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窦道,为深部组织通向体表,只有外口无内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的病理性盲道。可由感染、外伤等因素后,创口引流不畅或坏死组织及异物的残留、潜在死腔、脓水淋漓不尽所致。而结核性窦道,则多为淋巴结结核(瘰疬)或骨结核(流痰)特异性感染溃后形成,更常缠绵难愈。笔者运用祛腐生新法,选升、降二丹为主外治结核性窦道45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1975年我国的衡水会议对肛瘘进行了统一标准分类法:以外括约肌深部划线为标志,瘘管经过此线以上为高位,此线以下为低位。只有单一的内口、瘘管、外口的称为单纯性肛瘘。有2个或2个以上内口、或瘘管、或外口的称为复杂性肛瘘。此分类法目前在国内普遍使用。但临床所见的肛瘘千差万别,形成原因和结构种类也纷繁复杂。笔者从事肛肠专业临床多年,自行将除上述2种肛瘘分类法以外的各种肛瘘称为不规则肛瘘。临床上多见的不规则肛瘘包括无内口肛瘘(内盲瘘)、无外口肛瘘(外盲瘘)、远肛管肛瘘等。这类肛瘘因不是内口、瘘管、外口“两点一线”而手术和治疗难度增大。笔者多年来在这类不规则肛瘘的治疗中应用“人造内、外口”的手术方法取得了可靠的根治效果,该法已被临床多例病案验证可行。此处列举一典型病案对“人造内、外口”在不规则肛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做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3.
窦道是一种由深部组织通向体表的只有外口的病理性盲端,尤以手术后患者多见。术后继发窦道,多因感染而形成。常规采用腐蚀法、冲洗法、灌注法、手术扩创法、垫棉加压法治疗,但疗效差,易致疮口久不愈合。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对24例术后窦道患者采用中药外敷为主治疗,取  相似文献   

4.
瘘,包括现代医学的窦道与瘘管.瘘的形成,除先天者外,总由痈疽失治或手术切口感染、疮口过小、脓毒排泻不畅,或有异物存留所致,间或有久用药线等引流物反复刺激而成管者,在中医外科临床工作中常见且治疗困难,现将我们临床常用的外治八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全称为肛门直肠瘘(Anorectal Fistula),中医称之为“肛漏”.其临床特点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症,局部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组成,但也有仅有内口或外口者.多数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在我国约占肛肠疾病患者的1.67%~3.60%[1],仅次于痔疮;发病人群多在20 ~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2].  相似文献   

6.
笔者采取分段切开引流,不切断括约肌和肛门直肠环肌群的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包括无直肠壁内口的高位肛瘘)14例,均获治愈,报道如下。1 治  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术巾。行局麻达效后,先用球头探针由外口探入,内口探出,切开内口段瘘道。切除内口周围病变组织,切口向肛外呈放射状延伸,并需超越肛缘皱折皮肤。扩创平整创面,根据需要适当切开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浅表,不切断括约肌,以引流通畅为度。随后,切开外口段瘘道至括约肌缘。括约肌间隙的残留瘘道,若管壁形成,则清洁管道,剖开管壁,予以旷置;若管壁未…  相似文献   

7.
窦道是深层组织通向体表的病理性盲道,只有外口,不与体内有腔脏器相通[1]。笔者将窦道辨证分型为余毒未清、正虚邪恋两型进行托法治疗收效甚好,介绍如下。1透托法李某,女,13岁,于2019年9月11日初诊。大腿内侧窦道病史半年余,用抗生素治疗愈后又溃,反复出现,现疮口脓液淋漓、质稠色黄、无异味,疮口周围暗红略肿,触之较皮温略高,有疼痛感、瘙痒感,平素嗜爱甜食,小便略黄,舌尖红苔薄腻,脉滑。证属余毒未清型。  相似文献   

8.
正窦瘘是中医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体表复杂性窦瘘是指病位深,或病程长,管腔多形性,或狭长,或弯曲,或深部膨大成腔,或分支多,或走向复杂,或邻近重要脏器以及骨骼、血管而不宜手术扩创者,或经多次手术而失败,或因患者全身情况较差而不耐手术的窦瘘。临床中,笔者运用祛腐生肌滴灌法为主治疗体表复杂性窦瘘,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的体表  相似文献   

9.
窦道,是指组织中与体表相沟通的病理性管道。临床常可见到,疮口不断流水流脓,有时窦道口闭合,引起局部红肿疼痛,若分泌物多时,可刺激周围皮肤,使之糜烂自感瘙痒或疼痛,缠绵难愈,愈后亦易复发。治疗颇为  相似文献   

10.
<正>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门周围脓肿破溃后的后遗疾患,最主要由污染粪便滞留肛隐窝产生肛腺炎引起。根据我国衡水会议(1975)定义,低位肛瘘即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者,低位肛瘘又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低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管、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之完全瘘,内口在齿线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浅部或浅部以下;低位复杂性肛瘘内口在齿线处,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并有支管和空腔,外口和管道2个或2个以上。肛瘘在非急性炎症期,主要以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肛旁流脓、肛周疼痛、肛门湿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管是一种少见的疾病,病人由于耳后或下颌角局部反复感染或外耳道间歇性流脓而被误诊为局部感染性疾病或中耳炎。现将我院收治的13例误诊误治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7例,女6例,发病年龄2~45岁,其中<19岁8例,约占62%。病程为3个月~12年。所有病例均为单侧。13例均有耳后或下颌角反复红肿流脓及持续性瘘管,7例伴有外耳道间歇性流脓。检查见耳后及外瘘口周围有瘢痕组织10例,肉芽组织增生3例,外耳道内有内瘘口者7例,管道波及面神经及腮腺4例。1.2 误…  相似文献   

12.
瘰疬性溃疡、窦道、瘘管,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徐学春老师治疗该病,突出外治,收效显著。二十多年来,我院瘰疬科循其章法,治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此类患者。兹将徐师外治瘰疬性溃疡、窦道、瘘管的经验,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 ,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 ,肛瘘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 ,高位单纯性肛瘘是指仅有一条管道 ,其管道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内口多位于肛窦部位。我院从 1990~ 1999年采用射频切扩加部分缝合结合挂线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 5 6例 ,并与采用切扩术结合挂线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98例均为高位单纯性肛瘘 ,随机分为射频切扩加部分缝合结合挂线组 (简称治疗组 )、单纯切扩结合挂线组 (简称对照组 )。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临床在行人工造瘘血管治疗中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入高州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造瘘血管治疗的100例尿毒症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行人工造瘘血管术后定期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分析统计造瘘者并发症情况,观察造瘘口血流量、内径、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壁及管腔内、外情况,比较无并发症者、并发症者指标值差异。结果:无并发症组较并发症组患者动静脉内径大、血流量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2例发生并发症,狭窄9例、头静脉瘤样扩张1例、血栓形成17例、假性动脉瘤1例、桡动脉内–中膜增厚2例、造瘘管旁软组织内血肿2例。结论:对尿毒症行人工造瘘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 先天性耳前瘘管,《麻衣相法》称“聪明洞”,俗称“仓眼”。继发感染后属《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鬓疽范畴,俗称“耳仓瘘”,“仓耳疮”。其为盲管,管腔内皮肤含有汗腺和毛囊,有正常的分泌物。盲管细小,有时外口闭锁,分泌物不易排出,容易继发感染,蕴积化脓。单纯切开或自行溃破后往往反先天性耳前瘘管,《麻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0岁,主因肛周流脓液20余年来诊。专科检查:距肛缘3cm,7点处的肛周皮肤上有一例口,质硬,周边隆起,呈腊白色,压之少许胶冻状分泌物溢出,无血性液。指诊:齿线上7点处可触及一硬结无触痛。局麻后,探针顺利齿线上7点处内口探出,全部切除窦道送检。病理报告:粘液腺癌。2讨论慢性肛瘘癌变较少见,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因此,凡遇到下列情况,直肠乙状经肠无阳性体征者应常规送检:①患者年龄40岁以上,病程较长,复杂性高位肌间瘘。②外口质硬,周边隆起,呈腊白色,分泌物呈胶冻状。③瘘道周围组织炎症浸润明显而…  相似文献   

17.
窦道是一个病理性盲管,是一端经皮肤缺口与外界相通、另一端通向组织深处的盲管。窦道大多细而狭长,或直或弯,有时呈分叉状态;窦道周围组织较硬,窦道为瘢痕或水肿组织,窦口常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伤口长期不愈合。现将近两年来治愈的30例腹壁窦道患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人造外口、脱毒生肌散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1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23岁,平均33岁。高位复杂性肛瘘11例,低位复杂性肝瘘7例。方药:脱毒生肌散:儿茶15g,乳香15g,没药15g,冰片5g,麝香1g,血竭15g,三七15g,白蜡10g,象皮15g。为末备用。手术方法:采用截石位,局部麻醉后探查瘘管走行找到管腔粗、管壁较硬的主管道及内口。在主管道及支管道交界处造口。造口处与内口浅部切开,低位直接切开瘘管,高位…  相似文献   

19.
<正>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同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中医亦称痔瘘或肛漏。其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组成,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1]。尤其是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相似文献   

20.
常用肛瘘内口的探寻方法有:指诊法,肛镜检查染色法,探针检查法,挤压法,牵拉法,瘘管切开检查法,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法,X线造影法,CT/MRI检查法等,肛瘘患者除非术中镜下见到内口溢脓或者是管道特别通畅,一般情况下单一的探寻方法,无论是在术前还是术中判定内口的位置和瘘管的走行、分布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必须多种探寻方法综合应用,才能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