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本文对50例胃癌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涂片细胞学观察,并以27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人舌上皮细胞主要以角化前细胞为主。胃癌患者舌上皮细胞表现过度角化,角化细胞及超角化细胞明显增高。并且见到较多体积小,染色深暗的小角化细胞。本文并对不同舌象的胃癌患者,舌象细胞学特点及舌象与舌上皮细胞角化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舌象,舌苔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任婉文 《中医杂志》1995,36(12):741-742
对4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舌象及舌苔涂片细胞学观察,并以25例正常人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人舌上皮细胞主要以角化前细胞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舌上皮细胞表现过度角化,角化细胞明显增高,随着精神症状逐渐好转,舌象渐趋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舌象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舌苔脱落细胞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80例,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宏观判断其舌象类型,采集舌苔脱落细胞制作标本,镜下检测不同舌象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成熟指数(MI)、成熟价值(MV)。比较不同舌质、舌苔颜色、舌苔厚度患者及对照组MI、MV。结果不同舌质患者及对照组各层舌苔脱落细胞MI、M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苔患者表层舌苔脱落细胞MI、MV高于对照组、白苔患者,中层舌苔脱落细胞MI低于对照组、白苔患者(P0.01)。厚苔患者表层舌苔脱落细胞MI、MV高于对照组、薄苔患者,且对照组高于薄苔患者(P0.05或P0.01);厚苔患者中层舌苔脱落细胞MI低于薄苔患者(P0.05)。结论舌苔脱落细胞MI、MV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苔质有关,黄苔、厚苔的表层脱落细胞MI、MV最高,中层最低,可用来判定舌象。  相似文献   

4.
重度烧伤患者微观舌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微观角度研究分析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分型的舌象特点及存在的差异,探讨重度烧伤患者舌苔脱落细胞的特征及变化规律.[方法]依据中医舌诊理论,观察比较105例正常人(健康组)和97例重度烧伤患者的舌象,并借助舌苔脱落细胞检测方法,进行舌苔制片、镜检和分析,观察健康组和烧伤3组的舌苔涂片背景和细胞分布状况、脱落上皮细胞总数及其分类计数和舌苔细胞学其他指标计数.[结果]重度烧伤不同时期的舌象变化和舌苔脱落细胞有明显特征和规律.[结论]微观舌诊的观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前期临床观察发现,肺癌患者出现瘀血舌象的比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此临床现象出现的病理生理基础与微观联系,我们对30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舌象的观察与血中OKT(T细胞亚群)、NKC(NK细胞)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肺癌患者中瘀血舌象组与非瘀血舌象组比较,CD4/CD8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瘀血舌象组NKC值明显高于非瘀血舌象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舌象变化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35例,湿热兼虚者37例;对照组28例。采用ZBOX-I型舌象仪采集其治疗前后的舌象参数,并由计算机软件对舌象参数进行自动分析;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检测结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舌象参数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舌象参数与T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湿热夹瘀组中胖瘦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中齿痕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湿热夹瘀组CD+3,CD+4,CD+8,CD+4/CD+8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湿热兼虚组CD+8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CD+3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3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的瘀斑指数与CD+3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肠益方能改善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患者的部分舌象参数和免疫功能;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T细胞亚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舌象参数的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1998年,我院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130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3O例均为初治住院患者,经血象、骨髓象、免疫抗原表型检查等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其中男72例,女58例;年龄4~71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4年。诊断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5例(其中MM122例、M224例,M329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10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39例,急性红白血病(M6)6例。中医辨证参照文献[2]并结合临床分型:蕴毒内盛型29例,痰湿(热)瘀阻型46例,正虚夹毒型55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1977年1月~1979年12月收治的各类型肠梗阻中有舌象观察记录的280例患者,进行了舌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80例均经 X 线透视或临床手术证实而确诊。男197例,女83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81岁,平均24.92岁。按1975年天津会议后由天津急腹症研究所和遵义医学院联合修订的肠梗阻分类、分型标准,本组属单纯性肠梗阻205例,绞窄性肠梗阻75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84例外科住院病人手术前后的舌象观察,认为手术之前的舌象与病程长短、病势深浅有关,手术后则与麻醉范围、操作时间及术后恢复状态有关。术后1~7天内呈淤血内停、湿热中阻及气阴两虚者占75%。为手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提供较为及时、准确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不同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方法:选择10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舌象、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凋亡基因相关蛋白p53、Bcl-2和Fas等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不同舌质和舌苔的AI差异显著;分别以淡白舌与薄白苔和白厚苔为最高。(2)不同舌象的p53、Bcl-2和Fas表达阳性率,呈现相应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不仅与舌色有关,而且与舌苔颜色和厚度有关。结论:舌象形成与细胞凋亡具有密切关系,p53、Bcl-2和Fas参与了细胞凋亡的调控,共同构成了本病舌象形成的细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舌诊理论对于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临床观察,食管癌的舌象与病情变化、治疗用药、预后估计均有密切关系。现将我院确诊的100例食管癌的舌象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一、一般资料本组100例中,男74例,女26例。年龄:20~30岁1例,31~40岁12例,41~50岁25例,51~60岁45例,60岁以上17例。二、诊断依据100例食管癌患者均经食管气球脱落细胞检查,并结合食管X线钡透及摄片而确诊,其中上段17例,中段54例,下段29例。三、舌象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脾胃虚弱证患者舌象特征、舌苔脱落细胞成熟度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舌象采集,刮取舌苔,并对舌苔脱落细胞采用巴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成熟度。结果:三组舌质特征、舌苔特征、MI、MV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大肠癌组舌象特征为舌淡白、苔腻,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变。且大肠癌发生时,舌苔细胞凋亡受抑制,增殖的舌上皮细胞覆于舌面,处于中层的细胞增多(MI中层细胞所占比例升高),舌苔变厚,MV值变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肠癌湿热蕴结证的舌象特征,检测舌苔脱落细胞的成熟度(MI、MV),通过中医舌诊与舌苔脱落细胞的检测,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观察舌象特征并记录,拍照后留存;舌苔脱落细胞的成熟度(MI、MV)用巴氏染色的方式检测。结果: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患者的舌象以紫舌、黄厚腻苔为主(P0.05);舌苔脱落细胞成熟度(MI、MV):大肠癌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表层细胞的数量最少,中层细胞数量最多(P0.05)。结论:当患者通过肠镜检查发现肠道肿物时,表现为紫舌、黄厚腻苔的舌象特征,巴氏染色舌苔脱落细胞,发现中层数量明显增加、表层数量明显减少时,提示发生大肠癌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4.
宋麦芬  林谦  王彤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2):1361-1363
目的尝试将中医舌象变化作为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与国际公认的格拉斯哥评分方法比较,将7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舌象变化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舌象变化大多出现在颅脑损伤后2~6h,舌质随着淡红、红、淡暗、紫变化,舌苔随着薄白、白腻、薄黄、黄腻、少苔变化,其评分逐渐递减,病情越重。结论中医舌象变化可以作为颅脑损伤患者的一项观察指标,可作为国际公认的格拉斯哥评分方法的补充,也可作为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评估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加味生血汤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 ,化疗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 ,其中以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最为明显。 1997年 11月~ 2 0 0 1年 12月 ,应用加味生血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患者 5 6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41例 ,女 15例 ;年龄 19~ 5 9岁 ,平均 34岁。全组均为经血象、骨髓象确诊为白血病并经化疗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0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6例。化疗期间每 3日查周围血象1次 ,其中 5 2例患者在化疗后第四天 ,另 4例化疗后第六天白细胞、血小板开始下降。2 治…  相似文献   

16.
脾虚证胃痛与胃窦粘膜G和D细胞关系(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对75例脾虚证胃痛和27例实证胃痛患者胃粘膜内胃泌素产生细胞(G 细胞)、生长抑素产生细胞(D 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观察,探讨它们与证及粘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对需做胃镜检查的102例胃痛患者进行辨证分型,脾虚证组患者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按照分型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2):104.]再分成:脾气虚组35例,平均年龄40岁;脾虚气滞组40例,平均年龄39岁。寒邪、气滞、热郁、食停等实证胃痛患者27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31岁。二,病理资料:(1)取胃窦大,小弯距幽门3cm 处粘膜各一块,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固定,常规  相似文献   

17.
恶性组织细胞病是组织细胞的一种恶性增生性疾病。笔者对我院几年来确诊的22例恶性组织细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细胞形态学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脾胃湿热证的舌象、舌脱落细胞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揭示证、舌形成的某些固有规律。方法 :以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 ,同病脾胃气虚证和健康人为对照。采用舌象、舌印片脱落细胞成熟指数 (MI)、成熟价值 (MV)、胃黏膜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 (AI)等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①脾胃湿热证舌象以红舌黄腻苔为主 ;②舌印片MI、MV变化以红舌和黄腻苔最明显 ;③胃黏膜AI和舌上皮AI ,分别以淡白舌与白厚苔为最高。结论 :舌象能反映脾胃虚实证候 ,舌印片MI、MV与舌象形成有关 ,细胞凋亡是MI、MV变化的细胞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年对癌症患者舌象的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对正常人、食管上皮细胞轻度和重度增生(简称:轻增和重增)及食管癌患者的舌象进行了舌色观察,对青紫舌在这四个不同病程阶段的百分比做了趋势检验。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次观察食管癌927例,男性589例,女性338例,年龄范围37~75岁,以50~59岁年龄组为多,占39.4%。全部病例经病理、细胞学、CT或X线分别证实,病期多为Ⅲ~Ⅳ期;正常人186例,男性104例,女性82例,中位年龄49岁;轻增172例,重增238  相似文献   

20.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象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脾胃湿热证舌象的临床研究,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揭示证、舌形成的固有规律。方法:选择7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为对象,43例同病脾胃气虚证患者和10例健康人对照。采用舌象、胃粘膜及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1)脾胃湿热证以红舌黄腻苔为主,但舌红苔黄腻并非本证的唯一舌象。(2)脾胃湿热证和脾胃气虚证胃粘膜AI和舌上皮AI增加,以脾胃气虚组最高。(3)不同舌质的胃粘膜AI和舌上皮AI差异显著;不同舌苔的胃粘膜AI差异不显著,但舌上皮AI差异显著,分别以淡白舌与白厚苔为最高。结论:舌象形成是证候的重要表现,细胞凋亡具有相关性,AI能够作为舌诊客观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