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算法,结合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药物作用及剂量,构建一种基于药物剂量及作用的方剂核心用药配伍规律的新算法。通过构建方剂子网,根据方剂中药物作用及剂量确定核心药物及其权重;基于药物核心度权重构建中药方剂复杂网络模型;改进复杂网络标签传递算法对相关方剂的核心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挖掘。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产后中风方剂及用药为例,收集相关方剂143首,频次20的药物16味,支持度10、置信度80的关联规则组合88个,构建包含74个节点、1245条边的产后中风治疗用药复杂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算法发现药物聚类组合结果51个。通过分析研究发现,中医治疗产后中风用药以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补益气血为主,同时对改进的标签传递算法与传统的关联规则等方法进行比较,认为改进复杂网络标签传递算法可得出一些围绕核心药物的新颖且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组合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已上市中成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已上市中成药,构成中成药数据库,筛选后得到治疗气血两虚证的中成药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和Cytoscape 3.6.1对得到的中成药处方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得到中成药处方338种,数据分析。结果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当归,熟地黄,黄芪,甘草,人参等。主要治法为益气养血,补气养血,益气补血,滋补肝肾等。提取出的基础方为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八珍汤。结论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已上市中成药中治疗气血两虚证的中成药处方进行筛选分析,比较分析后发现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证的药物中,不同中成药采用不同的药物配伍,但是黄芪,熟地黄,人参,当归等药物的配伍使用仍是较为核心的部分。同时在这些核心药物配伍的基础上依据不同临床表现,进行加减配伍,使在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同时依据临床症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滋病(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证候学特点,探讨药物治疗(中西医或西医)对证型的影响。方法观察164例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后证型的变化,总结AIDS并肺部感染证型变化特点。结果 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痰热壅肺证减少15.3%,痰湿阻肺证减少8.6%,肺肾两亏证增加7.3%,气血亏虚增加2.4%,气阴两虚证增加0.6%,与AIDS合并肺部感染无关证型增加14.0%。结论 AIDS并肺部感染证型有虚有实、虚实夹杂,疾病前期为实多虚少,疾病后期为虚多实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治疗心力衰竭常见证型用药规律分析,探索治疗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古籍和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治疗心力衰竭的方剂,并将搜集到的方剂进行中医证候分型,使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算法,分别对3种证型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其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有效方剂476首,包含266味药,气虚血瘀证125首,气阴两虚血瘀证123首,阳气亏虚血瘀证228首。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核心药物分别为29、28、28味(核心药物用药频次大于等于总用药频次的13.6%);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两味药(药对)之间的关联规则分别为12、16、22条;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血瘀证、阳气亏虚血瘀证多味药(药组)之间的关联规则分别为16、20、26条。结论: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体现出3种证型的用药规律分别以补气、益气养阴、温阳为核心,加以活血化瘀、利水化痰,标本兼治,并配伍理气药,为治疗心力衰竭的总体处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收载的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内服方剂的用药规律.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主治气血两虚证的内服方剂,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并比较月经失调、不寐、虚劳的气血两虚证内服方剂的异同,确定3种疾病气血两虚证治疗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次、药对及核心组合.总结了《中药成方制剂》中治疗气血两虚证内服方剂的用药规律,疾病不同,证候相同,核心药物基本相同,反映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证候学特点,探讨AIDS的病因病机、病性及辨证分型.方法 观察100例AIDS患者的症状、体征、脉象,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患者舌象,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AIDS患者的证候学特点.结果 最常见症状体征为乏力、皮肤痒、纳呆、皮疹、胸闷等;舌象特征以舌色暗(紫)、苔薄白或白腻最多见;最常见的脉象为弦脉、沉脉、细脉等;最常见证型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肝郁气滞.结论 AIDS病因不外"正虚"、"邪侵"两端,虚劳和外感疫毒是病机的关键,主要分为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三大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利用复杂网络相关算法,结合方剂中药物"君臣佐使"的药物作用,分析中医痰症核心药物用药配伍规律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构建方剂子网,根据方剂中药物作用构建中药方剂复杂网络模型;其次,改进PageRank算法确立药物核心度,并使用改进COPRA算法挖掘用药规律;最后,搜集中医痰症经典方剂使用该方法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对比,该方法可发现更多基于核心药物的用药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基本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聚类、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揭示用药配伍规律的内隐性,是研究总结方剂配伍规律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Ⅳ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规律性。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分析271例Ⅳ期DN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Cr)、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血瘀"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本研究271例Ⅳ期DN患者中,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所占比例最低。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UAER均升高(P0.05);与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比较,气血两虚兼湿浊证UAER升高(P0.05);与其余4个证型比较,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Cr均升高(P0.05),但气血两虚兼血瘀证与气血两虚兼湿浊证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5个证型比较,气阴两虚兼血瘀证HbA_1c升高(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TC均升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4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湿浊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TG、Hcy均升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湿浊证与气血两虚兼湿浊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FIB均较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与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ESR较高(P0.05),但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3个证型比较,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PLT较高(P0.05),但脾肾阳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血瘀证、气血两虚兼湿浊证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Ⅳ期DN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肾阳虚证为主,随着从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向脾肾阳虚、气血两虚证演化,肾脏受损及"血瘀"状态加重,故治疗原则应以养阳补血为本,兼顾活血化浊。  相似文献   

9.
梁力伟  丁长松  黄辛迪  梁昊  蔡雄 《中草药》2020,51(2):496-506
针对传统数据挖掘技术难以揭示海量方剂配伍复杂性的问题,借鉴复杂网络思想构建"方-药"网络并基于重叠社区分析其组方配伍规律。首先将方剂内包含的药物抽象为节点、药间关系抽象为边、药物共现频次表示为边的权重,构建"方-药"网络模型,引入"药物影响力"的概念识别网络中的重要药物节点;其次提出一种基于重叠社区的"方-药"网络划分方法进行社区发现;最后分析划分后社区中蕴含的组方配伍规律。在基于《伤寒论》112首方剂构建的模型中,药物影响力大的药物符合张仲景"寒温并用、辛甘苦同行"的用药原则,结合FCM(fuzzyC-means)算法可发现隐藏在《伤寒论》整体模型中的常用药组;在基于《伤寒论》少阴病证构建的模型中,药物影响力大的药物符合少阴病证"温经扶阳、利水渗湿"的用药特点,并得到了分类明显的药物配伍社团。"方-药"网络模型中蕴含着高质量的重叠社区结构,分析社区中蕴含的内在规律可为方剂组方配伍及用药规律的探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挖掘刘焯教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方药配伍规律。方法:利用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收集刘焯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272份病例,提取可分析数据,利用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处方的核心药物、方药配伍关系。结果:复杂网络技术能够得出抽动症病例的核心药物处方及药物配伍特点的复杂网络图,边权值较大的白芍、茯苓、钩藤、玄参、等中药为节点形成网络中心,形成网络的核心处方。另外通过复杂网络可以分析出治疗高频抽动特征的方药配伍规律,且符合刘焯教授治疗经验。结论:本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理总结名老中医用药经验更具有客观性,便于经验传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名中医治疗肺癌的临床病案,探索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发现中医用药规律,为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提供基础。方法 基于国医堂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2666条处方数据,兼顾方剂信息和药物属性信息,依据节点关联度和属性相似度构建中药加权网络,找出核心药物,并进行药物社团划分,最后分析实验结果。结果 中药加权网络包含482个药物节点,4184条边,找出核心药物20味,划分出9个重叠药物社团,模块度为0.318。结论 在临床方剂数据上运用复杂网络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药物间的联系,基于属性相似度挖掘出药物社团,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总结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证用药规律。方法:纳入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患者166例,845诊次,将全部诊疗信息录入结构化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名老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复杂网络分析,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治疗RA的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周仲瑛教授治疗RA的核心药物有青风藤、地黄、黄芪、鬼箭羽、防己、赤芍、炙僵蚕、炙全蝎、制南星、炙桂枝、黄柏等,对RA的治疗祛风除湿、清热通络、温经散寒、化痰祛瘀、扶正补虚为主。结论: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充分反映了周仲瑛教授对RA病机的认识、辨证思路及组方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在中医范畴属于一种特殊"毒邪",能够长时间潜伏人体,大肆破坏脏腑机能,导致全身多系统气血阴阳亏虚、失调,继而因正虚抗邪无力,引起多种邪气侵犯的并发症。虽然国家出台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技术方案(试行)》,将AIDS分为3期12证,成为目前中医药治疗AIDS并发症的指导原则,但是由于不同地区气候、饮食习惯、生活环境不同,个人的情志际遇不同,众学者的学术流派、治疗经验不同,导致在诊治AIDS并发症过程中,病机、治法多有差异,甚至矛盾之处。笔者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AIDS并发症的文献进行研究,认为中医药对AIDS并发症的辨证论治不应该局限于单一证型或并发症,而应当把关注点扩展至整体脏腑功能、气血、阴阳是否亏虚失调,从"正虚而邪犯"的基本病机上把握AIDS并发症治疗,用药忌用单一属性及猛烈,预防传变应综合脏腑乘侮子母相及、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的理论与规律,在补益正虚的基础上着重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和谐,以期更好的防止AIDS并发症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肥胖症的核心中药及其配伍规律。方法:基于文献挖掘收集并整理出230例中医诊疗肥胖症的辨证处方,采用复杂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评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首先通过构建"中药"网络模型,引入复杂网络节点中心性分析思想,对"中药"节点进行多角度评估计算,挖掘核心中药节点。其次,选取复杂网络聚类算法FastNewman对中药网络进行聚类分析,探究中药之间的组合规律。结果:"茯苓""白术""陈皮""山楂"和"泽泻"等是诊疗肥胖症最常使用的药物,"白术""泽泻"与"茯苓"为最常配合使用,"当归""白芍"与"甘草"为最常配合使用。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发掘出的核心中药及其配伍规律与临床经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生理健康,中医药在其治疗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运用数据挖掘手段,以对痛经的治则治法及用药规律等进行探讨,从整体上认识痛经的病因病机、临证思路,为痛经中医药治疗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关联规则提示,当归、白芍、川芎、肉桂、香附为痛经的常用药物及用药核心。LDA模型分析提示,痛经方药主要包括四个潜在主题,分为血虚血瘀、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气血两虚夹瘀四个证型。聚类分析提示痛经可分为8个聚类。从古籍文献研究结果提示补虚及活血化瘀为治疗古代治疗痛经的核心,"因瘀致痛"、"因虚致痛"为发病关键,活血化瘀、益气养血为治疗痛经的核心大法,用药宜补中有泄,标本兼治。古代痛经用药证治经验为现代痛经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周仲瑛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搜集周仲瑛教授诊治的冠心病医案,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核心用药,以及病机和中药的关系。结果:共搜集168诊次医案,病机以气阴两虚、心营不畅最为多见,核心用药以丹参、太子参、麦冬、砂仁、全瓜蒌、法半夏、川芎等为主;网络节点(中药)聚类后得到六大类,分别对应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等六类病机。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上,周老坚持审察病机,以机立法,以法选方,随证加减,临证用药以气阴双补、祛瘀化痰、补气健脾、温中散寒、滋补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研究已上市中成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为临床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和新药研发提供新思路。方法:从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药智网“中成药处方数据库”中查找“消渴”“糖尿病”等关键词,找出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处方并建立数据库,通过Excel、中医医案知识服务共享系统、复杂网络分析软件(Liquorice软件)对所涉及中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成药71种,涉及中药158味,得出了这些药物的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特征及组方规律;得到71种中成药的核心处方;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兼内热、阴虚内热、气阴两虚兼血瘀、阴虚燥热兼气虚血瘀证,并分别得到5个证型的核心处方及相应配伍。结论: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已上市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进行组方分析,得出其用药规律及和核心处方,可为指导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李友林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用药复杂网络的分布模式及配伍规律。方法以李友林诊治的679例慢性咳嗽患者所用中药为数据来源,采用互信息关联方法构建使用频次排名前100味药物之间的关联关系,设定权值为1,应用Pajek2.0绘制中药复杂网络的可视化图,包括不同类别节点图和k-网络核心图,并分别计算节点连通分量、度值、聚类系数及网络核心等复杂网络属性指标。结果 679例患者共使用中药199味。用药频次前100位中药的复杂网络属性指标中,度值为5的节点共计15个,分别是白术、五味子、紫菀、肉桂、紫苏子、浙贝母、乌梅、紫苏叶、龙骨、益智仁、桂枝、竹茹、黄芪、枳实、百部;聚类系数为1的节点共计9个,分别是麦冬、知母、陈皮、桔梗、藿香、佩兰、紫苏梗、天花粉、诃子;整个网络中各自连通的子网络共计12个;核心k值为3的节点共计27个,分别是白术、干姜、五味子、厚朴、半夏、麦芽、谷芽、紫菀、山萸肉、木香、肉桂、紫苏子、砂仁、白前、浙贝母、乌梅、紫苏叶、龙骨、牡蛎、党参、益智仁、附子、桂枝、黄芪、枳实、柏子仁、乌药。以核心k值为3的27个节点排列于网络中心形成3-核心网络图,以度值最高的中药节点作为整个网络的中心节点绘制100味中药网络节点分类图,网络中心显示益气健脾、温补宣发、止咳化痰、理气及重镇安神的药物组合,周围依次排列健脾、化湿、收涩、安神、消食、理气、止咳化痰、滋阴、清热、温阳、解表及补血活血的药物组合。结论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李友林治疗慢性咳嗽用药以温阳健脾益肺为主,以辛散、化痰止咳、固涩敛肺为辅,并尽量少用苦寒直折、滋腻碍胃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杂网络挖掘古代止痛方剂用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凡红  李明  李敬华  牛亚华 《中医杂志》2013,54(2):145-148,166
目的 通过复杂网络挖掘技术,总结古代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配伍规律及用药特点,以期为疼痛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汉代到金元时期的代表性方书著作14部,收集止痛方剂2 746首,建立中药止痛方剂数据库并进行术语规范;利用复方药物配伍的无尺度网络规律,构建止痛方剂复杂网络,分析止痛方剂的核心药物及配伍规律.结果 按疼痛部位分类,挖掘出腹痛、胸心痛、头痛、肢节痛、腰痛、胁痛、眼目痛、咽痛、全身痛、齿痛在汉唐、金宋元时期排名前10位的高频单味药和药对.结论 运用复杂网络挖掘技术,得到了汉唐、宋金元时期治疗各类痛证的核心药物、配伍药对以及用药特点,为今后进一步深入挖掘历代止痛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河北中医》2021,43(2)
朱教授将脱发辨证分为肝肾不足证、脾肺气虚证、脾肾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肝郁血瘀证,肝肾不足为核心证型,临证采用"内服—外治—膳食调节—心理疏导"综合疗法,推崇以六味地黄汤(丸)为基础方加减治疗,配合中医特色外治法、膳食调整、心理疏导等方法综合治疗,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