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SCr、血脂水平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将7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对照组用葛根素注射液+胰岛素,共同静滴胞二磷胆碱,疗程21天。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建博  孙志佳  张伟 《新中医》2006,38(3):27-29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备5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及血清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88%,对照组为62%,2组比较,羞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第1天体温已经明显下降,2天已基本降至正常,3天体温已完全正常,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BC第1天开始明显下降,2天已降至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T—SOD、MDA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AP效果良好,退热作用显著,并有清除氧自由基的怍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相关内皮损伤、炎症、免疫与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ACS按患者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8例、葛根素注射液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600mg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20d。观察治疗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可溶性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两组治疗后血清ET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NO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sVCAM-1、sICAM-1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血清ET、sVCAM-1、sICAM-1含量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NO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②治疗组白细胞活化显著增加(P〈0.05),黏附分子CD11b变化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白细胞活化、黏附分子CD11b均有明显变化(P均〈0.001)。③两组治疗后血清P-选择素、MMP-9、IL-18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两组OX-LDL治疗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能通过多环节影响ACS患者相关内皮损伤、炎症、免疫与细胞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达到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对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CD62P)和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红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2天。观察两组证候疗效及血浆CD62P和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胸闷、气短、神疲乏力等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CD62P均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CRP表达降低(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可降低CD62P和CRP水平以治疗血瘀型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通心络组3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治疗2月。结果:UAP患者血清CRP、sICAM-1和sVCAM-1测定值均高于健康人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而SAP组患者各指标均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2月后2组患者血清CRP、sICAM-1和sVCAM-1测定值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slCAM-1和sVCAM-1含量,具有抑制动脉血管壁炎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SLE患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LE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变化及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43倒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1,sVCAM-1。结果:SLE中医各证型sICAM-1、sVCAM-1自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依次递减,3个证型组均比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热毒炽盛型、脾肾阳虚型与肝肾阴虚型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sLE的中医辨证分型与sICAM-1、sVCAM-1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血清sICAM-1、sVCAM-1的水平高低亦可作为SLE辨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黄对脓毒症合并肠麻痹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对脓毒症合并中毒性肠麻痹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新喋呤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症合并中毒性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大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新喋呤水平的变化,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以及14天生存率。结果:二组患者血清新喋呤在24小时后明显升高,大黄治疗组在24、48、72小时血清新喋呤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大黄治疗组在治疗后48小时及72小时中毒性肠麻痹的缓解率分别为50%和7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14天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能缓解脓毒症患者中毒性肠麻痹,降低血清新喋呤水平,拮抗系统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了解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辛伐他汀及任何调脂药物,30例)和辛伐他汀组(20mg/d,45例)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VCAM-1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VCAM-1水平分别降低29.7%和2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LDL—C浓度显著下降21.0%(P〈20.01)。辛伐他汀组VEGF的下降百分数与VCAM-1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有相关性(r=0.25,P〈0.05),与TC(r=0.12,P=0.33)、低密度脂蛋白(LDL—C)(r=0.08,P=0.52)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予以2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6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Lp—PLA2含量以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并测定心肌酶、肝肾功能、血脂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通心络组血Lp—PLA2、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升高(P〈0.05),通心络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血清sV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问比较,治疗后通心络组血Lp—PLA2、ET和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降低血gp—PLA2水平,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并且降低血清ET、sVCAM-1水平和升高NO水平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β水平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分为头针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头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穴透刺,取双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行透穴治疗,每日1次,共7d。于治疗前、第3天、第7天,ELISA法检测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于治疗前、第7天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NDS)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第3天、第7天头针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血清hs-CRP水平与患者NDS评分呈正相关(r=0.497,P0.01)。试验结束时两组患者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且头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头针组96.8%(30/31),对照组86.7%(26/30),头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IL-6和IL-1β水平,控制脑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5 d为1个疗程;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1,有脑水肿给予20%甘露醇脱水等常规治疗.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和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炎性反应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纳入研究,入选患者经简单随机法均分后,分别纳入常规组与治疗组,常规组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同时使用化瘀通络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mRS评分、血清炎性反应标志物、脑血流指标于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91.67%)与常规组(75.00%)比较前者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炎性标志物TNF-α、IL-6、hs-CRP,神经功能NIHSS评分与脑血流指标均有改善(P<0.05),且组间对比治疗组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络汤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可辅助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提高脑部血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机制,以及C反应蛋白(CRP)在ACI诱发SIRS和MODS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94例ACI患者根据病情变化分为急性单纯脑梗死(SACI组)56例,ACI并SIRS(SIRS组)38例,ACI并发SIRS致MODS(MODS组)30例;应用Beckmanarray360特定蛋白分析仪的速率比浊法测定CRP,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94例ACI中40.43%发生SIRS,SIRS时78.95%发生MODS;CRP阳性率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RP水平MODS组>SIRS组>SACI组>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CI可诱发SIRS致MODS,炎症反应参与ACI发展过程,患者CRI水平可作为SIRS并发症的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加参麦注射液(A组)和常规治疗(B组),治疗前后测定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A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B组(P<0.01);A、B两组治疗后LVEF、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可作为治疗CHF的重要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21-223
目的:观察中医清补法对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处理原发病灶、抗休克、氧疗、预防感染、止血及其他必要的支持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补中药复方水煎溶液经口服或胃管注入,于治疗1 d,3 d,5 d,7 d后,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动态检测血液PCT,IL-6,IL-8含量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5.83%),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 d和3 d后,血液IL-6,IL-8和PCT均无显著性下降,但是,随用药时间延长,治疗5 d和7 d后IL-6,IL-8和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补法治疗后,有助于降低血液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以实现减轻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从而对创伤后SIRS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脑宁康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宁康胶囊治疗中风病先兆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内在机制。方法将中风病先兆证患者1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过氧化酶(LPO)、谷胱甘肽钴氧化物酶(GSH-Px)、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小板膜表面受体(CD62P)、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sVCAM-1)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及用药后临床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症状积分极显著改善(P<0.01),1年内治疗组中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OD、LPO、GSH-Px、ET-1、NO、CD62P、sVCAM-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0.001),与对照组比较,除GSH-Px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01)。结论脑宁康胶囊能够明显改善中风病先兆证症状,控制中风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体抗氧化能力、血小板活化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可在对脑损伤诸多环节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50 mg+生理盐水500 mL静滴,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生理盐水500 mL静滴,2组疗程均为15 d,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3方对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5组。后4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天,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2天处死各组大鼠,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成骨分化诱导实验,成骨分化诱导第4、7、10天采用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成骨分化诱导第7、14、21天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OC)含量,成骨分化诱导第21天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4、7、10天ALP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经成骨诱导7、14、21天细胞上清OC含量显著降低(P<0.01),经成骨诱导21天后钙结节形成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4、7、10天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7、10天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7、14、21天细胞上清OC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经成骨诱导21天后钙结节形成显著增多(P<0.01);与补肾组比较,健脾组大鼠BMSCs经成骨诱导7天ALP活性降低、经成骨诱导21天细胞上清OC含量明显降低(P<0.05),而补肾健脾组明显升高(P<0.05),经成骨诱导21天后补肾健脾组钙结节形成明显增多(P<0.05)。结论: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3方具有促进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数目、体积及功能的影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同期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并于发病后24~48h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组患者均不再应用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用药观察治疗28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测定血小板数目、体积、黏附率及聚集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评定,判定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时血小板数目均高于治疗前;体积、黏附率及聚集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之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第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8%,显效率为6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显效率为50.56%,2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黏附性;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