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脏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糖尿病的血管合并症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的重要疾患,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微循环障碍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异常是DN微循环障碍的早期表现,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血流动力学异常是造成DN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1]。微循环障碍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过氧化物产生、血  相似文献   

2.
络脉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指导中医临床尤其是指导疑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近二十年来,对络病的现代基础研究方兴未艾,成果斐然。经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仔细的临床体验,我们认为,络病不只限于“微循环障碍”[1]、“血管内皮细胞损伤”[2],细胞外基质(ECM)沉积  相似文献   

3.
201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SCAD)管理指南重新定义了SCAD的发病机制,指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或痉挛是SCAD发病的重要原因,需密切关注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心肌细胞水平的再灌注。由于目前微血管功能障碍机制尚未明确,仍需探索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多种治疗方法。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或痉挛与中医"络脉为病"相似,具备多虚、多瘀、多变特点,加之其病理变化极具风证表现,提出络风内动病机理论,认为心脉瘀阻是SCAD的基本病机,而络风内动是其重要补充,络风内动-心脉瘀阻互为因果、合而为害,最终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心血管急危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胥改珍 《光明中医》2004,19(3):13-13
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因病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是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神经病变可涉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皆以血管损伤微循环障碍为重点。糖尿病引起微循环障碍,而微循环障碍的结果产生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表现为组织细胞灌流量减少,缺血、缺氧,久之细胞功能下降,代谢产物堆积,血流瘀滞,使缺血、缺氧更加严重,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瘀血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认为“病久入络”“病久…  相似文献   

5.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是目前介入治疗的难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介入治疗中更容易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1]。而此种现象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微血管再灌注损伤、微血管的阻塞及痉挛导致微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2-4]。当无复流发生时,如何解除微血管的阻塞,迅速、完全地恢复心肌组织的灌注,恢复前向血流,成为目前困扰心血管介入医生的难题。我院从2008年6月开始在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慢血流和无复流现象,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络论治"心肌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目的。冠状动脉循环完整性和充分性是再灌注治疗的关键。不仅要恢复心脏外膜冠状动脉血供,还应重视冠状动脉微循环。心肌微循环障碍主要病理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因素的复合过程。心肌无复流(no—reflow)是影响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包括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和冠状动脉血流的恢复情况。传统医学认为心络、血络是影响心肌微循环的重要因素.络脉受阻是由功能性病变向器质性病变发展的重要阶段。中药对冠心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具体机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该病发病率高、诊断率低,因而倍受临床关注。CMVD病因复杂,症状各异,中西医对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各有分说,西医认为CMVD与冠脉微血管的结构异常(如微血管重塑、血管壁浸润、管腔阻塞、血管稀疏和血管周围纤维化等)、功能异常(如内皮功能障碍、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微血管缩窄、微血管痉挛、炎症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及血管外因素诱导(心率、血压等)有关,临床通常采用常规西药进行经验性的治疗,但效果欠佳;中医认为CMVD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络病”的范畴,常见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寒凝心脉、心脾两虚、瘀血阻络、痰瘀互结、肝肾亏虚等证,治疗方法丰富多样,中成药、自拟方、传统经方加减治疗、中医特色疗法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文章从CMVD的危险因素、病理机制、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治疗等方面予以综述,以期为CMVD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是创伤、扩血管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和休克复苏治疗后再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I/R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包括过氧化物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粘附增多、血浆白蛋白漏出、肥大细胞脱颗粒、炎性因子释放等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对微循环障碍某一环节进行干预的传统疗法,并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丹参作为活血中药,临床上广泛地用于心脑肝肾等脏器血瘀的治疗。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可以多环节地改善微循环障碍,在预防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的多环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缺血再灌注(isclaemia/reperfusion,I/R)是创伤、扩血管药物治疗、溶栓治疗、介入治疗、器官移植和休克复苏治疗后再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I/R引起的微循环障碍是包括过氧化物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粘附增多、血浆白蛋白漏出、肥大细胞脱颗粒、炎性因子释放等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对微循环障碍某一环节进行干预的传统疗法,并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丹参作为活血中药,临床上广泛地用于心脑肝肾等脏器血瘀的治疗.近年来的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丹参可以多环节地改善微循环障碍,在预防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和靶器官损伤的多环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冠脉微循环障碍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小血管功能失调或结构障碍导致类心绞痛症状,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心电图可显示有ST段下移等缺血性改变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中医注重整体观念,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基于对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观察,试从中医角度浅谈对本病的认识并探索其证治方药。  相似文献   

11.
冠脉微循环障碍是由于冠脉微血管结构、功能的异常所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随着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的逐年增加、医学影像技术的推陈出新及冠脉再灌注技术的日趋成熟,冠脉微循环障碍疾病检出率逐渐增加,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及针对性药物。西医学对于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药物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缺乏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多靶点起效、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在临床得以广泛运用。结合对本病的临床诊疗经验,以益气活血为法,自拟消溶稳斑方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临床疗效甚捷。对益气活血法治疗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现况做一综述,以启同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检出率逐步升高,CMD已成为远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络病理论认为CMD病位在络,病机为心络瘀阻、心络郁滞/虚滞和心络绌急,通络成为其基本的治法治则。芳香类药物可直接入络搜邪,芳香通络疗法较单纯活血通络法疗效更佳。故而从络病理论、芳香通络疗法的立法依据等方面,对芳香通络疗法治疗CMD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芳香温通法”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与内皮功能损伤、自主神经异常及作用于血管代谢物质异常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于心,部位在络脉,病机为络脉瘀滞。痰浊、血瘀、毒蕴等病理产物损伤微血管内皮结构,血管内膜增厚,微血管管腔狭窄,微血栓的形成,导致心脉不通。或是微血管稀疏,导致络脉虚滞、营气衰竭,因而气血不足,以致心脉失养。故而提出芳香温通法治疗血管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14.
夏瑜  时晓迟  赵英强  张颖 《西部中医药》2021,34(12):147-150
从高血压损伤冠脉微循环的机制入手,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对高血压冠脉微循环的保护作用,并列举了黄芪、人参等单味中药,麝香保心丸、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等中成药及中药汤剂治疗冠脉微循环病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oronary microvascular disease,CMV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和(或)结构异常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及心肌血流量的调节失常,从而引起一系列心肌缺血主观症状和(或)客观依据的一类疾病[1]。既往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的诊断前提为患者无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或心脏移植后的患者亦可出现冠状动脉微血管障碍,  相似文献   

16.
冠脉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心肌病的最主要病理特点,是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室重塑等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介入手术或西医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微循环是人体最小的功能单位,与中医"络病"有相对应的生理基础。中医认为"玄府为络脉之门户",玄府闭塞不通最终形成冠脉微循环"虚、毒、瘀、滞、痰"等病理特点,顺应玄府"复其开阖,贵于通利"的特性,借风药论治或补虚通络或行气宣痹或荡涤络,发挥"1+12"的增效作用,以期为糖尿病心肌病冠脉微循环障碍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脑损伤包括缺血期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继发性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指因脑缺血致使脑组织坏死前,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1]。快速恢复脑组织的血液灌注是救治脑缺血的前提.而继后的再灌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CIRI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与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脑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微血管新生,细胞凋亡等因素有关[2]。脑缺血后的药物干预就是要抑制神经元损伤,恢复局部脑血流,阻断缺血半暗带区向脑梗死发展。川芎嗪(TMP)是从中药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具有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减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3]。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对TMP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孙络-微血管"是脉络学说基于脉与血管、脉的分支脉络与中小血管、脉络末端之孙络与微血管、微循环之间的密切相关性提出的概念。"孙络-微血管"作为维持脉络末端营卫交会生化的基本功能单位,当其发生病变时可引发营卫交会生化异常,孙络损伤不通,成为多种脉络病变的重要因素且贯穿脉络病变的始终。基于此,从保护"孙络-微血管"角度切入探讨通络治疗心系疾病及其他脉络病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肌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心肌纤维化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共同病理改变。各种原因导致的冠脉微循环障碍以及由此引发的缺血、炎症、内皮间质转分化等是心肌纤维化的重要诱因。脉络学说认为各种原因所致的络脉瘀阻是心肌纤维化病变的中心环节,通络代表方药通心络胶囊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微循环,对于糖尿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引起的心肌纤维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效改善心功能。微循环障碍同样可以引起肺纤维化、肝硬化和系统性硬化等多种疾病,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改善组织微循环发挥抑制肺纤维、肝硬化和系统性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组织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其对机体作用不足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机体代谢、各个系统的功能减低和水盐代谢等障碍[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以影响全身多个系统。实验室检查TSH升高,FT4降低即可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甲减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目前认为70%-80%甲减患者有心血管病变[2]。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