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合消风散治疗湿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湿热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黄连解毒汤合消风散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9.77%、93.02%,对照组分别为21.43%、78.5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合消风散治疗湿热型湿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治疗,疗程1个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分析仪检测IgE浓度,放免法检测血清IFN-γ、IL-13、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0%VS 6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浓度明显降低,血清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13、IL-17水平明显降低;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益气养血消风汤可提高盐酸西替例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降低血清IgE浓度,升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3、IL-17水平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彭蕾蕾 《河南中医》2016,(7):1218-1220
目的:观察湿疹方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湿疹方,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4、IL-10、IFN-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4、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可能主要通过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IFN-γ水平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萆薢渗湿汤对慢性湿疹患者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给予萆薢渗湿汤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静脉血采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IL-2、IL-4、IL-10、IFN-γ、IgE、LTB4的水平,并对患者血清中IL-2、IL-4、IL-10、IFN-γ、IgE及LTB4的水平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FN-γ水平上升,IL-2、IL-4、IL-10、IgE及LTB4的水平下降(P0.05),中药治疗组的改变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对慢性湿疹具有显著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升高IFN-γ,降低IL-2、IL-4、IL-10、IgE及LTB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亚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采用中药凉血消风散煎服;对照组120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及扑尔敏口服;两组均以7 d为1疗程,4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消风散治疗亚急性湿疹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应用甲硝唑、阿莫西林胶囊、西咪替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连解毒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7 (IL-17)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2%,对照组为7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IFN-γ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5.2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蔡新民  钟建能 《新中医》2015,47(1):184-185
目的:观察消痤方对Ⅳ度痤疮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Ⅳ度痤疮患者口服自拟消痤方治疗,每天1剂,疗程8周。检测用药前后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设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服用消痤方前血清IL-4、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水平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后血清IL-4、IFN-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痤方能够调节Ⅳ度痤疮患者IL-4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物消风散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肛周湿疹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慢性肛周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采用四物消风散口服、派瑞松外涂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派瑞松外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物消风散联合派瑞松外涂治疗慢性肛周湿疹有较好疗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胡幸  张涛  张霞  李刚 《山东中医杂志》2010,(11):750-751
目的:观察固本消风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固本消风丸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率,并对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4、INF-γ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5.00%、6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复发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是29.42%、71.00%,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IL-4水平降低,INF-γ水平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固本消风丸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满意,并能使失衡的T淋巴细胞得到有效恢复,提示固本消风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凉血祛湿汤治疗血热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21例血热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10mg,口服,每日1次;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观察组给予制凉血祛湿汤治疗,每日1剂,每次150ml,每日3次,3餐饭后半小时后温服。两组均治疗半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含量;观察两组湿疹面积、严重度指数评分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4及IL-10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IL-2及IFN-γ水平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EAS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凉血祛湿汤治疗血热型湿疹,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亚群的失衡关系密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建修  刘艳  赵欣 《中医临床研究》2013,(18):104-104,107
目的:观察滋阴除湿汤合用黄连解毒油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内服滋阴除湿汤,外用黄连解毒油膏;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外用泼尼松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P〈0.05),说明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滋阴除湿汤合用黄连解毒油膏治疗慢性湿疹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风热型荨麻疹患者采用消风止痒汤、依巴斯汀联合治疗的方法,并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1月我院皮肤科门诊风热型荨麻疹患者6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B组患者单纯采用依巴斯汀药物治疗,A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联合消风止痒汤治疗,探究临床疗效,记录评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表现变化,同时通过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测评各组患者皮肤生活质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表现大致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瘙痒表现评分、风团表现评分、红肿表现评分均相较对照组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DLQI评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热型荨麻疹患者通过消风止痒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证候表现,提高患者皮肤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并观察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和配方颗粒汤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方法:选择并制备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对照组)和配方颗粒汤制剂(观察组),采用高效液体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并计算两种药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比较两种药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观察组10μg配方颗粒汤制剂中,盐酸小檗碱为(16.24±0.42)mg/g,盐酸巴马亭为(3.59±0.11)mg/g,盐酸药根碱为(1.98±0.06)mg/g,黄芩苷为(12.58±0.23)mg/g,栀子苷为(19.58±0.24)mg/g;对照组10μg传统饮片汤剂中,盐酸小檗碱为(9.15±0.25)mg/g,盐酸巴马亭为(1.21±0.03)mg/g,盐酸药根碱为(1.04±0.01)mg/g,黄芩苷为(9.24±0.46)mg/g,栀子苷为(12.04±0.21)mg/g;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传统饮片和配方颗粒汤制剂,配方颗粒汤制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饮片。  相似文献   

14.
总结李春生教授应用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治疗37例湿疮或瘾疹的临床疗效。结果27例湿疮病例中,5例痊愈,10例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9%;10例瘾疹病例中,2例痊愈,3例显效,5例好转,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消风散合黄连解毒汤是治疗湿疮和瘾疹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脓毒血症心肌损伤(SIM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68例SIMD患者,随机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集束化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黄连解毒汤。比较两组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功能指标[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和心房收缩充盈的充盈峰(E/A)、心脏每搏输出量(SV)]、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Lac)、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两组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医证候评分、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LVEF、E/A、SV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PCT、Lac水平均降低,SO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Lac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SOFA、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CU转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组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合并胃损伤大鼠干细胞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SCF/C-ki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80只健康10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假手术组、正常组,以上各组再分设4 d组、7 d组,共10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黄连解毒汤组给予黄连解毒汤(27 mg/ml)混悬液,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15 mg/ml)悬浊液,其余组给予1 ml 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组连续灌胃4 d,7 d组连续灌胃7 d。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大鼠胃组织SCF、C-kit mRNA表达水平;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组织中SCF、C-ki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明显升高(4、7 d组均P<0.01),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 正常组、假手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奥美拉唑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显著降低(4、7 d组均P<0.01),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黄连解毒汤组大鼠胃黏膜病理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胃组织SCF、C-ki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对脑梗死合并胃损伤大鼠的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黄连解毒汤升高大鼠胃组织SCF、C-kit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中医经方在治疗失眠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98例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黄连阿胶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SQ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失眠症的治疗中采用中医经方黄连阿胶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构建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研究清热解毒中药对AS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新西兰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氯喹组及立普妥组。干预后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测定外弹性膜面积(EEMA)、管腔面积(LA)、斑块面积(PA)和斑块负荷(PB);计算斑块的不稳定性指数(Ⅵ)。结果IVUS检测EEMA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A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及立普妥组较模型组、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及氯喹组增加(P<0.05),而氯喹组较黄连解毒汤中、低剂量组有所下降(P<0.05);PA方面,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及立普妥组较模型组有所下降(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较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下降(P<0.05),氯喹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PB方面,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低于模型组(P<0.05);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和立普妥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下降(P<0.05),氯喹组与黄连解毒汤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在LA、PA、PB方面,黄连解毒汤高剂量组与立普妥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可以减小PA及PB,增加LA及降低Ⅵ,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稳斑效果越好,其效果与立普妥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某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治的70例肾虚肝郁型崩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和治疗半年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逍遥散合剂能有效治疗肾虚肝郁型的崩漏,改善中医证候,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