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种慢性胃粘膜病变。笔者根据叶天士“胃病久而屡发,必有凝痰,凝滞聚瘀”之说,通过对数百例患者临床表现的观察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与“痰”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拟定慢性胃炎从“痰”论治4法用于临床多获佳效。清热化痰行气和中...  相似文献   

2.
小儿久病病情虚实夹杂,其病因多为失治误治病邪久留或久病正虚难以驱邪外出,以致出现正虚邪恋或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症。小儿“脾常不足”、“肺气常虚”,当病情反复、缠绵、经久不愈时,更易损伤肺脾,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湿聚为痰,肺失宣肃,水津不布,聚而成痰,痰湿阻滞,气机不畅;气虚运行无力,气行停滞;气滞血瘀,痰瘀胶结,故常常虚、痰、瘀症并见。笔者在临床辨治久病患儿时,结合“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多痰”…等理论,从虚、痰、瘀综合论治获得比较好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永康  储水鑫 《新中医》2009,(4):118-120
老年胃病是常见病,也是疑难病。多由宿痰内蕴,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弱,加上劳倦内伤,饮食不节,寒热不均,情志不遂,久卧湿地,或滥用药物等因素,以致厥气郁火痼冷伏痰瘀宿窃居其间,气血逆乱,瘀阻胃络而疼痛。临床可按寒邪伤胃、肝胃不和、痰湿内阻、胃热炽盛、胃络瘀阻、胃阴不足六型辨治。根据笔者临床观察,老年性胃病有三大特点:一有慢性胃炎病史,因于不正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易受外因邪气所伤而反复发作,病情加重;二是禀体虚弱,痰瘀内阻,气血失调,更易罹患心肝肺诸病,正如东垣所言:“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也;三见面色晦滞,  相似文献   

4.
周栋  孙伟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8-119
“痰”乃因津液停滞不行所致,其可分为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痰来自于津,瘀本源于血,生理上津血同源,病理上则可见因痰致瘀、因瘀致痰、痰瘀同病。慢性肾脏疾病虽多以虚证为主,但常虚中夹实,其中不乏痰瘀致病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疏理“痰瘀互结”理论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医古籍、现代医学等文献,从痰、瘀病理因素的形成及关系、“痰瘀互结”理论的内涵、COPD“痰瘀互结”相关病机及治则进行深度挖掘;从“痰瘀互结”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及其在COPD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等,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全方位分析,旨在提高COPD痰瘀互结证的中医临床诊治水平,为“痰瘀互结”理论论治COPD提供基础及临床研究依据。通过分析COPD的核心病机是“痰瘀互结”,且贯穿于COPD的整个病程,具体病机为肺气不足,致痰饮伏于肺中,肺治节不利,不能助心行血,久则瘀血阻塞于经脉脏腑中,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化痰祛瘀是阻止本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治则,方用金龙定喘合剂联合川芎、赤芍、桃仁、红花、莪术等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6.
作者循痰瘀同源理论,根据“百病多因痰作崇”和“怪病多属瘀”的现点。以痰瘀同治法则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愈了一些疑难杂病。最后阐发了痰瘀同源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治则。  相似文献   

7.
孟庆琦  米妍  侯悦 《中草药》2021,52(17):5445-5454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极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随着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提出,脑卒中的治疗从单一的神经元保护转变为对神经血管单元各组成部分的保护。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在脑卒中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认为,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与“风”“痰”“瘀”“火”“气”“虚”密切相关,其中“虚”“瘀”“痰”贯穿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始终。研究表明,从“虚”“瘀”“痰”论治的中药在脑卒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中药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各组成部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中医外科名家艾儒棣教授运用“胆星汤”治疗痰瘀毒结顽固性皮肤疾病的临床经验。痰、瘀是慢性皮肤病的重要病机。二者交互为患、同生共长,蕴结日久可聚而生毒。痰瘀毒结之皮肤顽症,临证以结节、囊肿、瘙痒、斑块等为主要皮损表现。中医称“久病必瘀”、“怪病多痰”,化痰散瘀是治疗皮肤科难症顽症常用之法。艾儒棣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立“胆星汤”,用于痰、瘀、毒所致的皮肤顽疴,如聚合性痤疮、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等,临证疗效可靠,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9.
从痰瘀论治老年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惠文 《新中医》1998,30(6):60-60
从痰瘀论治老年糖尿病官惠文老年糖尿病多为Ⅱ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既往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治消渴,但笔者在临证中,结合辨证运用治痰瘀之法每获良效。1痰瘀论治的理论依据古人说:“胖人多痰湿”,《内经》也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  相似文献   

10.
论痰瘀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有关文献及临床经验,分析认为“痰瘀同病”的形成机理主要为:津液亏虚,生瘀生痰,津运障碍,因痰致瘀,血运失调,因瘀致痰,归纳整理“痰瘀同病”在疼痛,肿块,精神症状,咳逆,妇科症状,舌脉等方面的临床表现特点,指出治疗痰瘀同病,应化痰活血,兼以理气,并根据临证时痰和瘀的偏重缓急进行施治,并附胸痹心痛与癫痫验案两侧。  相似文献   

11.
临床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皆与痰瘀有关,痰瘀同治原则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痰瘀相关”的形成基础及临床运用原则,强调了“痰瘀相关”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和科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奇证怪病从痰瘀证治心得新疆米泉中医院(831400)郭鹏琨古有“奇证怪病多瘀”与“奇证怪病多痰”之说。笔者根据中医“痰瘀相关”理论,舌脉互参,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此将临证所得,举隅于下,以飨同道。一、嗜睡顽症何某,女,52岁。1996年2月8日初诊...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为现代多发病,属中医“胁痛”、“痰浊”、“积聚”等范畴。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情志失调,少劳过逸,致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痰瘀互结,损伤肝络,其病位责之于肝脾肾。笔者临证时从湿浊、痰凝、瘀血入手治疗脂肪肝,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坏死的三期四型辨证思路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在于跌打损伤、体虚感邪以及劳伤;“痰瘀”是本病病理转归的核心,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因为“瘀”,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不但有“瘀”而且还有“痰”;由痰致瘀,因瘀致痹,最后骨坏死形成是本病的主要病理过程;重点阐明了股骨头坏死按早、中、后三期,气滞血瘀、痰瘀阻络、经脉痹阻、肝肾亏虚等四型论治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15.
久病舌疾多为疑难杂证,抓住“怪病多痰”与“久病必瘀”的特点,从“痰瘀”论治,方能洞见症结,治之燮理,力起沉疴。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中医治疗高血压多倾向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等,这成为中医治疗该病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近年认为痰瘀与高血压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从痰瘀论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从如下几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中医“头痛”、“眩晕”范畴。中医治疗高血压多倾向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等,这成为中医治疗该病疗效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近年认为痰瘀与高血压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从痰瘀论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从如下几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痰瘀学说治疗消化系统疑难病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一般所谓的痰即“痰浊”,瘀即“瘀血”,痰和瘀是两种不同物质和致病因素。痰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瘀是人体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类证治裁》林佩琴说:“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在肺则痰。在肝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化百端。”关于痰瘀学说对消  相似文献   

19.
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近年来在血瘀论治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至于痰瘀论治尚不多见。笔者根据“五脏之滞、皆为心痛”和“胸痹之因,痰凝血滞”的观点,在临床中对45例冠心病病例,应用调畅五脏气机,祛痰化瘀,痰瘀同治的法则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徐浩洲 《中医药学刊》2003,21(7):1058-1059
探讨了著名中医疑难病专家李积敏关于疑难病“虚瘀痰毒水”病机理论的学术思想,阐述了“虚瘀痰毒水”病机理论的基本内容为:疑难病主要与“虚、瘀、痰、毒、水”相关;“虚瘀痰毒水”诸因相兼,病机错杂。应用这一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