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盛灿若教授针炙治痛之经验239200安徽省来安县人民医院针炙科华强盛灿若,南京中医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针炙科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载,治验颇丰,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进修期间,师从盛老,收获非浅,现将其针炙治疗痛证的部分经验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通则不...  相似文献   

2.
全国名老中医盛增秀从医50年来,在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中医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是其工作的一大亮点。本文对盛老在传承弘扬、整理研究中医文献方面的经验作一述要,同时还简述了盛老对中医古籍整理工作的建设性意见,以冀使更多的中医文献整理研究和临床科研人员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烧伤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教授盛志勇如今已是98岁的高龄,但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著名烧伤专家陈壁教授曾以"工作是盛老最好的养生"来评价他。工作让我生活非常规律几十年来,盛老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只要病人需要,他都无私奉献。一次,盛老在巡诊时遇见一位村民,因长期患胃溃疡,并发幽门梗阻,导致胃出血,生命垂危,急需输血和手术。可医疗队没有验血设备,  相似文献   

4.
<正> 盛国荣教授系福建中医学院副院长,福建中医学会副会长。行医教学五十余载,医术精深,诲人不倦。笔者跟师学习时间短,仅能初步介绍盛老的部分经验。善于探索独具慧眼盛教授幼承庭训,至十三岁学习《内经》、《难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医籍,精勤不倦,自后旁及各家医著,善于探索民间单验方。漳洲市璞山岩僧传秘方“八宝片仔(?)”,清初  相似文献   

5.
<正>盛燮荪主任中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在几十年临证经验中,以“盛氏加味白芥子散”为主进行隔药饼灸治疗,其组方合理、疗效显著。兹将盛老运用加味白芥子散伏灸治疗咳喘病之运用体会做初步归纳,介绍如下。1辛温散寒,化痰平喘“盛氏加味白芥子散”是盛老进行隔药饼灸法的处方之一,由麻黄、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干姜等药物组成,主要运用于咳喘病的外治疗法。  相似文献   

6.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盛增秀从医五十余年,学验俱丰,成绩卓著,对瘟疫学说研究造诣精深,颇有心得。文章从明辨病因,审因论治是治疫的基本原则;中医疫病治法的亮点,多有阐述和发挥;运用瘟疫理论,防治急性传染病;加强文献研究,是研发治疫新药的重要举措等四大方面介绍了盛老在瘟疫学说方面的研究经验与心得,对当今临床防治急性传染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脑卒中、运动神经元病等常见进食、吞咽障碍,主要是延髓的神经核及周围神经损害产生的延髓性麻痹和/或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性麻痹,轻则影响进食,重则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咽四穴是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盛灿若主任医师临床经验总结,原用于治疗咽部疾病如声带麻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炎、急慢性咽炎、癔症性失音、舌咽神经痛、急性扁桃体炎等[1]。为发扬盛老经验,笔者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对22例脑  相似文献   

8.
<正>盛燮荪主任中医师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现就其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学"寒湿痹证"范畴。盛老认为其发病与素体禀赋不足、后天气血亏虚有关,同时复感风寒湿邪而致病,正如《内经》所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因而治疗时,  相似文献   

9.
福建中医学院盛国荣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近六十载,学验俱丰,善融诸家之长而为己用,悉心研究疑难病症,屡起沉疴。现介绍盛老治疗哮喘病验案两则,以飨读者。[例1]蔡××,男,12岁,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 盛国荣教授,1913年生于八代世医之家.家学渊博,幼承庭训,16岁行医.曾受上海陆渊雷、章次公等名师熏陶,并勤求博采,撷取精华.盛老精于《内经》,擅长温病,善用古方而不泥古.他说:"白虎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其主药石膏吾更喜用.临证配伍不同,治法各异,然清热养津作用则同.本品尚有降逆镇静之功.配知母滋阴降火,退虚热."《名医别录》谓石膏性大寒,后世医家多畏之.对白虎汤的应用过分拘谨于"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大症.而盛老认为不  相似文献   

11.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裘沛然教授,自1934年以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4年,对肿瘤、肾病、肝病、心脏病等多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治疗经验。笔者有幸加入裘沛然名师工作室参与收集整理和继承裘老的学术经验,有机会长期侍诊于身侧,耳濡目染,为裘老的高超医术、高尚医德以及精深的人文功底所折服,现仅就裘老治疗肾病的验案加以总结,以飨读者。1IgA肾病案汪某,男,7岁。2005年6月30日初诊。家长代诉:肉眼血尿半月余。本月12日因肉眼血尿、蛋白尿住院治疗,诊断为IgA肾病。经中西医治疗后蛋白尿消失,但仍见肉眼血尿,无腰酸及其他不适;舌暗红、苔黄,脉细。此为热迫血行,伤精耗气。治以清热凉血为先,佐以益气健脾补肾。处方:生黄芪30g,左牡蛎30g,泽泻15g,仙灵脾15g,炙龟板20g,川黄柏18g,土茯苓30g,土牛膝30g,生蒲黄(包)18g,生槐花(包)15g,生地黄30g,仙鹤草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14d。复诊(7月14日):服上方14剂后,症减不显,小便泡沫多,见肉眼血尿;查尿蛋白(-);舌质红,舌苔腻,根厚黄,脉细。以清热凉血、养阴益气为治。方药调整如下:生黄芪30g,全当归18g,生地黄、熟地黄各24g,川黄柏15...  相似文献   

12.
黄振翘调肝辨治血液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为刚脏,喜柔润;肝藏血,主疏泄。肝体阴用阳,和合阴阳司升降,调诸脏之气血,在血液病的辨证施治中起重要作用。全国名老中医黄振翘教授在长期从事血液病的中医临床工作中,对于血液病与肝脏功能的相互关系有着独到的学术见解,治疗血液病重视调肝,取效良好。现将黄老的有关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刘亚娴(1944-),男,河北霸州人,出身于中医世家。1962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8年制),后因病退学,随父习医。1965年重考入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后留校。1978年考入陕西中医学院伤寒论专业研究生,1980年毕业。现为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肿瘤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并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肿瘤学会常委,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副主任,肿瘤专业主任委员,《河北中医》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及参编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98篇。刘教授的学术特点可归纳为“博”、“精”、“巧”。博:博采众长,博涉典籍,识练结合,临床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精:精研经典,熟烂于胸,会之于心;巧:圆机活法,用药轻灵。在“博”和“精”的基础上,才能生“巧”,“巧”体现在辨证、选方、加减等方面,平淡轻取,屡获奇效。可谓“精研经典采众长,圆机活法治病广”。刘亚娴教授禀承中医家传与学院双重教育,具有扎实的中医功底,40多年临床经验,临床涉猎广泛,而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是学验俱丰的中医专家。坚持辨证论治、坚持中西...  相似文献   

14.
刘志明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善治各种外感热病及疑难杂病。现结合验案1则介绍刘老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1病案实录易某,女,56岁,1989年5月3日初诊。患者1989年1月开始出现阵发性腹痛,便后疼痛仍不缓解,大便呈脓血样,每日6-10次,无明显里急后重感;食量急剧减少,由每日450g减少至150g,体重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5.
马智,辽宁人,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全国200名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项目中被研究的老中医之一,辽宁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专家。他深习经典,师古不泥,博采众长,先后从师于李玉奇、谢振芳、梁国卿、张岫云、郭福兴、齐子敬、赵子敬、沈宝和等著名老中医,深得真传;承古扬今,立创新之旨,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与科研实践,总结出一套中医治疗肺系疾病、眩晕、头痛、痫证、泄泻、胃痛、便秘、郁证等多种疾病不同证型行之有效的方法,建立建全了中医理、法、方、药较为完整的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6.
桂枝龙牡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主治因阴阳两虚,阳失阴之涵养则火浮不敛,阴无阳之固摄则精不内守,出现虚劳、失精、梦交等症。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脏腑、阴阳,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密,阴能内守,则阴平阳秘,精不外泄。王师临床经验丰富,对纷繁复杂的证候,求得病本,再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王师探究桂枝龙牡汤组方之理,临床应用治疗多种小儿疾病,辨证精准,每获佳效,此即所谓“异病同治”也。  相似文献   

17.
伍炳彩(1940-),男,江西吉安人,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6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医疗系。2000年获"江西省名中医"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刻苦钻研《金匮要略》30余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尤其对《金匮要略》脉学的研究造诣精深。伍教授强调学习和运用中医的三个原则:一是辨证论治的原则,二是坚信中医理论的原则,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于内科杂病的治疗,重视脉象的运用,对脉象的研究全面而深入;切脉时强调平心定意、专心致志,严格要求切脉姿势规范化,更注重寸、关、尺三部九候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对于《内经》提出的"上以候上,下以候下"的脉象意义及舍证从脉的临床运用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8.
夏翔(1938-),上海市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1995年获“上海市名中医”称号,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主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其中2004年“百岁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长期从事中医老年病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临床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9.
王继先(1938-),河南商水人,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洛阳正骨学院(平乐正骨学院),曾任新疆中医学院骨伤教研室主任,新疆中医药高评委委员、中华中医药骨伤科学会委员、中华骨伤人才学会委员、新疆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中国骨伤》《中医正骨》《新疆中医药》杂志编委。王老善于运用中医“肾主骨”“久病入络”理论,在临床中对骨不愈合、迟延愈合、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进行内服外治;对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症、腰椎管狭窄症等老年性疾病采用辨证论治和药食同补的治疗方法。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相似文献   

20.
结合验案介绍张磊治疗头痛头晕的临床经验。临证多采用疏风清热、补益中气、活血祛瘀等法;重视辨证,用药精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