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性脑损伤与钙离子、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介绍缺血性脑损伤与钙离子,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对脑缺血损伤中钙离子(Ca^2 )变化及作用;氧自由基及其脂质过氧化的改变及作用;一氧化氮与缺血性脑损伤;Ca^2 ,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三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 Ca^2 ,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三者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使损伤加重。结论 Ca^2 ,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是缺血性脑损伤中重要的损伤因素。  相似文献   

2.
祝美珍 《四川中医》2008,26(4):20-21
由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因此运用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研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方法与措施则是目前的重点与热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众多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无法进行干预的因素,其中有年龄、性别等方面,以及可干预的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酗酒等,且这些危险因素多有“致瘀”的共同病机特点,因此,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学术思想出发,及时采取措施阻断这些危险因素的进一步施加,应该能有效减轻血液瘀滞的病理状态而达到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药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对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 ,已逐渐认识到缺血性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缺血脑组织不仅在能量衰竭后导致脑损伤 ,而且由于缺血引发脑组织细胞一系列电化学链式瀑布样反应 ,进一步导致神经细胞的继发性损伤 ,尤其是在缺血区恢复血流后产生再灌注损伤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是促进缺血脑组织发展为不可逆性损伤的重要途径。已知导致再灌注损伤的因素包括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细胞内Ca2 +超载、兴奋性神经毒性递质毒效应及炎性损害等多重病理机制。基于对缺血性脑损伤病理机制的认识和溶栓治疗的开…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再次住院、长期残疾的主要原因。缺血性中风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有利于临床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完善该类患者二级预防工作,有助于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复发。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归纳近5年缺血性中风病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展望了目前危险因素研究存在的问题,为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及其二级预防提供提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2006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缺血性卒中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信访等方式随访,改良Rankin评分为结局指标,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905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中,不符合纳入标准的581例,资料不全者3例,失访36例(失访率为3.98%)。最终纳入分析患者285例,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与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牛津地区脑卒中调查方案(OCSP)分型有关。结论NHISS评分高、高龄、OCSP分型是青中年卒中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丹参素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文生  朱陵群  牛福玲 《中草药》2004,35(8):921-924
研究表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过程中存在着神经细胞凋亡。且神经细胞凋亡在缺血性脑损伤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药物可通过干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阻止缺血性损伤的进一步发展,而发挥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细胞内Ca^2 超载是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之一,在缺血后神经元凋亡发生中也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西医治疗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性疾病,其不仅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是影响新生儿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1].HIE的发病机制是多环节、多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系列生化连锁反应或称缺氧缺血性瀑布的结果.西医目前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然而,单纯的对症和支持治疗,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儿的脑损伤及远期预后,从而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因此,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围产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自由基损伤病原学及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老年人疾病中占有很大比例,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由基损伤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原学方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本文就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危害,人体内在抗氧化系统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氧化治疗进展进行了系统地综述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用来研究较多的中药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代表性成分可分为生物碱类、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萜类及挥发油类和其他类。中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对缺血性脑损伤具有抑制自由基产生、细胞凋亡及减轻钙离子毒性等作用,从而减轻脑组织、神经等机体损伤。我国天然药物资源丰富,已有多种天然药物用于临床,从天然药物筛选有效成分也是目前新药研发的趋势。鉴于此,就近几年有关药材有效部位用于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文献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其致死、致残率高,易于复发。有效的防治手段,可以减轻脑缺血对神经元的损伤,促进受损神经元的恢复。目前临床治疗ICVD的方法有早期溶栓再灌注、脑保护抗氧化、抗凋亡等。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针刺能有效治疗ICVD,尤其是在干预ICVD脑血流量方面,针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被公认。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宏  朱红  马宇庆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34-2035
本文复习和总结前贤经验,探讨缺血性中风痰瘀致病的理论渊源,结合中风痰瘀致病的现代研究,认为痰瘀互结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病机,痰瘀同治可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血管内皮损伤,有效防治中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物节律是生物体为适应自然界环境的昼夜周期变化而形成的内在调控机制,调节哺乳动物的病理生理过程、疾病发生发展及对治疗的反应性。生物节律可显著影响缺血性中风的易感性、损伤、恢复和对治疗的反应机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节律不仅对缺血性中风事件的重要生理因素,如血压、凝血-纤溶系统具有调控作用,同时还参与缺血损伤后由胶质细胞、外周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以及对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的调节作用。该研究旨在将生物节律生物学中的分子、细胞和生理途径与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后果联系起来,阐述生物节律对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影响,对神经血管单元的调控,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并综述中药干预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生物节律的中医药研究和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合理的、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近年来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与白细胞的关系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前景进行了综述:1.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白细胞流变学的异常改变;2.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时白细胞的聚集;其中包括病人外周血及脑脊液中白细胞数的增高及缺血区和缺血周围区白细胞浸润。3.白细胞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损伤过程;其中包括对缺血组织的损伤作用,以及白细胞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的影响;4.白细胞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的预报价值;5.中医药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是我国伤残儿童的重要病因之一,为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细胞的损伤,避免遗留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我院采用纳洛酮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三七总皂甙对组织器官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宝妹  蔡美英 《中药材》2001,24(7):533-535
三七总皂甙(PNS)对组织器官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PNS在缺血性心肌、脑、肝及脊髓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综述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PUB-MED、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检索近5年来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研究的文献,对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结果年龄、性别、种族和遗传因素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的不可干预因素;吸烟、酗酒、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脑缺血性血管病的防治中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引起疾病发生的不可干预因素的发病机制,积极干预可干预危险因素,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继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所属中医痹痿证范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许多文献将原发性骨坏死的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又称股骨头骨骺炎等)Legg-Calve-Pethes病,也称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而由于损伤、长期过度饮酒、应用激素等原因继发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本文主要讨论继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的痹痿证范畴。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查阅近5年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医药抑制脑缺血时细胞能量耗竭及酸中毒、炎症因子表达、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角度出发,对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的临床保护机制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阐释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体作用机制,并为开发新药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彭翠玲  张敬华 《河北中医》2023,(7):1223-1226+1232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导致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s-RAGE)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在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具有多靶点、多机制、多效应的优势。本文对中医药通过干预AGEs-RAGE信号通路防治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