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最终治疗组完成31例,对照组完成29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后宣教、饮食指导等,不予其他干预,定期随访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浓煎剂健脾利湿解毒方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入组前与观察/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以及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如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等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观察/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患者观察/治疗3个月后、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息肉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腺瘤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17%(P<0.05)。观察/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入组前(P<0.05),治疗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EGF、VIP、SP水平均明显低于入组前(P<0.05)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半年、术后1年息肉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年腺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利湿解毒方治疗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术后脾虚湿毒证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率,尤其对预防腺瘤性息肉的复发有一定疗效。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调节胃肠激素紊乱,阻断新生血管生成,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健脾消积清热法防治大肠腺瘤息肉复发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消积清热法对大肠腺瘤息肉复发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血清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糖类抗原199(CA199)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行电子内镜下腺瘤性肠息肉切除,对照组术后除常规治疗外不给予其他治疗,观察者于术后第2天起给予健脾消积清热汤内服治疗。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SGF、CA199、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EGFR含量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清热汤治疗大肠腺瘤息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能显著降低大肠腺瘤息肉复发率,可能与抑制血清TSGF、CA199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防治腺瘤性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于东莞市中医院就诊的腺瘤性大肠息肉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行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术后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观察组进行理气六君子汤治疗,术后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复发率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腹痛、大便频率、便血、大便性状和大便习惯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对照组的大便频率、便血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瘤性大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患者进行理气六君子汤治疗,可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较好,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消覃汤加减对大肠息肉摘除(脾虚夹瘀证)1年后息肉再发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择大肠息肉摘除术患者149例,均病史资料完整、中医辨证为脾虚夹瘀证且术后1年复查肠镜;其中规范服用消覃汤1年者(治疗组)79例,未服任何药物者(非治疗组)70例。比较两组大肠息肉摘除1年后的再发及中医证候情况。  结果:①大肠息肉摘除1年后,治疗组再发率为18.99%(15例),低于非治疗组的38.57%(27例)(P<0.05);其中治疗组腺瘤性大肠息肉、非腺瘤性息肉再发率分别为20.75%、15.38%,非治疗组分别为42.86%、32.14%,组间腺瘤性息肉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除畏寒怕冷无明显改善外(P>0.05),其余各单项证候均有改善(P<0.05)。  结论:消覃汤加减对大肠息肉摘除术后(脾虚夹瘀证)的息肉再发有一定防治作用,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乳痈消方口服联合芙黄膏外敷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气滞热壅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乳痈消方联合芙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予青霉素静滴,2组均予饮食、心理指导和手法定时排乳等.治疗1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统计治疗期间与治疗结束后7 d内2组患者不良转归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疗程结束后7 d内治疗组出现乳腺肿块处脓肿2例(不良转归发生率为4.0%),对照组出现肿块僵硬且变大6例、乳腺肿块处脓肿5例(不良转归发生率为2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抗生素治疗与乳痈消方联合芙黄膏外敷治疗均可降低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炎症反应,改善临床证候,乳痈消方联合芙黄膏外敷疗效明显优于抗生素,且不良转归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月明痛风合剂治疗肝肾亏虚型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尿酸水平、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肾亏虚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口服中药汤剂月明痛风合剂,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血尿酸水平、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于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利、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评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关节肿胀、关节活动不利、腰膝酸软评分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关节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神疲乏力、形体消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与口服秋水仙碱片相比,月明痛风合剂治疗肝肾亏虚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蒲苓连夏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最终2组各完成29例.治疗组予蒲苓连夏方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中医证候积分、24?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并评估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Gerd-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反食、嗳气、胃脘不适、口干口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寐差、大便稀溏积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治疗后2组患者24?h食管阻抗-pH监测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反流总次数、非酸性反流次数、>5?min酸反流(pH<4)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等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蒲苓连夏方能有效改善痰热郁阻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酸指标及各项中医证候,明显缓解抑郁情绪,且指标、症状改善及疗效均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茅伟达  蒋立新  胡星  吴菁宙  黄冠 《陕西中医》2022,(10):1459-1462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对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患者胃肠功能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结肠癌根治术后采用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胃肠激素、肠黏膜屏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的变化,记录两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指标低于治疗前,抑胃肽(GIP)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GAS、MTL、内毒素、DAO、D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GI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可改善胃肠激素,减轻肠黏膜屏障的损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方疏肝益胃汤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或)异型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组予中药汤剂疏肝益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胃脘胀满或疼痛、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嗳气)积分、病理(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积分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比较证候疗效、病理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及病理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与中药汤剂疏肝益胃汤治疗均能明显改善肝胃气滞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及(或)异型增生患者中医证候及胃黏膜病理状况,中药汤剂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0.
郑娱  杨婧  王琛 《江苏中医药》2021,53(11):35-39
目的:观察消白方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对IgA肾病[慢性肾脏病(CKD)1-3期]气阴两虚兼湿热瘀阻型轻中度蛋白尿患者肾功能、蛋白尿及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5例IgA肾病(CKD?1-3期)轻中度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2组均予营养支持和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加用中药免煎安慰剂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组加用消白方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尿蛋白指标、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改变情况,并做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大便溏臭、脘腹胀闷、夜尿增多、神疲证候积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24?h?UP)、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A/Cr)、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尿α1微球蛋白(Uα1-M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对照组24?h?UP、MA/C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IL-6、IL-17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在硫酸羟氯喹基础上加用消白方颗粒可有效改善气阴两虚兼湿热瘀阻型IgA肾病(CKD1-3期)轻中度蛋白尿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肾功能,进一步降低尿蛋白排泄,提高临床疗效.中药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部分炎症细胞因子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1.
徐升  吴敏华  徐芳  祝芳  黄绿澜  陈豪 《新中医》2022,54(1):104-107
目的:观察平息汤保留灌肠联合益生菌对腺瘤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腺瘤性肠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手术,术后对照组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平息汤保留灌肠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2组手术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比较2组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周,2组腹部胀痛、大便稀溏、便血、食欲减退、精神匮乏、畏寒怕冷评分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上述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7.50%,低于对照组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其中腹胀腹痛1例、便秘1例、感染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其中腹胀腹痛5例、便秘4例、感染2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息汤保留灌肠联合益生菌可缓解腺瘤性肠息肉的临床症状,防止术后肠息肉复发,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李卫军 《吉林中医药》2014,(10):1055-1057
目的观察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对老年胃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胃息肉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行胃镜下息肉电凝电切术治疗,术后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健脾祛瘀合剂治疗,2组患者治疗1疗程后行胃镜取手术部分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观察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积分改善情况;并对比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1疗程后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疗程后胃镜检查显示观察组胃黏膜病理积分、炎症积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胃息肉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祛瘀合剂联合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胃息肉,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黏膜修复、缓解黏膜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健脾消痰法治疗脾虚痰阻证结直肠腺瘤患者,观察其对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结直肠腺瘤复发率、结肠腺瘤性息肉蛋白(APC)、β-连接素(β-catenin)、磷酸酶基因(PTEN)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脾虚痰阻证结直肠腺瘤患者采取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在内镜下切除后不另做治疗,观察组在内镜下切除后给予健脾消痰汤治疗,28天为1个疗程,观察1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在症状、体征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便血、腹痛、腹胀、头重肢困、食少纳差、黏液便、排便不爽、脉象方面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结直肠腺瘤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APC、PTEN在肠黏膜的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β-catenin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消痰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减少结直肠腺瘤的复发,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消浊汤对痰瘀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4例痰瘀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予改善生活方式及运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健脾消浊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腰围、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5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围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腰围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中医证候积分、腰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血清hs-CRP治疗后差值比较,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④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幅度与腰围下降幅度(r=0.410,P=0.016)及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r=0.492,P=0.024)均成正性弱相关。结论健脾消浊汤治疗痰瘀型代谢综合征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低度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可降低血肌酐及血尿素氮,治疗组血肌酐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温潜健脾化瘀泄浊方治疗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肺健脾方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82例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肺健脾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证候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鼻腔分泌物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OS)、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21%(83/91)]明显高于对照组[72.53%(66/91)](P<0.05).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各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躯体疼痛、情感角色限制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EOS百分比、S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健脾方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不仅能调节免疫功能及炎性状态,而且可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肠镜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大肠息肉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麻醉状态下经肠镜切除。对照组采用套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频电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切除息肉,成功率为100%。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镜下高频电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近远期疗效均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然  陈正彦  杨坤  李素娟 《新中医》2022,54(6):153-157
目的:探讨大肠腺瘤性息肉不同中医证型与P53基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肝郁气滞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寒邪内阻证组各20例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并行息肉摘除术治疗;另选择正常人20例设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组P53、b FGF表达阳性率并作比较;采用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大肠腺瘤性息肉不同中医证型的P53基因、bFGF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P53基因、bFGF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大肠湿热证组、脾胃虚弱证组P53基因、bFGF阳性率均高于肝郁气滞证组、寒邪内阻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湿热证组P53基因、bFGF阳性率高于脾胃虚弱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气滞证组、血瘀内停证组、寒邪内阻证组间P53基因、bFGF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瘤性息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抑制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65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内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后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依证型辨证治疗,连续服用中药3个月,1年后随访复查肠镜。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息肉大小、数量、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是影响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2.5%,对照组为3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膳在大肠息肉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按中医分型为湿瘀阻滞证、肠道湿热证、气滞血瘀证、脾虚夹瘀证,予辨证施膳对症治疗,观察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施膳治疗大肠息肉效果显著,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