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是指激素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或反复发作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慢性肾病中治疗最为棘手、预后较差的疾病,复发率高。临床诊断: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3.5g以上)、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在30g/L以下),并具备(1)激素抵抗者;(2)激素依赖者;(3)常复发者。难治性肾综占全部肾综病例的39.9%~53.8%^[1]。  相似文献   

2.
介绍从“气、血、水”论治膜性肾病验案1则,认为“去菀陈莝”活血利水法适用于膜性肾病血瘀水停的中医病机特点,从而形成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水肿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3.
聂莉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疗效显著,针对膜性肾病临床特点,抛弃了临床常用的从证候分型进行论治的方法,采用对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辨证论治的序贯治疗方法。水肿和蛋白尿是膜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的患者先治水肿后治蛋白尿,临证中重视协调气血水三者的平衡,注重调理脾胃和活血化瘀,常用香砂六君子汤、五皮饮、五苓散、猪苓汤、参芪当归芍药散等,并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黄芪鲤鱼汤食疗方。治疗蛋白尿以脾肾气阴双补为重心,常用参芪地黄汤、参苓白术散、水陆二仙丹加减。这种抓住主要矛盾、执简驭繁进行辨证施治的治疗思路对临证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肾病综合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以激素合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多,病情容易反复。孟祥震主任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激素加免疫抑制剂配合用自身临床总结经验的治疗肾衰水肿的益气温阳利水方,在治疗本类疾病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患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5.
简版:正文: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指病因不明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约80%的患者出现典型的肾病综合征,以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水肿病范畴。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类型,临床上以水肿为主要表现.基于中医六经八纲体系,辨特发性膜性肾病属于水肿病范畴.本病病性属阴,病位在表及里,病属于少阴太阴合病,因此温阳解表是辨治的重要原则.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临床选方以麻黄附子汤解少阴表邪,肾着汤温太阴里寒.应用麻黄附子汤合肾着汤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病理类型之一,现代医学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存在副反应明显、复发率高、不易缓解等缺点,缺乏理想治疗方案。赵文景教授师承名家,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膜性肾病,其主要学术特点为:复"气化"以畅三焦而水肿自消,调"气血"以通肾络而尿浊自除,尤重活血利湿与通涩共施。  相似文献   

8.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49岁,因反复下肢水肿2 a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12岁起出现行走不便,进而出现脊柱弯曲及颈项强直.家族中有一弟弟和叔叔有类似病史.查体:血压150/96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腹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脊柱呈驼背畸形,转颈困难,“4”字征阳性,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9.
膜性肾病是最常见的成人肾病综合征的类型之一,其中大部分原因未明,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M型磷脂酶A2受体作为最主要的内源性抗原之一,其与自身抗体的结合在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的高表达与膜性肾病的活动度、自发缓解率、治疗效果以及肾功能恢复均有密切相关性.中医学认为,膜性肾病致病的关键环节与“水肿”“尿浊”有关,其致病过程与磷脂酶A2受体的参与密不可分.因此,探讨PLA2R与膜性肾病致病的相关性,分别从中西医角度阐明其在膜性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膜性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膜性肾病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疾病之一。临床表现以水肿、蛋白尿、低蛋白血证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中医多辩证为脾肾亏虚。本文根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久病入络"理论指导膜性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2.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结果发现,33例患者血浆 cAMP 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且两年以上组低于两年以内组,空腹血糖150mg/dl 以上组低于150mg/dl 以内组,表明病程越长,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与中医"久病多虚"的气阴两虚证改变颇相一致。22例24小时尿17-OHCS、17-KS、VMA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11例血清 IgG 降低,IgA、IgM 明显增高,提示此型糖尿病与肾上腺皮质、髓质功能增强以及体液免疫功能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六版《医古文》教材课文《东垣老人传》云 :“其明效大验 ,具载别书。”课文的注释云 :“别书 ,指《元史·李杲传》。”对此 ,我表示怀疑。  查《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1718页 :作者砚弥坚 ,原名贤 ,元德安庆人。生于公元 12 12年 ,卒于公元 12 89年 ,享年 78岁。其卒年距离元朝覆灭的洪武元年 (136 8)还有 80年。中国历史上 ,各朝代史书一般都是后一朝代人编修的 ,本朝不修史。《元史》就是在明代编著的。明洪武元年 ,即 136 8年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修元史。第二年 ,由宋濂等人领衔开局编写。《元史》记事起于 12 0 6年蒙古孛尔只斤·铁…  相似文献   

15.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6.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7.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从“升陷汤”浅析大气下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纯汲取《内经》之旨,参仲景、嘉言之说,于临床实践中升华理论,系统的阐述了“大气下陷”理论的内涵,并于此基础上创设升阳益气举陷法以及升陷汤诸方,发前人之说,补前人之未备,并用大气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积累了宝贵的诊疗经验。本文研习张氏对“大气下陷”理论的认识,参合导师陈宝贵诸医案,从大气的渊源、生理功能、病因病机、主证、脉象及治疗、临床应用等方面浅析“大气下陷”理论。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五运六气学说分析庚辰年的气候特点为金运太过,全年气候干燥少雨,凡阴虚,血虚体质者应注意保养津液。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疾病"一词在今天是个常用的双音词,其意义人人皆知.但在古代文献中,"疾"和"病"往往单独使用,其意义也稍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