应详细辨证 ,精当选药 ,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认为中医药抗溃疡复发有其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予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与溃疡的分型、分期、黏膜状况的关系。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消化性溃疡黏膜表现:脾胃湿热证多见糜烂、充血、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和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密切关系,胃镜检查可作为望诊的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有效开展本病的干预对胃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辨证施治有较大优势.本病的发生发展是由气及血入络的渐变复杂过程,认为脾胃虚弱(损)是发病之本,邪壅胃腑、胃络瘀阻是重要病机特征,邪毒久滞、毒损胃络是重要病机转归,故提出“脾虚络阻毒损”为其基本病机,以“健脾通络解毒”为基本治则,并应用肝脾(胃)同调,宏观与微观辨证施治相结合来立法处方,确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病位在胃与十二指肠,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湿与气滞为重要的病机因素。治疗当以健脾为根本,辅以疏肝化湿,改善人体气机运行,助脾胃生成和运化气血,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修复受损的黏膜,达到最佳的疗效。该文总结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脾虚瘀热病机在消化性溃疡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绍刚  周福生  黄穗平  张学斌 《中医杂志》2006,47(10):728-729,740
在系统整理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论述和辨证论治文献,总结本病中西医治疗进展的基础上,结合临证经验,提出脾胃虚弱是消化性溃疡发病与复发的根本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脾胃虚弱是其根本,而胃热血瘀是其标,脾虚胃瘀热是其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故健脾清热化瘀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抗溃疡及复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蔡淦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胃癌前病变的临证经验。认为病机以脾胃为中心,与肝脏关系密切,以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标;治疗以健脾清化、活血解毒为总则;遵循“治中焦如衡”的法则,通补兼施、寒热并投、刚柔相济、气血共调;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心身同治,重视调护。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临床上缺乏特有症状,大多表现为上腹胀痛、痞满、胃纳差、早饱、嗳气或反酸等,属中医学“胃脘痛”、“胃痞”、“反酸”等范畴。临床上有多种证型,但以脾胃虚弱为多见,且为病理变化的基本证型,而单纯脾胃虚弱者有极少,往往在脾胃虚弱的基本病变上兼夹一些邪实,故在诊治过程中,掌握脾胃虚弱为本、邪实为标的病理特征。以香砂六君汤为基本方以扶正固本,根据不同的实邪加减药物以治标,往往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14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疡病的证型特点。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期、分型及舌象、脉象、胃镜观察。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愈合期和瘢痕期。胃镜征象与中医各证型之间有密切联系,而溃疡各期与舌象、脉象之间也有密切联系。Hp阳性者以实证多见,在不同中医证型中分布例数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结论:消化性溃疡其分期、分型与胃镜征象、HP感染及舌象、脉象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疏肝和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临床观察湖南省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422000)唐贞梅主题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调和肝胃消化性溃疡属于祖国医学中的胃脘痛范畴。为了进一步研究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笔者根据本病的发病机理,从疏肝和胃入手,自拟疏肝...  相似文献   

13.
胃宁丸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对比观察赵本刚,孙科,王玉萍河南省淮阳县公疗医院(466700)郭会卿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450000)主题词%胃宁丸/治疗应用,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我院自1984年以来,采用目拟方胃宁丸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经与西药组对比观...  相似文献   

14.
认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血瘀热毒蕴结。运用健脾化瘀解毒法治之,既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又能彻底祛除中焦瘀血热毒之邪,恢复机体的"阴平阳秘",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调胃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宁夏银川市中医医院(750001)张任城韩淑珍【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调胃愈疡散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9年11月~1995年2月治疗消化性溃疡共86例(门诊62例,住院24例)。男50例,女36例;年龄25...  相似文献   

16.
认为肿瘤多由脾胃虚弱,邪毒趁虚而入所致,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故应从脾胃论治。临证时重视脾胃整体功能的调整,善于临证化裁,提倡机圆活法,不拘于一方一法。  相似文献   

17.
健脾化湿清热法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病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 ,脾胃虚弱 ,湿热蕴结。运用健脾化湿清热法 ,既从整体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又能彻底祛除中焦湿热之邪 ,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环境中 ,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 ,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8.
刘绍能教授基于胃镜检查是中医望诊的延伸之认识,创造性地提出按疮疡论治消化性溃疡。刘教授认为脾气亏虚是溃疡发病之本,热毒、酸毒、瘀毒、湿毒、食毒等邪毒侵袭是发病的损害因素,络阻血瘀贯穿始终。因此,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结合活血化瘀、解毒去邪、制酸抗损、清热利湿、消食导滞、托疮生肌等方法,综合调理肝、脾、胃,促使溃疡痊愈。  相似文献   

19.
近10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关于消化性溃疡中医药治疗的文献,所列数据进行统计,发现目前中药专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多涉及15种证候类型,并发现甘草、白及、白芍、延胡索、白术、乌贼骨、黄连、党参、黄芪、蒲公英等十味中药在专方治疗消化性溃疡上使用频繁.目前消化性溃疡偏重脾胃虚弱证及止痛抗酸对症治疗,当前总体治疗思路是疏肝健脾、清胃制酸、解毒敛“疮”.  相似文献   

20.
赖善中 《四川中医》2009,27(1):79-80
本文报告以“胃得康”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126例。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气滞血瘀是其共同病机,胃络损伤是其基本病变,作者以升阳补气、活血祛瘀、柔肝和胃、行气散结、制酸止痛诸药制方,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