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蛭四逆汤联合西药贝那普利、螺内酯、地高辛治疗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原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不改变,对照组用贝那普利、螺内酯、地高辛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蛭四逆汤联用贝那普利、螺内酯、地高辛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LVEF、Lee氏心衰计分、醛固醇(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治疗组在提高LVEF、降低Lee氏心衰计分、醛固醇(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蛭四逆汤在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症状同时,降低HCF患者Lee氏心衰计分、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浓度,提高HCF患者LVEF,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在大鼠心肌重构中的作用,参麦注射液逆转心肌重构可能的分子机制,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措施。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压力超负荷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实验动物按随机原则分成手术组、假手术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测定左室质量指数、心系数,组织病理学观察心肌肥大细胞形态变化,放免法测定心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结果:手术组、参麦注射液组、、缬沙坦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和心系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非常显著;参麦注射液组、缬沙坦治疗组左室重量指数和心系数明显低于手术组,差异显著。手术组心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非常显著,参麦注射液组、缬沙坦治疗组心肌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低于手术组。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在压力超负荷慢性心衰大鼠的心肌重构中有重要的作用;参麦注射液对RAAS系统致心肌重构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温阳强心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作用机理疗效及其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60例阳虚水泛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温阳强心方、依那普利片治疗4周,对比2组的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及证候疗效,并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进行比较.结果 心功能疗效及心衰积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其下降幅度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强心方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和心衰症状,降低AngⅡ、ALD水平,中医证候疗效优于依那普利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方法将1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患者除行病因治疗外,治疗组同时给予胺碘酮和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2组患者房颤的复发率和治疗前后最大P波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房颤复发8例(14%),对照组复发23例(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max和Pd均有明显变化(P均<0.05),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max和Pd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缬沙坦能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复发率,缩短Pmax和Pd,有预防房颤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目前已成为治疗慢性心衰(CHF)的基本药物。该文研究并比较了福辛普利及依那普利每日服用1次时,对于轻、中度CHF(NYHA分级Ⅱ~Ⅲ级)病例的作用及安全性(试验中继续服用适量的洋地黄及利尿剂)。  相似文献   

6.
贝那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基本降糖治疗。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合参麦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贝那普利。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UAE),尿素氮(BUN),血肌酐(Cr)等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单用贝那普利为佳。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8,(11)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对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3个月。比较2组总有效率,血清P-选择素、v WF、AngⅡ水平,左房重构指标,血压,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P-选择素、v WF、AngⅡ水平,左房重构指标均有所下降,以观察组更显著(P 0. 05);肝肾功能、血常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变化(P 0. 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可降低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P-选择素、v WF、AngⅡ水平,纠正左房重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治疗的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尿免疫球蛋白M(IgM)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9.
近年现代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治疗目标不再仅仅是暂时性改善症状,更重要的是防止和延缓心室重构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交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构,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短期应用虽能改善血流动力学,但长期应用并不延长患者寿命,反使死亡率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CHF治疗的基石和首选药物。β受体阻滞剂已不再是CHF的禁忌药,长期应用可改善心室重构,增强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中医临床短期使用温阳益气药治疗CHF虽然可改善症状,但因这类药物能兴奋交感神经,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不利影响。除晚期需要特殊干预外,慢性心衰患者早期使用寒凉药性中药治疗可能更加有利;清热、养阴法可能对防治CHF的发生与发展具有更积极的作用,在清热养阴中药或复方中可能发掘出具有较好疗效和应用价值的抗CHF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5)
目的:考察心衰Ⅰ号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功能和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及X盒结合蛋白(XBP1)的影响。方法:将CHF模型大鼠分5组:模型组、心衰Ⅰ号组、贝那普利组、心衰I号+贝那普利组(联合组),并设假手术组,各组连续给药28 d。记录大鼠体征、死亡、心功能情况,测定心肌组织CHOP、GRP78、XBP1表达,血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无死亡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BP、DBP、CO、LVSP、±dp/dtmax及血清SOD显著降低(P0.05),心肺指数、LVEDP、血清MDA水平及心脏CHOP、GRP78、XBP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上述指标不同程度改善,以联合用药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心衰Ⅰ号联合贝那普利可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降低心肌CHOP、GRP78及XBP1蛋白表达,降低血清MDA含量并升高SOD活性,提示心衰Ⅰ号通过抑制ERS介导的信号通路达到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卡托普利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巯甲丙脯酸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抗高血压药物.1976年开始使用于临床,1981年在英国投放市场,到目前为止英国大约有5000万人应用[1].CPT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即通过抑制转换酶,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但它对血管紧张素Ⅱ本身无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减少后减轻了对小动脉血管的收缩,此外,亦能使醛固酮合成减少,因此CPT不仅对原发性高血压也有疗效.此外本品还有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2.
杨坚 《中医药研究》2010,(5):538-539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将9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45)与胺碘酮加缬沙坦组(Ⅱ组,n=46),疗效观察18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强心胶囊对阿霉素诱导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制备CHF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检测,采用放免法检测心衰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BLD)和心钠素(ANP)含量。结果:强心胶囊能提高CHF模型大鼠+dp/dtmax-、dp/dt max和LVSP水平、降低LVEDP水平;减少心衰大鼠血浆AngⅡ、BLD含量和ANP含量。结论:强心胶囊可以抑制慢性心衰大鼠部分神经内分泌指标的过度激活,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复肾功方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CE-AngⅡ-AT1R)轴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ACE2-Ang(1-7)-MASR]轴的"调控-拮抗"作用,探讨其延缓CRF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55只,正常组常规饲养,造模组进行为期28 d的0.25 g·kg-1d-1腺嘌呤混悬液灌胃。模型建立后,将存活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贝那普利组(0.01 g·kg-1·d-1),复肾功方低、中、高剂量(4,8,16 g·kg-1·d-1)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量各组大鼠尾静脉舒张压(SBP),收缩压(DBP),并收集24 h尿液以测定24 h尿蛋白(24 h U-pro);测定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和肾组织匀浆中AngⅡ,Ang(1-7)及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ACE,ACE2,AT1R,MASR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标记肾组织中ACE,ACE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Cr,BUN,CysC明显上升(P<0.05),血清与肾组织中的AngⅡ含量明显增加,Ang(1-7)含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中ACE,AT1R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ACE2,MASR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贝那普利组比较,经复肾功方干预治疗后,大鼠血清SCr,BUN,CysC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清与肾组织中的AngⅡ含量显著减少,Ang(1-7)含量明显增加(P<0.05),肾组织中ACE,AT1R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ACE2,MASR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复肾功方高剂量效果最佳,复肾功方高、中、低剂量的效果呈剂量相关性。结论:复肾功方可改善腺嘌呤所致CRF大鼠肾功能和肾脏的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ACE-AngⅡ-AT1R轴,同时促进ACE2-Ang(1-7)-MASR轴来延缓CRF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心衰颗粒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2:1),单盲应用心衰颗粒或对照药。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结果 治疗后AgⅡ、ALD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心衰颗粒对心衰患者降低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水平与开搏通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大鼠制备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贝那普利)和治疗组(通心络胶囊)。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8周后取材,放免法检测血清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治疗组大鼠的血清ET、AngⅡ水平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对照组相近。结论通心络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内皮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T、Ang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能有效地控制心衰,降低CHF患者的病死率,延长其寿命,故其应用已日趋广泛。我科于2000年4月~2003年4月共收治顽固性CHF患者48例,均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药及其他血管扩张药物无效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获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瓣膜病心衰患者左室重塑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89例瓣膜病心衰患者进行编号、分组,单号为基础治疗组:给予休息、低盐、洋地黄和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双号为贝那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连续治疗12个月后对比两组左室重塑及运动耐量情况。结果:两组均能够升高LVEF,降低LVESD、LVEDD,提高6min步行距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贝那普利组LVEF升高幅度,LVESD、LVEDD降低幅度以及6min步行距离提高幅度均优于基础治疗组(P〈0.01)。结论:贝那普利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和增加前向心排血量等升高LVEF,降低LVESD、LVEDD,提高6min步行距离,从而影响瓣膜病心衰患者的左室重塑及运动耐量,在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病死率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司鹏先  左玉霞  王敬祝 《山西中医》2013,29(2):25-26,60
目的:观察缬沙坦合并芪菊养心颗粒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缬沙坦等常规药物;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菊养心颗粒进行中西医结合疗法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4%(95%CI=83.80%~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1%(95%CI=57.13%~83.29%);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335 8,P=0.019 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b(t=4.069 8,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t=14.947 5,P<0.01)参数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t=-18.832 0,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t=-85.232 9,P<0.01)参数显著降低。随访6个月,治疗组再住院率为11.32%(95%CI=2.79%~19.85%);对照组为44.68%(95%CI=30.47%~58.89%);两组比较(95%CI不重叠,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缬沙坦合并芪菊养心颗粒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优于单纯缬沙坦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14(95%CI=0.04~0.53),NNT=4(95%CI=2.75~10.66)。能显著改善左心室重构,降低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变化及中药康达心口服液对其影响.方法选择37例GHF患者给予康达心口服液治疗,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中的PRA、AngⅡ、ALD含量,同时设2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PRA、AngⅡ、ALD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CHF患者在康达心口服液治疗前后其血浆PRA、AngⅡ、ALD有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CHF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增高,康达心口服液对CHF患者RAAS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