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整体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5例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干预前后症状评分、饮水试验功能评分、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护理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评分、饮水试验功能评分、反复唾液吞咽试验次数、VFSS评分、MBI指数及FIM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75%,并发症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78.72%,并发症发生率为27.6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整体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患者满意率较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五音疗法配合缩唇腹式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气管切开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唇腹式呼吸肌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中医五音疗法配合缩唇腹式呼吸肌功能锻炼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撤去呼吸机情况,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对照组撤去呼吸机的成功率为60%,观察组的成功率为100%,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五音疗法配合缩唇腹式呼吸肌功能锻炼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评价体外膈肌起搏器(EDP)联合呼吸训练器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康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影响。 方法: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10 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住院治疗的 60 例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肺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EDP联合呼吸训练器治疗,疗程均为30 d。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套管拔管、拔管后复置管的发生情况、呼吸情况、日常生活质量、 呼吸肌肌力、最大呼气量和吸气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套管拔管率高于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及拔管后复置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 Borg 呼吸困难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肌肌力、最大呼气量及吸气量 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EPD 联合呼吸训练器在脑卒 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康复运用中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脑卒中后气管切 开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徒手膨肺技术对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徒手膨肺促进排痰,观察组则给予针刺结合徒手膨肺技术对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干预,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每分钟最大通气量、血气分析(PaO_2、PaCO_2)、肺部感染情况、拔管率及咳痰量。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FEV1、FVC、MMV、PaO_2、PaCO_2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FEV1、FVC、MVV、PaO_2、PaCO_2数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咳痰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膨肺技术对脑卒中后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促进作用,能有效缩短气切套管留置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谢琼娜  陈淑琼  俞晶芳 《新中医》2020,52(18):140-142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 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55 例采用中医护理,观察组55 例采用中医护理结合康复训练。对比2 组治疗前后实验室各项指标、脑卒中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 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 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 评分、吞咽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护理,2 组血脂指标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后高密度脂蛋白(HDL)较对照组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VFSS 评分、SWAL-QOL 评分、SSA 评分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后VFSS 评分较对照组升高,SWAL-QOL 评分、SS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患者吞咽功能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76.3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结合康复训练使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气管切开患者270例,随机分为2组,各1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置管时间进行记录,统计2组患者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置管时间观察组为(24.35±4.29)天,对照组为(32.04±4.13)天,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肺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20.00%、2.22%,对照组分别为60.74%、2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0.37%,对照组为82.96%,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利于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平喘化痰汤联合肺康复治疗卒中肺部感染后气管切开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肺部感染后气管切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平喘化痰汤联合肺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评分,血氧饱和度、最大吸气量及最大呼气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37/4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31/4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评分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血氧饱和度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量均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平喘化痰汤联合肺康复治疗卒中肺部感染后气管切开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血氧饱和度、最大吸气量和最大呼气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综合口腔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法口腔护理方案,观察组接受中药综合口腔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第1、2、3周口腔异味发生情况、改良Beck口腔评分,以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第2、3周护理前,观察组改良Beck口腔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护理第2、3周,观察组口腔异味发生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综合口腔护理方案干预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卫生水平,减少患者口腔软垢和牙菌斑,降低口腔异味及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毒蛇咬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护理中的作用及方法。方法:选择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毒蛇伤行气管切开危重型患者58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音乐疗法、大蒜液气管内滴入,加强气道管理等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术48 h内发生躁动、非计划拔管例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3.3%,对照组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10.7%。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毒蛇咬伤患者行气管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对重型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功能、拔管成功率及格拉斯哥评分(GCS)的影响。方法 将重型脑损伤后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B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为观察组,3组均行基础治疗。A组行间接吞咽训练,B组行针刺治疗,C组采用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治疗。3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休息1 d,共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3组拔除气管套管的成功率、吞咽功能痊愈率和总改善率及GCS评分变化。结果 (1)疗程结束后,C组的拔管成功率为64.29%(18/28)明显高于A组的32.14%(9/28)和B组的34.48%(10/29)(P<0.05);(2)疗程结束后,3组GCS评分均较前升高,其中C组评分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疗程结束后,C组的痊愈率和总改善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且A、B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间接吞咽训练能改善吞咽功能及促进意识恢复,能显著提高重型脑损害后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成功率,优于...  相似文献   

11.
李倩 《中医临床研究》2014,(31):120-121
目的:探讨在护理中应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护理后6个月对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并将结果与治疗前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MMEF、PEF、FEV1/FVC、FEV1及VC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同时进行呼吸训练有助于促进其肺功能的改善,实现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轩兴宇  王群芳  韩晓艳 《新中医》2020,52(5):166-16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3例采用对症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护理。对比2组治疗及护理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1年内反复感染次数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干预前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IgA、IgM、Ig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呼吸道症状消失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肺部听诊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年内反复感染次数也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为7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综合护理用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明显,可提高免疫功能,缩短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减少1年内反复感染次数,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马宵宵  王鹏飞  吴青青 《新中医》2021,53(5):182-185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120例采用电脑随机法划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评价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Borg呼吸困难评分、血气指标(PaCO2、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呼吸峰流速(PEF)。结果:2组治疗前6MWD、Borg评分、PaCO2、PaO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0、0.430、0.143、0.431,P>0.05);2组治疗后6MWD、Borg评分、PaCO2、PaO2值均较治疗前好转,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t=2.094、11.258、6.546、7.990,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PEF值优于对照组(t=3.336、2.656、6.200,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结合中医呼吸导引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施护的措施与疗效。方法:将8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施护效果,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应证制宜,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1,3(5):101-102
目的:探讨高龄胆石患者围手术期间中西医结合呼吸道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126例高龄胆石症行“LC”术(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组,有针对性的进行常规呼吸道管理和中西结合呼吸道干预,观察两组措施后血氧饱和度、有效咳嗽排痰效果、住院天数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其差异性。结果:观察纽采用中西结合的呼吸道干预与对照纽采取常规呼吸道管理后血氧饱合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咳嗽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住院天数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呼吸道干预提高围术期间患者血氧饱和度,增加了有效咳嗽排痰效果,减少了肺部并发症,降低住院天数,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并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应用中医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予中医康复训练及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各时间点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药二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情况、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明显小于治疗组(100.00%)(P0.05)。2)2组治疗后Ashworth分级情况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shworth分级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分别为(36.78±9.59)分、(53.29±12.77)分,治疗组分别为(37.39±10.02)分、(69.05±19.38)分,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32.00±5.62)分与治疗组(33.27±6.0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73.29±18.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77±14.5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4)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在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统计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呼吸肌疲劳指标MIP以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及呼吸肌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及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是一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仅行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的3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作为对照组,以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48例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护理方式并对治疗转归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分别为(4.03±0.94)d、(3.21±0.88)d及(8.10±2.9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可增加抢救成功率,患者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颈部肌群的综合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102例)。观察组使用益气养血活血中药(八珍汤加减)加Thera—Band渐进式弹性阻力带的运动康复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椎牵引加口服眩晕宁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头颈活动度、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变化情况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6.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周痊愈24例,占47.06%,对照组2周内痊愈7例,占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均得以改善。组间比较,左右侧屈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均得以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8.70%,低于对照组的14.71%。结论: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良好,在减轻眩晕和颈部胀痛不适症状、改善头颈活动度和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等方面均优于牵引疗法;特别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