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枯萎病是栽培丹参的主要病害,其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对栽培植物的侵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此,该文采用盆栽实验的方式研究尖孢镰刀菌对丹参幼苗侵染过程,揭示病害发生程度与植物体内病原菌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尖孢镰刀菌侵染丹参幼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幼苗接种尖孢镰刀菌后,最先在栽种基质中检出,随着病原菌的不断繁殖,逐渐侵染至幼苗根和茎中(4~5 d),此时植株出现叶片黄化、萎蔫症状。7~8 d后在各部位中数量达到最大值,发病后期其在体内数量逐渐减少。随着丹参发病程度的加重,栽培基质、幼苗根和茎中病原菌的浓度呈现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中度发病的样本中尖孢镰刀菌浓度达到最大值,重度发病的样本中降低。另外,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尖孢镰刀菌对丹参幼苗的侵染。尖孢镰刀菌对丹参幼苗侵染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5~30℃,适宜的环境湿度为80%~90%。该研究对于今后开展丹参枯萎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实验、生防菌的筛选以及栽培丹参枯萎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田栽参模式中人参根腐病原菌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病是东北农田栽培人参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研究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类型,验证苏子粗提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为人参根腐病的防治提供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人参根腐病株中分离得到单菌株;形态学结果表明,该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有2种形态,小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长柱形,大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且有明显分隔;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通过Blast比对,该菌株18s r DNA扩增产物与Fusarium oxysporum已知序列(JF807402.1)的同源性为100%,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利用牛津杯法评价苏子粗提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50 g·L-1时抑菌效果较好,抑菌直径为11.75 mm。该研究确定农田栽参中根腐病的病原菌类型,为根腐病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材料,保障农田栽参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陆洁淼  张家豪  明乾良  王洁  周桂芬  朱波  秦路平 《中草药》2022,53(10):3165-3170
目的 筛选西红花Crocus sativus球茎腐烂病拮抗真菌,探讨其抑菌机制。方法 以前期分离得到的24株西红花内生真菌为材料,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球茎腐烂病拮抗真菌;应用ITS分子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用扫描电镜观察拮抗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菌丝形态;检测拮抗菌株CS05菌丝产生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的含量及病原菌产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KP)的含量。结果 筛选得到对尖孢镰刀菌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真菌8株,其中CS05抑制效果最好,相对抑制率为(76.53±3.82)%;将CS05鉴定为担子菌门多孔菌目栓菌属真菌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CS05能产生β-1,3-葡聚糖酶与几丁质酶,促使尖孢镰刀菌胞外AKP含量增加,菌丝出现稀疏紊乱、缠绕皱缩等现象。结论西红花内生真菌CS05能较好地拮抗球茎腐烂病菌尖孢镰刀菌,为西红花球茎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三七根腐病尖孢镰刀菌分离鉴定及致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鉴定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明确其致病作用,为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经显微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以一年生三七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研究尖孢镰刀菌侵染对植株生长、光合作用、细胞膜以及水分吸收的作用。结果:1)分离鉴定的尖孢镰刀菌侵染三七后,能引发根系腐烂,叶片黄化、萎蔫和倒垂,发病率高达77.5%;2)重病株叶片、茎秆和根系相对于对照植株,其鲜重分别降低了52%、49%和39%;3)病原菌侵染后,轻病株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降低比率分别为35%、38%、7%和36%,重病株Pn、Gs、Ci和Tr降低比率分别为84%、94%、49%和88%;4)发病三七植株根系和叶片电导率都显著增加,Tr/Gs比值增加;5)在整个测定周期,对照植株水分散失量平均为10.8g,而病原菌侵染植株仅为6.3 g。结论:尖孢镰刀菌为三七根腐病的重要致病菌,对三七生长、光合作用及水分生理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泰山产丹参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泰山产的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根、茎、叶和花组织中分离到内生真菌。方法采用微生物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鉴定分离到的内生真菌,并分析其生物多样性。结果从泰山野生紫花丹参、栽培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的根、茎、叶和花中共分离出53株内生真菌,分属于9属,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总菌株的43.4%;其次是Leptodontidium sp(13.2%)和镰刀菌属(Fusarium)(11.3%)。各组织获得菌株数量比例最大的分别为野生紫花丹参根和茎部(15.38%)以及栽培白花丹参根部(13.46%)。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根、茎和花中分离到的菌株类群和数量明显多于叶。有的内生真菌表现出一定的宿主或组织专一性。结论泰山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间以及丹参不同组织内生真菌在数量和种群组成上均存在差异,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可作为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丹参是我国常用的大宗药材,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正在不断扩大。在丹参人工种植过程中,连作障碍现象十分严重,连作丹参长势明显减弱,根部病害发生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到药材的产量和品质。在病原微生物侵袭植株时,会诱导植物产生抗性反应。课题组前期从丹参病株的根部分离得到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该研究对丹参接种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Foc处理组)和大丽轮枝菌V.dahlia(Vd处理组)7 d后,丹参的发病率分别为48%、26%。2种病原菌均显著降低了丹参的地上部分生物量。接菌处理5 d后,防御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达到峰值,且Foc处理组的酶活性显著高于Vd处理组。接菌3 d后,防御基因SmPDF2.1和SmPR10表达量最高,随后下降。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和大丽轮枝菌对丹参均有致病力,是丹参的致病菌,并能强烈诱导丹参产生系统抗性,且尖孢镰刀菌对丹参具有更强的致病能力和诱导系统抗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三七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2019,(9)
目的:旨在分离鉴定三七苗期根腐病病原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该病原菌的发病条件,为该病原菌引起的三七病害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集三七根腐病幼苗,用PDA培养基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了2株真菌。通过对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观察及ITS序列的比对,对其中1株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温度、pH、光照、碳源及氮源等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该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将病原菌回接一年生三七植株,发现其有很强的致病性。该病原菌在30℃、pH 5的培养条件下生长最快,可有效利用多种碳和氮源,其中以淀粉、乳糖为最佳碳源,硝酸铵为最适氮源。孢子在30℃、pH 6~7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结论:明确了三七苗期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确定了该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8.
黄连根腐病镰刀菌属病原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大大打击了连农的积极性。为了明确其病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镰刀菌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真菌,再进行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结合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结果共计分离到镰刀菌属真菌20株,其中的5株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均显示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且可能是复合侵染的前期入侵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在分离出的镰刀菌中占据优势,其他镰刀菌分离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大田生产中应针对该菌进行重点防护。高温和高湿度会增强镰刀菌的致病性,据此推测,全球气候变暖使原本冷凉的黄连产区气温升高,适合病原菌生长繁殖入侵,可能是导致近年黄连根腐病大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黄连根腐病的方法除了研发和施用农药,还可以将种植基地向高海拔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3)
目的:明确四川主产区川芎根腐病病原菌类群,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都江堰、彭州采集典型病株,按照柯赫氏法则,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真菌r 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结果:菌株f2-16、f3-2、f4-19、f5-7可引起病害发生;与Gen Bank已知序列Fusarium solani(GQ229075)、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JQ796755)、Fusarium oxysporum(JN232136)、Phoma glomerata(FJ481024)同源性分别为99%、99%、100%、100%;4种菌均存在于都江堰病样,仅f3-2菌种存在于彭州病样。结论:茄类镰刀菌F.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小不整球壳菌P.cucumerina和球状茎点霉Ph.glomerata是川芎根腐病的病原,不同地区间病原菌类群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2019年在河南省温县地黄种植园发现一种地黄叶枯病。采集具有褐色病斑症状的地黄植株,从叶部感病部位分离、纯化出3株病原菌。通过对病原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典型特征观察以及ITS、EF1-α、Tub多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出3株病原菌,分别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其中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尚未见有侵染地黄的报道,是地黄叶部病害的新型致病菌。为明确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光照、pH、温度、培养基、碳源和氮源在5 d的培养期内对病原菌菌丝生长速率的影响,并探究了菌丝生长的致死温度。研究结果表明,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菌丝在12 h光照/12 h黑暗条件下生长最好;在5~4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1均可生长,最适生长pH 7.0;在多种培养基上均可生长,其中燕麦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对多种碳氮源均可利用,其中利用率最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利用率最高氮源为硝酸钠;菌丝致死温度51℃,10 min。该研究结果可为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引起的地黄病害田间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肖飞  李薇  李其凤  王治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22):3104-3107
目的:探讨USMM联用技术在丹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SFE-CO2提取分离丹参酮类脂溶性成分,超声提取丹参酚酸类水溶性成分,膜分离与大孔树脂纯化丹参水提物,以丹参活性成分的转移率及纯度为考察指标,探索USMM技术在丹参提取分离中的可行性.结果:丹参SFE-CO2萃取工艺稳定、可行;丹参SFE渣超声提取物丹参酚酸类成分提取率高;大孔树脂纯化技术能提高丹参活性成分的纯度;膜分离及膜分离与大孔树脂技术联用对丹参酚酸的纯化工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USMM技术应用于丹参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土壤碳循环的丹参连作障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测定丹参连作土壤呼吸速率,揭示丹参连作土壤碳循环变化规律,为解决丹参连作障碍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丹参不同连作年限地块土壤呼吸速率和土壤温湿度,分别考察丹参连作与土壤呼吸及土壤温度、湿度的相关性。结果:丹参土壤呼吸速率随种植时间增加而降低,不同连作年限地块的土壤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地块间土壤湿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丹参连作使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减弱,对土壤碳循环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梁宗锁  李倩  徐文晖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055-2060
目的:以丹参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白光,蓝光,红光)对其生长,有效成分积累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光质处理丹参幼苗,测定相关指标,结合方差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受不同光色影响显著,与同等PAR的白光相比较,增加蓝光(WB)处理使植株株高显著降低;增加红光(WR)处理使丹参根长、根直径、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显著增加.丹酚酸B含量在补充蓝光与补充红光后均显著提高,而丹参酮ⅡA含量未受补充光质显著影响;蓝光处理下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红光处理下过氧化物酶(POD)、酪氨酸氨基转移酶(T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提高.同时实验证明,种子直播幼苗比根栽苗对光色反应敏感.结论:补充红光能够显著促进丹参根系的生长,其有效成分丹酚酸B含量在补充蓝光与补充红光后显著提高,补充蓝光与补充红光能够显著提高丹参TAT和PPO活性.  相似文献   

14.
桔梗立枯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争  杨成民  李勇  隋春  梁良  褚庆龙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0):1500-1503
目的:针对桔梗立枯病是桔梗栽培生产上重要的植物病害,明确桔梗立枯病的病原菌.方法:通过形态特征观察、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和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病原菌的种类.结果: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和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桔梗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结论:明确桔梗立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丹参转录因子SmbHLH1全长基因,分析SmbHLH1基因在丹参不同组织部位,以及不同诱导子处理后的表达差异.方法:利用RT-PCR等技术获得SmbHLH1基因全长,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SmbHLH1基因在丹参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的SmbHLH1基因由99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32个氨基酸,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 kDa;半定量RT-PCR检测,该基因在丹参的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在叶和花中有微量表达;茉莉酸甲酯,以及酵母提取物和Ag+共同诱导,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水杨酸和脱落酸对该基因的影响不大.结论:丹参SmbHLH1基因是bHLH家族新成员,其功能可能与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白花丹参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定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对白花丹参不同部位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对白花丹参根、茎、叶、花的粉末、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叶在有效成分特征吸收区1 800~1 200 cm-1波段峰强高于根、茎、花。一维图谱中,除花外,脂溶性提取物根、茎、叶均有邻醌C=O特征吸收1 692,1 670 cm-1峰出现;水溶性提取物叶、花的丹酚酸B芳香化合物骨架振动1 610 cm-1峰较根、茎明显。二阶导数谱中,脂溶性提取物和水溶性提取物均出现标准品谱图的特征峰,印证一维谱图结论;二维相关光谱中,白花丹参不同部位自动峰位置及强度均不相同。结论:白花丹参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有所差异,茎、叶、花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提取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泰山赤灵芝复合降解酶在白花丹参须根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来提取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正交试验法优化酶解参数.结果:利用优化酶解工艺所得到的丹参须根提取液中总丹参酮和总丹酚酸的提取率可达11.923%,12.465%,比常规非酶法提取提高了62.794%,56.086%.结论:采用木质纤维素复合降解酶酶解法可以充分提取出丹参须根中的有效成分,为中药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诱导子对丹参有效成分次生代谢的诱导与调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诱导子被认为是提高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非生物诱导子对丹参有效成分次生代谢具有诱导和调控作用.作者介绍了诱导子对丹参的诱导、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丹参及其近缘种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8份不同产地丹参和4种丹参近缘植物有性生殖特性,为其人工杂交育种积累资料。方法:用TTC法测定花粉的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果:河南丹参(包括栽培丹参和野生丹参)的花粉活力随散粉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在开花当天花粉活力最高;其他产地的丹参及丹参近缘植物花粉活力随散粉时间的延长变化情况为先升高,再降低;在开花后2~3 d花粉活力最高。开花期间陕西丹参花粉活力变异最大(RSD 71.3%);河南野生丹参花粉活力变异最小(RSD 12.4%)。花粉活力平均值最高的是河南野生丹参(72.3%),最低的是云南鼠尾草(38.8%)。丹参及其近缘植物柱头在花冠刚开放时便具有可授性;短唇鼠尾草柱头可授性较强时期在花开后2~4 d;其余材料开花期间可授性强弱变化相对较小。花粉及柱头寿命可维持3~5 d。结论:丹参及其近缘植物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是开花后2~3 d。  相似文献   

20.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酚酸B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种丹参炮制品中的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各炮制品中,酒丹参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醋丹参次之,其次是生丹参,米炒丹参和炒丹参中丹酚酸B的含量很少,丹参炭中丹酚酸B的含量最低.结论:丹酚酸B热稳定性差,乙醇和酸性添加剂可增加丹酚酸B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