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建秋  刘晓  李竹英 《中医药学刊》2006,24(9):1591-1592
目的:观察中药、中药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哮喘大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阐明中药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哮喘大鼠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及胸段硬膜外阻滞模型,中药灌胃及硬膜外给药,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ET-1,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哮喘大鼠BALF及血浆中ET-1,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中药与硬膜外阻滞以及二者的联合应用均可抑制ET-1,TNF-α含量的升高。中药组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组ET-1,TNF-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二者联合应用组ET-1,TNF-α水平低于中药组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组。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对ET-1及TNF-α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中药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及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哮喘大鼠模型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阐明中药联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哮喘大鼠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及胸段硬膜外阻滞模型,中药灌胃及硬膜外给药,用放免法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ET-1,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哮喘大鼠BALF及血浆中ET-1,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中药与硬膜外阻滞以及二者的联合应用均可抑制ET-1,TNF-α含量的升高。中药组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组ET-1,TNF-α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二者联合应用组ET-1,TNF-α水平低于中药组与单纯硬膜外阻滞组。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对ET-1及TNF-α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法联合中药对哮喘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浓度的影响,探讨该方法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哮喘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A组),哮喘组(B组),中药组(C组),硬膜外阻滞组(D组),硬膜外阻滞联合中药组(E组)。B、C、D和E组进行哮喘造模。D和E组同时用制成硬膜外阻滞模型。C和E组给予中药灌胃。15d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FN-γ的浓度。结论:胸段硬膜外阻滞法联合中药可以降低哮喘大鼠血清中IL-4、升高哮喘大鼠血清中IFN-γ的浓度,该方法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哮喘大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卵蛋白激发制作大鼠哮喘模型,EGb组腹腔内注入EGb作为干预因素,分别以HE、阿辛兰-PAS染色观察气道上皮的改变,杯状细胞的表达及黏液生成,ELISA法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13(IL-13)浓度。结果:哮喘组较对照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明显增多,黏液生成增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EGb组较哮喘组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黏液生成减低,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EGb可以通过抑制IL-13的表达水平减轻哮喘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支口服液对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与IL-6的影响,从而探讨抗支口服液治疗哮喘的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抗支口服液组。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大鼠以腹腔内注射和皮下注射10%卵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及喷雾激发哮喘的方法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对西药组和抗支组分别给予适量的地塞米松及抗支口服液进行灌胃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取各组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以备用。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FN-γ与IL-6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抗支口服液能显著升高哮喘大鼠血清中IFN-γ含量,对肺泡灌洗液中IFN-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显著降低哮喘大鼠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的含量。结论:抗支口服液能显著升高哮喘大鼠血清中IFN-γ,降低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金匮肾气丸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若干组分以及细胞因子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加味金匮肾气丸组和地塞米松组。采用模拟中医病因并结合卵蛋白致敏法建立肾阳虚证哮喘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睾酮(T)、皮质醇(COR)、甲状腺素(T4)水平和大鼠肺泡灌洗液测定细胞因子IL-4、IL-5、IL-13水平。结果:肾阳虚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T4、COR、T值水平下降(P0.05);肾阳虚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IL-4、IL-5、IL-13值水平均上升(P0.05);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T4、COR、T值均上升(P0.05)以及泡灌洗液IL-4、IL-5、IL-13值均下降(P0.05)。结论:加味金匮肾气丸可以改善肾阳虚哮喘体内激素分泌水平,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气道IL-17/IL-23炎症介质轴,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M2.5哮喘大鼠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交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利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再给予PM2.5气管滴注建立PM2.5哮喘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含量,RT-PCR检测RORγt mRNA表达,并行肺组织病理和电镜分析。结果:成功建立PM2.5气管滴注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大鼠模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表达量增大(P<0.01),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量增加(P<0.01);经PM2.5气管滴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含量进一步增加,RORγt mRNA表达量进一步上升(P<0.01);经皂苷Rg1干预后,呈现剂量依赖性下调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1水平,下调RORγt mRNA表达量。结论:人参皂苷Rg1呈剂量依赖性改善PM2.5致哮喘大鼠肺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哮喘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了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模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6、IL-8及GM-CSF水平的影响.结果小青龙汤能有效降低大鼠哮喘模型血清及BALF中IL-6、IL-8及G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对抗过量细胞因子,减缓对炎性细胞(EOS、Neu)的趋化与激活,可能是该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4,(10)
目的探讨黄芩汤(黄芩和甘草)对哮喘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表达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黄芩汤组,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加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分类计数外周血炎症细胞,采用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气道炎症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的浓度,免疫组化标记法测量肺部IL-2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明显加重,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的水平升高,肺部IL-23的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组和黄芩汤组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明显减轻,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的水平降低,肺部IL-23的表达下降(P<0.01);结论黄芩汤和布地奈德可以对抗气道炎症且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但前者大鼠体质量增加相对较快,且性情较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甘利欣对哮喘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甘利欣干预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大剂量甘利欣治疗组、中剂量甘利欣治疗组、小剂量甘利欣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FN-γ和IL-4水平。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大、中剂量甘利欣治疗组均可不同程度的下调IL-4。并上调IFN-γ水平;而小剂量甘利欣治疗组则无此作用。结论:甘利欣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与纠正失衡的IL-4/IFN-γ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1.
清热通下法对急性胆道感染时IL-2和TNF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急性胆道感染时IL-2、TNF的调节作用。方法:SD大鼠制成急性胆道感染模型,分成A组(模型组)、B组(中药治疗组)、C组(抗生素治疗组)、D组(胆总管结扎组);E组(假手术组)。分别于手术第3、5天取血,做IL-2、TNF的检测。结果:第3天时A组的TNF高于其它各组,E组最低,而IL-2在A组最低,E组最高,B、C两组处于A、E两组之间。第5天时TNF、IL-2的总体趋势与第3天相同。结论;中医药在急性胆道感染时对IL-2、TNF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淫羊藿对哮喘大鼠肺组织RANTES及MCP-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3,MCP-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淫羊藿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挪威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给地塞米松)、淫羊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淫羊藿0.125、0.5、2.0 g/mL)。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RANTES、MCP-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5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肺组织RANTES、MCP-3 mRNA的表达下调(P<0.05或P<0.01),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0),阳性药组和淫羊藿中、高剂量组IL-4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7,P=0.047,P=0.033), IL-5水平仅见阳性药组和淫羊藿高剂量组显著下降(P=0.003,P=0.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给予淫羊藿可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并且其与抑制肺组织RANTES、MCP-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喘颗粒通过抑制miR-21的表达对气道炎症及Eotaxin mRNA的影响。方法选择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21抑制表达组、miR-21抑制表达载体对照组、miR-21抑制表达+中药组、中药组。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模型组、miR-21抑制表达组、miR-21抑制表达载体对照组、miR-21抑制表达+中药组、中药组应用卵蛋白吸入法制成慢性哮喘动物模型。miR-21抑制表达组、miR-21抑制表达载体对照组、miR-21抑制表达+中药组、中药组在造模前给予miR-21慢病毒溶液滴鼻造模。在末次激发24 h后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BALF及外周血中EOS计数、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厚度(WAi/Pi)和平滑肌层厚度(WAm/Pi)、Real-time PCR法检测miR-21、Eotaxin m 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BALF及外周血中EOS计数、WAi/Pi、WAm/Pi、miR-21、Eotaxin m 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21抑制表达+中药组、中药组均可明显降低上述指标(P<0.05或P<0.01)。结论平喘颗粒能够通过抑制miR-21的表达,降低Eotaxin m RNA表达,从而影响EOS水平,减轻气道炎症,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痛风性关节炎(GA)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本研究应用自制中药痹肿消散对G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L-1、TNF-α、IL-6、IL-8的影响,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按随机分组法将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痹肿消散治疗组(C组),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组(D组),每组12只。采用尿酸钠晶体制备大鼠GA模型,造模后外用药3天,A、B组予淀粉外敷,C组予痹肿消散外敷,D组外抹扶他林乳胶剂。末次给药后24小时,麻醉,取血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中IL-1、IL-6、IL-8、TNF-α的含量,探讨中药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C、D组大鼠血清中IL-1、TNF-α、IL-6、IL-8的含量较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表明IL-1、IL-6、IL-8、TNF-α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痹肿消散能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TNF-α、IL-6、IL-8的含量水平,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5.
王真  周忠辉  俞亚丽  洪波  殷莉波  王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6):1268-1270,1448,1449
目的:观察止咳平喘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血清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改良的卵白蛋白多点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强的松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止咳平喘合剂组)。实验第15天起,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1,强的松对照组给予强的松混悬液10mg.kg-1,中药治疗组给予止咳平喘合剂15g.kg-1,每天1次给药,连续5天。末次雾化激发后24h处死各组大鼠留取标本。镜下观察各组哮喘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嗜酸粒细胞(EOS)数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IL-12、IL-13含量。结果: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EOS数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气道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浓度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而IL-13浓度明显低于哮喘模型组(P0.01)。结论:止咳平喘合剂可通过提高细胞因子IL-12水平、降低IL-13的水平,来调节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减轻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方法诱导形成脓毒症。将雄性成年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和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CLP术前24,12,1 h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或者等计量的生理盐水。观察CLP造模后24 h各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含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观察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其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参麦、川芎嗪及参麦联合川芎嗪三组药物治疗组的脓毒症小鼠其死亡率、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肝脂质过氧化(MDA、MPO)水平、ALT/AST及其肝脏病理损伤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尤以参麦联合川芎嗪给药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此外,联合给药治疗组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较单一用药组显著降低。结论参麦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较单一用药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17.
高乌甲素硬膜外注射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观察了高乌甲素硬膜外腔注射术后镇痛的效能和副作用。患者50例随机分为5组,A,B,C3组为观察组,分别用高乌甲素4mg,8mg,12mg,D,E两组为对照组,分别用生理盐水6ml和吗啡2mg,于手术结束时将药注入硬膜外腔,结果:5组镇痛的疗效和维持时间顺序为E组〉C组〉B组〉A组〉D组,其中C组能达到患者有效镇痛的基本要求,其镇痛效能足不及E组的吗啡,但无吗啡的不良反应。表明应用高乌甲素行术  相似文献   

18.
通里攻下法对急性梗阻性胆道感染时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医药对急性梗阻性胆道感染时肾功能的影响。将 SD大鼠制成急性胆道感染模型 ,分成 A组(模型组 ) ;B组 (中药治疗组 ) ;C组 (抗生素治疗组 ) ;D组 (胆总管结扎组 ) ;E组 (假手术组 )。分别于手术第 3天和手术第 5天取血 ,做 Bun、Cr的检测。结果 ,第 3天时 A组的 Bun、Cr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E组最低 ,B、C两组处于A、E两组之间。第 5天时 Bun、Cr的总体趋势与第 3天相同。中医药在急性胆道感染时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性功能障碍和盆底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术后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A组不采用其他任何干预措施,B组给予补肾中药治疗,C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D组给予补肾中药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前(T0)、治疗后6个月(T1)、治疗后12个月(T2)四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盆底肌电生理指标、性功能[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水平差异。结果:T0时,四组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盆底肌电生理指标、FS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四组中医证候积分、LH、FSH水平及Ⅰ、Ⅱ类盆底肌肌纤维疲劳度均低于T0时,且B组、C组、D组均低于A组,D组低于B、C组(P<0.05); 四组血清E2、FSFI评分及Ⅰ、Ⅱ类盆底肌肌纤维的肌电平均值均高于T0时,且B、C、D组均高于A组,D组高于B、C组(P<0.05)。结论:补肾中药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能有效改善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性功能障碍及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捷  顾亚娇 《中国针灸》2009,29(12):970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中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高病毒载量组(A组)、西药高病毒载量组(B组)、中西医低病毒载量组(C组)及西药低病毒载量组(D组).A组采用针刺、中药汤剂联合贺普丁片口服治疗,穴取肝俞、期门、三阴交等;B组采用口服肝泰乐片联合贺普丁片治疗;C组采用针刺、中药汤剂治疗,穴取肝俞、期门、太溪等;D组采用肝泰乐片口服治疗.各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B组(70.0%);C组(95.0%)优于D组(65.0%).A、B两组高病毒载量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低病毒载量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