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考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银杏叶中总内酯后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醇回流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以及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银杏叶中的总内酯后,再用醇回流提取银杏叶中的总黄酮。结果:直接用醇回流提取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为1.079%;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银杏叶中的总内酯后,再用醇回流提取总黄酮,总黄酮含量为1.161%(未加夹带剂)、1.191%(加夹带剂)。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银杏叶中总内酯后总黄酮含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总黄酮对脑、心缺氧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银杏叶总黄酮对脑、心缺氧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脑、心缺氧模型分别采用断头和挟闭气管术制备,一氧化氮(NO)含量用green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用TBA法测定。结果银杏叶总黄酮25、50、100mgkg-2显著延长夹闭气管后小鼠心电图时间和断头喘气时间,并呈量效关系,在25-100mgkg-1范围内,银杏叶总黄酮显著降低脑、心组织中MDA和NO含量。结论银杏叶总黄酮对脑、心缺氧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膜脂质过氧化及减少NO有关。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中黄酮含量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苑可武  孟宪惠  徐文豪 《中草药》1997,28(4):211-212
建立了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HPLC方法,并用之测定了北京地区银杏叶总黄酮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认为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在4月份最高、8月份时居次。同时还对其中三个主要甙元的比例做了比较,发现大部分时期以槲皮素为主,而异鼠李素一直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4.
不同树龄银杏叶在不同季节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确定银杏叶最适宜采收季节。方法:采用HPLC法(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分别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树龄,不同季节的银杏叶总黄酮、总内酯含量不同,结论:银杏叶的总黄酮、总内酯以二、三年生的为高,总黄酮在5月份,总内酯在9月份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5.
广东产银杏叶总黄酮含量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王英强  梁红  冯颖竹 《中药材》2001,24(4):247-248
初步研究了广东银杏不同品种、不同树龄、性别和不同生长时期的实生树与嫁接树中总黄酮量。结果表明:家佛手银杏叶内总黄酮含量较高;雄株含量高于雌株;实生树叶中的总黄酮含量高于嫁接树;树龄对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影响不大,但不同生长时期银杏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以10月份的叶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地栽培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银杏叶样品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方法 :HPLC法测定 35个产地银杏叶中 3种主要黄酮甙元即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 ,并以此换算出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结论 :各产地银杏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其中产量大的江苏邳州、广西兴安、贵州正安、湖北安陆等地的银杏叶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
仲英  唐文照  丁杏苞  左春旭 《中草药》1999,30(12):909-910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OnkgobilobaL.的干燥绿叶。银杏叶主要含黄酮和内酯类有效成分。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有效成分的含量与不同生长季节的树龄紧密相关。为了弄清本地产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做了不同树龄的银杏叶在不同月份的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4月分总黄酮含量最高,9月份后总黄酮含量有所降低,11月份黄酮含量最低。总内脂含量以5月份为最高,8月份开始含量显著下降,11月份含量最低。此结果为适时采收银杏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仪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发浙江地区的银杏叶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产银杏叶Ginkgo Folium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谱柱采用Thermo C_(18),以甲醇-0.4%磷酸溶液(47: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流速为1.0 mL/min测定总黄酮醇苷的含量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4月份采收的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为18.423 mg/g;浙江马铃银杏的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为9.694 mg/g;浙江温岭地区采收的4个品种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梅核类10.748 mg/g,马铃类12.211 mg/g,佛指类13.715 mg/g,长子类11.752 mg/g。结论:银杏叶适宜采收时间为8~10月,温岭地区产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最高,以马玲属品种为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安徽省不同产区和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黄酮苷的含量。方法采集安徽省六个产区不同品种银杏叶,分别测定它们含有的主要成分。结果不同产区和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黄酮苷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本实验结果可为不同地区合理栽培银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植基地银杏叶药材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样品经甲醇-25%盐酸回流提取,Agilent ZORBAX SB-C色谱柱(4.6 mm×250 mm,5μm)分离,以0.4%磷酸水溶液-甲醇(45∶55)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10μL。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MS)测定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的方法,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柱温30℃,样品室温度1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分别采用上述方法测定6个银杏基地99批银杏叶样品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产地、树龄、采收期、性别、加工方式银杏叶中黄酮、萜内酯含量差异。结果表明99批银杏叶样品总黄酮醇苷质量分数为0.38%~2.08%,4种萜内酯总量为0.03%~0.87%。该实验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银杏叶的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银杏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邳州银杏叶黄酮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银杏叶黄酮类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二级管阵列检测器DAD)分别测定了银杏叶中各黄酮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银杏叶中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随树龄的增长而下降,含量的相对关系会发生变化,二、三年树龄叶以槲皮素为主,四年以上树龄叶山柰素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徽省不同产区和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集安徽省6个产区不同品种银杏叶,分别测定其中总内酯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区不同栽培品种银杏叶总内酯的含量差别较大。结论:可为安徽不同地区合理栽培银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叔倩  郑俊华  王弘  陈旭  丘澄  果德安 《中草药》2000,31(6):424-426
目的 :为了比较不同气候区银杏叶中黄酮和萜内酯的含量 ,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二者含量的环境因素。方法 :采用 RP- HPL C法对样品中黄酮和萜内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不同气候区之间银杏叶中两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贵州高原区银杏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结论 :通过系统比较全国不同银杏分布区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为提高银杏叶质量 ,优化银杏叶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生青霉菌纤维素酶在银杏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筛选的高产纤维素酶内生青霉菌的发酵液辅助提取银杏黄酮。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以银杏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对酶辅助提取中影响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如酶解时间,温度,pH,酶料比等)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纤维素酶发酵液酶解银杏叶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液以酶料比15∶1加入银杏干粉中,在pH5.0、温度50℃下,酶解处理3 h,该条件下的银杏黄酮提取率达到了1.33%,比常规醇提法提高了18.75%,与纯酶辅助提取率相近。结论:内生青霉菌发酵液辅助法是提取银杏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鸡骨草总黄酮含量测定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鸡骨草总黄酮的超声提取条件、含量测定方法以及含量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鸡骨草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用比色法测定不同生长期鸡骨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乙醇用量和超声提取次数是影响鸡骨草总黄酮超声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鸡骨草茎蔓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根系,叶片含量最低;鸡骨草根系、茎蔓总黄酮含量有相似的累积变化规律,即随着植株生长,鸡骨草根系和茎蔓的总黄酮含量逐渐增加,到10月份达高峰值,随后缓慢降低,但10~12月份的含量差别不显著;受低温影响,到第2年2月份含量显著降低;叶片在脱落前总黄酮含量达最大值。结论:以药材20倍量的80%乙醇作为溶剂,用超声波提取3次每次持续30 min 即可获得最佳的鸡骨草总黄酮提取效果;在植株自然落叶前采收鸡骨草,容易获得最大的生物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叶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去主要药用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目前提取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汽蒸馏法、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闪式提取法。水浸取法由于浸出效率低,杂质含量高,后处理工艺复杂而很少被采用。在详细研究了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的4种提取方法,并对乙醇浸取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相比和不同浸取时间、浸取次数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佳浸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甘草非药用部位总黄酮、总皂苷的积累动态及外源硅对其非药用部位总黄酮、总皂苷积累的影响效应,为甘草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栽培甘草植株,在其生长周 期内动态采集甘草非药用部位,采用UV-Vis法测定甘草非药用部位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结果:甘草叶中总 黄酮、总皂苷含量显著高于茎中。甘草茎中总黄酮含量在生长周期呈“V”型变化规律,而叶中总黄酮含量呈倒 “V”型。不同浓度外源硅明显提高了不同采样时期甘草茎、叶中总黄酮、总皂苷含量,且这种促进效应的大小 因采样时期、采样部位和硅浓度不同而异。综合而言,0.6 g/kg外源硅对总黄酮、总皂苷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强。 结论:硅对盐胁迫下甘草非药用部位茎、叶中总黄酮、总皂苷的积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明确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为杜仲叶和果实的最佳采收期的确定以及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紫外分光光度法(506 nm)对其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月份。不同采收期杜仲叶和果实,分别用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用苯酚-硫酸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481 nm)对其总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进行系统的分析统计,得出总多糖含量最高的月份。结果:紫外分光度法测得不同季节的杜仲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叶和果实中总黄酮含量以4月份为最高。叶和果实中总多糖含量均以3月份为最高,但是果实中总多糖的含量在6月份会达到最低,7月份又有显著回升;而叶的这个过程不明显,5月份后总多糖含量一直缓慢下降。结论:杜仲叶和果实中的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均比较高,其最佳采收期均为4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