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枸杞子为枸杞的成熟果实,《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筋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日安神,令人长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相似文献   

2.
张克良 《养生月刊》2006,27(9):790-791
枸杞是一种补益中药,为小灌木,生长于山野阳坡。药用其成熟干燥果实,外形呈纺锤形,鲜红或暗红色,长约2厘米,中间粗处直径约5毫米,肉质柔润,内有数目不等的小种子。以粒大、色红、肉质厚者为佳,《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枸杞根皮名地骨皮也是较常用之药。本品以宁夏产最为著名,为营养配餐之佳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枸杞子味甘气平。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能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寒热头痛。补内伤大劳嘘气,补精气诸不足,明目安神令人长寿。”许多补益肝肾及治眼病的中成药及方剂中均配用枸杞。如脾肾两助丸、左归丸…  相似文献   

3.
枸杞的抗衰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英 《四川中医》1993,11(7):18-19
枸杞味甘性平,内含甜菜碱、维生素A_1、B_1、B_2、C)、钙、磷、铁以及色素玉米黄质、果皮含酸浆果红素,是一味滋补长寿、美容驻颜的佳品,在《神农本草经》中谓其“久服坚筋骨、轻身、耐老”。近十年来,枸杞抗衰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较快,取得了显著成绩。笔者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足与保健》2010,(5):20-20
久服枸杞子坚筋骨,轻身不老,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相似文献   

5.
枸杞子论选     
正枸杞,味苦寒,无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风湿。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本经》气味主治概根苗花实而言,补未分别,后人以实为枸杞子,根名地骨皮,主治稍不同矣。枸杞根苗苦寒,花实紫赤,至严冬霜雪之中,其实红润可爱,是禀少阴水阴之气,兼少阴君火之化者也。  相似文献   

6.
枸杞茶 枸杞子10克,煎汤为汁,代茶饮用。饮时可加少许白糖。《神农本草经》称枸杞“久服坚筋骨,轻身、耐老。”现在已知道枸杞能增强T细胞的功能,还能抑制某些自身抗体引起的免疫性疾病,常饮枸杞茶能抗衰延年。 海带茶 海生的大型褐藻海带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因而有“健康  相似文献   

7.
二至丸源于《医方集解》,由女贞子及旱莲草二味组成,其中女贞子以冬至日收采为佳,旱莲草以夏至日收采为优,故名为二至丸。《医方集解》释:“二至丸补肾,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乌髭发,价廉而功大。”方中女贞子甘、苦、凉,人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经,乌须明目之功效。《本草纲目》谓之能“强阴建肾膝,变白发,明目”。旱莲草甘、酸、寒,人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之功。  相似文献   

8.
丁兆平 《家庭中医药》2019,26(10):61-62
正宋朝张耒咏枸杞的诗句,说枸杞有"坚筋及奔马,莹目察秋毫"的功效。枸杞的明目作用是肯定的。中医学认为,枸杞子补养肝肾而能明目。正因为有明目之功,枸杞子在民间被称为"明眼草子""明目子"。对于枸杞子的明目作用,中医药文献中解释与其滋补肝肾的功用有关。如明代医药学家倪朱谟在《本草汇言》  相似文献   

9.
《双足与保健》2010,(12):5-5
说起“杜仲”,在我国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最早一部医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记载“杜仲味辛平,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耐老”。到了宋金元时期的研究增加了对于杜仲皮、叶、花功效的记载。  相似文献   

10.
枸杞子论选     
正五内,即五脏。五内为藏阴之地,热气伤阴,即为邪气,邪气伏于中,则为热中。热中则津液不足,内不能滋润脏腑而为消渴,外不能灌溉经络而为周痹,热盛则成风,热郁则生湿,种种相因,唯枸杞之苦寒清热,可以统主之。(祝按:文末应为枸杞之功效,非枸杞子功效范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三句,则又申言其心肾交补之功。以肾字从坚,补之所以坚之也,坚则身健而轻,自忘老态。且肾水足可以耐暑,心火宁可以耐寒,洵为服食之上剂。  相似文献   

11.
麦冬对衰老模型大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麦冬是传统的补益延寿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正义》记载:“麦冬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有人用累积计分法统计的100首益寿方剂,积分最高是肉桂与麦冬,这说明麦冬是最常用的抗衰老药物之一。本文以D一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了麦各对红细胞SOD、血清TAA、血清MDA含量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其抗衰老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1.l动物采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饲养中心提供的3m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叨只,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  相似文献   

12.
蔓荆子本草学考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蔓荆子以“蔓荆实”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蔓荆实,味苦,微寒,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据挛,明日坚齿。利九窍,去白虫。久服轻身,耐老。”《广雅》云:“牡荆,蔓荆也。”《广志》云:“楚,荆也。牡荆,蔓荆也。”可见古人常把蔓荆和牡荆认为一物。《名医别录》有蔓荆“主风头痛,腑呜,目泪出,益气,令人光泽脂致,小荆实亦等”。以上均无植物形态的描述,难以考证基原。  相似文献   

13.
人参,又名吉林人参、野山人参、移山人参、高丽参等,性味甘、微苦温,可入肺、脾二经,有补气调中,生津宁神之功。 人参为比较名贵的补气药,历代医家均言其有“大补元气”之功,《本经》言其“主补五脏,明目益智,久服轻身  相似文献   

14.
柴胡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名茈胡.又称地熏,列为上品.《本经》载曰:“气味苦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名医别录》中论其说:“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温痹拘挛.”近人则将柴胡归纳有四大功用,  相似文献   

15.
香蒲是中药蒲黄的原植物,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香蒲科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作中药蒲黄用。而在《神农本草经》中,蒲黄、香蒲同为上品药,其中载香蒲日:“味甘,平。主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睢。生南海池泽。”经考,《神农本草经》所裁香蒲并非蒲黄原植物“香蒲”,应为莎草科香附。  相似文献   

16.
冯俊志 《国医论坛》2003,18(2):44-44
近代名医张锡纯 ,毕生注重实践 ,讲究实效 ,应用药物常宗《本经》,又多有独创。牛膝入药始于《本经》,分为怀牛膝、川牛膝 ,其上载 :“牛膝气味苦酸平无毒 ,主寒湿痿痹 ,四肢拘挛 ,膝痛不可屈伸 ,逐血气 ,伤热火烂 ,堕胎 ,久服轻身耐老。”张氏认为 ,牛膝味甘微酸 ,性微温 ,原为补益之品 ,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使其下行者 ,恒以之为引经。现将张氏运用牛膝经验浅述如下 ,以飨同道。1 补肝肾 ,强筋骨张氏认为 ,本品原为一补益之品 ,具有补益肝肾之功效。张氏常用其治疗肝肾亏虚而致腰腿疼痛、膝痛不能屈伸、腿痿不能任地之病。如其创…  相似文献   

17.
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系多年生草本植物,性温无毒,有益精气、通乳、解毒之功效.《本草汇言》称:“萝藦补虚劳,益精气之药也.此药温平培补,统治一切劳损力役之人.筋骨血脉久为劳力疲惫者,服此立安.然补血、生血功过归、地;壮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其效验亦相等也”[1]本研究应用新鲜萝藦经低温匀浆,乙醇回流提取、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所获萃取液用回旋流-切向流超滤器超滤,所得小分子提取物用于荷肝癌H22小鼠体内抗癌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决明子应用源流浅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成熟的种子,以其有明目之功而名之。味苦、甘、凉。为平肝息风类主药。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山东等地。据载秦汉时已行用,彼时即称“决明子”,沿用至今。《神农本草经上经决明子》:“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轻身。...  相似文献   

19.
<正> 灵芝,《神农本草经》记载“益心气、补中、增智慧”,“益精气、坚筋骨,“久服轻身不老、延年,”为一味较好的补益中药。现多用于神经衰弱、冠心病、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灵芝是多孔菌科多孔菌属植物赤芝、紫芝的子实体,主要含多糖、多种氨基酸、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等。传统认为本品具有养心安神,补血益气,止咳平喘等作用,主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肺虚久咳气喘及一切虚劳体弱之证。药理研究,本品能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及耗糖量,增强心肌及机体对氧的耐受性。还有降血脂、调节血压、保肝、镇  相似文献   

20.
十六、健身之例(三十六)杜鼎新,字大举。于孙思邈《千金方》中得服玉泉之道,行之二十年,获筋骨强壮,耳目明鉴。(《茅亭客话》)(三十七)有人喜唾、液干而体枯。遇至人教以回津之法,久而体复润。盖人身以滋液为本,在皮为汗,在肉为血,在肾为精,在口为津,伏脾为痰,在眼为泪。曰汗、曰血、曰泪、曰精,此既出则皆不可回,惟津唾则独可回,回则生意又续续矣。(《三元延寿参赞书》)解说:此两例皆说明只行咽津之道亦可健身延年。十七、生津之法(三十八)人能终日不涕唾,随有漱漏咽之,若恒含枣核咽之,令人爱气生津,此大要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