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镜清教授临证注重诊病知理、辨证识机,并在总结古代理论与当代诸多医家冠心病诊治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刘完素病邪兼化论,提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痰瘀兼化",即痰瘀互结贯穿始终,早期"湿化",活动期"热化",后期"虚化",并以此为总纲统领冠心病之诊治。今从理法方药等角度对其冠心病的临证诊疗经验进行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
病机是认识疾病病变的关键,抓住核心病机演变发展的规律,是中医临床诊疗的主旨和核心。病机兼化理论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提出,用以从病机层面理解疑难复杂疾病病证关系和把握其演变规律,在明确疾病基本矛盾的同时,兼顾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章通过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机兼化框架,揭示其病机演化规律,认为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湿毒始终是本病的病变核心,初期寒化,进展期热化,恢复期虚化是本病病机的传变方式。知本病之机,可未病先防,知病机传变,可截断扭转,有利于临床上增强对疾病发生发展趋势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3.
赵昕  齐文升 《北京中医》2012,(2):108-109
冠心病属"胸痹"、"心痛"范畴。"阳微阴弦"是古今医家认同的冠心病的主要病机。然而现代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群类的体质特征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亦须因时变通。现代社会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饮食作息的改变,致使现代人虚寒日少,阳气有余,郁火渐增,气机不畅,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热结、血瘀二者在病机演变中又相兼互化。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现代冠心病应重视"热结血瘀"的病机。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昕  齐文升 《北京中医药》2012,31(2):108-109
冠心病属"胸痹"、"心痛"范畴。"阳微阴弦"是古今医家认同的冠心病的主要病机。然而现代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群类的体质特征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医学对于冠心病的认识亦须因时变通。现代社会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饮食作息的改变,致使现代人虚寒日少,阳气有余,郁火渐增,气机不畅,血瘀停着不散,心脉不通,热结、血瘀二者在病机演变中又相兼互化。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现代冠心病应重视"热结血瘀"的病机。  相似文献   

5.
癌毒病机理论是我们在传承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的基础之上创建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根据癌毒病机理论及临床实践,阐明肠癌的病因、病理因素、病位和基本病机、病机演变规律,并提出肠癌的治疗原则、主要治法。积极推广应用癌毒病机理论辨治肿瘤,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肠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病机是导致疾病的关键点,贯穿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它是不断变化的,痛机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热点,而病机演变临床及实验的研究有利于对疾病进行整体认识,并掌握贯穿整个疾病发展过程中基本病机变化,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胸痹(冠心病)病机演变探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整体角度,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胸痹病机演变的一般规律.认为胸痹病机多见本虚标实,心阳虚与心阴虚是胸痹的始发病机,为疾病之本;痰浊、血瘀是机体阴阳气血津液代谢失调的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又作为致病因素导致病机发生转变,为病机演变的必然过程,并常可相兼互化,为疾病之标;以上病机形成之后常缠绵难愈,不易祛除.胸痹病程日久,病机日渐复杂,常易引起寒凝、气滞和郁热,导致胸痹的急性发作或进一步加重,经有效治疗后容易逆转,为标中之标.以上构成了胸痹病机动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在治疗上应分清标本主次,辨证施治,急性期或芳香温通、或行气解郁、或清解郁热以治其标,缓解期益气养阴,活血化痰以治其本.  相似文献   

8.
严冬 《江苏中医药》2015,47(9):72-74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教学的关键要让学生掌握辨证论治,而如何审证求机是教学核心。为了更好地厘清病机,笔者总结了一些规律:总体把握病机由基本病机、系统病机、疾病病机、证机概要、症状病机五个层次组成;疾病病机由病变部位、病理性质、病理因素、疾病基本病机、病理演变五个部分组成;病位一般包含五行相关、功能相关、脏腑表里相关三个相互关系;病理因素具有特异性、兼夹性、转化性、损伤性四大特性;病性的判断一般以八纲属性进行分类,以标本缓急判断病情的轻重;病机归纳包含病位、病理因素、病理性质、功能失常四个要点。此外,病理演变和转归有正盛邪退,疾病向愈;正虚邪恋,病情迁延;阴竭阳亡,病人死亡三个方向。通过对病机的正确认识,可提高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从中医脑络功能演变谈轻度认知障碍的病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世军  赵宜军  张文生 《中医杂志》2011,(19):1627-1629
从脑络功能演变的角度对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病和病机进行了探讨,提出"脑络痹阻,毒损脑络"是轻度认知障碍的核心病机,并对轻度认知障碍向老年痴呆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轻度认知障碍向老年痴呆转变是一个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由功能性改变向器质性改变的过程。此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了轻度认知障碍的病理演变规律,提出年龄相关的脑血管功能障碍是其始动机制,脑能量代谢障碍、微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是其加重和演变的重要环节,神经细胞凋亡和突触受损/缺失是其终末病理改变,乙酰胆碱(Ach)的质与量的不足或其受体的下调是其学习记忆障碍的执行机制。并指出了该认识对轻度认知障碍和老年痴呆临床和研究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机,提出了"脾虚络阻毒损"为CAG的基本病机,"脾虚""络阻""毒损"是CAG病机演变中的基本因素,多表现为脾胃亏虚→胃络瘀阻→毒损胃络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脾胃亏虚是CAG的始动因素、发病之本;胃络瘀阻是CAG致病的关键条件;毒损络脉是CAG发展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本病的表现较为符合络病发病的特点,通过络病理论可以更好地阐明CAG的病机特点,更加深入了解CAG的病机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基于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缺血性眼病的核心病机是"目络瘀阻"。"虚、瘀、毒、水"是缺血性眼病"目络瘀阻"病机演变过程中的基本要素,表现为络虚生瘀、瘀而生毒、毒邪伤络、饮生阻络、痰瘀互结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正虚是缺血性眼病内在的发病基础,目络挛急是发病的始动因素,目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本病的发病较为符合络病由气及血及络的发病规律。因此,依据缺血性眼病目络瘀阻病机特点,确立了"活血通络"为治疗大法,并创立了5个通络方剂。现将缺血性眼病的中医病机和治疗总结如下,对丰富其内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桂枝芍药知母汤为治疗历节病的经典名方,出自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现代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诊治。六经传变规律揭示了疾病产生、变化、转归的一般规律,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成书的线索。从方剂组成的角度,对桂枝芍药知母汤组方原则进行研究,并从外邪传经变化的角度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病机的演变过程,从而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两种形式,而痰浊、血瘀两种病邪的相兼与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痰浊和血瘀既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两种致病因素,在某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兼化致病,形成"痰瘀兼化"病机,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居重要地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首次明确冠心病"痰瘀兼化"病机。本文对病邪兼化尤其是痰瘀兼化,以及痰瘀兼化所致的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做一阐述,旨在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瘀兼化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经》提出"谨守病机",并阐述谨守病机的思想和重要性,迄今为止,谨守病机仍是规范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且为当前病证结合的重要研究环节。基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甚至为癌前病变,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把握该病病机和发展演变对临床诊疗作用重大,由此笔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更当遵循"谨守病机",本文分别从"守CAG之病机主线,标本兼顾""健脾理气为总则,加减防病之变"两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守"病机之纲,将针对基本病机的治疗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同时结合不同阶段的证候施以辨证论治以"防变",为临床治疗CAG在把握疾病主要矛盾及其演变特点上能够知常达变,以简驭繁,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论"识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之枢机.辨识病机("识机")为临床诊疗之核心环节,上承"辨证",下启"论治".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识机"从"辨证"中分离出来,彰显"识机"的独立性和重要性."识机"主要包括3个方面:其一是凝练"基本病机",这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规律;其二是抓住"主要病机",这是疾病特定阶段病机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病机原义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枢机,具有微小性、主导性、方向性等特点。基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义病机当为“年高肾衰”。从病机“原义”层面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及演化规律,有助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  相似文献   

17.
既往银屑病主要从"血"分论治,单纯的辨证论治割裂了病机的完整性,本文试从银屑病发病开始,整体把握银屑病的病机变化,以风温之邪外袭,动血发斑,伏风伤血,透热养阴为病机,动态的归纳了银屑病的整个病机演变过程,更符合临床。  相似文献   

18.
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中国的航天实践相结合,创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体系,是适应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良好契机。深入挖掘中医基础理论,从整体上把握航天疾病的病机演变规律,对中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失重、辐射、时空变化、飞船环境四个主要的太空环境影响因素,探讨了航天疾病的中医病机,以期为中医药在航天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病机、辨证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特色术语之一。病机是疾病病变的关键点,中医诊察疾病首先要认识疾病的病机;辨证是一种认识疾病的方法,是辨识病机(证机)的思维过程,病机(证机)是辨证的结果,辨证辨的是病机(证机)。不同的病证各有其适宜的辨证方法,证候是辨证的基础,是病机的"承载体",中医往往通过认识中医病证的当下证候而认识病机。随着病期的变化,证候是变化的,辨证首先要认识到疾病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证候特点,辨出证候之病机才能确定治则、治法与相应的方药。证候为证的外候,证候=证+候,其中"证"为证候之病机即证机。证机为疾病阶段性病机,为当下证候之证机。证候为证机表现于外的临床征象,一个证机反映的是病在某一阶段的病变关键点,而病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证候、具有不同的证机。证候随着病期的变化而变化,各个阶段的证机共同反映该病的病机,各个证机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与发展规律。方证辨证是辨证机的典范,方证辨证的核心问题是方剂主治的病机和症状必须与证候的病机和主症相互对应,其实质仍是方药与病机相对应,而不是一证一方简单机械的对应关系。临证经验丰富的学者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把某一类症状固化成一个证候,并充分认识到此证候的证机,当再次遇到此类病证时且四诊获取病证资料后,提取信息、辨识信息,分析病位、病势、病性等复杂的辨证过程得以迅速完成,并与某方药密切关联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医籍虽未明确记载口腔肿瘤病名,但对"舌岩""舌菌""口疮""茧唇"等病证描述详尽,对其发生、发展及病因病机也多有阐述。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认为脾虚痰湿是口腔肿瘤的基本病机,贯穿于疾病的发展全过程,而气阴两虚是口腔肿瘤术后病机的演变趋势,且不同病程阶段表现出不同的临床兼证,现分述如下。1脾虚痰湿是口腔肿瘤基本病机《圣济总录·口齿门》载:"足太阴脾之经,其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