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酒炙黄芩炮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正交试验法,以HPLC测定黄芩甙含量为指标,对酒炙黄芩的加酒量、加酒方式及炙炒温度三因素,按L9(34)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炙炒温度为主要因素,从而优选了酒炙黄芩的炮制工艺,并提出了烘法代替炒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酒Zhi黄芩炮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袁俊贤  邵依囡 《中成药》1994,16(2):22-23
应用正交试验法,以HPLC测定黄芩甙含量为指标,对酒Zhi黄芩的加酒量、加酒方式及Zhi炒温度三因素,按L9(3^4)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Zhi炒温度为主要因素,从而优选了酒Zhi黄芩的炮制工艺,并提出了烘法代替炒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用烘法炙制饮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烘箱控温烘烤取代传统炙炒法,并对生品与烘、炒之炮制品的水溶性煎出物、含量及其外观情况作了实验比较。结果烘法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炙炒,便于统一质量标准,为改进炮制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麸炒和麸烘两种不同的炮制工艺对于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冷浸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枳壳饮片、麸炒和麸烘炮制品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并比较枳壳饮片、麸炒和麸烘炮制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麸炒枳壳[(27.67±2.47)%]及麸烘枳壳[(26.69±1.68)%]均高于枳壳饮片[(22.85±1.63)%]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枳壳及麸烘枳壳两种炮制方法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总黄酮含量,麸炒枳壳[(6.49±2.03)%]及麸烘枳壳[(6.14±1.97)%]两种炮制方法与枳壳饮片的[(6.83±1.91)%]比较略有降低,但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炮制可使枳壳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增加,而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极小;麸炒和麸烘法两种炮制工艺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正> 炒、烫法为重要的传统炮制方法,但烫法(包括砂烫,滑石粉烫等)容易污染药材,炒法易出现大量的烟雾和刺激性气味,成品质量难以控制、成品收率低。我们在工作中试用烘法代替传统的烫、炒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于下。实验方法及结果采用天津实验仪器厂生产的201型电热干燥箱,药材均购自惠民地区药材批发站.炒、烫法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炮制通则项下制备。烘法炮制:阿胶、鹿角胶须先在供箱内用60℃烘软,切成1厘米的方块备用,杜仲切成1.5厘米的小块,穿山甲、水蛭、藕节等大小分档。先将烘箱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炒栀子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炒栀子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及西红花苷-Ⅱ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炒栀子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炒制温度,最佳炮制工艺为150℃炒15 min。结论:优选的炮制工艺稳定性好,能更好地保证炒栀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百部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余跃龙 《中成药》1989,11(4):22-22
应用烘法和炒法炮制蜜炙百部。在色泽、粘性一致时,用容量法测定其有效成分生物碱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无显著差异。认为以烘法代替炒法炮制蜜炙百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马钱子炮制的原理,介绍模拟砂炒的温度条件,采用远红外烘箱,用烘法炮制马钱子。测定出烘制品与砂炒品士的宁的含量并无明显差异;烘制品的外观和可加工性,也基本上与砂炒品保持一致,而在某些方面烘法则优于砂炒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焦栀子的炮制工艺,考察炮制过程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变化.方法:选取炒制时间和炒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及栀子苷质量分数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焦栀子的炮制工艺.通过HPLC测定炮制过程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含量.结果:焦栀子的最佳炮制工艺为180℃炒30 min.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在炮制过程中逐渐降低,温度过高可致其彻底分解.结论:焦栀子的性状符合相关规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决传统制备炭药存在"太过"和"不及"等问题,规范炭药炮制工艺,提高炭药质量,保证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在遵循古法炮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炮制通则及《广东省炮制规范》,运用烘法制备炭药。结果:当归片的制备工艺是250℃烘8min,黄芩片250℃烘10min,黄莲片250℃烘10min,槐角段250℃烘10min,荆芥段280℃烘5min,荷叶丝250℃烘8min,丹皮丝250℃烘5min,卷柏段300℃烘3min,艾叶丝300℃烘3min,地榆片300℃烘10min,熟地片300℃烘6min。结论:优选出的制备炭药炮制工艺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选米炒党参饮片炮制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米炒党参的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T),以及药物与辅料比例三个因素对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以党参炔苷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测定方法和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方法,确定实验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在工艺过程中对党参炔苷含量的影响,准确表达各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以预测最佳工艺。结果 米炒党参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182.77℃、炮制时间1.76 min、辅料与药物的比例55∶100。结论 响应曲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适用于米炒党参炮制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2.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炭药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炭药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笔者从选材、烘法炮制、成分测定和药理研究四个方面对地榆炭的烘法炮制工艺进行探讨,从而为地榆炭制备工艺统一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枳壳质量的影响。方法:用冷浸法测定枳壳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枳壳饮片及不同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麸炒枳壳、麸烘枳壳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枳壳饮片,但总黄酮含量均略有下降。比较麸炒枳壳和麸烘枳壳发现,两种炮制工艺对枳壳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炮制可增加枳壳有效成分溶出量,麸烘可代替传统麸炒工艺。  相似文献   

14.
乌梅制炭前后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乌梅炭中有机酸和鞣质含量的变化,为乌梅炭炮制工艺的优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有关有机酸及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乌梅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的烘制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乌梅生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最高;随着制炭温度的升高,其含量逐渐降低。结论乌梅制炭后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蜜炙甘草不同炮制方法(烘与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烘法与炒法炮制蜜炙甘草,经纸层析-紫外分光光法分析测定,两者的甘草酸含量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表明,用烘法可代替传统的炒法炮制蜜炙甘草,在生产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改革蒲黄炒炭的传统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鞣质含量、凝血时间为指标综合评判,研究烘法制备蒲黄炭工艺的三个关键因素,即烘制温度(A)、烘制时间(B)和药材厚度(C)对成品质量的影响,优选其工艺技术参数。结果:烘制温度(A)和药材厚度(C)是制备蒲黄炭的关键因素,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A>C>B。结论:烘法制备蒲黄炭的最佳炮制工艺为A2B2C3:取净蒲黄平铺于搪瓷盘中,厚度为6 cm,置烘箱中,于150℃烘制5 min,取出,晾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变化规律,为白术麸炒炮制原理的阐释和炮制工艺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麸炒白术饮片生产的过程中,分别于0,3,6,9,12,15,18 min取样,共炮制3批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各样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结果:白术麸炒过程中,白术内酯Ⅰ含量随炮制时间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炮制到18 min时,3批样品平均下降率为46.73%;白术内酯Ⅱ随炮制时间延长略为下降,3批样品平均下降率为13.63%;白术内酯Ⅲ随炮制时间延长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第三批样品在15,18 min时较前一时间点含量略有回升。结论: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在白术麸炒过程中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炮制辅料、温度和时间均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析因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党参饮片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析因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党参饮片的炮制工艺。方法按照设计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参照药典法测定党参饮片中的浸出物和水分。党参片以干燥温度(℃)与干燥时间(h)两因素为自变量,麸炒党参以炒制温度(℃)与炒制时间(min)两因素为自变量,以各自的水分和浸出物的综合“归一值”(0D值)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结果两者的二项式方程拟合度均较好,预测性均较好,其中党参片的复相关系数r^2=0.9764,麸炒党参的复相关系数r^2=0.9879。优化出的最佳炮制工艺:党参饮片为干燥温度80℃和干燥时间2h;麸炒党参为炒制温度250℃和炒制时间1min。结论采用析因设计-效应面法能从三维图直观地分析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更方便地优选出党参饮片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19.
正交法优选蜜制桔梗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益  曹继华  李风雷 《中药材》2000,23(12):750-752
选择蜂蜜用量、烘制时间、烘制温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对烘法蜜制桔梗的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最佳工艺,并将其样品的皂甙含量与传统炮制样品的皂甙含量进行了比较,从而肯定了烘法蜜制桔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胶艾汤中阿胶炮制对其止血作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胶艾汤中阿胶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以小鼠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为指标,比较生品、蛤粉炒、蒲黄炒、蒲黄烘、烘法、微波法、真空法所得炮制品的止血作用差异。结果:阿胶6种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止血作用,与空白组比较P<0.05或0.01,其强弱顺序是:蛤粉炒、真空法>蒲黄烘、微波法>烘阿胶、蒲黄炒,生阿胶作用最差,真空法与蛤粉炒阿胶的止血作用与宫血宁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胶最佳炮制方法是蛤粉炒,其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