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药药理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中药药理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学科发展滞后,研究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研究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作者较系统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其内容包括加速学科自身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培训和研究基地,更新观念,调整思路,加强学科合作,加大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引入高新技术,建立中药药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流率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找出西医病机与中医证型在该病中的内在联系,在临床实践中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符合中医常见3个辨证分型(湿热蕴结证、阴虚火旺证、气滞血瘀证)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各60例,使用尿动力学分析仪对每位患者的平均尿流率及最大尿流率2项指标进行检测,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得出尿流率指标改变与中医证型的联系。结果3组病例无论是最大尿流率还是平均尿流率均低于正常组,从最大到最小的排序均为:湿热蕴结证组、阴虚火旺证组、气滞血瘀证组。3组间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间除湿热蕴结证组与阴虚火旺证组平均尿流率外,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率降低,且与该病的中医证型存在着内在联系。气滞血瘀证组尿流率降低最大,阴虚火旺证组次之,湿热蕴结证组的降低较小。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语言深奥典雅,风格隽秀,是中医古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其修辞现象既是文字运用的一大特色,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故基于比喻、摹声、讳饰、谐韵等辞格角度,探讨如何依据题旨情境,在英译中实现本体与喻体、声象与物象、词形与韵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方面清楚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创建合理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展示中医内涵与文化意蕴,在译语中构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意境,实现“形与意”“情与理”的符号转换,具有良好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