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翁马智先生,幼承家学,深究典籍,勤求古训,博采众长,用心临证,从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到的学术见解,以呼吸系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为主攻方向,尤其对间质性肺疾病、眩晕、癫痫、高血压病、顽固性失眠、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结肠炎、胃炎等杂病有独到之处,总结出"化痰瘀、调气血"为治疗内科杂病的心法。他认为,内科杂病病理因素以痰瘀居多,未成痰瘀则多以气血论治,多抓住"痰""瘀""气""血"为内科杂病的重要辨证论治要素,其认为"气病百病生""无痰不作病""久疾无不瘀"(言瘀即言血)。  相似文献   

2.
运用朱丹溪的"气、血、痰、郁"学术思想论治肺癌,指出肺癌的病因病机根本是邪盛正衰,"痰、郁"是肺癌重要的病理因素。朱丹溪以"气、血、痰、郁"为纲论治杂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古代无肺癌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入"杂病"范畴。朱丹溪论治杂病的思路,可以为肺癌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米鹂  齐冬梅 《光明中医》1997,12(4):8-10
气血痰郁辨证的形成和发展米鹂齐冬梅吴素芹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主题词:气血痰郁杂病辨证施治用气、血、痰、郁辨治杂病,始于朱丹溪。具体内容体现于《丹溪心法》、《金匮钩玄》之中,后人将之概括为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以后...  相似文献   

4.
梅尼埃病西医病因不明,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辨证论治在治疗中渐现优势。其病因病机以内伤脾肾之虚者多,且有风痰之兼杂。按西医诊断标准诊断后辨证分4型:髓海不足、上气不足、寒水上泛及痰浊中阻。治以滋阴补肾、添精益髓、补益气血、健脾安髓、健脾熄风、涤痰燥湿等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朱丹溪擅长从气、血、痰、郁辨治杂病。胃癌的病机以脾胃亏虚、气血不足为基础,痰瘀互结、邪实郁滞为要素,因此临证可基于朱丹溪学术思想,从气、血、痰、郁论治。从气论治,当治以健脾益气、调理气机;从血论治,可治以养血化瘀、清化血热;从痰论治,应治以实脾化痰、顺气导痰;从郁论治,宜治以理气解郁、开郁散结。  相似文献   

6.
朱丹溪从痰论治杂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集刘完素、李东垣与张从正等三家之学,结合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建树颇多,尤其以善于从痰论治杂病而为后世所瞩目。朱丹溪以“气、血、火、湿、食、痰”等内伤六郁之论而蜚声医林,其于诸郁之中尤重痰郁,提出了“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著名论断,于治痰方法上亦是独具匠心。其在从痰论治杂病学术上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丹溪学术虽以养阴为特色,但在临床上擅长于治疗气、血、痰、郁等杂病,故后人有“杂病用丹溪”之说。其治疗病遣方用药颇具特色,对后人启发很大,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启相 《光明中医》2010,25(4):672-673
就诊治冠心病的临床体会结合现代研究,探讨了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为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内阻、气阴(血)亏虚四个证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 朱丹溪对气、血、痰、郁病机之阐述,有其独到之处,故有“丹溪论杂证,以气、血、痰、郁为纲”之说,从郁证言,有气、血、痰、热、湿、食六端对临床颇有启发,现将痰郁辨证应用心得略述管见. 一、痰与气:丹溪曰:“痰因气滞而聚.”“痰者凝清气升降,滞气而不利.”“气结则生痰,痰盛则气愈结.”其论治法:“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散矣”.“调气必先豁痰”.“调气为先,  相似文献   

10.
朱丹溪乃金元时期著名四大医家中后起之秀,善能集前人之大成,于学术上颇多独创。其论治内科杂病,主张以气、血、痰、郁为纲,尤重痰、郁,无论在理论上和临床治疗上,都为后世所推崇,故有“杂病宗丹溪”之说。丹溪痰病学说,主要见于《金匮钩玄》、《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著作,以及朱  相似文献   

11.
《河北中医》2021,43(5)
王晓燕教授认为,眩晕包括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属中医学风证范畴;假性眩晕属中医学内伤杂病范畴;部分介于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之间的症状,属内伤杂病后化风的情况。临床上将眩晕分为肝郁痰浊水饮上干清窍证、太阳经表内外合邪证、上盛下虚证、上气不足证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散结法在临床上的应用祁爱菊北京石景山区八角医院散结法应首先认清气血痰结的辨证关系,气行脉外属表,血行脉中属里。气病及血,使血行不利必瘀,血病及气,气行不畅必阻,瘀为血滞而成,痰为津液所化,津液同源,故津血为病,则有痰瘀并结情况。《景岳全书》云:“块乃...  相似文献   

13.
<正>朱丹溪在学术上博采众长,独树一帜。其创立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对当时流传甚广的《和剂局方》进行了深刻批判,"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争",成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的重要标志;在杂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发前人之未发,补前人所未备,创立了"气、血、痰、郁"四伤学说,故有"杂病宗丹溪"之称;在养生寿老方面强调未病先防,顾护正气,注重心理调摄等,形成了完备和严密的医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占永标 《河南中医》2012,32(5):568-569
丹溪一生建树颇多,提出“阳有余阴不足”理论,倡导滋阴降火治疗疾病的理念,同时以气血痰郁为纲,六气致病为目,论证杂病的治疗.对于泄泻的治疗,朱丹溪从气血痰、六郁、六淫等角度从析其病因病机,从而准确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元代著名医学家朱丹溪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等观点,倡导"养阴学说",在内伤杂病的治疗上从"气、痰、血、郁"入手,注重保存阴精对人体的重要性,后世有"杂病用丹溪"之说。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征,以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或缺失为特征,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极难治愈。在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运用朱丹溪"养阴思想"防治艾滋病,为艾滋病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创立了"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同时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则大法,倡导滋阴学说以痛击时弊。在杂病治疗方面则创立气、血、痰、郁的辨证纲领,在临证上以气血痰郁为纲,六气致病为目,对后世杂病论治影响较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周承志  张道亮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45-1246
中医心脑系病证有着共同的病机,即气、火、风、痰、瘀、虚。外感、内伤、饮食、劳逸等多种病因均可致气、火、风、痰、瘀、虚,进而导致多种心脑系病证发病,针对这些共同病机进行辨证论治可治疗多种心脑系病证。  相似文献   

18.
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特点与辨病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临床特点出发分析了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提出肺之络脉可分为气络与血络,由于肺络痹阻不通,引起相关临床表现。依据临床经验提出可按照气虚、阴虚、络阻、痰热、精亏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在临床治疗神志病的过程中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总结提出了治疗神志病的气、痰、瘀、虚四纲辨证理论,认为神志病基本都是按照气→痰→瘀→虚的趋势发展变化。瘀血作为致病因素往往出现于疾病发展过程的中后期,强调治疗神志病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灵活运用活血化瘀之法。  相似文献   

20.
郭林生 《四川中医》2009,27(2):32-33
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其病机重点是“痰”“气”“火”为患,治疗以清火、降气、化痰为重点,辨证论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