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10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治疗适应证的107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4例,占41.12%;显效35例,占32.71%;有效21例,占19.63%;无效7例,占6.54%。结论:针灸及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见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吊针”结合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以“吊针”结合按摩手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20例,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8例,占40.0%;显效5例,占25.0%;有效4例,占20.0%;无效3例,占15.0%;总有效率为85.0%。结论:“吊针”及按摩手法可抑制抽搐的发生,放松肌肉,因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韦玲  王卫强  李蕾 《山西中医》2010,26(12):37-37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出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4例面肌痉挛患者全部采用穴位埋线疗法,2周治疗1次,治疗3次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13例,占38.24%;显效:11例,占32.35%;好转:9例,占26.47%;无效1例,占2.94%,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通针刺配合火针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利用普通针刺配合火针治疗面肌痉挛57例。结果:4个疗程后,痊愈17例,显效26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87.7%。结论:普通针刺配合火针是治疗面肌痉挛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40例,给予腹针(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上风湿点、患侧阴都等)联合热敏灸(风池治疗),1 d 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2~3 d后进行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9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0%。治疗后面肌痉挛强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腹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挂针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25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挂针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后分析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10例,占40%;好转13例,占52%;无效2例,占8%;总有效率92%。结论:挂针为主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探讨隔姜灸配合巨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73%(P<0.05)。结论:隔姜灸配合巨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其总有效率优于隔姜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后,改为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采用Cohen Al bert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交通任督法闪罐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9.
姚子媛  胡卡明 《光明中医》2014,(6):1254-125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客观证实其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对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针刺治疗后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30日治疗后,治愈9例,占30%;显效13例,占43.33%;有效5例,占16.6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熄风通络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面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患者予以牵正散加味并针刺治疗,隔日针刺1次,14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10例,显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结论:牵正散加味口服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1.
张栩  王晓琼 《世界针灸杂志》2014,24(1):63-64,67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乌干达失眠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失眠患者给予头针治疗,选择额中线、额旁1线、顶中线、顶旁1线,隔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62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72%。结论:头针治疗对乌干达失眠病人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治疗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1例。采用针刺中脘、水分、水道、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太冲、太溪穴,配以TDP局部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液的回流,从而有效减轻双下肢水肿。疗程短,效果显著,无痛苦,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治疗腓神经麻痹的有效疗法.方法:24例腓神经麻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穴取患侧八风、太冲、阳陵泉、悬钟等,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经1~4个疗程的治疗,24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针刺治疗腓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补针法结合Bobath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GMFM)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康复组和热补针法结合康复组,每组30例。康复组患儿只接受康复手法训练,热补针法结合康复组患儿在采用热补针法治疗的同时结合康复手法训练。热补针法治疗取穴夹脊穴、肩髃、曲池、合谷、阳陵泉、阴陵泉、悬钟、足三里、三阴交、承山、太冲、太溪、神门,每日治疗1次,头针取穴百会、四神聪、智三针、脑三针、颞三针、运动区,不提插捻转,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同时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采用GMFM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定,对脑瘫患儿进行评估。结果:热补针法结合康复组总有效率为70.00%(21/30),康复组总有效率为60.00%(24/30),热补针法结合康复组的疗效优于康复组(P0.05)。热补针法结合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GMFM卧位和翻身、爬和跪、坐位、站位及走跑跳评分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GMFM卧位和翻身、爬和跪评分、坐位评分、站位、走跑跳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6个月后站位评分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热补针法结合康复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GMFM爬和跪、坐位、站位及走跑跳评分与康复组患儿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热补针法结合Bobath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GMFM爬和跪、坐位、站位、走跑跳评分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说明热补针法与Bobath现代康复理念的有机结合,可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牙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治疗864例患者,针刺女膝、太冲、内庭、太溪、合谷、阳溪等穴位,每日1次。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决定是否停止治疗。结果:痊愈682例,占78.9%,好转180例,占20.8%,无效2例,占0.3%。结论:针刺治疗牙痛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针灸对于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病人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针灸在辅助治疗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下腰痛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已行髓核摘除并椎间植入的患者69人分为两组,针灸组35人术后常规治疗并采用针灸辅助功能恢复,电针刺激肾俞、大肠俞、八醪、秩边、委中,华佗夹脊穴等穴位,并电刺激秩边、委中两穴位,委中予以拔罐,15天一疗程,平均7.36疗程;对照组34人只行常规康复治疗,以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平均临床恢复率,针灸组分别为49.93%,90.31%,95.08%;对照组分别为26.24%,63.42%,71.36%。两组统计分析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于行髓核摘除并Cage椎间植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后功能恢复有确实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背部留罐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先给予温针灸治疗,取穴为攒竹、阳白、丝竹空、四白、听会、翳风、地仓、颊车、迎香、合谷,听会穴予以温针灸,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然后再给予背部拔罐,部位选取足太阳膀胱经上双侧肺俞、脾俞、肾俞,留罐10 min,前5 d每日1次,以后隔日1次。10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39/40)。结论:从寒论治面瘫,予以温针灸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火罐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毫针点刺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毫针点刺上脘、中脘、下脘、关元、双侧天枢穴、双侧足三里穴、四缝穴治疗,隔两日治疗1次,共治疗3次,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5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9.2%,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毫针点刺的方法治疗,简单易行,疗效确切,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9.
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及电生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把5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上,针刺组:穴位选取脾俞、肾俞、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曲池、外关、合谷,所选腧穴以75%酒精常规消毒后,选用0.35mm×40mm毫针,针刺得气后,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只待燃尽,除去灰烬,留针稍许再将针取出,共计留针20min,每日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肌注弥可保(甲钴胺针,由日本卫材株式会社生产)500μg,日1次,共治疗4周。检查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温针灸不仅可不同程度地减轻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及感觉减退等临床症状而且胫神经感觉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作用机制还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针刺(取阿是穴、百会、患侧翳风、健侧合谷、太冲,眼周抽搐为主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承泣,口周抽搐为主取患侧地仓、颊车、迎香、承浆),1寸毫针斜刺0.8~1寸,不施手法,留针20min,1次/d。治疗组35例面瘫汤(防风、羌活各15g,全蝎10g,桔梗15g,制白附子、僵蚕各10g,蜈蚣1条,地龙15g,络石藤、川芎各20g,鸡血藤15g,甘草1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口服;针灸治法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艮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瓢P〈0.05)。[结论]面瘫汤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