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作性睡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杰  董丛丛 《中医杂志》2008,49(4):369-371
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为一原因不明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以白天过度嗜睡(EDs)和异常快速眼动(REM)、睡眠障碍(猝倒、睡眠瘫痪和入睡前幻觉)为特征。本病可归于中医的多寐、晕厥、嗜睡、嗜卧等范畴。后世医家又有“多睡”、“多卧”、“多寐”、“善眠”之称,出现猝倒则多属于中医“厥证”的范畴。现就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及治疗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光明中医》2021,36(20)
不寐是中医学中关于失眠的病名,在古时也被称为“不得眠”“不得卧”等,现代医学中不寐指失眠。失眠是以入睡困难、睡时易醒或早醒、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显著减少、严重者整夜不眠等为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不寐的病因病机病位主要以心、脾、肝为主,中医提出“五脏皆有不寐”的理论,提倡不寐从心、脾论治较多。不寐有多种证型,而在临床上以心脾两虚型不寐较常见,所以临床上以归脾汤加减治疗此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邱鸿钟  梁瑞琼 《新中医》2015,47(9):250-251
<正>失眠症,在中医古文献中称之为"不得卧"或"不寝"不寐",常有难入睡、易醒、早醒,醒后不易再睡,睡而不深、多梦,以及醒后不适感或白天困倦,多伴有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社会功能受一定程度的影响等症状。《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将失眠归类为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是指因为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睡眠与觉醒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眠-觉醒节律障碍、睡行症、夜惊、梦魇等类型。临床上常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暂性失眠症  相似文献   

4.
失眠是指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的睡眠不良。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时多伴不适感,甚者彻夜不眠,长伴有神疲乏力,头晕耳鸣,精神萎靡,情绪沮丧、焦虑,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社会功能,可导致多种疾病。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原因尚无定论,失眠属祖国医学的“不寐”“不得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情志所伤,或劳逸过度、或久病体虚、或五志过激、或饮食不节等都会引起阴阳失衡,阳不入阴。或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或肝郁化火,或痰火内扰,或心脾两虚,或阴虚火旺,或心胆气虚则致失眠。  相似文献   

5.
嗜睡症如何辨证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嗜睡症是指无分昼夜,时时欲睡,唤可醒,醒复睡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属中医脑病范畴,与“多眠”、“多寐”、“瞑目”、“善卧”、“嗜卧”、“嗜寐”等类似,但不包括某些热性病或慢性病过程中出现多睡的伴随证。本症乃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失养如用脑过度伤神,劳倦伤气,房劳伤精,气郁耗损阴血等所致,由于精、  相似文献   

6.
<正>失眠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由于睡眠的时间不足或睡眠深度不够,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及心神不宁等[1]。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具有重要作用。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失寐""不得眠""目不眠""不得卧",认为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致使睡眠质量下降。现代  相似文献   

7.
多寐,《内经》中称为“多卧”、“好卧”等。多寐主要特征为不分昼夜,时时入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由于《内经》中多寐以症状归类,包括多卧和多寐,既包括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尿毒症、肝脏功能衰竭和脑部病变等导致的器质性睡眠过多症,  相似文献   

8.
苦参治疗嗜睡症有良效053000河北省衡水地区中医院刘玉章嗜睡症,亦称发作性睡病,属中医"多寐"范畴.主要表现为:正常睡眠时间有充分保证后仍昏睡不醒或时时欲眠。笔者曾遇此患者多例,常以苦参为主治疗而收功效。如治友妻王氏,已近不惑,机关干部。素患低血压...  相似文献   

9.
中医不寐,古籍中也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暝”等,是因外感或内伤等因素,致使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心神不安,以致失去正常的睡眠时间,经常不能入眠为特征的一种症候。临床表现不一,或入睡困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或睡眠不踏实,时睡时醒,甚至彻夜未眠[1]。不寐的原因很多,但总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2],其病理变化,总属五脏功能失调引起气血、阴阳和脏腑功能紊乱[3]。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所致,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后世医家引申为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导致的寐寝不安,本篇主要探讨关于痰浊内阻导致的不寐。  相似文献   

10.
正非器质性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表现为在安静或单调环境下,经常困乏思睡,并可不分场合甚至在需要十分清醒的情况下,也出现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大睡。过多的睡眠不是由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部分。过多睡眠引起显著的痛苦或社交、工作或其他重要功能的受损~([1])。近年来,笔者用自拟中药方治疗非器质性嗜睡症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寐”,亦称“不得卧”、“目不眠”、“失眠”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重者彻夜不寐,常伴头痛、头昏、多梦等症,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1]。现今社会失眠已成为一种高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复杂,治疗上对症应用精神类药物[2],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失眠是指经常入睡时间不够,或睡眠不熟。轻者难以入寐,或睡中易醒,时寐时醒;重者整夜不眠。古代文献中也有称为“不寐”,“不得卧”或“不得眠”的。  相似文献   

13.
失眠又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临床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睡眠过程中易醒,以及醒后难以再入睡,患者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严重者甚至彻夜不眠。失眠常伴有头昏、健忘、心悸、多梦、乏力困倦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身心健康^[1]。针刺治疗失眠症具有简单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优势,而针刺的特色疗法有别于传统的针刺方法,治疗失眠症也是疗效卓越,在临床上往往能取得显效。现将特色针刺治疗失眠症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发作性睡病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阵发性难能自我控制的睡眠为其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属于《素问·诊要经终论》“嗜卧”证范畴,后世医家对此又有“多睡”、“多卧”、“多寐”、“善眠”之称。十余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方法对73例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耳穴治疗失眠症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中医称“不得卧”或“不寐”,临床表现为难以人眠,多梦易醒,醒后不易人睡,甚至彻夜不寐。  相似文献   

16.
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浅睡性失眠)、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临床以不易入睡,睡后易醒,醒后不能再寐,  相似文献   

17.
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人睡困难,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等几种情况。失眠既是一种单独病症,亦可为其他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是临床常见症、多发症,治疗上比较棘手。现代医学的部分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人睡困难,或睡中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或时睡时醒,甚者彻夜不能入睡等几种情况。失眠既是一种单独病症,亦可为其他疾病的一种伴随症状,是临床常见症、多发症,治疗上比较棘手。现代医学的部分神经官能症、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9.
发作性嗜睡病,是一种非生理睡眠障碍性疾病,病因未明,其睡眠与正常睡眠相同,但其特点时时思睡,呼之可醒,醒后欲睡,难自我控制。属中医“嗜睡”、“好卧”、“多卧”、“喜卧”范畴。现将张老近年辨证治疗发作性嗜睡病案,略加整理,简介于后。一、湿困脾阳彭××,女,32岁,住江城镇华豪北岸,1985年元月6日初诊。  相似文献   

20.
失眠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常伴有头痛、头昏、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多梦等.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临床又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眠”.目前针灸治疗失眠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已经取得确切疗效,现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