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观点和理论继承了阴阳学、五行学、精气学等中医哲学思想。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只是在气、血、阴、阳等方面存在内在的差异,但"体质"不等于病态,某种体质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并没有必然性,体质辨证丰富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中医体质学的某些内容仍亟待进一步完善。只有坚持中医学"辨证法"思维,去认识和研究中医体质学的理论和存在的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医体质学。  相似文献   

2.
四象医学源于《内经》,而发于《伤寒》,是对中医五行、藏象和体质学说的变革和应用。"四象人"既是四种体质和四种基本的病证类型模式的综合体,又是一种独特的藏象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目前使用的主要体质分类方法进行广泛研究和深入思考,在深刻把握中医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五行为纲、以阴阳分目的一种新体质分类体系。阴阳五行人体质分类法确定了人体生理体质和病理体质,通过判定人体五行的所属、所缺,判定人体的五行属性,将五行生克制化应用到病理体质调理和对疾病的预防干预中,丰富中医的干预治疗方法,为中医治未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藏医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进行对比,分析藏医体质对应中医五行体质的异同,对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人的禀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梳理《黄帝内经》《四部医典》中体质相关内容,对中医五行体质、藏医三种体质进行阐释。结果:藏医体质在理论上对应中医五行体质,可互为参考。结论:中医五行学说影响了藏医五源三因理论,所以中医体质与藏医体质在划分依据方面有其共性,同时存在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行人体质理论对针刺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通过对中医古今文献的相关研究,对五行人体质理论与针刺治疗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五种不同的五行人体质与针刺治疗具有相关性,可根据不同的五行人体质选取不同的穴位和针刺手法。结论:在五行人体质理论指导下进行针刺治疗可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黄帝内经》有关五行人体质理论的论述,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5种不同的体质类型。进而根据五行人体质偏颇的特质,施以不同的中医特色治未病灸方,预防治疗疾病,并防止病邪传变,以达到阴阳平衡,五脏安和,气血通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纳音五行"是由六十甲子和五音相配合所形成的五行,有着更为丰富的生克关系,将其运用于中医体质分类可试验性地补充五行体质学说,以求提高对各行人生理病理特征之描述的准确度。其次,可尝试利用其在命理学方面的作用,预测个人远期会发生的疾病种类和大概的时间。故笔者在文中探析对"纳音五行"的认识和作用,以供学者们在临床上能对"纳音五行"进行相应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73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五行体质辨识及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根据病理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S)分组,比较各组间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结果:慢性HBV携带者不同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级五行体质的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两比较,G0、G1组分别与G2+G3组,S0、S1组分别与S2+S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中医证型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脏病理结果提示随着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加重,其五行体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通过评价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能够为间接评价患者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五行人理论作为传统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中医体质分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早在《黄帝内经》对五行人体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后世历代的医家对五行人的论述大多以此为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五行人辨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客观化程度不断提高。现将近年来五行人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以中医五行理论为基础的系统模型。方法与结果:用现代术语重新定义五行为五种"同时代表运算子与运算元"的函数运算关系,再用"三元逻辑运算式"来表达五行既是运算元又是运算子的自组织机制。结论:建立脏腑经络相关学说的可运算模式具有可行性,其结果可应用于实验设计与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宋慧荣  倪诚  王济  夏靖 《天津中医药》2021,38(9):1089-1092
老年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卫生事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老年人群的衰老进程、慢性病的易感多发与老年生理及体质密切相关。文章在辨析老年五脏以肾虚为主、气血运行不畅的生理特点以及偏颇体质居多、兼夹体质多见的体质特点基础上,指出老年生理与体质特点的辨析,对于实施个体化延缓衰老、体现老年病个体化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4种小鼠的寒、热体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研究4种品系小鼠的寒、热体质。方法8~9周龄昆明、BALB/c、C57BL/6J、ICR小鼠,以及4~5周龄昆明小鼠,同步系统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然后以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4种品系小鼠的寒、热体质。并对BALB/c小鼠给予参桂理中丸和利血平做药物反证。结果①4~5周龄昆明小鼠与8~9周龄昆明小鼠比较体质明显偏热;②BALB/c小鼠与C57BL/6J小鼠比较体质偏寒;③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雄性和雌性C57BL/6J小鼠与8~9周龄相应性别昆明小鼠比较体质无明显差异;8~9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与8~9周龄雌性昆明小鼠比较体质偏寒;④8~9周龄ICR小鼠与8~9周龄BALB/c小鼠、C57BL/6J小鼠比较体质偏热;8~9周龄雄性ICR小鼠与8~9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比较体质偏热。结论4种品系小鼠存在寒、热体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感冒临床表现复杂,其中气虚感冒具有正虚与邪实并存的特点。由于体质对证候的形成有内在的规定性,一般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将气虚感冒分为三种类型:脾肺气虚,表卫不固;脾气虚弱,痰湿壅盛;气虚兼郁,邪恋少阳。结合体质状况辨识论治气虚感冒,可以使辨证更加确切,治疗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与中医证素的关系。方法对本院1316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纳入326例高HCY血症患者的四诊资料,进行体质判定,同时应用证素辨证方法行证素判断,分析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调查人群中高HCY血症患病率为24.77%,其中平和质6例,偏颇体质320例。偏颇体质中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分别为110、73、59例。血瘀、痰浊、气虚、湿为高HCY血症患者的主要证素,分别为100、98、73、37例。痰湿体质与证素痰一致性最强(Kappa=0.89,P<0.05)。结论痰湿质、瘀血质、气虚质是高 HCY 血症患者的常见体质,血瘀、痰浊、气虚、湿为高HCY血症患者的主要病性证素特点,两者结果存在一致性,证素痰浊与痰湿体质一致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唐镇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老年人的中医体质特征及与体检指标的相关性,从而为中医养生保健和社区慢性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抽样的方式,以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局规范发布的《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为标准,进行问卷调查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25.55%,倾向偏颇体质占8.24%,单一偏颇体质占29.67%,兼夹偏颇体质36.54%。随年龄增长偏颇体质有增加趋势。适量饮酒人群偏颇体质的发生率有所下降。痰湿质在单一偏颇体质中占比最高,且其与肥胖、红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均存在相关性。结论:社区老年人中兼夹偏颇体质居多,痰湿质与多种化验指标相关,我们需针对社区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开展中西医结合措施来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北京等地区5所高校1000名在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毕业班月经失调及痛经的女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经期前及月经后服用复方阿胶浆6天为1个周期,比较服用1个周期和服用2个周期的疗效情况,以及不同体质类型大学生用药后的疗效。结果:服用复发阿胶浆1个周期后总有效率迭72.1%,服用2个周期后总有效率达92.2%,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其疗效明显提高(P〈0.05)。580名偏寒性体质的女大学生服用阿胶浆后的疗效达90.5%,234名偏热性体质的女大学生的疗效迭92.7%,186名平和体质的女大学生的疗效达96.8%,不同体质类型女大学生用药后的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用于女大学生月经失调及痛经对于改善经期常见不适症状等有较好效果;同时,复方阿胶浆总体安全胜良好,无严重不良艮应。  相似文献   

17.
中医痰湿体质的判定标准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痰湿体质是中医基本体质类型的一种。本文在既往体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痰湿体质特征进行表述,确立痰湿体质判定标准,并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痰湿体质进行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初步为体质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本研究旨在规范和深化中医体质分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中医辨识调查广西汉壮两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为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门诊、体检中心及住院部接诊的300例汉壮两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中华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计算标准分后,确定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共收集到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299份,其中壮族149份,汉族150份。慢性乙性型肝炎患者人群中各体质分布特点如下:湿热质、平和质、气郁质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气虚质,阴虚质、瘀血质,而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所占的比例最小。汉壮两族体质分布差异对比较,主要有湿热质、平气郁质、气虚质,壮族患者中湿热质高于汉族患者,汉族患者中气郁质、气虚质高于壮族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与HBeAg(-)慢性乙肝中医体质分布比较显示,HBeAg(+)慢性乙肝患者湿热质高于HBeAg(-)慢性乙肝患者,HBeAg(-)慢性乙肝患者气郁质、阴虚质高于HBeAg(+)慢性乙肝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汉壮两族慢性乙肝患者中以湿热质、平和质、气郁体质最为多见。其中湿热质多见于壮族及HBeAg(+)慢性乙肝患者;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多见于汉族及HBeAg(-)慢性乙肝患者。  相似文献   

19.
从体质因素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美  窦攀 《环球中医药》2009,2(6):414-417
饮食治疗可以干预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辅助药物治疗。在实施饮食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体质制定相应的饮食指导。本文根据易患糖尿病的五种体质,提出了常用的饮食调养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综述慢性肾脏病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概况。发现慢性肾脏病以气虚质最多,且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病、病理类型、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医体质特点研究为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