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和血生络方对一氧化氮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及VEGF)的影响,探讨和血生络法促进心肌梗塞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和血生络法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雄性Wistar大鼠,制作心肌梗塞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消心痛组,和血生络高、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同时建立假手术组,每组12只。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和血生络水溶液〔9.9 g.kg-1.d-1,19.8 g.kg-1.d-1〕及消心痛水溶液〔2.7mg.kg-1.d-1〕每天1次灌胃,其他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NO、VEGF的含量。结果和血生络高、低剂量组及消心痛组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血生络高剂量组优于其它处理组(P<0.05)。结论和血生络法促血管新生的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它们之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和血生络方"对VEGF的影响,探讨"和血生络法"促进心肌梗死大鼠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和血生络法"防治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雄性Wistar大鼠制作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消心痛组、和血生络高、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同时建立假手术组,每组12只。药物治疗组分别给予和血生络水溶液(9.9g.kg-1.d-1,19.8g.kg-1.d-1)及消心痛水溶液〔2.7mg.kg-1.d-1〕每天1次灌胃,其他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中VEGF的含量。结果:和血生络高、低剂量组及消心痛组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和血生络高剂量组优于其它处理组(P<0.05)。结论:"和血生络法"促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VEGF生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和血生络治法"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及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方法:依据文献以Wistar大鼠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取造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和血生络低剂量组、和血生络高剂量组、消心痛阳性对照组4组,同时设假手术组,每组6只,并于术后24h灌胃给药。和血生络组灌服剂量分别为9.9g·kg-1·d-1、19.8g·kg-1·d-1,消心痛组灌服剂量为2.7mg·kg-1·d-1,每天1次;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取心脏进行心梗范围及微血管数量和微血管密度的检测。结果:各治疗组梗死范围均明显小于模型组,高剂量组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及消心痛组;各治疗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和血生络法"具有促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血生络法促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心梗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消心痛组、和血生络高、低剂量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药组分别给予和血生络及消心痛水溶液,其他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用药3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G-CSF的含量。结果:和血生络高剂量组、消心痛组G-CS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和血生络法促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G-CSF分泌,动员EPC进入外周血,分化为EC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γ-亚麻酸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γ-亚麻酸(GLA)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初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GLA作为受试物,将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洛伐他汀组0.9 mg·kg-1·d-1、多烯康组250 mg·kg-1·d-1、GLA高、低剂量组(375,187.5 mg·kg-1·d-1)。光学显微镜检测HE染色的主动脉壁病理改变,测定TC,TG,HDL-C,LDL-C含量。结果:GLA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脂饲料诱导的SD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病理变化,降低SD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升高血清T-AOC活力,降低HL, LPL的含量,NOS活力降低,NO含量下降。结论:GLA可以有效调节血脂,改善血管病变,该作用与其调节脂蛋白脂酶、肝脂酶活性,影响NO及其合酶的形成和表达,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大鼠血清E2及子宫组织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受孕的雌性大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妊娠组、模型对照组、益母草颗粒冲剂组、清宫胶囊低、高剂量组,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流产模型后,分别ig生理盐水、益母草颗粒混悬液(14 g.kg-1.d-1),清宫胶囊混悬液(1.9,3.8 g.kg-1.d-1)7 d,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E2)含量及子宫匀浆NO含量和NOS活性,观察清宫胶囊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作用。结果:清宫胶囊组血清E2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NO,NOS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清宫胶囊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大鼠血清中E2水平,降低NO,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的影响.方法 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高、低剂量黄芪(10,8g·kg-1·d-1)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10只,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含量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结果 第8周末终止实验时,糖尿病大鼠血清LDH,CK水平和心肌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黄芪治疗组血清LDH,CK和心肌NO含量及NOS活性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但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黄芪高、低剂量组间在血清LDH水平、心肌NO含量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黄芪可提高心肌组织NO含量和NOS活性,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坤宝丸对实验性卵巢早衰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坤宝丸低剂量组(0.9 g·kg-1·d-1)、坤宝丸中剂量组(1.8 g·kg-1·d-1)、坤宝丸高剂量组(3.6 g·kg-1·d-1)、结合雌激素组(0.12 g·kg-1·d-1),每组 10 只。预防给药14 d后,除空白组,其他各组大鼠分别于第14、21 天腹腔注射顺铂(4 mg/kg)建立卵巢早衰模型,持续灌胃给药至实验的第28天。实验期间采用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促卵泡激素(FSH)、血清雌二醇(E2)、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及干细胞因子(SCF)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动情周期均有所延长,血清FSH、LH,卵巢组织CTGF、TGF-β1、SCF水平均升高(P < 0.01),血清E2 水平降低(P < 0.01)。与模型组比较,坤宝丸低剂量组大鼠大部分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坤宝丸中、高剂量组及结合雌激素组大鼠多恢复正常动情周期;与模型组比较,坤宝丸低、中、高剂量组及结合雌激素组血清FSH、LH,卵巢组织TGF-β1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坤宝丸中、高剂量组及结合雌激素组血清E2 水平显著升高,SCF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或P < 0.01),坤宝丸高剂量组及结合雌激素组卵巢组织CTGF表达显著降低(P < 0.01)。各治疗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坤宝丸对顺铂诱导的大鼠卵巢早衰模型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卵巢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损伤途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保护络脉"络气虚滞"大鼠血管内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8周龄SD大鼠,采用力竭性跑台运动,并结合基础饮食建立气虚证候模型,同时采用200ng·min-1·kg-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建立大鼠脉络"络气虚滞"的病理证候复合模型,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通心络组,每组10只.14天后测定血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Ang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主动脉内皮形态结构及主动脉内皮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内皮见内皮细胞成片脱落,通心络组血管内皮仅有轻微的损伤;模型组血ET、IL-6、TNF-α增加(P<0.05或P<0.01),NO降低(P<0.05),通心络可以增加血清NO含量,降低血ET、IL-6、TNF-α(P<0.05);模型组p22phox mRNA(P<0.01)、NF-κB、VCAM-1表达增加,eNOS表达降低,通心络可不同程度地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通心络通过减少血管NADPH-氧化-炎症损伤途径,减轻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醒喷鼻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脑醒喷鼻剂高剂量组(高剂组)、脑醒喷鼻剂中剂量组(中剂组)、脑醒喷鼻剂低剂量组(低剂组)、尼莫通腹腔注射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喷鼻剂组(NS组)、溶酶喷鼻剂组(溶酶组)、假手术组(正常组)共7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建立左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并进行再灌注。在造模前3天及再灌注期间,脑醒喷鼻剂高、中、低剂组分别以含川芎嗪和石菖蒲生药5.4mg·kg-1·d-1和1.08g·kg-1·d-1、2.7mg·kg-1·d-1和0.54g·kg-1·d-1、1.35mg·kg-1·d-1·和0.27g·k-1·d-1的剂量滴鼻;NS组以生理盐水0.18ml·kg-1·d-1滴鼻;溶酶组以溶酶0.18ml·kg-1·d-1滴鼻;对照组用尼莫通注射液0.8mg·kg-1·d-1腹腔注射;正常组按常规饲养。检测血清TNF-α和IL-1β。结果:高剂组、中剂组可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与N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低剂组虽然也能降低TNF—α和IL-1β含量,与N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醒喷鼻剂能抑制TNF-α和IL-1β的表达,使血清中TNF-α和IL-1β生成减少,从而阻断其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广藿香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 α)及肠上皮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探讨广藿香保护肠屏障功能的作用及机制。为从中医药角度寻找创伤、手术后等胃肠道保护措施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强肌健力饮对脾虚证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强肌健力饮对脾虚大鼠血清T3(三碘甲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rT3(3,3′,5′-三碘甲腺原氨酸)、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了解该方药对脾虚证的药理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脾虚模型组(n=12)、强肌低剂组(n=13)、强肌中剂组(n=13)、强肌高剂组(n=11)、四君子汤组(n=10)。采用大黄复制脾虚模型,分别于上午给予蒸馏水、大黄水煎剂灌胃;下午分别灌以等量的蒸馏水及相应剂量的强肌健力饮和四君子汤,连续用药20天,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血清,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血清T3、T4分泌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rT3分泌有所增加但尚未统计学差异,TSH无反馈性升高(P0.05)。强肌健力饮高剂量使下降的T3、T4含量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强肌健力饮低剂量在恢复T4方面有明显作用(P0.01)。四君子汤对脾虚引起的T3、T4分泌减少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P0.01)。结论:强肌健力饮对脾虚证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与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方联合5-Fu对荷人胃癌移植瘤裸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移植性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及新加良附方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给药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6组。新加良附方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 g·d-1·kg-1、5 g·d-1·kg-1、2.5 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新加良附方联合5-Fu组剂量为新加良附方中剂量(5 g·d-1·kg-1)联合应用5-Fu(17 mg·d-1·kg-1)。给药结束后,采用免疫学方法(ELISA)检测裸鼠血清中VEGF、b FGF的含量。结果:VEGF含量显示: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裸鼠血清中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新加良附各剂量组对VEGF含量减低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组VEGF含量低于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 FGF含量显示: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大、中、小剂量组裸鼠血清中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加良附方可以下调人胃癌裸鼠的血清中VEGF、b FGF表达水平,提示新加良附方具有一定抗胃癌新生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竺璐  黄平 《中医药学刊》2010,(10):2200-2202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糖尿病合并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大鼠的降糖、抗真菌作用。方法: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模型组通过尾静脉一次性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一次性注射白念珠菌,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FCZ组,BBR大(300mg·kg^-1·d^-1)、小剂量组(150mg·kg^-1·d^-1),BBR联合FCZ组。治疗干预2周后监测空腹血糖、血清TNF-α、肝肾真菌菌落形成单位(CFU)及组织病理PAS染色的变化。结果:大、小剂量BBR与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降低空腹血糖、血清TNF-α,与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BBR组与FCZ组的抗真菌作用最强。模型组肝脏出现肝细胞小泡性脂肪变,肾脏出现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并见炎症细胞浸润及大量菌丝和孢子。大剂量BBR组的肝脏、肾脏略黄染,但形态学基本正常,无菌丝与孢子。小剂量BBR与联合组的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比模型组改善。结论:盐酸小檗碱能降低血糖,血清TNF-α浓度,抗白念珠菌,呈剂量依赖性,对糖尿病合并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黄饮子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脑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分为模型组、西对组、中高组、中中组、中低组,每组8只;另以8只同背景同月龄的阴性小鼠为空白组。西对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0.66μg·g-1·d-1)灌胃,中高组、中中组、中低组给予地黄饮子相当于生药67.30 g·kg-1·d-1、33.65 g·kg-1·d-1、16.83 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灌胃共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HE、尼氏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西对组能缩短小鼠定位潜航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2、4天西对组优于中低组(P0.05,P0.01),第5天西对组优于中中组、中低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及西对组能提高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对组、中药各剂量组SOD、GSH-Px含量增加,MDA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西对组比较,中低组、中中组SOD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地黄饮子可通过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变性及脱失、提高抗氧化能力等途径起到防治老年性痴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采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使用热毒宁0.6~0.7mL·kg^-1·d^-1与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持续2~6d。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持续2~6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观察发热时间、不良反应、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3%,对照组有效率81.5%,两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时间与皮疹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发展发生几率,提高患儿安全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通冠胶囊促进动脉损伤内皮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治疗组给予通冠胶囊水煮液(600mg/kg)灌胃,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2mg/kg),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mL/kg);8周后,取材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颈动脉内皮损伤处内膜面积(intima area,IA)、中膜面积(media area,MA)和内膜/中膜面积比(IA/M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和eNOS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NO水平。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IA和IA/MA均小于模型组(P<0.01),治疗组、对照组血管内膜VEGF、eNOS表达和血清NO水平与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胶囊促进损伤内皮修复的分子机制可能与VEGF-AKT-eNOS-NO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回阳生肌膏及其拆方对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大鼠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血栓素B2(TXB2)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160只大鼠随机抽取6只作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2周后随机分为1、3、5、7、14 d处理组,各处理组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回阳生肌膏组(全方组)、温阳益气拆方组(益气组)、活血生肌拆方组(活血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凡士林纱条,全方组、益气组及活血组给予相应药物纱条。正常组采用皮肤缺损法,其他组采用复合因素制备慢性皮肤溃疡模型。在相应给药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酶联免疫法检测各时点大鼠血清中IL-1α和TXB2的含量。结果 IL-1α含量:给药3 d益气组显著高于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和活血组(P0.05);给药5 d,全方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给药7 d,各给药组显著高于空白组和模型组(P0.05),全方组高于益气组、活血组(P0.05);给药14 d,模型组和活血组低于空白组(P0.05)。TXB2含量:给药3 d,正常组和全方组高于空白组(P0.05);给药5 d,全方组高于空白组和正常组(P0.05);给药7 d,益气组高于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和活血组(P0.05);给药14 d,活血组高于空白组、模型组、全方组和益气组(P0.05),空白组和正常组低于其他各给药组(P0.05)。结论回阳生肌膏及其拆方均能促进炎症反应,刺激炎症因子分泌,益气温阳药对创面的促炎作用早期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儿清肺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河南省中医院门诊治疗的120例儿童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抗感染治疗(据患儿的感染指标、支原体检查结果分别给予头孢克洛20~40mg·kg^-1·d^-1,分3次口服或阿奇霉素10mg·kg^-1·d^-1,1次/d口服或利巴韦林10~15mg·kg^-1·d^-1,分3次口服),发热者加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1岁以内,2.5g/次,3次/d;1~3岁,5g/次,3次/d;4~6岁,7.5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加用小儿清肺颗粒口服;疗程5~7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哕音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小儿清肺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