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中医肾病证候研究现状,综合古今相关文献资料及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整理肾病娃候信息。用证素辨证方法,识别肾病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明确中医肾病证候类型、证候名称及辨证要点,补充完善中医肾病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医肾病证候研究现状,综合古今相关文献资料及现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整理肾病证候信息,用证素辨证方法,识别肾病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明确中医肾病证候类型、证候名称及辨证要点,补充完善中医肾病证候的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微观辨证”的产生,以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各自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入手,提出“微观辨证”是“宏观辨证”的深化和补充,并提出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结合中药方剂的特点从化学角度分析为多组分、作用于机体的靶点亦是多环节的复杂体系与中医“证”的相关性,建立以证候多维靶点为目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回顾近年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的编制情况,归纳中医量表在研究和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目前中医证候辨证量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中医证候辨证量表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慢性肾衰(CR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并进行辨证施护.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CRF患者四诊信息资料,探讨深圳地区CRF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在120例CRF患者中,正虚证型以脾肾气虚为主,其次为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证最少.邪实证中最多为血瘀证,其次为湿浊证、湿热证.结论 深圳地区CRF的中医证候特点是本虚标实,正虚(脾肾两虚)为本,邪实(湿热瘀阻)为标.早期辨证施护对延缓肾功能恶化、改善预后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整理分析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机器检索与人工手检,检索2003—2013年CNKI及万方数据库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文献。结果:大肠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病理分型及分期、血清标志物、基因与蛋白表达、病变部位、转移情况和恶病质情况等几个方面探讨。结论:由于其中医辨证分型尚未有统一的标准,相应研究方法也尚未成熟,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微观辨证还需要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完善研究技术,使大肠癌的微观辨证研究更加客观,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综述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进展,并对AD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AD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复杂证候。虚证可见肾虚、心虚,实证可见痰浊、血瘀等。以标准规范的证候要素为基础,具有中医特色的AD诊断标准及证候量表已使用于临床。AD的生物学研究可为中医证候微观辨证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助于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有机结合,进而制定出与AD整个病理发展过程相适应的证候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候定量诊断的研究现状与思路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准确性是考查中医疗效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中医的辨证依据较多依赖主观因素,较少借鉴客观指标,致使辨证结论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同时表现为个体差异大、可重复性差等诸多不足[1].又由于受到医生水平、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证候难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束缚了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应用现代技术进行证候的定量化研究是建立统一、规范证候诊断标准的重要途径,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  相似文献   

9.
辨证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存在。证候规范应明确证、症状、体征、证候等概念,认识中医获取证候的特色,正确诠释、理解证候。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中医证候微观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龙  洪芳  何建成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19-3121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借助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医微观辨证与中医传统宏观辨证相结合是传统中医"四诊"手段的拓展和延伸。文章从冠心病中医微观诊断指标与中医证候相关性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辨证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微观指标(如心电图、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指标等)的关系,为今后制定统一的冠心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临床诊治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证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症的中医证候.方法 收集男性不育症患者389例,对其进行症状观察及证候分析.结果 男性不育症临床可见到12个证候,依据其出现的频数由大到小分别为肾阳亏虚证、肾精不足证、寒凝血瘀证、脾胃气虚证、心气亏虚证、痰湿内阻证、气血两虚证、肾阴亏虚证、肝经湿热证、肝郁气滞证、肺气亏虚证、心肾不交证.389例患者中有52例(占13.37%)的患者除不育外,无其他临床症状.结论 随着男性不育症发病率的增高,其证候类型较传统增多,并且发现无证候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辨证分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应用调查问卷调查416例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评分40.47~91.27分,平均(70.14±6.63)分;中医证候积分4~50分,平均(14.60±1.99)分。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得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呈负相关,且不同证型的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肝硬化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消除患者症状,以全面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人群的中医证候类型,并探讨其中无症状人群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患者108例,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有证候和无证候两组,有证候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无证候组进行中医体质分类,两组均进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的比较。结果:有证候组属气阴两虚证者最多,热盛伤津证次之,痰(湿)热互结证最少,3种证型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差别(P0.05);气阴两虚证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最高、热盛伤津证次之、痰湿互结证最低。无证候组以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平和质为主,其中气虚质和痰湿质最多,4种体质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差别(P0.05)。有证候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无证候组(P0.05),无证候组年龄明显小于有证候组(P0.05)。结论:新诊断糖尿病人群可分为有证候和无证候者,有证候者可进行中医辨证论治,无证候者可辨体质和辨病机。无证候并非"无证可辨",应把"辨体质"与"辨病机"列入中医辨治思想中,补充四诊及辨证论治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慢性胃炎的现代文献,探索辨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设定检索策略,将符合标准的合格文献纳入,建立文献数据库,提取相关的证候要素,同时规范证名,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脾、肝和胃;病性以湿、热、痰、气虚、阴虚为主。结论 慢性胃炎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证候名称目前缺乏规范,成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的瓶颈,“证候要素”的引入很有必要且为实现中医辨证的量化、客观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SOM)中医体质及证候的分布情况,探讨"辨体"与"辨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问卷形式对335例SOM患儿进行体质辨识,通过Pearson分析患者体质与证候的相关性.结果 平和质(26.57%)为SOM患儿最常见的体质类型,气虚质(22.39%)、阳虚质(16.42%)、阴虚质(12.24%)及血瘀质(8.96%)为SOM患儿常见的偏颇体质类型,且儿童SOM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密切相关.结论 SOM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辨体"与"辨证"结合的方法纠正偏颇体质,有利于SOM的防治,对降低SOM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必要性.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塞病例随机分为A组(辨证使用丹参或川芎嗪注射剂组)、B组(丹参注射剂组)、C组(川芎嗪注射剂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基础治疗的同时,A组兼热象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无热象者给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丹参注射液;C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对不同组别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舌象评分并分析对比.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三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学评分与舌象评分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期脑梗塞均有相应的治疗作用,但在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方面,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眩晕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符合中医头晕诊断标准者,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医表征和证型做频数和百分比统计。结果除眩晕(头晕)症状外,出现率较高的症状有心烦易怒、口干口渴、耳鸣、记忆减退、怕冷、恶心呕吐等。出现证型共26种,比例较高的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痰浊中阻、脾气虚证、肝气郁滞等。结论本组眩晕证候特点与传统中医"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认识基本一致,如何更准确阐明眩晕症证候规律,有待辨证的客观化和样本量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8.
证素辨证研究钩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阐发辨证思维规律,整合诸种辩证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创立证素辨证新方法.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形成三阶双网结构的证素辨证体系.探索出双层频权剪又算法,制定证候辨证量表、证素诊断标准、常见证诊断标准.证素辨证是中医学术的重大发展,能更准确地指导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研究的思路.认为应围绕证候要素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并与文献调研相互验证、补充;对证候量化研究则需在某些基本环节上(如证候相关因素赋值、证候诊断阈值的确定)统一认识;同时要开展纵向研究,探索证候演变规律;微观辨证的研究需方法 学的创新,才能有望产生突破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脓毒症(Sepsis)是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ICU的最主要死亡原因。根据其证候特征,主要以《伤寒论》和温病学说作为病机研究基础,遵循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相传、卫气营血相传与脓毒症发展过程相类同。目前对脓毒症中医证候、病机研究是中医重症医学研究重点,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样本量尚小,易造成结果偏倚;也需要根据脓毒症不同阶段,探讨脏器功能障碍对中医证候、病机的影响,以及脏腑辨证的应用;证候客观化研究是中医研究热点,有利于诊疗标准建立,脓毒症病理机制复杂,证候规范化研究也需多层面、多靶点,多通过观测血浆一氧化氮(NO)、白细胞计数(WBC)、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 modulin s TM)、E-选择素(E-selection,E-SLT)、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血清胃泌素GAS及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浓度等指标,探讨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中医药在脓毒症防治中有一定作用,为扩展中医药应用,须规范中医诊疗体系,中医证候病机研究是基础,需规范研究方法,争取大样本多中心研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