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对定向越野运动员训练疲劳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名定向越野运动员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例、治疗A组20例及治疗B组20例。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A组取四神针(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定神针(印堂、阳白各上0.5寸)、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足智三针(涌泉、泉中、泉中内)针刺配合艾灸治疗;治疗B组选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针刺配合艾灸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A组及治疗B组的疲劳主观感觉评分(RPE)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后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A组及治疗B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值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B组和治疗A组血尿素氮(BUN)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UN水平治疗A组、治疗B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调神法能促进定向越野运动员训练的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2.
彭勋超  黄杰 《光明中医》2011,26(3):533-534
目的探讨靳三针、电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临床疗效。方法靳三针、电针组45例取四神针(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取穴)、颢三针(耳尖直上2寸入发际为第一针,其前、后各一寸为第2、3针)、手三针(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针(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靳三针、电针结合促进技术组45例。两组均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靳三针、电针组治愈率22.22%,总有效率75.56%;靳三针、电针结合促进技术组治愈率40.00%,总有效率95.56%。靳三针、电针结合促进技术组与靳三针、电针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尸〈0.5)。结论靳三针、电针结合促进技术治疗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靳三针为主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临床上探索了用靳三针为主的针刺方法加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 0 2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和门诊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人 ,诊断及中医辨证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中风病的气虚血瘀型。其中脑梗塞 76例 ,脑出血 2 6例 ;年龄最小 52岁 ,最大85岁 ;男 43例 ,女 59例。随机分为针药组 54例 ,针刺组 48例。治疗方法1 .针刺组穴位采用靳三针为主 ,包括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 1针 ,在第 1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 1寸为第 2、第 3针 )、手三针 (合谷、曲池、外关 )、足三针 (足三里、三阴交、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人,治疗组主穴为涌泉穴、泉中穴、泉内穴,直刺0.5 ~1.0寸反复快速提插捻转以局部酸麻重胀为度,100转/min左右,持续行针2 min后进行温针灸;各穴位均留针30 min.配穴取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直刺1~2寸留针30 min.对照组穴位取公孙、太溪、髀关、浮兔、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直刺1~2寸,留针30 min.治疗组与对照组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周日休息,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足三针温针疗法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徐宁 《新中医》1999,31(12):25-25
我们运用针刺方法治疗小儿外部性脑积水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儿,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6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6年。均经头颅CT或头颅B超确诊。2 治疗方法21 取穴 主穴:四神针(即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智三针(即神庭与本神穴)、颞三针(耳尖直上2寸为第1针,左右各旁开1寸为第2、3针)、脑三针(即脑户和脑空穴)。配穴:手三针(即曲池、外关、合谷穴)、手智针(即内关、神门、内劳宫穴)、足三针(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足智针(涌泉穴为第1针,涌泉穴后1寸左右各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对智力障碍患儿发育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智力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均治疗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靳三针中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及颞三针留针1 h,手智针、足智针留针30 min;"通督调神"针刺选取百会、神庭、水沟等穴,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儿发育商(DQ)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DQ、ADL评分及血清DA、NE、5-HT水平升高(P0.05),血清NSE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DQ、ADL评分及血清DA、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基础上,采用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可明显提高智力障碍患儿发育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NSE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针灸》2009,29(9):689
目的:为"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提供可靠证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90例)和常规针刺组(9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基础治疗,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疗法,穴取颞三针、足三针、手三针等穴;常规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穴取曲池、环跳、伏兔等,均予针刺治疗,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认知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F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两组F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比较,靳三针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P%0.05).靳三针组总有效率为85.4%,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0.0%,靳三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偏瘫患者不同时期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符合标准患者,分为3组,其中靳三针加康复组40例、靳三针组40例和康复组40例。治疗方法:(1)弛缓瘫:靳三针组:取颞三针、手三针、足三针为主穴。康复组:康复训练方案依据《康复医学》第3版制定。靳三针加康复组:其治疗方案为靳三针治疗同时加康复治疗。(2)痉挛瘫:靳三针组:取颞三针、上肢挛三针、下肢挛三针为主穴。康复组:康复训练方案依据《康复医学》第3版制定。靳三针加康复组其治疗方案为靳三针治疗同时加康复治疗。疗程均为28天。结果:3组上、下肢体功能活动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改善。在治疗后14天3组之间的上、下肢肢体功能尚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28天,靳三针加康复治疗组的上肢活动评分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组,在下肢则优于单纯康复和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早期,针刺和康复的介入同等重要,针刺与康复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塞偏瘫患者不同时期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发病在2周~3个月内的偏瘫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靳三针结合康复组和康复组各40例。治疗方法:(1)弛缓瘫:靳三针加康复组:取颞三针、手三针、足三针为主穴,配合康复训练方案;康复组:只用康复训练方案。(2)痉挛瘫:靳三针加康复组:取颞三针、上肢挛三针、下肢挛三针为主穴,配合康复训练方案;康复组:只用康复训练方案。疗程均为28天。结果两组上、下肢体功能活动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改善。在治疗后14天两组之间的上、下肢肢体功能尚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28天,靳三针加康复治疗组的上、下肢活动评分明显优于单纯康复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早期,针刺和康复的介入同等重要,靳三针具有更好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最佳介入时间及穴位配伍。方法: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对靳三针疗法的针刺时机、选穴配伍这两个因素两个不同水平进行2×2析因设计:A组(中风后1~14天+颞三针、手足三针);B组(中风后1~14天+颞三针、手足挛三针);C组(中风后15~30天+颞三针、手足三针);D组(中风后15~30天+颞三针、手足挛三针);在治疗前后观察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等疗效评定,分别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对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的针刺干预时机、选穴配伍进行优化选择。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240例,脱落16例,A组57例,B组56例,C组56例,D组55例,在考察的因素与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提示B组(中风后1~14天+颞三针、手足挛三针)疗效最优。结论:1在内科及常规治疗同等的基础上,在中风后1~14天之内(急性期),采用靳三针疗法配合手足挛三针,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等疗效评定能起到最佳的改善效应。2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针刺方案初步优选:中风后急性期内(1~14天),介入靳三针配合手足挛三针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可得到最佳临床改善。  相似文献   

11.
靳三针治疗重度自闭症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寻治疗重度自闭症患儿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9例患儿分为靳三针组(35例)、行为干预组(34例).靳三针组采用以头部穴组为主要针刺取穴的靳三针疗法,包括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等;行为干预组通过自闭症儿童特殊训练学校进行专业的行为干预综合治疗.运用儿童自闭症评估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对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2个疗程(240次)治疗后,靳三针组的显效率为97.1%,行为干预组为64.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第1疗程(前120次)及第2疗程(后120次)治疗后,靳三针组疗效均明显优于行为干预组(均P<0.001);两组自身各疗程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靳三针及行为干预疗法对重度儿童自闭症都有较好的疗效,且靳三针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来源于7家医院的254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配为靳三针组83例、康复组84例、靳三针结合康复组(结合组)8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疗法,取穴以颞三针为主,根据痉挛瘫和弛缓瘫不同结合辨证配以曲池、外关、合谷及伏兔、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留针30 min;康复组根据痉挛瘫和弛缓瘫不同给予适宜的康复训练;结合组采用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3组疗程均为28 d,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4、28 d后用四肢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价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8 d治疗后,靳三针组和结合组患者的显效率优于康复组(P<0.05)。治疗14 d和28 d后,3组患者NDS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结合组NDS评分较康复组下降明显(均P<0.05)。经28 d治疗后,结合组FMA评分高于其它两组(均P<0.05)。结论: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二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靳三针疗法”配穴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三针”疗法是靳瑞教授首创的一种针刺治疗方法,顾名思义即取3个穴位以治疗各种病证,其取穴之少一目了然;而配穴之精当则从临床效验上可视一斑。现就“三针疗法”的配穴之浅见略述于下。靳三针疗法的配穴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颞三针 耳尖直上入发际2寸为第1穴,水平向前向后各旁开1寸为第2、3穴。眼三针 在睛明穴上1分取第1穴;瞳孔直下,当眶下缘与眼球之间取第2穴;瞳孔直上,眶上缘与眼球之间取第3穴。耳三针 完骨、听宫、听会。鼻三针 迎香、鼻通(上迎香)、攒竹。舌三针 以拇指第1、2指骨间…  相似文献   

14.
“脑-肠轴”是指胃肠功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双向调节轴,与胃肠功能相关的肠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可涉及神经、免疫、内分泌、肠道菌群传导通路。胃肠道疾患与失神相关的精神障碍类疾病可相互影响。传统针灸经络理论亦提示,失神者需注重调理胃肠,以达到腑通神安。袁青教授传承“靳三针”针灸理论,结合现代“脑-肠轴”研究成果与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治疗“失神”的方案:选用靳三针中的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 1.5 寸之处)、定神针(双侧阳白穴及印堂穴)、智三针(神庭穴及双侧本神穴)、手智针(劳宫穴、神门穴、内关穴)以及足智针(涌泉穴、泉中穴及泉中内穴)以调神;加用胃三针(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肠三针(天枢穴、关元穴、上巨虚穴)以调理胃肠疾病;选用申脉穴、照海穴以及公孙穴为主要配穴。袁青教授提出的调神针法为针灸临床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蜂针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蜂针组以蜜蜂蜇刺作为针刺,取穴风池、足三里、肺俞;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主穴取鼻三针(双侧迎香、上迎香、印堂),配穴为合谷、足三里;药物组则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蜂针组为100%、针灸组为86.7%、药物组为73.3%,蜂针组、针刺组疗效均优于药物组(P<0.05),而蜂针组疗效又优于针刺组(P<0.05)。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蜂针组的复发率最低。结论:蜂针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及糠酸莫米松鼻喷鼻治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靳三针疗法,穴取四神针、脑三针、智三针、颞三针、膝三针、足三针及承筋、承山等,然后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并辅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2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5天,连续进行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粗大运动功能(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GMFM)评估及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评估。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评分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55.32±17.10vs 47.48±17.1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腓肠肌Ashworth痉挛分级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36/40)vs(72.5%(29/40),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明显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功能,疗效优于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17.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导致的综合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语言障碍等.国家级名中医管遵惠主任医师,在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舌针理论和舌针疗法.简介如下.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导师强调早期诊断,辨证论治为主.但也倡导辨证与辨病相互结合.婴儿期内出现中枢性瘫痪:采用以舌针疗法为主,主穴:心穴、脾穴、肝穴、肾穴、中矩、舌柱、金津、玉液.配合头针:取穴:益脑十六穴(禁忌:囟门闭合不良).病情为非进行性:以舌针疗法为主,配合益脑十六穴①囟门前三针:前发际上一寸,水平旁开1.5寸,计三穴;向前平刺0.5~0.8寸.②枕骨后三针:后发际两寸,脑户下0.5寸.水平旁开1.5寸,计三穴,向下平刺0.5~0.8寸.③头颞左三针:头左侧,角孙穴上2寸,水平放开1.5寸,计三穴;向下平刺0.5~0.8寸.④头颞右三针:头左侧角孙穴上2寸,水平放开1.5寸,计三穴;向下平刺0.5~0.8寸.⑤巅顶四神针:百会穴前后左右各1.5寸,计四穴;向百会平向平刺0.5~0.8寸.以上十六穴,可根据脑瘫部位选择取穴,亦可全部取穴.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或伴有智力低下,惊厥,行为异常,流涎,语言障碍等精神神经障碍.以舌针疗法为主,辨证配合益脑十六穴及体针治疗,上肢瘫痪:肩、曲池、支沟、合谷、后溪、八邪、少海、支正、劳宫;下肢瘫:伏兔、风市、阴市、阳陵泉、绝骨、太冲、足三里、三阴交、解溪、跟腱;智能低下,语言障碍:哑门、风府、风池,医明、天容、人中、承浆,廉泉.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埋针治疗肥胖型闭经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韩洁茹 《中医药信息》2010,27(1):100-101
目的:观察针刺加埋针疗法治疗肥胖型闭经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梁丘、公孙、中脘、丰隆、三阴交、脾俞、足三里、关元、归来、气海、肾俞、中极、血海等穴位,并结合埋针疗法治疗肥胖型闭经36例,并随机选择36例,采用单纯针刺的方法作对照。结果:治疗组(针刺加埋针疗法)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单纯针刺疗法)为7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埋针疗法治疗肥胖型闭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Liu CZ  Lei B 《针刺研究》2012,37(1):38-40, 5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多重复合应激法制备大鼠CFS模型。针刺组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穴,留针20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休息3d后行下一疗程,共3个疗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基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SOD、GSH-PX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针刺组大鼠血清中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SOD、GSH-P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可提高CFS大鼠抗氧化能力,针刺治疗CF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氧自由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晶晶  袁青 《新中医》2010,(9):92-93
目的:观察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调整作用。方法:将105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针刺组针刺足三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并行传统针刺手法;电针组取相同穴位予电针治疗;空白组予西医常规对症处理。结果:总有效率针刺组为91.43%,电针组为74.29%,空白组为62.86%,总有效率针刺组、电针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首次排气、排便和进食流质时间针刺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电针组与空白组首次进流质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与电针组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针刺调整腹部术后胃肠运动功能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