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对颈后肌静力性损伤模型兔肌卫星细胞增殖与修复的影响,探讨理筋手法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静力性损伤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日本大耳白兔3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3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兔根据相关文献和课题组前期研究,采用颈椎前屈位45°固定,每日5h,连续60d,建立颈部慢性静力性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随机选取5只造模兔作为模型组与空白组进行一般行为学和组织形态学对照。剩余30只造模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手法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治疗,手法治疗组每日予松筋、拨筋、顺筋三种手法治疗,力量为2kg,每种手法治疗5min,每日1次,每次15min,共干预30d。从造模后手法治疗组开始干预为观察的第1天,每组于分别于观察10d、20d、30d时随机取5只兔处死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各组兔颈后肌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兔颈后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成肌分化抗原(MyoD)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兔颈后肌组织磷酸化-PI3K(P-PI3K)、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造模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精神萎靡,但触及颈部时反应警觉,易躲闪,颈部可触及条索状物;HE染色见颈后肌肌纤维严重扭曲变形,肌细胞变形,肌间隙宽窄不一,大量炎性物质浸润;IHC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颈后肌组织IGF-1与MyoD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IGF-1、MyoD、P-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IHC法检测结果可见,手法治疗组治疗10d时IGF-1与MyoD阳性表达的棕黄色范围显著大于同时期模型对照组,此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染色范围逐渐减少,至治疗30d时光镜下棕黄色染色基本消失。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同一观察时点模型对照组比较,手法治疗组干预10d和20d时IGF-1与MyoD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干预30d时上述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手法治疗组IGF-1与MyoD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与同一时间点模型对照组比较,手法治疗干预10d、20d、30d时P-PI3K、P-Akt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理筋手法可能通过更大程度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肌卫星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促进静力性损伤模型兔骨骼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一指禅推法改善肌张力"舒筋"效应的最佳手法参数。方法招募45名志愿者,按照手法力量和作用时间2因素3水平进行析因设计分9组,每组5名志愿者。观察一指禅推法在承筋穴操作后对志愿者腓肠肌肌张力改变情况,选出作用效果最佳参数组。结果各组推拿干预后志愿者肌张力均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手法力与时间交互作用的主体效应检验显著(P≤0. 05),表明存在手法力与时间的交互作用,中等力量10min改善肌张力最为明显。结论一指禅推法能显著降低被施术部位局部肌肉肌张力,并在X轴压力1. 4N,Y轴压力2. 4N,Z轴压力在9. 3N时,10min手法操作时达到最佳改善肌张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一指禅推对脾虚新西兰兔行为学表征、生化及GAS的影响。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模型对照组(P组)、治疗组1(A组)、治疗组2(B组)、治疗组3(C组)、治疗组4(D组),A、B、C、D组分别以50-100Hz、101-150Hz、151-200Hz、200-250Hz的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刺激中脘、天枢穴(双),观察比较脾虚兔行为学、血清生化及GAS的变化。结果经手法干预后,A、B、C、D各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中B组改善程度最明显(P0.05),A、C、D组随着手法频率逐渐远离B组,改善效果逐渐下降。结论一指禅推法的频率不同对脾虚家兔的影响不同,手法最佳作用频率段应在101~150Hz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椎病模型兔造模前后及牵伸松调法干预前后IL-6、TNF-a及Caspase-3含量的变化,探讨手法防治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健康成年白兔按体重大小排序,用配伍组设计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手法预防组、手法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特制颈椎固定器加风寒湿刺激造模,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前和治疗后兔C3~7椎间盘组织和颈伸肌群IL-6、TNF-a及Caspase-3含量的变化。结果:造模后,造模组与手法治疗组家兔椎间盘组织和颈伸肌群IL-6、TNF-a及Caspase-3含量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手法治疗组家兔椎间盘组织和颈伸肌群IL-6、TNF-a及Caspase-3含量显著降低(P0.05)。手法预防组因造模过程中同时实施了手法预防,造模前/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改变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牵伸松调法能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与降低椎间盘组织及颈伸肌群IL-6、TNF-a水平,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柔和手法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过程中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取30只家兔制备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柔和手法治疗组、重手法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0只,余下10只为正常组。柔和手法治疗组采用大鱼际揉法和指摩法治疗;重手法治疗组采用点按法和弹拨法治疗;模型组和正常组不做任何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后家兔骨骼肌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Ⅰ)的浓度。结果:柔和手法治疗组骨骼肌中bFGF、NGF、IGF-Ⅰ的浓度均高于重手法治疗组和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和手法在家兔慢性软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能够明显上调bFGF、NGF、IGF-Ⅰ的表达,促进肌卫星细胞增殖,加快其成肌分化,促进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点拨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针灸治疗,试验组结合点拨手法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MS评分两组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点拨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结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腰痛能缓解疼痛,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理筋手法对颈肌慢性静力性损伤兔下丘脑和脊髓中β-内啡肽(β-EP)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含量的影响,探索理筋手法对疼痛模型可能的镇痛效应机制。方法:将7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10d、20d、30d)、治疗组(10d、20d、30d)。模型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采用颈椎前屈45°进行造模,建立骨骼肌慢性静力性损伤模型。造模60天后,治疗组给予理筋手法,自然恢复组造模后在笼中自然恢复。分别于造模后10d、20d、30d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兔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CCK-8的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兔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CCK-8含量较正常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和自然恢复组兔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和CCK-8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兔脊髓和下丘脑中β-EP含量高于自然恢复组,脊髓和下丘脑中CCK-8含量低于自然恢复组,且CCK-8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理筋手法可能通过调节疼痛模型的β-EP和CCK-8含量,缓解慢性静力性损伤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一指禅推法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K组(空白组)、P组(模型组)、I-1组(频率101~150次/min)、I-2组(频率201~250次/min),每组10只,造脾虚模型。I-1组和I-2组在中脘、天枢(双)予以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干预治疗,每日手法治疗后均进行腹腔注射Akt激酶选择性强效抑制剂(ML-9),其余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采用炭末灌胃法对各组家兔进行小肠推进率的测定,评估一指禅推法对家兔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K组比较,P组家兔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I-1组和I-2组家兔小肠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1);I-1组与I-2组比较,I-1组小肠推进率高于I-2组(P<0.05)。结论 当胃肠平滑肌细胞内的MLCK被抑制后,一指禅推法仍能明显改善脾虚家兔的胃肠传输功能,其产生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直腰旋转平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树贵  王涛  胡文杰  张连群  孙伟  王锋 《光明中医》2008,23(8):1104-1105
目的:观察直腰旋转平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直腰旋转平推法治疗组301例,常规推拿治疗组268例。两组均每日治疗一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腰旋转平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60°/s)、AP(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摩法对脾虚模型家兔光镜下胃黏膜结构的改变,探讨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 48只新西兰家兔随机抽取8只作为K组(空白对照组),余下家兔灌胃造成脾虚模型,将脾虚模型家兔随机分成5组:P组(模型对照组)、A组、B组、C组、D组,每组8只。A组、B组、C组、D组在中脘、天枢(双)分别进行频率段为50~100次/分,101~150次/分、151~200次/分和201~250次/分的摩法操作,手法干预时间为10天,P、K组不接受手法干预。手法干预结束后,家兔空腹1天后处死取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的结构改变,初步探讨摩法频率的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苦寒泻下法对家兔胃黏膜产生了明显的损害,表现在黏膜厚度变薄、炎细胞浸润明显、以壁细胞为主的黏膜屏障遭到损伤(P0.05)。101~150次/分频率段的摩法对胃黏膜厚度的修复作用最强(P0.05),能明显地改善胃黏膜炎症程度(P0.05),并能促进胃黏膜主细胞及壁细胞的生成(P0.05)。结论 (1)不同频率的摩法对脾虚家兔胃黏膜组织的改变存在量—效差异;(2)频率为101~150次/分的摩法为干预脾虚家兔的有效频率段,对脾虚家兔胃黏膜损伤有较强的修复作用,这可能是摩法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阳 《中国针灸》2004,24(Z1):74-75
慢性腰肌劳损一般为急性腰肌扭伤后治疗不彻底,或者因持续弯腰劳动引起腰部经筋、筋膜慢性损伤所致.临床特点为慢性、间歇性、持续性腰肌周围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好转.病程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之久.笔者采用芒针配合腰、背部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7,(8):704-709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胃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探索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家兔于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K组),其余家兔随机分为A、B、C、D和P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造脾虚模型,A、B、C、D组分别在中脘、天枢(双)给予50~100次、101~150次、151~200次和201~250次/min频率段的一指禅推法,手法干预结束后剖腹观察胃肠道外观变化、光镜下观察黏膜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胃底组织、投射电镜观察十二指肠组织。结果:B组与K组形态最为接近,A、C和D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P组胃肠黏膜病变最严重,形态改变明显异于其他组。结论: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存在频率-效应差异,即手法频率可以影响手法治疗效应;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适宜频率段为101~150次/mi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表面肌电探析不同推拿手法对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顶椎肌电的影响。方法:按照Cobb角度不同将AIS患者120例分为三组,30°≤Cobb角<40°16例,20°≤Cobb角<30°32例,10°0.05);A组、D组组间比较,以上数值增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推拿手法基础上在顶椎使用推法+揉法、推法+■法、推法+弹拨法、顶椎无特殊手法均可改善脊柱侧凸患者凸、凹侧肌电值异常问题;其中推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脾虚新西兰兔血清胃泌素(gastrin, GAS)和胃窦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水平探讨高低频一指禅推法的补泻效应。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A组和B组的手法治疗采用机械臂进行操作,治疗施加压力均为150 mN,A组频率为101~150次/min, B组频率为201~250次/min,选取中脘、双天枢,每穴推5 min,每次15 min,每天1次,连续10 d。治疗10 d后取家兔血清样本、胃窦组织测定GAS、NO水平,观察比较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4组家兔GAS、NO水平变化。结果 血清GAS水平测定结果显示,K组血清GAS水平最低,P组血清GAS水平显著升高(P<0.05),A组和B组血清GAS水平较K组上升,较P组显著下降(P<0.05),且A组血清GAS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P<0.05)。胃窦NO水平测定结果显示,K组胃窦NO水平最高,P组胃窦NO水平显著降低(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推拿手法对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及途径。方法:六月龄新西兰家兔84只,切断右下肢胫神经后随机分为失神经手法治疗组(手法组)42只、失神经模型对照组(模型组)42只。手法组给予按揉法治疗,模型组不予手法干预。分别在造模后第1、2、3周和第1、2、4、6个月时间点每组各取6只家兔检测腓肠肌肌湿重、收缩力及卫星细胞计数。结果:造模后2周起手法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明显高于模型组;造模后2月起手法组家兔腓肠肌肌湿重明显高于模型组;腓肠肌失神经后4周内,手法组肌卫星细胞增殖趋势高于模型组,而4周以后,手法则不再起作用。结论:推拿手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延缓失神经后骨骼肌萎缩,手法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是手法减缓肌萎缩的可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颈肌慢性损伤模型肌电活动、颈后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4只Wistar大鼠选取7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大鼠复制颈肌慢性损伤模型备用。(经超声诊断仪检测,6只大鼠模型复制不成功,剔除。)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美洛昔康组,每组7只。电针组针刺双侧“风池穴”,1次/d,25 min/次,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共2个疗程。使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颈后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电生理记录大鼠颈后肌肌电变化,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厚度增粗。肌电生理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电波幅及频率明显发生了衰减,电针后肌电波幅和频率明显高于模型组。TUNEL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cl-2的阳性细胞数少于空白组,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中的Bcl-2的阳性细胞数增多,Bax、Caspase-3、Caspase-9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电针干预可修复颈肌慢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慢性颈肌损伤大鼠颈肌肌电振幅及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其途径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的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拔伸松动手法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兔关节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拔伸松动法促进兔KOA软骨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Videman T法建立KOA模型。实验组采用拔伸松动手法干预;对照组塞来昔布胶囊经胃灌药干预;模型组和空白组,不做治疗干预。实验完成后,抽取实验兔膝关节液,黄嘌呤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实验组关节液中SOD浓度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LPO浓度和MD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结论拔伸松动手法可以升高KOA模型兔关节液中SOD浓度,降低LPO和MDA浓度,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促进损伤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推拿退热六法对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幼兔的退热作用及外周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幼兔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模型组、退热六法组,每组8只.模型组、退热六法组采用耳缘静脉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法制备发热模型.模型建立后60分钟,退热六法组给予退热六法干预: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清天河水、推脊.造模后每2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