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瓜藤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良君  谭兴起  郑巍  孔飞飞  陆萍  倪东杰 《中草药》2011,42(9):1709-1711
目的研究地瓜藤Ficus tikou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经NMR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地瓜藤7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xo-α-ionol(1)、棕榈酸(2)、邻羟基苯甲酸(3)、3,4-二羟基苯甲酸(4)、α-香树脂酮(5)、β-香树脂酮(6)、α-香树脂醇乙酸酯(7)、β-香树脂醇乙酸酯(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地瓜藤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刘磊磊  肖卓炳 《中草药》2018,49(22):5254-5258
目的研究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对野菊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研究,并运用NMR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野菊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烯-3-酮(1)、棕榈酸金盏菊二醇(2)、棕榈酸16β,22α-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3)、α-香树脂醇(4)、乌苏-12-烯-3β,16β-二羟基(5)、12-烯-3β-羟基-乌苏-11-酮(6)、山金车二醇(7)、马尼拉二醇(8)、12-烯-3β-羟基-齐墩果-11-酮(9)、木犀草素(10)、芹菜素(11)、芹菜素-7,4′-二甲醚(12)、芫花素(13)、1-亚油酸甘油酸酯(14)。结论化合物1~6、10~12和14为首次从野菊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张健  殷志琦  梁敬钰  刁银军 《中成药》2012,34(10):1939-1942
目的 研究络石藤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方法和化合物的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络石藤醇提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eucalenol(1),α-香树脂醇(2),羽扇豆醇(3),α-香树脂醇乙酸酯(4),β-香树脂醇乙酸酯(5),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6),熊果酸(7),豆甾-4-烯-3-酮(8),大黄素(9),棕榈酸(10),β-谷甾醇(11).结论 化合物1、4、6~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黄连花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对黄连花氯仿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色谱法分离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鉴定为正三十烷酸 (Ⅰ) ,棕榈酸 (Ⅱ) ,β-香树脂醇 (Ⅲ) ,豆甾醇 (Ⅳ) ,齐墩果酸 (Ⅴ) ,soya-cerebrosideⅠ(Ⅵ)。结论 :Ⅰ ,Ⅲ ,Ⅵ系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女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硅胶、ODS、凝胶Sephadex LH-20、HW-40C等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分离和纯化,利用核磁共振(NMR)及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女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常春藤皂苷元(1)、α-hederin(2)、sapindosideB(3)、豆甾-22-烯-3β,6β,9β-三醇(4)、pleuchiol(5)、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豆甾醇(7)、毒马草素(8)、莽草酸(9)、乙基-α-D-葡萄糖苷(10)、乙基-β-D-葡萄糖苷(11)、D-葡萄糖醛酸(12)、3,5-二羟基-4-戊内酯(13)、2-醛基-5-羟甲基呋喃(14)、尿嘧啶(15)、尿嘧啶核苷(16)、正二十三烷醇(17)、正三十烷醇(18)、正二十六烷酸(19)、棕榈酸-1-甘油酯(2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女萎中分离鉴定,其中化合物3为首次从铁线莲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9~12为首次从毛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马兰中的三萜类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马兰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用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兰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木栓酮(2),木栓醇(3),β-香树脂醇(4),α-香树脂醇(5),羽扇豆醇乙酸酯(6)β-谷甾醇(7),α-波菜甾醇(8),α-波菜甾酮(9),豆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4~6,8~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藏药高山龙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购自青海的藏药高山龙胆Gentiana algida Pall.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核磁共振(NMR)、质谱(MS)、红外(I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从高山龙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主要运用超导核磁共振(NMR)技术,结合文献中已报道的波谱数据等,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1),β-香树脂醇(2),乌苏酸(3),齐墩果酸(4),24-羟基-β-香树脂醇(5),28-羟基-α-香树脂醇(6),28-羟基-β-香树脂醇(7),假蒲公英甾醇(8),3β-棕榈酸假蒲公英甾醇酯(9),3β-棕榈酸酯-28-羟基-α-香树脂醇(10),3β-棕榈酸酯-28-羟基-β-香树脂醇(11)。结论:这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玫瑰树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研究玫瑰树Ochrosia borbonica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及NMR、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玫瑰树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酮(2)、白桦醇(3)、白桦酸(4)、熊果酸(5)、2α,3β-二羟基熊果酸(6)、11,12-去氢熊果酸内酯(7)、β-香树脂醇(8)、齐墩果内酯(9)、麦珠子酸(10)、木栓酮(11)、胆甾醇(12)、24R-乙基-5α-胆甾烷-3β,6α-二醇(13)、豆甾-7-烯-3β-醇(14)和β-谷甾醇(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玫瑰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菊叶千里光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对菊科千里光属植物菊叶千里光Senecio chrysanthemoides全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薄层制备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应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菊叶千里光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千里光菲林碱(1),千里光碱(2),1,2-dihydrocacalohastine(3),桉叶醇-4(15)-烯-1β,6α-二醇(4),7,11,15-三甲基-3-亚甲基十六烷-1,2-二醇(5),款冬二醇3-O-棕榈酸酯(6),马尼拉二醇3-O-棕榈酸酯(7),款冬二醇(8),马尼拉二醇(9),β-香树脂醇(10),α-香树脂醇(11),自桦脂醇(12),loranthol(13),(+)-丁香树脂酚(14),1-羟基-4-酮-环己烯-1-乙酸酯(15),2,6-二甲氧基对苯醌(16),豆甾-5,22-二烯-3β-羟基-7-酮(17),豆甾-5,22-二烯-7-酮(18),豆甾4-烯-3-酮(19),豆甾-4,22-二烯-3-酮(20),β-谷甾醇(21),豆甾醇(22),胡萝卜苷(23),十一烷酸甘油酯(24)和十一烷酸甲酯(25).讨论:化合物5~9,13,17~20和2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尾叶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月霞  张伟  李继成  杨丽嘉  刘娜 《中草药》2011,42(12):2402-2406
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尾叶香茶菜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山香三萜二烯酸(1)、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2)、豆甾醇(3)、β-谷甾醇(4)、棕榈酸(5)、熊果酸(6)、1α,6,11β,15β-四乙酰基-6,7-断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7)、2α,3α-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8)、马斯里酸(9)、2α,3α,19-三羟基-12-烯-28-乌索酸(10)、毛叶香茶菜素E(11)、6β,11α,15α-三羟基-6,7断裂-6,20-环氧2-1α,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2)、对映-7α,20-环氧-贝壳杉烷-16-烯-1α,6β,7β,14β,15β-五醇-1-O-葡萄吡喃糖苷(13)、冬凌草甲素(14)、胡萝卜苷(15).结论 除了化合物3、5、6、14、15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尾叶香茶菜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