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清热祛湿化瘀方,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化瘀方联合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滞证的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中医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
卢珺 《新中医》2018,50(12):134-136
目的:观察定经汤加减联合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142例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采用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定经汤加减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及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含量、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3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0.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LH、E_2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定经汤加减联合裸花紫珠分散片治疗肝郁肾虚型经间期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本院就医的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患者共10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联合氨苄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茯苓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下腹部坠痛、月经紊乱和痛经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的83.02%(P0.05)。结果:桂枝茯苓丸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瘀热互结证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各种不适症状,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磊  潘文  田莉 《新中医》2017,49(4):94-96
目的:观察中药热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胜红清热片联合抗生素辨治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将86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和头孢拉定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胜红清热片,连续治疗15 d。观察2组症状变化,记录证候积分,对比有效性,检测治疗前后包块直径变化,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明显,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包块直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炎性因子WBC、CRP、TNF-α、IL-6水平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胜红清热片联合抗生素辨治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利于缓解症状,促进盆腔包块的消退,疗效肯定,其机制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一定相关性,值得深入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证候要素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收集321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证候要素判定方法进行证候调查,并检测患者血清IL-6的含量,运用回归分析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证候要素与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病以瘀、火或热为主要的证候要素,出现频次分别为瘀178例占55.45%,火或热164例占51.09%;瘀与IL-6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以瘀最常见,其形成可能与IL-6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证候、证候要素及靶位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3年1月-2013年10月的全部文献,从符合研究标准的22篇2550例文献病例中提取证候,并进行整理规范,分析糖尿病脑梗死的证候、证候要素及靶位。结果 2550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共有证候15种,其中痰瘀阻络659例(25.84%)、痰热腑实445例(17.45%)、风痰瘀阻366例(14.35%)、气虚血瘀341例(13.37%);共涉及证候要素10个,其中痰证1588例(62.27%)、血瘀证1026例(40.24%)、气虚证649例(25.45%)、阴虚证539例(21.14%);涉及靶位7个,主要病位为肝(2502例,98.12%)、脾(2194例,86.04%)、肾(2096例,82.20%)、脑(1026例,40.24%)。结论痰浊、血瘀、气虚、阴虚是糖尿病脑梗死主要的证候要素。痰瘀阻络、痰热腑实、风痰瘀阻、气虚血瘀是糖尿病脑梗死常见的证型。糖尿病脑梗死的病位主要在肝,涉及脾、肾、脑,其核心病机是气阴亏虚、痰瘀阻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盆汤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PID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组25例、中药内服加灌肠组26例和中成药组23例。中药内服组予慢盆汤内服,中药内服加灌肠组予慢盆汤内服加灌肠,中成药组予妇乐片口服,均连用3疗程,经期停止服用。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药内服加灌肠组96.15%,中药内服组72.00%,中成药组56.52%,中药内服加灌肠组分别与中药内服组和中成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内服加灌肠组的证候积分均低于中药内服组和中成药组(P0.05);中药内服组的证候积分低于中成药组(P0.05)。结论:慢盆汤内服加灌肠治疗,可提高CPID湿热瘀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芳  赵亮 《新中医》2015,47(9):150-151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病位证素分布情况。方法:对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中医病位的证素分析。结果:慢性盆腔炎病位证素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胞宫98例、脾82例、肝42例、肾25例,其病位证素的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胞宫证素积分最高,与其他3个证素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证素积分也高于肝、肾证素积分(P<0.01)。结论:慢性盆腔炎病位主要在胞宫、脾、肝、肾,与胞宫、脾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范萌 《北京中医》2012,(7):524-526
目的探讨银甲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入选的57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分别予银甲丸加减和妇乐冲剂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10.17±4.52)分,对照组(21.74±7.3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痊愈率36.7%,优于对照组11.1%,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甲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较对照组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合剂治疗湿证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114例湿热证型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蒿芩清胆合剂和安慰剂淀粉颗粒,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和安慰剂谷麦芽合剂,疗程均为3 d。[结果]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为(98.36%)和证候总有效率(98.36%)均高于对照组(90.57%、92.4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蒿芩清胆合剂可作为岭南地区治疗湿热证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 d。结果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优于对照组83.72%(3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抑制慢性盆腔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消除患者湿热瘀结型中医症状,疗效较好,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以西医为主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医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SF-36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气滞血瘀型慢型盆腔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张彬  张威 《新中医》2020,52(4):50-53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及对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3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119例和观察组118例。对照组以常规对症治疗加口服模拟剂;观察组则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加口服疏风解毒胶囊。比较2组体温、白细胞(WBC)计数及相关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 (IL-1)、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8%)大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观察组患者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外周血WBC计数、IL-1、PCT、TNF-α、IFN-γ、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可减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证候分布规律,规范本病的中医临床辨证。方法:对209例PID反复发作患者及82例PID非反复发作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4类证型的效果最好,分别是肝郁肾(气)虚血瘀夹湿热证、肾(阳)虚血瘀证、肝郁肾(阳)虚证、气虚、寒湿凝滞证,两组证候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D反复发作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肝郁、血瘀,由于感受“寒”、“热”、“湿”邪之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兼夹症,形成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患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的相关性。方法:对51例慢性肺心病急发期痰热壅肺型、痰瘀阻肺型患者,进行上呼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肺心病急发期患者两证型均有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两型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人体上呼吸道菌群和免疫功能指标,可作为研究慢性肺心病急发期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之一。上呼吸道菌群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是慢性肺心病急发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观察中药灌肠液联合抗菌药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1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液辨证分型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97/100),对照组为83%(83/10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比较,P<0.05;③两组患者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关于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液联合抗菌药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血瘀证患者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9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桃红四物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为(2 025.74±45.7)ng·L~(-1),证属气虚血瘀水停证型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为(2174.23±108.1)ng·L~(-1),证属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的患者NT-proBNP水平为(2 347.26±62.6)ng·L~(-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为82.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型CHF临床疗效显著,NT-proBNP水平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研究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及替硝唑抗菌处理,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和远红外理疗四联疗法,2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后遗症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血流动力学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月经紊乱及2例白带增多,对照组患者有4例月经紊乱、6例白带增多、1例异位妊娠,2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下腹痛、腰骶疼痛、白带增多、月经异常候积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总症候积分亦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降低得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明显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明显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经过治疗后外周血TGF-β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四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刘微微 《山西中医》2011,27(3):16-17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对照组30例常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盆腔B超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对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有一定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