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治疗前后以"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作为观察指标。(1)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起病6h内,生命体征稳定时即口服通窍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各组疗程均为1月。客观评价汤药联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以通窍活血汤配合针刺超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显著,可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孙静  陈林榕  刘培中  彭敏  张艳玲 《新中医》2014,46(2):167-169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法针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急诊或择期冠脉介入术),同时进行常规医护病情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法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系统(SD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组内SD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组间SDS评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抑郁状态发生率44.44%,对照组抑郁状态发生率88.46%,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疏肝解郁法针刺能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超激光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超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超激光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7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间比较治疗组为优(P0.01)。结论:针刺联合超激光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较单纯超激光治疗能更快地减轻肿胀及疼痛,显著改善踝关节血液循环,加快痊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和西药血塞通联合应用治疗 1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 132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76 %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 1)。且治疗组血流变学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 <0 0 1,P <0 0 5 )。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和西药血塞通结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能明显降低血粘度 ,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常规针刺治疗组(简称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和疼痛的变化.结果:①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②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上优于对照组.结论:2种治疗方法都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疼痛情况,但针刺加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该病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维筋相交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维筋相交”理论指导选穴针刺治疗急性脑梗塞,而探索此理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维筋相交针刺组、对照组:传统方法针刺组,观察针刺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筋相交”理论用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13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n=68),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目测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步一顺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肌扭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4)采用三步一顺推拿法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n=33)采用针刺疗法。疗程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一顺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肌扭伤早期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时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疗效及机体抗自由基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早期和稳定期分别介入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并判断疗效.结果:早期针刺组对脑梗塞患者疗效、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善程度均优于稳定期治疗组.结论:早期针刺治疗更有利于提高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及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依达拉奉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比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有效,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周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浮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2例运用浮针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分别给予适当的护理指导,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75%,对照组为77.4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确切,结合护理指导,能起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的康复作用及其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偏瘫早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采用相对统一的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良姿位摆放,观察组在常规神经内科中西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疗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改良的SSS记分及SOD、MDA等指标进行评分和检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90.48%,73.80%)、愈显率(57.14%,26.19%)及治疗后改良的SSS评分(13.24±3.51,19.67±5.76)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组患者血清SOD与MDA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滚筒式皮肤针循经滚刺对脑梗塞偏瘫早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对缺血缺氧脑组织起到的保护作用是其产生临床疗效的可能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娜  杨帆 《新中医》2014,46(6):194-195
目的:观察针刺血管舒缩区对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胆气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传统体针加血管舒缩区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3.3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PSQI量表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传统体针加血管舒缩区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传统体针针刺治疗的对照组,其治疗机理可能与调节大脑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头针对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头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6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与对照组 ,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针前与针后的 TNF的血清测定及依上田敏法进行肢体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病例疗程结束后血清 TNF均有下降 ,但针刺组下降明显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肢体功能评定显示 ,针刺组 15 d后肢体功能明显提高 ,针刺前后有明显差异 ( P<0 .0 5 )。而对照组经一般治疗 15 d后肢体功能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脑梗塞早期进行头针治疗能降低血清 TNF含量 ,促进脑组织的恢复 ,加强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针刺足三里对脑梗塞大鼠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塞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对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影响以探讨针刺对脑梗塞的治疗机制。方法制备脑梗塞模型大鼠,对照组不予治疗,梗塞组针刺病灶对侧足三里;观测针刺前后两组脑组织含水量及MPO活性的变化。结果梗塞组针刺后与针刺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针刺治疗脑梗塞的机制与其减轻脑水肿和梗塞病灶、周围组织白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针灸方法干预"输"穴对气滞血瘀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分成针刺加艾灸组(简称针灸组)、针刺组和艾灸组,每组各30例。以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为观察指标,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及其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三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灸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针刺组、艾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与艾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艾灸干预"输"穴的镇痛效果及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艾灸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瓜蒌连翘汤联合针刺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抗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瓜蒌连翘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瓜蒌连翘汤联合针刺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可靠,优于单纯抗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远近取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针刺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远端取穴组和局部取穴组,以VAS、PPI为观察指标,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其VAS,PP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PPI评分组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疗前后VAS、PPI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远端取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针刺镇痛效果优于局部取穴针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疗法,同时给予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常规基础疗法的同时给予舒血宁、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具有改善微循环、抗坏血栓、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2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疗程结束后,2组JOA评分与第1疗程结束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超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改善患者的颈部症状、体征及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