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降香檀叶的显微及其活性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方法:采用药材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定方法。结果:降香檀叶主要显微鉴别特征为射线细胞、韧皮部细胞等富含草酸钙结晶,下表皮主为平轴式气孔,粉末可见由2个大小悬殊细胞组成且壁疣明显的非腺毛;薄层色谱中两产地降香檀叶中均可检出异黄酮6-羟基-鹰嘴豆芽素A和鹰嘴豆芽素A。结论:该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能有效鉴别降香檀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山荷叶是虎耳草科大叶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展山荷叶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的研究,为虎耳草科大叶子属植物的显微特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奥林巴斯显微镜结合其特有的OLYMPUS-BX50型成像系统对山荷叶叶片、叶柄与叶基的横切面、表面制片及粉末的显微特征进行了详细观察与描述并对气孔密度、脉岛数等显微常数进行了测定。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山荷叶显微特征的观察,发现了具有鉴别意义的显微特征。通过对显微常数的测定,确定山荷叶的脉岛数为0.015,气孔密度为7.5,气孔指数为9.7~12.1。  相似文献   

3.
姚振生  潘亚琴 《中草药》2009,40(Z1):256-259
目的 为山核桃属植物叶类药材的品种鉴定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种山核桃属植物叶的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 4种山核桃属植物的叶的药材性状和显微构造具有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 这些特征可作为山核桃属植物叶类药材的生药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梧桐叶的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准确鉴定和深入开发梧桐叶,提供生药学依据。方法:对梧桐叶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药材质脆,气微清香,味微苦涩。显微特征为:粉末黄绿色。非腺毛较星状毛单个细胞略短,导管为螺纹导管。纤维成束。薄层色谱可检出甜菜碱的特征斑点。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对梧桐叶的鉴定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锤  张炜  边樱  张朝凤  许翔鸿  张勉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1):2244-2248
对来源于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萎软紫菀A. flaccidus和块根紫菀A. asteroides的藏紫菀药材进行了鉴别研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药材进行了性状观察和描述,拍摄了药材照片;对药材粉末进行了显微观察,描述了主要显微特征,并制备了粉末显微图谱;以灯盏甲素和绿原酸为指标性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建立了藏紫菀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3种来源藏紫菀在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区别,二者结合可以较好的区分3种不同的来源;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来源于缘毛紫菀和萎软紫菀的药材薄层色谱图较为一致,块根紫菀具有一定差别。该实验建立的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方便、有效地区别3种不同来源的藏紫菀药材。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野艾叶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进行系统性研究。方法利用数码照相机、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野艾叶的原植物形态、性状及微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进行研究。结果全面系统的描述了野艾叶的原植物特征,药材的性状及微性状特征,叶及叶柄的横切面、叶表面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并以桉油精为对照品,制定了野艾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对野艾叶的生药学进行鉴别,为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茎和叶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掌握药材的性状、组织构造和细胞形态等特征;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做二者的比较。结果:茎皮的硬度、小叶的质地、形状及叶缘刺状锯齿数;海绵细胞的形状、草酸钙方晶存在部位及数量、茎韧皮纤维细胞的形状、石细胞数量等为它们的鉴别要点;薄层色谱相似。结论:长柱十大功劳与阔叶十大功劳在性状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在显微特征上有明显不同,薄层色谱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别矮地茶及其同属药材九节龙和月月红,为3 种易混淆药材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传统性状、微观性状、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TLC)对矮地茶等进行比较鉴定。结果性状特征方面,三者 的根茎差异较小;茎可依据表面是否被毛及毛的颜色进行区分;叶差异相对较大,可根据边缘锯齿大小、表面 是否被毛及毛的质地等方面进行区分。三者微观性状区别主要体现在叶锯齿大小及腺点、非腺毛数量上。显微 特征方面,三者根茎与茎可根据中柱鞘纤维和木栓石细胞的有无进行区分;叶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非腺毛与大 型腺鳞的有无。在薄层色谱图中可见5~6 个清晰斑点,分离度好,可将三者区分开。结论该研究以性状、显 微鉴别及薄层色谱等鉴别方法综合使用,互为补充,可以准确鉴别矮地茶、九节龙和月月红3 种药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积雪草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其茎、叶、叶柄、根进行性状研究和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研究。结果: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片膜质至草质,叶片多皱缩、破碎,根圆柱形,叶柄类椭圆形,上方具U形缺口,气微,味淡。茎、叶、根、叶柄的横切片和粉末显微特征显示:茎表皮细胞类圆形或近方形,韧皮部外侧为微木化的纤维群,髓部由较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叶上下表皮细胞均呈多边形,但下表皮细胞排列略不规则,分布较多的气孔。气孔大多呈不定式;粉末淡黄绿色,可见梯纹导管,螺纹导管多见。有时可见油室碎片、非腺毛和少量石细胞。常见方晶和簇晶;纤维长梭形,孔勾隐约可见。结论:该研究明确了积雪草药材的显微特征,所建立的鉴别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准确鉴定和进一步研究开发葛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葛叶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药材质脆,气微清香,味淡,微苦涩。显微特征为:上、下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外被角质层。上表皮有多数单细胞非腺毛着生,下表皮非腺毛较长,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为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粉末绿色。非腺毛为单细胞,长圆锥状,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多为平轴式,导管为螺纹导管。薄层色谱可检出葛根素的特征斑点。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对葛叶的鉴定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枸杞叶资源利用古今源流考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枸杞叶是茄科枸杞属植物宁夏枸杞或枸杞的干燥嫩叶,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系统整理了古代本草、方剂、农书、食谱等著作中枸杞叶的应用记载,梳理了枸杞叶古今药用与食用历史,以期正本清源,为枸杞叶药食两用价值挖掘、枸杞叶药用地位恢复、宁夏枸杞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产业链延伸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世界范围内枸杞属植物有80余个生物种,我国有7个生物种、3个变种。宁夏枸杞是主产于我国西北地区大宗药食同源资源性植物。甜菜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的枸杞子药材质量控制成分之一,在宁夏枸杞的果实、根、茎、叶中均有分布。甜菜碱类物质是从食物中获取的一类重要的人体营养素,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应用广泛,作为枸杞属中的重要资源性物质,其在枸杞属植物中的资源价值尚未被充分挖掘。通过系统梳理甜菜碱类物质在自然界及枸杞属植物中的分布及功能价值,结合国内外专利分析,探讨了甜菜碱类资源性物质在枸杞产业化发展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深入挖掘枸杞产业潜在资源价值和有效延伸枸杞资源产业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测定并比较2种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下不同品种来源枸杞子中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差异,为枸杞子质量评价和适宜药用或食用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及雷氏铵盐法分别测定枸杞子样品中的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并采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品种枸杞子多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不同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处理的品种间差异规律不同,其中7月采收、烘干方式加工的“宁杞10号”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宁杞5号”及“宁杞4号”中多糖含量最高,食用和药用效果较佳。2个采收时间的枸杞子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仅“宁杞10号”多糖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宁杞1号”“宁杞4号”的甜菜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以6月20日采收含量较高。不同品种枸杞子采用2种干燥方式,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烘干处理“宁杞1号”“宁杞4号”多糖含量较高,“宁杞5号”“宁杞10号”甜菜碱含量较高,而晒干处理仅“宁杞0909号”甜菜碱含量较高。结论 不同品种宁夏枸杞子在2种采收时间和干燥方式下多糖及甜菜碱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枸杞子的质量控制,药食同源适宜品种、采收期及加工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宁夏枸杞黄酮类化合物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自萍  廖国玲  李弘武 《中草药》2008,39(1):103-105
目的 建立宁夏枸杞黄酮类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鉴别不同来源的宁夏枸杞提供依据.方法 以10个宁夏不同产地的宁夏枸杞主栽品种"宁杞Ⅰ号"样品建立枸杞黄酮类化合物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15个不同来源的枸杞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 重现性较好;16个特征峰构成了宁夏枸杞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指纹图谱的特征;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枸杞样品黄酮类化合物组成与量存在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枸杞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指纹图谱对不同产地、不同品种枸杞的鉴别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晒干、热风烘干干燥方法,对枸杞子制干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运用4种干燥方式对同一批枸杞子进行干燥,测定不同干燥方式枸杞子的干燥时间、感官品质、色泽、复水特性及维生素C、总黄酮、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基于感官品质、复水比、色差值、干燥时间及维生素C、总黄酮、枸杞多糖和甜菜碱含量8项指标对4种干燥技术进行综合评价,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晒干、热风烘干制得的枸杞子综合评分分别为0.99、0.72、0.23、0.05,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技术综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4种制干方式中,远红外辅助脉冲真空干燥技术的干燥时间最短、品质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探索枸杞子适宜的干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金银花花蕾腺毛的形态发生及生长动态,探讨金银花花蕾腺毛生长发育与药材品质形成的相关性,为提高和稳定金银花药材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采集不同发育程度花蕾,分别制成石蜡切片和临时装片,观察腺毛的形态发生过程、密度、大小、颜色,并对取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银花花蕾腺毛起源于幼嫩花蕾表皮细胞,在花蕾长约1.0 mm时开始出现,经平周与垂周分裂发育成完整腺毛;在花蕾长1.0~5.0 mm时腺毛“迅速涌现”,在花蕾长7.5 mm时腺毛密度趋于稳定;在花蕾长5.0~7.5 mm时腺毛“迅速膨大”,腺头面积、腺头周长在花蕾长10.0 mm时仍有明显增长,而腺柄面积、腺柄周长在花蕾长7.5 mm时基本不再增加;随着腺毛腺头逐渐增大,有色物质积累量增加,花蕾颜色不断加深。结论:腺毛形态发生在花蕾形态建成之后,并晚于非腺毛。腺头合成积累有色物质的趋势与腺毛发育趋势一致,提示腺毛发育与某些次生物质的合成积累密切相关,通过调控腺毛发生和发育可以调控金银花药材质量。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花蕾腺毛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近年来,其基原问题较为复杂,鉴别研究多重视药典品种或同属相关基原品种,而对其伪品的关注很少.该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依据基原准确的淫羊藿药材和栓皮栎标本,并通过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方法比较,报道了一种淫羊藿的伪品——壳斗科植物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的干燥叶.研究发现,两者在叶脉、叶缘齿尖等性状特征,以及中脉维管束、非腺毛、表皮细胞垂周壁和草酸钙结晶等显微特征均具有明显区别;且薄层色谱斑点存在差异.研究可为淫羊藿的真伪鉴别和监督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爵床科植物花叶假杜鹃Barleria lupulina的地上部分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原植物鉴定、药材性状描述、石蜡切片、叶表面撕片和粉末制片等观察其形态构造.结果:花叶假杜鹃老茎圆柱形,幼茎略呈四棱形;叶柄基部有紫红色针刺;茎横切面最外层为复表皮,散布类圆形含钟乳体细胞;皮层较宽,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髓部宽广,含针晶;叶上下表面有含钟乳体的细胞及腺鳞,气孔直轴式.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花叶假杜鹃性状和显微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罗国良  汪洋  李华强  舒志恒  秦路平  郑承剑 《中草药》2017,48(17):3624-3628
目的对牡荆Viter negundo var.cannabifolia子及黄荆Vitex negundo子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外观、性状、显微、薄层和HPLC鉴别方法,对黄荆子与牡荆子进行定性定量研究。结果黄荆子与牡荆子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上相似,通过原植物和性状进行鉴别存在一定困难;显微鉴别中石细胞特征可为两者的有效鉴别提供实验依据;薄层鉴别中以黄荆子素为对照品,黄荆子中黄荆子素丰度明显高于牡荆子;HPLC测定中,黄荆子中所含黄荆子素的量高于牡荆子。结论可采用显微、薄层和HPLC方法,结合药材粉末的石细胞特征和黄荆子素量差异对黄荆子与牡荆子进行有效地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罗布麻叶的HPLC指纹图谱,用以控制罗布麻叶的内在质量,并对罗布麻叶药材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此对不同种属的药材进行比较.结果 建立的罗布麻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罗布麻叶(红麻叶)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指纹峰,与白麻属样品图谱之间呈显著差异,可以依此鉴别.结论 HPLC指纹图谱可以用作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