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是临床女性常见疾病。结合临床实验研究与名家临证经验,从生理病理等多角度探讨气血津液病变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并从气、血、津液三方面的发病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以期拓展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少阳、阳明论治围绝经期焦虑症的可行性。方法:依据围绝经期女性病理生理特点,以"五七,阳明脉衰"及"少阳枢机"理论为基点展开探讨。结果:女子衰老始于阳明,病邪外传波及少阳,少阳气机郁滞,内生郁热可致焦虑,故从两经经脉循行、络属脏腑和病理生理特性论治,少阳枢机转利,阳明气血充足则疾病得解。结论:从少阳、阳明论治围绝经期焦虑症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女性的社会角色逐渐增多,生活工作压力增加,在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变化期更易出现情志问题,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雌激素替代和抗抑郁药物,但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不良反应大。丛慧芳教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有独到见解和临证经验,认为“肾虚-枢机不利”是本病的发病基础,“肾虚-枢机不利-心脑失济”是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的病机关键,提出补肾和解枢机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大法,治疗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疏通气机、调和气血、镇惊安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妇科内分泌系统紊乱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和诊刮。中医妇科治疗功血则根据女性生理、病理特点辨证论治。尤其对绝经过渡期妇女即围绝经期妇女功血,治疗有较大优势。且能调整围绝经期女性内分泌及围绝经期症状。笔者采用益气固冲补肾法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是女性一生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围绝经期出现的问题并不单纯是生理问题,而是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综合问题,亦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涉及婚姻及家庭各方面。近10余年来,围绝经期的中医研究亦是个热门课题。由于该期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严重影响本人以及家人的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教育,治疗等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医学工作者对围绝经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微血管性心绞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郝伟教授认为正气虚弱,痰瘀毒风是该病常见的病理因素,并善于运用络病学理论指导临床,同时注重围绝经期女性生理、病理特点。郝教授在临床辨证中注重气血虚实变化与病理因素对心之络脉的影响,诊断时重视舌诊,治疗时注意顾护脾胃,强调精准辨证,合理谴方,取长补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吴怡  葛梦迪  曹雯雯  王云瑞  张杨  赵颜 《河北中医》2023,(4):695-698+704
围绝经期是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是一段正常生理性变化时期,大部分女性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但是也有部分女性会出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功能障碍,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焦虑情绪是围绝经期女性常出现的情绪障碍之一,可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针刺疗法是中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其形式多样,操作便捷,绿色健康,在治疗女性围绝经期诸症方面也效果显著。本文将就围绝经期焦虑情绪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针刺治疗机制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围绝经期焦虑情绪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苏玉梅  杨鸿  张镇 《河北中医》2006,28(12):920-920
女性绝经前后是机体功能减退,细胞凋亡老化的生理过程,这种生理变化在某些女性可以反映于外而表现出一系列病理现象,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984~2005年,笔者应用二仙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56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绝经前后诸  相似文献   

9.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从十二消息卦变化规律角度推理女性围绝经期出现肝肾阳虚为主的生理变化,并阐释此生理变化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以期为中医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90-1892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冲任二脉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文献,从冲任二脉的循行分布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系、冲任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冲任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关系的现代研究、调理冲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中医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提出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冲任失调型的辨证太笼统,当有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通过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女性心悸的研究情况,发现围绝经期女性心悸发病与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病机为阴阳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病位在心,与肾、肝、脾关系密切,常见证型包括阴虚火旺证、心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脾不调证、肝郁气滞证。本病治疗多针对病机,辨证论治,通过滋阴降火、温补肾阳、益气养阴、疏肝健脾、疏肝理气以调整阴阳气血,促进机体恢复动态平衡。参考文献33篇。  相似文献   

12.
总结刘玉洁教授运用调更解郁方治疗热郁少阳型围绝经期抑郁症临床经验。围绝经期抑郁症(Menopause Depression)是处在围绝经期的女性常伴发的一种精神情感障碍。在这一特殊时期,女性可能经历来自生理、心理及社会各方面的转变,长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极易造成部分围绝经期女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最终发展为围绝经期抑郁症。刘玉洁教授认为情志不遂、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重要病因病机,治疗以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为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是妇女生命进程中必然经历的生理过程,大部分女性在此期出现或轻或重的围绝经期症状.本文从中医学传统理论入手,从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起居养生、定期检查等5个方面阐述围绝经期妇女的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中医发病机制。方法:分析肾、心、肝三脏与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关系。结论:心肾不交、肝阳上亢是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主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生理阶段,该时期部分女性因卵巢合成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临床出现眩晕耳鸣、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月经不调、抑郁焦虑等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Peirmenopausal Period Syn-drome,PMS)[1]。多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所致。是影响当下现代女性的一大疾患,具有发病率高、症状纷杂的特点。有研究显示,约有84%的围绝经期女性至少经历一种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症状,极大损害了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围绝经期失眠根本病机当责之于肾,笔者认为与肝也密切相关。肾精不足为围绝经期失眠的基本病理基础,肝气郁滞与肝血不足是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重要病理因素。肝肾同源,肝肾二脏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围绝经期失眠的发生发展。临床上从肝肾论治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显著,初期当以补肾疏肝为法,中后期以补肾平肝、养肝为主,兼顾其他病理产物。该文从肝肾角度对围绝经期失眠进行论述,以冀有助于临床审因论治及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情志异常中、西医发病机理,通过整理近五年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围绝经期女性情志异常主要包括抑郁和焦虑两方面,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是引起围绝经期情志异常的中医基本病机;长期慢性应激、HPA轴过度激活、内分泌三大轴系调节紊乱引起免疫系统炎症因子过度激活等共同作用于中枢神经海马是引起围绝经期情绪异常的主要病理改变,其中HPA轴过度激活是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18.
吴忧  梁文娜 《河南中医》2022,42(4):510-513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脏生理功能衰退,肝失疏泄,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因郁致病,使得机体产生各种病理变化,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肾为"先天之本",肾气的盛衰对女性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围绝经期出现的月经紊乱可使女性对绝经产生恐惧心理,进而诱发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在绝经前后,肾精衰竭,肾气不足,天癸将绝,冲任二脉...  相似文献   

19.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其经、孕、胎、产、乳均以血为基础,一生中多处于“血不足”的状态。肝血亏虚所致气血化生、贮藏、血量调节等肝藏血功能失调与衰老和围绝经期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围绝经期女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和肝藏血的功能,认为肝血不足、肝藏血功能失调会加速围绝经期女性的衰老,并提出从中药五味之“酸、甘、辛”养肝血、柔肝体、调肝气以延缓围绝经期女性的衰老。  相似文献   

20.
正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显著,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引起一系列绝经综合征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现代医学定义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为围绝经期综合征~([1])。失眠是围绝经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发生率已达到70.6%~([2]),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女性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翁庚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30年,治疗本病有较丰富的经验体会,翁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症与特定生理时期出现的血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