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摩腹法对脾虚家兔回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新西兰家兔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抽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家兔接受灌胃造脾虚模型,后将造模家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P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中脘、天枢(双)给予50~100、101~150、151~200次/min和201~250次/min频率段的摩法,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不接受手法操作。于手法干预后处死家兔,取小肠回肠段,脱水干燥后导电胶固定,电子显微镜观察回肠黏膜形态改变,通过比较回肠形态学变化差异以分析手法治疗效应。结果:手法干预后B组101~150次/min频率组绒毛未见肿胀,未见炎性细胞,黏膜下层结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频率101~150次/min摩法对脾虚家兔回肠黏膜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为干预脾虚型家兔最佳频率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摩腹法对脾虚家兔空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新西兰家兔适应性喂养7d后,随机抽取8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家兔予以接受灌胃造脾虚模型,然后,将造模好的家兔随机分为手法干预A组、B组、C组、D组和模型对照P组,每组8只。手法干预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中脘、天枢(双)给予50~100次/min,101~150次/min、151~200次/min和201~250次/min频率段的摩法,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接受手法干预。手法干预后处死家兔,取家兔小肠空肠段,脱水干燥后用导电胶固定,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空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对比空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差异以分析手法治疗效应。结果:手法干预后B组101~150次/min频率组空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未见坏死脱落,绒毛结构完整清晰,黏膜下层结构疏松有些水肿。结论:频率101~150次/min摩法对脾虚家兔空肠黏膜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为干预脾虚型家兔的最佳频率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摩腹法对脾虚模型家兔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家兔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家兔采用苦寒泻下法(用大黄、番泻叶煎液与芒硝配制成的药液进行灌胃)制作脾虚模型,随后将造模家兔随机分为A组(50~100次/min)、B组(101~150次/min)、C组(151~200次/min)、D组(201~250次/min)及P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以不同频率摩法对A、B、C、D组家兔进行干预,观察血清胃泌素、胃动素及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血清GAS、MOT、Na~+/K~+比值均高于空白组(P0.01或P0.05);A、B组血清MOT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D组MOT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B组的GAS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D组GAS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C组Na~+/K~+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手法频率为101~150次/min的摩腹法对改善家兔脾虚症状疗效最佳;而手法频率超过201次/min不利于脾虚症状的恢复,甚至有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8):704-709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胃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探索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家兔于实验室适应性喂养7 d后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K组),其余家兔随机分为A、B、C、D和P组(模型对照组),每组8只,造脾虚模型,A、B、C、D组分别在中脘、天枢(双)给予50~100次、101~150次、151~200次和201~250次/min频率段的一指禅推法,手法干预结束后剖腹观察胃肠道外观变化、光镜下观察黏膜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胃底组织、投射电镜观察十二指肠组织。结果:B组与K组形态最为接近,A、C和D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P组胃肠黏膜病变最严重,形态改变明显异于其他组。结论:不同频率的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存在频率-效应差异,即手法频率可以影响手法治疗效应;一指禅推法干预脾虚家兔适宜频率段为101~150次/min。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苍术提取物保护脾虚大鼠胃黏膜及胃肠功能的作用,阐明苍术提取物干预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小承气汤煎剂加饥饱失常建立大鼠脾虚证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苍术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1)、多潘立酮组(5 mg·kg-1),连续ig给药10 d。采用碳末ig法行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比测定,HE染色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学,透射电镜观察腺胃区胃黏膜组织细胞及细胞间连接的超微结构改变,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定大鼠胃黏膜血流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三叶因子1(TFF1)及结肠组织中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c-kit)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学及超微结构明显异常,胃黏膜血流量及胃黏膜组织中TFF1和结肠组织中c-kit的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胃内残留率明显升高,小肠推进比明显降低(P0.01),经苍术提取物干预后各指标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苍术提取物可抑制脾虚证大鼠胃黏膜损害,保护和修复损伤的黏膜组织,并改善脾虚证大鼠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频率及艾灸对家兔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3 Hz电针组、20Hz电针组、100Hz电针组、艾灸组,每组20只。通过静脉注射25μg/kg的乌头碱诱发家兔心律失常。电针组分别予3Hz、20Hz、100Hz 3种频率电针刺激"内关"穴,艾灸组予艾条灸"内关"穴。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记录心电,以心律失常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结果:5组间心律失常开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 Hz、100Hz这2种频率的电针能缩短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0Hz电针组与3Hz电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乌头碱60min后5组家兔hs-CRP值均较给药前明显升高(P0.001),而20 Hz电针组给药后60min hs-CRP浓度较模型组相应时段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高两种频率的电针均能对抗乌头碱诱发的家兔心律失常,以20Hz的电针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7.
电针太白穴对实验性脾虚家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通过对原穴之一的太白穴治疗脾虚证家兔的观察,发现该穴不仅可以提高血清淀粉酶活性及小肠吸收功能,而且还可以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从而达到改善脾虚证的目的,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太白穴的特异性健脾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原穴与所属脏腑的特异性关系,为古人“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的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捏脊疗法对脾虚家兔血浆胃泌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对脾虚家兔胃素的影响.方法:应用利血平制作家兔脾虚模型,采用捏脊疗法治疗(B组),同时设正常组(A组)、中药四君子汤治疗组(C组)与自然恢复组(D组)作为实验对照,观察各组家兔体重和血浆胃泌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捏脊疗法能显著改善脾气虚家兔的脾虚症状,使其体重增加(P<0.01),提高脾气虚家兔低下的血浆胃泌素含量(P<0.01).其疗效与四君子汤治疗组相近,明显优于自然恢复组(P<0.01).结论:捏脊疗法能改善脾虚家兔胃肠的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脾虚家兔低下的血浆胃泌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康复冲剂对慢性胃炎脾虚证胃黏膜癌前病变病理生理学的影响.方法:115例脾虚证胃黏膜存在肠上皮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ATP)的患者,应用胃康复冲剂随证加减作为治疗组61例,应用胃苏冲剂作为对照组54例.治疗前后取61例治疗组患者胃黏膜和15例平素无临床症状的志愿献血者(健康对照组)的胃黏膜,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亚细胞超微结构分析,细胞核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同步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图像分析系统、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生物活性物质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疗效和病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01.治疗组疗前的胃黏膜Zn、Cu、cAMP、SOD和3H-TdR LCT,均较健康对照组低;治疗后均有提高;血清LPO治疗后则随之降低.以上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结论:胃康复冲剂逆转脾虚证癌前病变IM和ATP是通过改善胃黏膜Zn、Cu、cAMP和SOD的水平,促进细胞分化,提高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氧自由基和LPO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家兔EGF、NO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家兔胃黏膜损伤的细胞保护作用与表皮生长因子(EGF)、-氧化氮(NO)的关系及足三里是否具有腧穴相对特异性。方法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即足三里组、非穴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8只。用无水乙醇按2.35mL/kg灌胃,造成胃黏膜损伤模型。各组检测胃黏膜EGF、血清中NO含量。结果模型组胃黏膜EGF含量最低,与空白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足三里后,足三里组胃黏膜EGF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非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对胃黏膜损伤后的细胞保护作用机理,可能是由于提高胃黏膜中的EGF、血清中NO含量,并具有腧穴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从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一指禅推法调节胃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兔40只,随机分为K组(空白组)、P组(模型组)、I-1组(频率101~150次/min)、I-2组(频率201~250次/min),每组10只,造脾虚模型。I-1组和I-2组在中脘、天枢(双)予以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干预治疗,每日手法治疗后均进行腹腔注射Akt激酶选择性强效抑制剂(ML-9),其余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采用炭末灌胃法对各组家兔进行小肠推进率的测定,评估一指禅推法对家兔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K组比较,P组家兔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与P组比较,I-1组和I-2组家兔小肠推进率均明显提高(P<0.01);I-1组与I-2组比较,I-1组小肠推进率高于I-2组(P<0.05)。结论 当胃肠平滑肌细胞内的MLCK被抑制后,一指禅推法仍能明显改善脾虚家兔的胃肠传输功能,其产生效应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975-197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病理变化和胃窦平滑肌组织CaM/MLCK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共造模14 d。受试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黄连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黄连各组灌服不同剂量黄连水煎液(给药剂量分别为5 g·kg~(-1),2.5 g·kg~(-1),1.25 g·kg~(-1)),多潘立酮组灌服多潘立酮水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则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对照灌胃,持续14 d。HE黏膜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胃窦平滑肌组织CaM、MLCK mRNA表达水平。结果:脾虚模型组胃黏膜萎缩变薄,皱襞低平,出现胃黏膜中断,水肿明显,脂肪及胶原纤维组织增生。黄连高、中、低剂量组胃黏膜中段、水肿等病理现象均不同程度减轻,脂肪及胶原纤维组织增生也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平滑肌组织CaM和MLCK mRN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连高、中、低剂量组CaM mRN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黄连高、中剂量组MLCK mRN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一定剂量黄连可能通过保护胃黏膜,增加胃黏膜组织CaM/MLCK mRNA的表达调控"Ca~(2+)-CaM-MLCK"实现"健胃"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一指禅推对脾虚新西兰兔行为学表征、生化及GAS的影响。方法取成年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K组)、模型对照组(P组)、治疗组1(A组)、治疗组2(B组)、治疗组3(C组)、治疗组4(D组),A、B、C、D组分别以50-100Hz、101-150Hz、151-200Hz、200-250Hz的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刺激中脘、天枢穴(双),观察比较脾虚兔行为学、血清生化及GAS的变化。结果经手法干预后,A、B、C、D各组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其中B组改善程度最明显(P0.05),A、C、D组随着手法频率逐渐远离B组,改善效果逐渐下降。结论一指禅推法的频率不同对脾虚家兔的影响不同,手法最佳作用频率段应在101~150Hz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脾温阳颗粒对脾虚泄泻大鼠胃黏膜结构及血浆中胆囊收缩素(CCK)、胰多肽(PP)浓度的影响。方法:用大黄加饮食失节法制作大鼠脾虚泄泻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思密达组和运脾温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同批次正常大鼠10只作为正常组,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0d后,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形态学改变和血浆中CCK、PP浓度。结果:脾虚泄泻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受损,血浆CCK浓度下降,PP浓度升高;给予高、中剂量运脾温阳颗粒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以明显改善而接近正常大鼠。结论:运脾温阳颗粒改善脾虚泄泻大鼠症状可能是通过保护胃黏膜细胞,调整血浆中CCK、PP浓度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中药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实验用80只大鼠禁食12h,随机分为4组,观察健脾中药对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并测定血浆NO、ET-1水平,测定胃黏膜SOD、MDA的含量。结果:健脾中药治疗后的脾虚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血浆ET.1水平降低(P〈0.01),N0水平升高(P〈0.01);胃黏膜中SOD的含量下降(P〈0.01),MDA的含量升高(P〈0.01)。结论:健脾中药具有保护脾虚大鼠胃黏膜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影响体内ET-1、NO、SOD、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电针足太阴脾经原穴对脾虚家兔十二指肠粘膜病理学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婷  陈小兵 《中国针灸》1998,18(5):297-299
通过针刺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治疗实验性脾虚家兔 ,发现该穴对十二指肠粘膜的病理变化有修复改善功能 ,并能提高十二指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碱性磷酸酶 (AL P)的活性 ,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太白”穴的健脾功能是有其形态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对冷水-束缚应激状态下脾虚大鼠胃黏膜H+,K+-ATP酶活性及mRNA表达变化、胃蛋白酶活性及髓过氧化物MPO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70只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脾虚组,模型(脾虚应激)组,黄芪总苷(200mg/kg、100mg/kg、50mg/kg)组,补中益气丸组。采用经典大黄致脾虚法复制脾虚模型大鼠,水浸-束缚法给予脾虚大鼠应激,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无机磷法检测胃黏膜H+,K+-ATP酶、胃蛋白酶及MPO活性的变化,RT-PCR法测定H+,K+-ATP酶mRNA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及脾虚组大鼠胃黏膜未见溃疡损伤,经冷水-束缚应激后的模型组、补中益气丸组、黄芪总苷(高、中、低)组大鼠胃黏膜可见点状或条索状溃疡损伤,且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总苷中剂量及高剂量组、补中益气丸组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H+,K+-ATP酶活性、胃蛋白酶及髓过氧化物MPO活性值,H+,K+-ATP酶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脾虚组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补中益气丸组、黄芪总苷(中、高)剂量组H+,K+-ATP酶活性、胃蛋白酶及髓过氧化物MPO活性值,H+,K+-ATP酶mRNA表达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黄芪总苷对脾虚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与影响胃蛋白酶、H+,K+-ATP酶活性及其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动物造模实验研究,人工智能机械臂模拟一指禅手法,探究不同频率一指禅手法对于脾虚型家兔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方法 动物分组:选取普通成年新西兰家兔72只,体质量(2.0±0.5)kg,雌雄各半,分笼饲养并于兔笼外贴标签编为1~72号,随机分为空白组(K组)、模型组(P组)、一指禅推法低频组(A组)、一指禅推法高频组(B组)、抑制剂组1(I-1组)、抑制剂组2(I-2组)。除K组外,其余组均进入造模阶段。造模结束后,除K组和P组外,其余4组均要进行为期10 d的干预治疗。A、B组分别使用机械臂模拟150次/min、200次/min的一指禅手法进行操作,I-1组、I-2组分别使用机械臂模拟150次/min、200次/min的一指禅手法干预后,再进行腹腔注射ML-9(2 mg/kg),连续10 d。完成手法干预后,所有家兔禁食不禁水24 h后处死,采用炭末灌胃法进行小肠推进率的测定,评估不同频率一指禅手法对于小肠推进率的影响。结果 (1)K组、A组、B组、I-1组、I-2组小肠推进率均优于P组(P<0.05);(2)A组优于K组(P<0.05),B组与K组无统计学差异(P&g...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红芪多糖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黏膜组织中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大黄水煎液连续42天灌胃制备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饲养,药物组(高、中剂量组)用红芪多糖灌胃30天,对照组(高、中剂量组)以黄芪多糖灌胃30天进行干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环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