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目的:分析金华产苏州荠苧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州荠苧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1个峰,鉴定出3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12%。主要成分为侧柏桐(56.41%),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烷-3-酮(6.24%),石竹烯(5.04%),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2-己烯(4.75%),苯乙酮(2.55%)。结论:为金华产苏州荠苧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花红景天挥发性提取物制备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不同制备方法对大花红景天挥发性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乙醚回流提取法制备大花红景天根茎中的挥发性提取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提取物中分离出61个峰,鉴定了其中的44个化合物,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4.96%,主要成分为正辛醇(20.31%)、 牛儿醇(12.86%)、2-甲基-3-丁烯-2-醇(12.07%)等;从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23个峰,鉴定了其中的15个化合物,占色谱峰总面积的98.04%,其中主要成分为正辛醇(26.50%)、亚油酸(18.70%)、 牛儿醇(15.41%)和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11.49%)等。结论不同提取方法对大花红景天挥发性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影响非常大,应根据临床用药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树发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树发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34个挥发油成分,占总量的17.9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萜类(6.71%),酮类(4.19%)及醇类(3.27%),主要成分为4-戊烯-2-酮(4.19%),cis-7-十四烯醇(3.03%),3,7-二甲基辛烯(1.30%),新己烷(1.28%)和大牦牛儿烯D(1.01%);共鉴定出33个脂溶性成分,占总量的89.63%,其成分类型主要包括脂肪酸类(81.65%),烷烃类(4.49%)和醇类(1.67%),主要成分为反亚油酸甲酯(34.98%),油酸甲酯(10.94%),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7.40%)和硬脂酸甲酯(4.13%)。结论:首次从树发中提取并鉴定了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为树发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自青海省海南自治州地区的云雾龙胆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computer,GC-MS)技术和NIST质谱库对云雾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出76个成分,鉴定了以呋喃醛(11.078%),5-甲基-2-呋喃醛(7.259%),苯甲酸(6.495%),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2.120%),棕榈酸(12.623%),亚油酸(4.445%),α-亚麻酸(3.228%),正十八烷酸(2.614%),正二十三烷(5.435%)等为主的71个成分。结论:这些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花挥发油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5.
国产番泻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国产番泻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番泻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21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66.996%。主要成分为法尼基丙酮(16.322%),植物醇(13.022%),角鲨烯(6.864%),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6.672%),丹皮酚(5.99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国产番泻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铁甲草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检出15个峰,并鉴定出其中14个。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97%,其主要成分为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43.86%),其次是植醇(36.54%)。结论通过对铁甲草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柳叶白前的挥发性成分,为柳叶白前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叶白前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7个化学成分,鉴别出2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28%,其主要成分为己醛(25.728%);2-正戊基呋喃(15.509%),1-壬烯-3-醇(4.025%),(Z)-2-壬烯醛(3.577%),1-石竹烯(3.527%)樟脑(3.198%),反-2-辛烯醛(2.501%),冰片(2.025%),2-甲基-5-(1-甲基乙基)-苯酚(2.980%),3-甲基-4-异丙基酚(2.333%),α-古芸烯(2.156%).结论:通过对柳叶白前挥发油成分的分析鉴定为柳叶白前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羌活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羌活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通过化学计量学解析法对二维色谱/质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各组分的纯色谱曲线和质谱,从而实现对羌活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鉴定了52个羌活挥发油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含量的80.79%。结论羌活挥发油主要成分是2,6,6-三甲基-二环[3.1.1]庚-2-烯(21.65%),6,6-二甲基-2-亚甲基-二环[3.1.1]庚烷(19.06%),D-柠檬烯(4.46%),1-甲基-4-异丙基-1,4-环己二烯(3.74%),4-甲基-1-异丙基-3-环己-1-醇(3.47%)。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花菜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菜挥发油,GC-MS技术分析白花菜的挥发油成分。结果:白花菜挥发油出油率为0. 07%,共检测出21个成分,鉴定出其中的19个化学成分,鉴定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8. 35%。结论:白花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叶绿醇(34. 32%)、植酮(23. 77%)、N-甲基-N-羟基甲胺(5. 41%)、N-甲氧基-甲胺(4. 27%)、六氢假紫罗酮(4. 05%)、1-二十二烯(3. 13%)、1-十八烯(2. 97%)、9-(3-环戊基丙基)十七烷(2. 66%)、2-甲基-1-壬烯-3-酮(2. 50%)、2-氧-1-[4-溴-正丁基]哌啶(2. 49%)、(+)-薄荷醇(2. 40%)等,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7. 97%。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氮磷钾配施对红景天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该研究以红景天药材基原植物大花红景天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试验设计,以N 60 kg·hm~(-2),P_2O_5100 kg·hm~(-2),KCl 160 kg·hm~(-2)为常规施肥水平,通过大田试验,考察氮磷钾配施对大花红景天中没食子酸、红景天苷、酪醇和没食子酸乙酯4种酚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施肥方案N1P2K1和N1P2K2的红景天苷含量较高,方案N1P2K2和N2P2K2的4种酚类成分的总量较高;适宜水平氮、磷、钾肥能促进红景天4种酚类成分的积累,经过3因素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分析,施肥量(N 0 kg·hm~(-2),P_2O_5150 kg·hm~(-2),KCl 31.71 kg·hm~(-2))时,红景天苷量最高(1.54%);施肥量(N 35.54 kg·hm~(-2),P_2O_5150 kg·hm~(-2),KCl 237.73 kg·hm~(-2))时,4种酚类成分总量最高(1.93%)。该研究为驯化栽培大花红景天的合理施肥、规范化人工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河北产贯叶金丝桃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GC-MS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贯叶金丝桃挥发油中鉴定了5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0.0%,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芳樟醇14.66%,其次为4-甲氧基丙烯基苯6.89%,苯乙醛4.66%,蘑菇醇4.41%,绿花白千层醇4.38%。结论:河北产贯叶金丝桃挥发油成分与其他地区产挥发油在成分类型和含量很大不同,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域、气候环境和加工炮制工艺不同,为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核桃楸皮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汽汽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核桃楸皮中挥发油,并通过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汽汽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97.76%;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69.06%.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核桃楸皮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为全面了解核桃楸皮中挥发性成分及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分析榉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榉树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 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6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1.06%。主要成分为丙酸乙酯(3.61%),乙酸丁酯(8.28%),2-己烯醛(1.66%),丙苯(1.46%),对乙基甲苯(6.18%),三甲苯(5.61%),芳樟醇(1.09%),6-甲基-3,5-戊二烯-2-酮(1.43%),香叶基丙酮(1.43%),β-紫罗酮(1.12%),棕榈醛(1.25%),肉豆蔻酸(1.07%),法尼基丙酮(1.8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82%),植物醇(5.72%)。结论:该研究为榉树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甘肃产柴胡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柴胡根和茎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04%,0.01%.两部位共鉴定出95个化合物,其中从根和茎中分别鉴定出52,72个.共有化合物29个,分别占各部位挥发油总量的61.29%,53.54%.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正己醛(17.00%)、2-戊基呋喃(8.10%)、棕榈酸(6.71%)、5-异丙基-2-甲苯酚(6.65%)、百里香酚(5.23%)、正庚醛(4.64%)等;茎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10.79%)、3-甲基-4-异丙基苯酚(8.31%)、香芹酚(6.19%)、正己醛(6.09%)、2-戊基呋喃(4.42%)等.结论:甘肃产柴胡根和茎中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和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结果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野生及栽培青蒿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野生青蒿及栽培青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野生青蒿挥发油中鉴定了2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8.2%;栽培青蒿挥发油中鉴定了2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9.7%。结论:两者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花山小橘叶、茎中挥发油成分,对比二者成分差异,为小花山小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小花山小橘叶、茎的挥发油成分,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花山小橘叶的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28%;从其茎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0.57%。结论:小花山小橘叶、茎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但二者均以石竹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钻叶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钻叶龙胆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其成分.结果:从钻叶龙胆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8.4%,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8.05%)、15-冠醚-5(14.29%)、二十二烷(10.19%)、二十九烷(6.82%)、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6.25%)、肉豆蔻酸(5.96%)、二十四烷(5.46%)、叶绿醇(4.84%)等.结论:钻叶龙胆挥发油成分中含有多种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茖葱鳞茎、茎叶、花柱、须根4个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探究茖葱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茖葱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技术提取茖葱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茖葱4个部位中共分离鉴定出179种挥发性成分,共有化合物12种。从鳞茎中鉴定出甲基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57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8.94%;茎叶中鉴定出1,3-二噻烷,2-己烯醛,二甲基二硫醚等48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7.36%;花柱中鉴定出1,3-二噻烷、二甲基二硫醚等82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2.90%;须根中鉴定出二甲基二硫醚,1,3-二噻烷,二甲基三硫醚等51种成分,质量分数占85.89%。结论:茖葱4个部位挥发油的量和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成分都为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最多的部位是鳞茎,占总质量分数7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