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与五脏六腑联系极为密切,肝失疏泄、肝阴不足、肝血不足、肝脏虚寒、肝经瘀血等皆可引起他脏病变,故有"肝为五脏之贼"的说法。"肝为五脏之贼"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可在外感内伤诸症中得到明显的体现与应用。临床医师可以用"肝为五脏之贼"理论作为指导,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厘清肝的作用与影响,发现"肝邪"致病的情况,从肝论治疾病。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和“五脏藏神”的理论,强调从五脏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五脏同调、侧重不同”为治疗原则,随证选方用药。遣方用药兼顾五脏,选用擅入肝心脾肺肾的效药,辅以清热、化痰、泻火、活血、潜镇,侧重补肾者不忽视调肝与和胃,侧重清心者兼顾疏肝与健脾,侧重凉肝者不忘清肺与清心,侧重清肺者勿忘凉肝与清心;肝不藏魂,侧重调肝;心神不宁,侧重调心;脾不舍意,侧重健脾;肾不主志,侧重补肾;肺不舍魄,侧重清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阴阳消长与六经、五脏、睡眠关系的概述,从阴阳消长角度分析“五脏皆有不寐与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认为“五脏皆有不寐与从肝论治”体现了失眠治疗的本质,是阴阳消长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从五脏相关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益业  吴焕林 《四川中医》1999,17(11):12-13
人体以五脏为核心,以五脏相互间的生理病理联系为疾病发生发展及表现的内在基础,每一种疾病是五脏相关的局部体现。同样,冠心病的病位在心,病变为心脏、血脉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而与其他四脏生理病理及病证的密切相关是从五脏相关学说论治冠心病的基础t”!从昨论治肝与心在经络上密切联系,肝为风木之脏.为心之母。二胜存在着相巨资生、相互协同、促进助长的作用。心与肝之间的功能协调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肝具有贮存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心脏具有主管和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功能。肝脏合血与心脏…  相似文献   

5.
从五脏相关学说重新认识阳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阳痿应从五脏相关论治,并从阳痿的病因、病机和辨证等方面探讨了阳痿与肾、心、肝、脾(胃)、肺的关系,认为阳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与五脏系统密切关联。从五脏相关学说,能够更好地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阳痿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肝主升发在五脏中的作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肝在五脏中具有升发功能的特性出发,阐述它辅助心主神明,协助肺降,资脾胃运化,助肾元气,详细讨论了肝与心、肺、脾和肾的关系。并且详述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探讨了肝主升发在五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五脏者,肝、心、脾、肺、肾也。中医认为,它们是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一切正常生理机能的五大系统。五脏健康和谐,则身体强健无病,若五脏失和则百病丛生。所以,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一定要重视五脏养生,特别是重视以下二十忌,意义最为重要。肝:中医认为,春应于肝,肝藏血,主疏泄,与人的情志活动密切相关。忌郁怒伤肝肝喜条达,主疏泄。若恚怒气逆,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气血失去流畅。怒则气逆,木郁克土,不但会导致肝火上冲,还会影响脾胃  相似文献   

8.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五脏一体观”是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之一,五脏之间关系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基于“五脏一体观”理论认为,慢性肾衰竭的产生与五脏生理及病理产物等因素密切相关,慢性肾衰竭以湿浊瘀毒为发病基础,脾肾为发病关键,且与心、肺、肝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上,重视脾肾两脏的关系,同时不忘心、肝、肺的综合调治。  相似文献   

9.
介绍应用东贵荣教授针刺五脏俞理论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东贵荣教授认为中风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气血衰少、脏腑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瘀阻滞脉络。故治疗应从本论治,补脏腑之虚。五脏俞穴位于膀胱经,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采用针刺五脏俞穴的方法,通过五脏根本上调节气血津液,从而达到治疗中风之目的。失眠病作为一种情志病,与脑的功能有关,更主要与五脏功能有关,脑与五脏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脑虽对五脏及全身具有主宰作用,但脑功能正常发挥必须靠五脏、六腑濡养、温煦、推动作用,五脏功能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影响脑的功能而致病。病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为失眠病的病因病机,故五脏诸神之病当取五脏背俞穴治疗。顽固性面瘫病为临床疑难杂症,主要表现为面肌痉挛及面肌倒错,病情缠绵难愈,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肝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调心俞能宽胸里气,通络安神,以荣面肌;肝俞能熄风止痉补益肝血,腰阳关能主一身之阳气。痿病主要指症状表现为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的统称,根据《素问·痿论篇》中的五痿及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中医理论提出取五脏俞治疗痿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胃气"理论对五脏衰(肺衰、心衰、肝衰、肾衰、脾衰)的指导作用,提出五脏衰竭与"胃气"强弱密切相关,"胃气"强弱决定五脏衰患者的预后,因此我们在临床诊治五脏衰患者尤其要重视培补"胃气",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寻常痤疮皮损区与五脏病位证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青少年寻常痤疮五脏病位证素规律以及面部皮损分区与五脏证素的关系。方法应用流行病学调查及证素辨证方法研究730例不同性别青少年痤疮患者的病位证素积分特点及面部皮损部位特征。结果面部皮损分区以左右分布为主比例最大(P<0.01);患者皮损分布与五脏的关系分别为:肝以左右为主、肾以下部为主、脾以中部为主、心以上部为主、肺以左右为主(P<0.01)。五脏证素中肝的比例最大,肾的比例次之(P<0.01)。女性患者以证素属肝的比例最大,证素属肾的比例次之(P<0.01);男性患者以证素属肾的比例最大(P<0.01)。结论五脏辨证与面部皮损分区之间存在相关性。青春期痤疮病位与肝、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血是神志活动载体的认识,紧密结合五脏的基本生理功能,阐述心、脾、肝、肺、肾五脏与血的生成、运行的关系,以探讨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的理论实质,深入解读神志相关的藏象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仲景在《金匮》首篇首条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说明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金匮要略》第十六条曰:“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本条提示了要注意患者所厌恶的饮食、起居,配合五脏喜恶来进行护理。因五脏的生理特性不同,所以五脏病的性质也不同,肝体阴而用阳,肝病阴虚欲酸收,肝  相似文献   

14.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5.
丁文 《河北中医》1985,(6):32-35
五脏者心、肝、脾、肺、肾,对五脏之理解,不能单纯指脏器本身而言,应包括其生理功能及其脏腑经络联系等等。例如:心脏包括心之本脏,经络循行,心主血,心主脉的功能,肝脏应包括疏泄和消化功能;肾脏应包括生殖,泌尿功能。五脏之间互相联系,紧密配合,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因此,学习五脏学说,不能只局限于解剖学的范围。五脏之病生理各具有特点,所以治疗也要根据五脏的病生理特点进行辨证论洽。一、心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心与肾相反相成,即水火相克,又水火相济。心与肝为相  相似文献   

16.
刘世红 《光明中医》2012,27(3):556-557
中医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联系.五脏之间,不仅在生理方面相互为用、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而且在病理方面也相互影响.哮喘病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病位主要在肺,临床上结合肾、肝等其他脏腑进行辨证论治,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胡炜  沈丹  牟重临 《新中医》2014,46(4):5-7
根据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认为五脏相关以肝脾最为密切,肝脾两脏的功能关系是相互为用、相辅相成的协调平衡。阐发了脾气不升与肝气郁结之间的联系以及升阳与疏肝之间异曲同工之妙,并从逍遥散与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分析了两者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西医尚没有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而且有较大的副作用。中医通过五脏一体观理论对强制性脊柱炎进行辨证论治,尤其是通过肝、脾、肾三脏对其进行论治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五脏一体观认为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都包括在五脏所组成的五个系统当中;着重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从而认识到从肝、脾、肾三脏治疗强制性脊柱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弱视患儿的异常色觉与五脏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66例弱视患儿进行色觉检查,分析弱视的色觉异常与五脏有无相关性。结果:五脏有余或不足与红、绿、黄、蓝色觉异常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色觉异常虽与五脏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以肝、脾、肾异常多见。  相似文献   

20.
"罢极之本"与"生之本""气之本""封藏之本""仓廪之本"一样,是对五脏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肝为罢极之本,是指通过肝的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以及气血运行,皆可维持弛张有度、无太过无不及稳定的状态。肝为罢极之本,可以说明肝在整体视角下对全身的调节作用,病理上肝病常可导致五脏病变,临床上诸病调肝常获良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