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灸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 检索建库起至2022年3月31日CNKI、WF、VIP收录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对取穴规律、灸法种类、单次灸量及施灸频次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2篇,涉及腧穴35个,高频腧穴为关元、气海、中极、肾俞、三阴交,主治经脉以任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为主,腹部与腰骶部为常用取穴部位,交会穴、募穴、背俞穴为常用特定穴;灸法种类以温和灸、温针灸和隔药灸为主;单次灸量及施灸频次总体呈现“次频量少”的特点;灸法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应用最为广泛。结论 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透灸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高希言 《河南中医》2007,27(9):33-34
透灸法是指通过艾灸使灸感透达深部组织的施灸方法。灸感表现:当艾灸灸到一定程度时,灸感从施灸的部位向机体深部组织或施灸的远端传导;或在施灸部位出现肌肉的跳动、胭动;或灸后局部有舒适感、痛感、沉感、痒感、红色斑块,甚至全身汗出等,灸至局部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时,为最佳灸量和效果。观察发现,施灸量与疗效关系密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强梅  高明  李少雄  王波  徐刚  温军玲 《中国针灸》2023,(11):1269-1274
目的:利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观察艾条温和灸与红外线温和灸引起的外关穴皮肤血流灌注量变化,比较两种灸法施灸过程中与撤灸后的微循环效应,探讨灸法的量效关系。方法:纳入24名健康受试者,于左侧外关穴分别进行艾条温和灸与红外线温和灸,在穴区皮肤温度达到(44±1)℃开始计时,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两种灸法干预。采用插值法将20 min施灸过程分解为5、10、15、20 min 4个时程依次进行,每位健康受试者均完成8次试验,不同时程的试验间隔24 h以上。采用TES1306型热电偶测温仪监测两种灸法干预10 min时程左侧外关穴皮肤表面温度。采用PSIN-01087型激光散斑血流仪监测每次试验灸前1 min,施灸5、10、15、20 min,撤灸后连续20 min左侧外关穴皮肤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结果:两种灸法施灸过程中左侧外关穴皮肤表面温度均在(44±1)℃范围,两种灸法穴位皮肤表面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灸法施灸5、10、15、20 min 4个时点的左侧外关穴MBPU均较灸前升高(P<0.05,P<0.01);与灸10、15、20...  相似文献   

4.
梅花针灸学派周楣声教授在大量临床中发现,灸法对乙型肝炎、急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肠炎肠痉挛以及许多化脓性与非化脓性的发热病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热证不仅可灸,而且“热证贵灸”。周教授认为,虽灸是火的一部分,但灸不能代表火,艾灸疗法也不能代表火疗方法,在临床中两者应仔细区分。热证是否禁灸应从灸法本身思考,而非一味的热证禁灸。周教授提倡连续施灸巩固疗效,施灸时患者热度会上升,艾灸结束后会回复正常。灸法非唯一的治疗手段,盲目推崇艾灸疗法亦是医者在临床实践中应当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近10年国内外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文献进行计量学初步研究,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近10年灸法治疗RA的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和WPS Office Excel 2021对文献中的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治疗原则、证型、选穴、艾灸类型、刺激量和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37篇临床文献,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多,明确RA证型的文献较少,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选穴、艾灸类型、刺激量和疗效标准存在差异。结论 艾灸治疗RA的临床疗效明确,但目前多为联合其他疗法的研究,其单独治疗RA的临床研究较少,且未明确RA的分期和中医证型,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选穴依据等均缺乏统一标准,故今后研究需依据RA证型和分期,选用相应的艾灸类型和刺激量,以优化施灸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艾”技师     
《双足与保健》2012,(4):12-15
正看似简单的艾灸,不是随便灸一灸就能起到作用的。准确的应用灸法,关键在于掌握灸法的适应范围、寻求最佳的穴位组方、运用恰当的施灸方法、有效的控制灸量和灸感。迄今为止,国内外临床上应用的灸法种类,超过百种。面对十分繁多的灸治方法,在实际操作应用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用最佳的灸法。首先应因人而宜。如老人、小儿尽量少用或不用直接艾炷灸。糖尿患者则禁用着肤灸,因易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关节滑膜液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及温和灸组,每组8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复制实验性RA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别用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施灸"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两侧交替进行,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及治疗第7、14、21天分别测量各组后肢的左、右膝关节周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滑膜液中IL-1、TNF-α的含量。结果: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白兔左、右膝关节周长(P<0.01),其中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P<0.05);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模型动物关节滑膜液中IL-1、TNF-α含量(P<0.01,P<0.05),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均有明显的抗炎效应,且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显著;不同灸法抑制IL-1、TNF-α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述灸量的构成,提出有效灸量是一个阈值范围,认为有效灸量受到患者功能状态和不同艾灸方法的影响,指出在建立常规灸量的规范基础上,还需根据患者体质、年龄、施灸部位、病变部位、病变性质、患者对灸法敏感程度等因素来变通灸量。临床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改变灸法的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以达到适宜的灸量。  相似文献   

9.
艾灸灸量是指施行治法时能到达的热度水平,即进行治疗时灸材在施灸处所产生的刺激大小。影响灸量的因素有艾炷大小、艾炷数量、施灸手法、施灸频次等。艾灸灸量直接影响疗效,分别从古代文献、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三方面内容入手,综述艾灸灸量对疗效的影响。参考文献27篇。  相似文献   

10.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诗燕  高宏  张全爱  李邦伟 《新中医》2018,50(5):189-192
以温和灸、热敏灸、隔物灸等不同灸法为纲,对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总结分析灸法在IBS-D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施灸材料、部位、适应症以及联合其他疗法等相关技术参数;认为加强规范艾灸治疗IBS-D的操作技术,保障施灸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艾灸治疗IBS-D的推广运用;并对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王巍  张洁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95-197
透灸法是指通过艾灸使灸感透达深部组织的施灸方法。灸感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表现为随灸量的增加由线状逐渐加宽呈带状,从施灸的部位向机体深部或施灸的远端传导,当达到一定的灸量时,又从深部或远端逐渐退回施灸部位,施灸部位出现温热感:在施灸的过程中,局部出现肌肉的跳动、明动,或局部有舒适感、痛感、沉重感、痒感、红斑,甚至全身汗出等。最后局部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每次施灸一般需要50min。  相似文献   

12.
提高艾灸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希言  奥晓静 《中国针灸》2008,28(4):277-279
通过长期大量的临床观察,总结出可以提高艾灸疗效的方法。施灸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灸法,操作时取穴要少而精,找准疾病的反应部位,灸量要充足,使患者产生舒适的灸感。提出艾灸得气的概念和透灸的方法,即依据患者灸后皮肤的反应来判断灸量、艾灸时间及治疗的效果,以灸后患者局部皮肤均匀潮红、汗出为灸透的标准。特别提出艾灸盒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温度、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温通效应与不同灸法、灸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180例活动期RA患者(168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随机分为隔姜灸、温和灸及雷公藤多甙三组,每组均治疗60天,每30天治疗完成后,采用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观察关节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灸法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近5年来关于麦粒灸、隔姜灸、隔药饼灸、长蛇灸、艾条温和灸、温针灸、壮医药线点灸等灸法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实验和临床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灸法治疗RA方法多样,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结论灸法在RA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对于艾灸灸量的调控,制定科学的、系统的艾灸疗程和对其后续随访观察以及在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深入的科学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RA提供优势方案。  相似文献   

15.
雷火灸从灸材、灸具方面着手,加入中药改变灸条配方组成,重视灸力渗透性,火力猛、药力峻、起效快;热敏灸从施灸部位及方式方法着手,寻找热敏化腧穴,改变施灸过程,重视循经感传;均系改进普通艾灸法的悬灸法,均可提升疗效。雷火灸效力刚猛,要考虑患者承受能力,因改制灸条而使治疗成本提高,增加治疗费用;手法繁多,实际临床大多为节省人力,仅使用温和灸法,客观上限制了更广泛的应用。热敏灸虽所需灸材便捷廉价,手法较为简洁;每种疾病需要先探寻不同热敏穴,耗时较长,比较依赖患者灸感,在现实操作中略有局限;腧穴热敏性机制也不够清楚,理论体系尚待完善。二者均系对普通艾灸法改进的有益尝试,各具特色,临床疗效满意,虽然还有些许不足,然瑕不掩瑜,期待有更多研究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针灸领域无论从教学到临床都只重视针刺,不提倡艾灸,医者与患者都信针惧灸,这些因素阻碍着灸治的开展,致使许多医者对灸法缺乏临床体会,甚至连最基本的灸法操作都未能很好掌握,灸法将面临被淘汰。其实许多病症的治疗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治病保健作用,并有安全、简便、高效、无副作用等优点。临床上用治各科疾病,常会有奇迹般效果。如用艾灸治疗坐骨神经痛,其镇痛作用大大超过针刺;又如肩周炎关节活动受限,灸2~3穴,1~3次,常可活动自如;又如曲池穴作化脓灸,颈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杨兆民教授临床灸疗颇具特色,他十分重视辨证辨病施灸,强调灸疗作用的灸质、灸法和灸量三要素,善用特定穴,长于用灸法治疗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18.
无痛瘢痕灸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它是指用艾柱或艾卷,在穴位上施灸,以致灸后局部化脓、结痂、脱落形成瘢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艾灸方法。然而,由于瘢痕灸有疼痛、留瘢痕等缺点,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多,甚至舍弃不用,这对于有显著疗效的瘢痕灸疗法来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灸感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辨敏施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6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艾灸患侧内膝眼、外膝眼二穴治疗过程中有无热感透至膝关节腔内为标准,将患者分为热敏灸感组27例和普通灸感组34例,每次温和灸时间为40min,每日施灸1次,共治疗30d。治疗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热敏灸感组总有效率为85.19%,明显优于普通灸感组的58.82%(P〈0.05),热敏灸感组治疗后3个月症状总积分及关节消肿程度亦明显优于普通灸感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艾灸治疗中出现热敏灸感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灸感,且远期疗效更稳定。  相似文献   

20.
古人有"灸必发疮"方能奏效之说,本文通过考辩灸疮出处、医理及其坏证以明辩真伪。灸疮最早出自汉代《武威汉代医简》《金匮要略》,本义为灸后灼伤疮疡,至晋代《针灸甲乙经》始有用草鞋热烫促使灸疮感染化脓的记载,"发灸疮"法成为化脓灸的标志。考化脓灸须在辨证选穴正确前提下,兼气血充盛、取穴准、灸量足三因素方可得效;若艾灸过度、选穴不准、触犯外邪、护养不当则易产生坏证。历代医家对灸疮安全性和疗效提出质疑,提出禁用八木之火、设禁灸穴以防其害。临床证实灸感"气至"为灸法得效标志,"灸必发疮"之说多系古人为加强灸量刺激达到"气至"得效标准,而过度艾灸所致,非特指灸法得效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