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应用东贵荣教授针刺五脏俞理论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的临床经验。东贵荣教授认为中风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气血衰少、脏腑亏虚,在标为风火相煽,痰瘀阻滞脉络。故治疗应从本论治,补脏腑之虚。五脏俞穴位于膀胱经,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采用针刺五脏俞穴的方法,通过五脏根本上调节气血津液,从而达到治疗中风之目的。失眠病作为一种情志病,与脑的功能有关,更主要与五脏功能有关,脑与五脏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脑虽对五脏及全身具有主宰作用,但脑功能正常发挥必须靠五脏、六腑濡养、温煦、推动作用,五脏功能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影响脑的功能而致病。病邪致五脏神之太过或不及为失眠病的病因病机,故五脏诸神之病当取五脏背俞穴治疗。顽固性面瘫病为临床疑难杂症,主要表现为面肌痉挛及面肌倒错,病情缠绵难愈,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肝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调心俞能宽胸里气,通络安神,以荣面肌;肝俞能熄风止痉补益肝血,腰阳关能主一身之阳气。痿病主要指症状表现为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组神经系统疾病的统称,根据《素问·痿论篇》中的五痿及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中医理论提出取五脏俞治疗痿病。  相似文献   

2.
李博超 《河南中医》2014,(5):943-944
郁证主要是情志不遂导致的五脏功能失调。五脏俞为五脏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针刺五脏俞可以调节五脏气血,调畅五脏气机;"五志穴"可以调节人体的五神——魂、神、魄、意、志,继而达到调节情志的作用。针刺五脏俞配合"五志穴"为治疗郁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认为,中风病病位在脑,其病机多属肝风暴张,气血上逆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中风病病位虽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中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实质是五脏积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病位虽在脑,但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五脏气血通过经络均可上达于脑。孙西庆教授治疗中风病多从整体观出发,认为五脏皆可令人中风,尤其看重脾、肺二脏对于中风病的影响。并提出治疗中风病应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论治,不可把思维只局限于某一脏。五脏论治中风病不仅丰富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也为中风病的预防、康复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基础理论源流出发,以五脏为中心对针刺治疗中风进行探讨。通过阐述五脏功能与脑的联系、五脏经脉与脑的联系,以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补母泻子法调整五脏虚实,在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形成"经穴-经络-五脏-脑"的理论架构,指导针刺治疗中风的临床应用,以期从理论到临床为针刺治疗中风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五脏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间相互影响,且五脏气血通过经络均上达于头部,故中风病虽病位在脑,但与五脏密切相关,临证可从五脏入手治疗中风病。从五脏论治中风,既完善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又为中风病的临床预防、康复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扩展了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7.
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金凤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9):1398-1399
目的:通过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症患者采用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针法进行治疗。治疗时间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针刺五脏俞调五脏神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操作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 CFS)发病特点及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 CFS属于“疲劳”概念中的一种 ,其病机主要为五脏气化功能失常 ,发病与脑神关系密切。提出针灸治疗 CFS关键在于调理五脏气机 ,兼以调治脑神 ,并总结探讨了针刺、艾灸、穴位贴敷、拔罐、耳针等多种治疗 CFS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理、法、方、术”四个方面对“通督启神”针法进行系统总结。五脏功能调达是脑府得以充盈的根本,而督脉作为沟通“脑”与“五脏”联系的桥梁在治疗神志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基于脑神-督脉-五脏神之间的密切关联 ,以通调督脉、调理五脏为手段,“启神”为目的,将“治神”理念贯彻神志病诊察、治疗、调养全过程。“督脉”经气顺畅,“五脏”功能调和,髓海得养,神机得启。通过对李志刚教授治疗神志病的学术思想再探讨,为针刺治疗神志病提供理论参考,以餮同道。  相似文献   

10.
纵观古今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多以通经活络为主,故多选用手足三阳经四肢部的阳经穴,而很少使用能调整脏腑功能的背俞穴。过分强调经络为邪阻滞、肌肉筋脉失养所致肢体废而不用,而忽视了邪之所来、气血不养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笔者参考古人所论,在针治中风病时以“和脏腑,通经络”为治则,即以五脏背俞为主调节脏腑功能,以四肢部阳经穴为主疏通经络,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根据中风病的主要病机,结合现代临床研究,就五处背俞穴用于中风治疗作一探讨,以求证于同道。l病机根据中风病的病机历代虽有外风、内风之争,但均强调与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脑与五脏的关系浅论失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但对其病位以及各脏腑在失眠形成中的作用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认为失眠与脑、五脏密切相关,而脑主宰五脏,五脏亦反作用于脑。在脑神衰弱基础上,五脏神乱,上逆犯脑,脑神失调,从而导致失眠。长期失眠脑神愈衰,五脏神愈乱,形成恶性循环。故提出脑神衰弱是失眠的病理基础,五脏神紊乱是失眠的病因,脑神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和头针配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认识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针刺五脏俞和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配合单纯康复训练,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疗效、MMSE评分及ADL评分。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及ADL评分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俞、头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倪伟  过灵香  祁芳  张泓  艾坤 《河南中医》2016,(11):1921-1924
脑中风病因为风、火、痰、瘀、虚,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肺密切相关。五脏之间不仅五行制化,互生互克,互藏互用,更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治疗脑中风应以中医天人整体观为指导,从五脏论治。经脉通五脏,遂以经治脏,五经配伍,以调五脏。以五脏一体观为指导的五经配伍,调理五脏治法,是针灸治疗中风的一大特色,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14.
姜默琳  张捷 《北京中医药》2021,40(5):519-520
针灸大家王乐亭创立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情志病,在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缓解躯体症状、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名老中医传统经验提供证据支持,为进一步推广该法和提高抑郁症临床疗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氏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洁  张捷  裴音  陈杰 《北京中医》2007,26(8):491-492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HAMD量表分值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但在第2周、第4周治疗组分值下降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五脏俞加膈俞治疗更年期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与五脏的相关性。方法:从艾滋病病位、病因、病证、病机和治则等方面进行与五脏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艾滋病与五脏系统相关联,艾滋病因五脏系统内部虚损而感染,因五脏系统内外关联而传变,最后传遍五脏系统,脏腑衰竭,免疫缺失,并发感染而死。治疗上应以补五脏之虚为主,综合论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王氏五脏俞加膈俞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王氏五脏俞加膈俞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两汀20 mg,1次/d,共观察6周.结果 针刺五脏俞加膈俞可缓解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汉密尔顿量表(HAMD)总分明显下降,总有效率及痊愈率与应用盐酸氟西汀相当.结论 针刺五脏俞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脏与失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脏的生理病理阐述五脏与失眠的关系,并从五脏的虚实辨证失眠症,全面细致地考虑引起失眠症的病机,为治疗失眠症找到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灸及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对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观察,艾灸组以艾炷灸五脏背俞穴治疗,针刺组以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疲劳评定量表》积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显著。两组患者组间整体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差异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方案在临床症状总体改善方面疗效相同。单个症状改善上各具优势。结论:本课题研究采用艾灸及针刺五脏俞治疗CFS取得显著疗效,两者疗效相同,但在单项症状改善方面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发病与肾水亏虚、肝风内动、脑髓气血逆乱等证机有关,三者存在递发关系,“肾-肝-脑”轴失调是中风病核心病机。在经络与功能上,督脉同肾、肝、脑有着密切的联系,针刺督脉腧穴是调节“肾-肝-脑”轴、治疗中风的有效方法。临床及研究证实,百会、大椎穴是治疗中风重要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