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模型关节滑膜液中炎症因子IL-6、IL-8、MCP-1表达的影响,探索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体重(2.5±0.25)kg,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直接灸治疗组、隔姜灸治疗组、温和灸治疗组,每组8只日本大耳兔。采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别用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3种不同方法施灸日本大耳兔"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两侧交替进行,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结果: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模型动物关节滑膜液中IL-6、IL-8、MCP-1含量(P0.05,0.01),其中尤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结论: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均有明显的抗炎效应,且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显著;不同灸法抑制IL-6、IL-8、MCP-1炎症因子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不同灸法(温和灸、直接灸和隔姜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关节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温和灸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型RA模型,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别温和灸、直接灸、隔姜灸"肾俞""足三里"穴进行治疗,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IKK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RA模型组关节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IKK积分灰度值显著增高(P<0.01);与RA模型组比较,各艾灸治疗组均能明显降低滑膜组织NF-κBp65、NF-κBp50、IKK积分灰度值(P<0.01),且隔姜灸组与温和灸组、直接灸组比较降低幅度最大(P<0.05)。结论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以隔姜灸作用更为明显;艾灸可能通过降低IKK活性对NF-κB通路进行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82-1484
目的:探索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胆碱能神经调控机制。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RA疾病模型,运用颈部左侧迷走神经干切断术作为干预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滑膜液TNF-α、IL-1、IL-6、HMGB1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RA模型组关节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RA模型组比较,艾灸治疗组、艾灸治疗假手术组关节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无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治疗组比较,艾灸治疗迷走神经切断组滑膜液中TNF-α、IL-1、IL-6、HMGB1含量显著增高(P<0.01),但艾灸治疗假手术组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艾灸能抑制实验性RA家兔关节滑膜液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减轻RA滑膜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物温和灸联合甲氨蝶呤对RA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及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成功制作RA大鼠模型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治疗组(MTX组)、隔物温和灸治疗组(温灸组)、隔物温和灸 甲氨蝶呤治疗组(温灸 MTX组)4组,并设正常同龄大鼠对照;各组经过相应处理后,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观测并对比MTX组、温灸组、温灸 MTX组对RA模型大鼠IL-1β、TNF-α含量及跖围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及跖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温灸组、温灸 MTX组的IL-1β、TNF-α含量及跖围变化均显示出组间差异性(P<0.05或P<0.01);温灸组、温灸 MTX组两组间IL-1β、TNF-α含量及跖围变化无组间差异(P>0.05)。结论隔物温和灸能抑制RA大鼠血清IL-1β、TNF-α分泌水平,减轻RA大鼠足跖关节肿胀程度;与MTX联合应用能够使作用加强,为临床RA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效应,研究艾灸对实验性RA家兔滑膜组织CXCL12 mRNA、CXCR4 mRNA、NF-κB p65 mRNA、IκBα mRNA的表达及滑膜液TNF-α、IL-1β的含量的影响,探索艾灸对实验性RA滑膜组织CXCL12/CXC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21只,按体重、性别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RA模型组(简称模型组)、艾灸治疗组(简称艾灸组),每组7只。按0.5mL/kg将弗氏完全佐剂(FCA)注入模型组、艾灸组家兔双后膝关节腔内。对照组同法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艾灸治疗艾灸组动物双侧“肾俞”“足三里”穴,每穴各5壮,每日1次。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治疗后测量各组家兔左、右后膝关节周长,治疗后第21天进行滑膜取材,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中CXCL12 mRNA、CXCR4 mRNA、NF-κB p65 mRNA、IκBα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家兔膝关节滑膜液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 造模后家兔双侧后膝关节周长较对照组显著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不同灸法对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3种灸法刺激,对大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作用和血脂调节的影响。结果艾灸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温和灸组、麦粒灸组与隔姜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温和灸组与麦粒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x43的表达与不同的灸法影响密切相关,这一结果与不同灸法对血脂调节的影响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姜灸对实验性RA模型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下丘脑HSP70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按性别、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8只。造模后第7天开始隔姜灸家兔"肾俞"、"足三里"穴,每日治疗1次,6天为1疗程,共3个疗程。分别用Elisa法、S-P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液、滑膜组织及下丘脑HSP70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和下丘脑HSP70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关节滑膜液、滑膜组织和下丘脑HSP70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结论:隔姜灸可明显诱导实验性RA动物相关组织的HSP70表达,这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15-617
目的:观察四逆汤饼灸治疗兔膝关节退变模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和TNF-α及软骨形态的变化,探讨四逆汤饼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36只雄性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采用右后肢伸直位固定法建立兔膝关节退变模型,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造模前、治疗前和治疗后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和模型组兔血清中IL-1、IL-6和TNF-α的水平,参考彭太平法观察膝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较模型兔血清中IL-1、IL-6和TNF-α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后,大体观察模型组膝关节软骨变薄,出现明显的关节软骨损伤,四逆汤饼灸组膝关节软骨结明显改善(P<0.05);较模型组,四逆汤饼灸组、安慰剂饼灸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较安慰剂饼灸组,四逆汤饼灸组血清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饼灸能修复KOA的软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IL-1、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介导的RNAi在体阻断SOCS1、PIAS1、PTPN22在RA动物模型的表达,研究艾灸对实验性RA滑膜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SOCS1、PIAS1、PTPN22的调控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A模型组、艾灸治疗组、艾灸+SOCS1基因干扰组、艾灸+PTPN22基因干扰组、艾灸+PIAS1基因干扰组。按0.5ml/kg体重剂量,将福氏完全佐剂平均注入模型组、艾灸各组动物的双后膝关节腔内(对照组动物同法注入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运用慢病毒介导的SOCS1、PTPN22、PIAS1 RNAi作为干预手段,麦粒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实验性RA(5壮/穴/天,6天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天)。ELISA法测定艾灸对关节滑膜液IL-1β、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SOCS1干扰组、PTPN22干扰组、PIAS1干扰组与艾灸组比较,下调IL-1β、TNF-α含量效果不及艾灸组(P0.05)。结论艾灸"肾俞""足三里"穴可显著降低实验性RA家兔滑膜液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但在SOCS1、PTPN22、PIAS1被干扰的情况下其作用显著降低,提示SOCS1、PTPN22、PIAS1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控可能与艾灸抑制实验性RA滑膜细胞的异常分泌功能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0含量及肝组织淀粉样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温和灸治疗AS的抗炎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及药物组,以高脂饲养及免疫损伤法制备AS模型。温和灸组艾灸"神阙"及"后三里",每日1次,连续14周;药物组以洛伐他丁每日10mg/kg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AA、IL-6、TNF-α、IL-10水平,观察颈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淀粉样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兔血清SAA、IL-6、IL-10、TNF-α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P0.05);温和灸组及药物组血清SAA、IL-6、TNF-α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IL-10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模型组动脉内膜下有大量含脂质泡沫细胞增生;温和灸组及药物组泡沫细胞增生减少。模型组兔肝组织淀粉样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温和灸组和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组织淀粉样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温和灸组与药物组比较,各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组及药物组均能通过调节相关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达到治疗AS的作用,温和灸组与药物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张卫  梁世娇  林文敏 《光明中医》2016,(8):1091-1094
目的探讨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UC)血清Th17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造模,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17、IL-23、IL-6、TGF-β、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UC大鼠血清IL-17、IL-23、IL-6、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正常大鼠(P0.05),而TGF-β低于正常组(P0.05)。经过治疗后,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大鼠血清IL-17、IL-23、IL-6、TNF-α、IL-1β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TGF-β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隔药组在下调大鼠血清IL-17、IL-23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而在IL-6、TNF-α、IL-1β、TGF-β的调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够调控UC大鼠血清Th17主要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这可能是隔药灸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艾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的抗炎消肿作用,探索艾灸抗炎效应的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灸组,各14只。福氏完全佐剂注入兔双后膝关节腔复制RA模型。艾灸组动物采用艾粒施灸两侧"肾俞"穴各5壮,每日1次,6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观测各动物左、右后膝关节周长,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 1)、SOCS 3的表达。结果:造模后各个时间点模型组动物的左、右后膝关节周长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艾灸组动物左、右后膝关节周长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滑膜细胞SOCS 1、SOCS 3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细胞SOCS 1、SOCS 3蛋白含量降低(P<0.01)。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抗炎效应,艾灸对滑膜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负反馈调节因子SOCS 1、SOCS 3表达的调节可能是其实现抗炎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隔花椒饼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型大鼠穴位局部温度的影响,从温度角度探讨隔花椒饼灸对温热效应的影响意义。方法:用随机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隔花椒饼组)、对照组(隔附子饼灸组),用温度记录仪分别记录在隔花椒饼灸、隔附子饼灸刺激下,模型大鼠肾俞、足三里穴位局部的温度变化,并比较在同一穴位两种不同隔物灸法下穴位局部温度变化差异;同一种灸法下两个穴位间局部温度变化差异。观察3个疗程后4组大鼠的右足跖围。结果:隔花椒饼灸组的肾俞和足三里穴位表面温度上升最大幅值及升温幅度均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P<0.05);无论隔花椒饼灸组还是隔附子饼灸组肾俞穴位局部温度基础值和施灸后终末温度均显著高于足三里(P<0.05);隔花椒饼灸的抗炎效应强于隔附子饼灸(P<0.05)。结论:隔花椒饼灸的穴位局部温热效应显著高于隔附子饼灸组;同一灸法不同穴位的温热效应不同;温热效应与抗炎效应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探讨艾灸温通效应与不同灸法、灸程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纳入的180例活动期RA患者(168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随机分为隔姜灸、温和灸及雷公藤多甙三组,每组均治疗60天,每30天治疗完成后,采用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观察关节疼痛、肿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不同灸温下艾灸对于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IL-1β、IL-2及TNF-α含量的影响,为艾灸的局部抗炎免疫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FCA)造模法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AA)。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出8只作为正常组,其余24只均造模处理,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8只。治疗1组和治疗2组均采用灸法治疗,治疗1组将施灸穴位局部温度控制在(38±1)℃,治疗2组将施灸穴位局部温度控制在(45±1)℃。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结果模型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组血清IL-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组血清IL-1β、IL-2及TNF-α含量与模型组和治疗1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具有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提高IL-2含量作用,且45℃灸温能够提高艾灸的作用。艾灸抗炎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提高IL-2含量来缓解机体炎症反应,且艾灸作用发挥需要适宜的灸温。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温和灸、隔药灸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体外诱导大鼠结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1(claudin-1)和闭锁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修复/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各12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制备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模型.温和灸组与隔药灸组选择"天枢""气海"穴分别予以温和灸和隔药灸,每日1次,共治疗14次;西药组以柳氮磺胺吡嘧溶液灌胃,每日2次,共14次.治疗结束后剖取各CD组大鼠结肠,制备结肠黏膜上清液;正常组纯化并培养结肠上皮细胞建立肠上皮屏障体外模型.将各CD组结肠黏膜上清液分别与正常大鼠结肠上皮细胞混合培养1周,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结肠黏膜上清液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其对CD大鼠体外结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和ZO-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CD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结肠黏膜上清液中TNF-α含量有显著增高(P<0.01),温和灸、隔药灸和柳氮磺胺吡嘧治疗后TNF-α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其中温和灸、隔药灸组优于西药组(均P<0.05);与此同时,温和灸、隔药灸和西药组结肠黏膜TNF-α上清液体外诱导大鼠结肠上皮紧密连接occludin、claudin-1和ZO-1及其mRNA表达较模型组有显著增高(P<0.01,P<0.05),且隔药灸、温和灸两组也优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艾灸(隔药灸、温和灸)可能是通过降低CD大鼠结肠黏膜异常增高的TNF-α,进而促进或调节结肠上皮紧密连接.ccludin,claudin 1和ZO-1及其mRNA表达,达到修复/保护肠上皮屏障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穿蛭膏对骨关节炎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均用Hulth法建立实验性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组穿蛭膏右膝关节外敷,3d1次,4周后实验家兔摄取侧位X线片并采用放免法检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用药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和TNF-α的含量水平下降(P<0.05).结论 穿蛭膏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佐剂型关节炎模型大鼠膝关节腔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及对滑膜组织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左侧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作成RA动物模型,经过姜黄素治疗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膝关节腔液TNF-α和IL-1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检测NF-kB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RA模型组大鼠关节腔液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膝关节滑膜组织NF-kB的表达增加;经过姜黄素治疗后以七指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姜黄素能下调滑膜细胞NF-kB的表达与活性,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治疗RA.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悬灸法对热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证候特征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初步探明“热证可灸”。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以胶原诱导联合风、湿、热环境刺激复制热痹型RA模型,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个悬灸组(即温和灸组、回旋灸组、雀啄灸组),每组12只。3个悬灸组大鼠均取“曲池”“大椎”“阿是穴”,并分别给予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干预,每穴每日施灸10 min,6 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干预后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评分,测定右侧后足垫软组织依文思蓝(EB)漏出量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含量;于造模前后及干预1、2、3个疗程后测量各组大鼠双侧后足足跖容积,采集红外热成像图并分析双侧足垫区温度,计算足底热痛反应时间;于造模前后及干预后测量右侧踝关节跖屈角度。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双侧后肢高温区增多,AI评分、双侧后足足跖容积、双侧后足足垫区温度、足底热痛反应时间、右后侧踝关节跖屈角度、右侧后足垫软组织EB漏出量、血清TNF-α与IL-10含量均出现异常(P<0.01,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