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蒙药肉蔻-5味丸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氟西汀3.6mg·㎏-1)及蒙药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肉蔻-5味丸0.2g·㎏-1、0.4g·㎏-1、0.8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的同时连续给药21天,以旷场(Open-field)实验来进行行为学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Open-Field实验水平活动得分和垂直活动得分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而盐酸氟西汀及肉蔻-5味丸均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大鼠抑郁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氟西汀及肉蔻-5味丸高、中剂量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肉蔻-5味丸下调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的升高,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HPA轴功能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蒙药肉蔻-5味丸对慢性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单胺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6 mg·kg-1)及肉蔻-5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0.4,0.8g·kg-1),每组10只。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与孤养结合的造模方法复制抑郁模型,造模同时ig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21 d。以体重变化,矿场试验(open-field test),糖水消耗试验来进行行为学评价,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给予21 d应激后,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消耗量、Open-field试验水平活动得分和垂直活动得分及海马5-HT,DA,NE的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和肉蔻-5味丸可不同程度改善其抑郁状态,氟西汀组、肉蔻-5味丸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5-HT,DA,NE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结论:肉蔻-5味丸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提高脑内5-HT,NE,DA单胺递质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蒙药肉蔻五味丸、广枣七味散、槟榔十三味丸对产后抑郁症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中5-HT、DA、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肉蔻五味丸组、广枣七味散组、槟榔十三味丸组,建立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大鼠体质量、行为学及海马中5-HT、DA、BDNF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蔗糖偏好率降低、水平得分及垂直得分减少、游泳不动时间延长(P<0.01),海马5-HT、DA、BDNF表达下降(P<0.01),氟西汀、肉蔻五味丸对以上指标均有改善作用(P<0.05,P<0.01),广枣七味散、槟榔十三味丸仅有部分改善作用。结论:三种蒙药不同程度改善PPD大鼠抑郁样行为,总体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肉蔻五味丸、槟榔十三味丸、广枣七味散,可能作用机制与调节海马中的5-HT、DA、BDNF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束缚应激(CRS)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血清白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抗抑郁效应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28dCRS结合孤养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百会""印堂"和双侧"三阴交"穴20min,氟西汀组予以氟西汀灌胃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28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和旷场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用蛋白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海马、前额叶皮层GFAP及血清IL-10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水平穿越格数和垂直竖立次数较空白组均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糖水消耗量、水平穿越格数较模型组均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GFAP含量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海马中GFAP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层GFAP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前额叶皮层GFAP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血清IL-10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针刺组、氟西汀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氟西汀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可能是通过调节CRS抑郁大鼠海马、前额叶皮层AST中GFAP的表达,改善海马、前额叶皮层AST的功能,并增加血清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饮对帕金森病伴发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接向脑内注入6-羟基多巴胺损毁脑黑质致密部的方法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并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及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将造模成功的75只PD大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多巴丝肼组、盐酸氟西汀+多巴丝肼组,每组15只;另取20只正常大鼠为正常组。通过糖水偏爱测试、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等方法检测大鼠行为;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HPLC-ECD)测定各组大鼠脑内5-HT、NE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NPY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给药前、治疗后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模型组大鼠悬尾静止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明显延长,糖水偏爱率明显减少,大鼠脑组织中5-HT及NE含量减少,血清及脑组织中NPY含量降低(均 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盐酸氟西汀+多巴丝肼组大鼠体重升高(P<0.01),悬尾静止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减少(P<0.01),糖水测试糖水偏爱率明显增高(P<0.01),血清及脑组织中NPY含量升高(P<0.01);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及盐酸氟西汀+多巴丝肼组、多巴丝肼组大鼠脑组织中5-HT及NE含量均升高(P<0.01, P<0.05)。与多巴丝肼组比较,补肾活血饮组、盐酸氟西汀组、盐酸氟西汀+多巴丝肼组大鼠体重升高(P<0.01),悬尾静止时间、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减少(P<0.05),糖水偏爱率增高(P<0.05),血清及脑组织中NPY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 补肾活血饮能促进PD伴发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NPY释放,增加5-HT、NE含量,改善帕金森大鼠抑郁样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GBE50)对抑郁大鼠行为、血清和海马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以探讨GBE50防治抑郁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10mg/kg)以及GBE50(35、70和140mg/kg)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每日给予一种应激刺激,共21d。在应激的同时每日灌胃给药,每周监测体重,造模结束后进行糖水偏爱度实验检测,之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海马组织,ELISA法检测各实验组血清和海马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体重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各用药组体重与模型组之间没有明显区别,但GBE50各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有增长的趋势。模型组糖水偏爱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GBE50(70和140mg/kg)组明显降低。模型组血清和海马内TNF-α、IL-1β、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而海马内IL-10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GBE50各剂量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以及氟西汀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海马内GBE50(70和140mg/kg)组以及氟西汀组这些促炎症细胞因子以及IL-10的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抑郁大鼠体重明显减轻,表现出对糖水的异常偏爱,其血清和海马内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含量升高,同时血清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降低,而海马内IL-10水平升高;GBE50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逆转抑郁大鼠这些血清和海马炎症细胞因子的含量,这可能是GBE50抗抑郁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爱梅 《光明中医》2016,(11):1559-1560
目的探讨柏子仁水提物的抗抑郁作用及其对HPA轴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柏子仁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的方法构建抑郁模型,同时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盐酸氟西汀或柏子仁水提物灌胃治疗21d。用药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糖水偏好及大鼠血清ACTH、CORT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能改善抑郁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竖立次数及糖水偏爱(P0.01);大鼠血清ACTH和CORT含量降低(P0.01)。结论柏子仁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PA轴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助阳舒心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cAMP、cGM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刺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助阳舒心方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大鼠的体重、摄食量、敞箱实验、糖水消耗实验的变化;给药21天后采血,测定血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的体重、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糖水消耗量及血cAMP含量、cAMP/cGMP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助阳舒心方高剂量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助阳舒心方各剂量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糖水消耗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助阳舒心方中、高剂量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大鼠血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助阳舒心方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抑郁模型大鼠的证候可能属中医“阳虚讧”范畴。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模型上,观察电针对大鼠行为及血清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氟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强迫游泳应激方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通过体质量、旷场实验、糖水实验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价,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的5-H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摄入量均明显下降(P〈0.05),血清5-HT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氟西汀组大鼠体质量、旷场实验中的平行活动和垂直运动次数、糖水摄入量均明显增加(P〈0.05),血清中的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电针组与氟西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慢性强迫游泳应激导致的大鼠抑郁样行为异常,明显增加血清中5-HT含量,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逆灸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明确逆灸对抑郁症的预防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逆灸组、艾灸组、氟西汀组,每组8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结合孤养的方法造模;逆灸组在适应性喂养1周后开始艾灸,1次/日,持续3周后进行造模;艾灸组及氟西汀组造模成功后再行治疗3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IL-1β、IL-6、IL-10含量。结果:抑郁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血清IL-10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下降;逆灸组、艾灸组及氟西汀组血清中IL-1β、IL-6含量显著下降,逆灸组血清IL-6含量较艾灸组、氟西汀组有显著性差异;逆灸组、氟西汀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升高,艾灸组血清IL-10含量较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秩检验显示:逆灸组氟西汀组艾灸组。结论:艾灸对抑郁症的预防作用优于治疗效果,逆灸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发挥对抑郁症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对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行为及前额叶皮质单胺递质的含量影响。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蒙医针刺组、盐酸氟西汀组,每组8只。用栓线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叠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与孤养结合造成PSD动物模型。通过糖水偏爱实验和敞箱实验对大鼠行为学评价,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等单胺递质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下降(P﹤0.05),前额叶皮质NE、DA、5-HT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蒙医针刺组和盐酸氟西汀组大鼠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中的水平活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增加(P﹤0.05),前额叶皮质NE、DA、5-HT含量明显增加(P﹤0.05)。蒙医针刺组和盐酸氟西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蒙医脑-白脉调控针刺改善卒中后抑郁大鼠行为异常,明显提高前额叶皮质NE、DA、5-HT单胺递质的含量,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粉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造模方法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20mg/kg)、灵芝孢子粉高、低剂量组(50,100mg/kg),造模同时ig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d,均按10.0ml/kg给药,对照组模型组ig等量蒸馏水,观察大鼠行为学,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采用LC-MS法测定大鼠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结果灵芝孢子粉能显著改善抑郁大鼠行为学,能显著减少抑郁大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IL-6、TNF-α)的含量,能减少大鼠脑内NE的含量,增加5-HT的含量,并能增加抑郁大鼠脑内海马区BDNF的蛋白表达。结论灵芝孢子粉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大鼠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观察加减小柴胡汤的抗抑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氟西汀组和加减小柴胡汤大,中、小剂量组,分析药物对大鼠血浆中IL-1、IL-2、IL-6、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氟西汀组和加减小柴胡汤大、中剂量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浆中IL-1、IL-2、IL-6、TNF-α含量的影响。结论:加减小柴胡汤具有抗抑郁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解郁方组(每组10只)。采用CUMS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同时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氟西汀、自拟解郁方灌胃,连续治疗21天。用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状况,并检测海马IL-1β、IL-6、TNF-α的含量。结果氟西汀和解郁方明显改善了大鼠的抑郁症状,降低了海马IL-1β、IL-6、TNF-α的含量(P0.01)。结论自拟解郁方提高了抑郁症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抑郁症大鼠海马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郁散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变化、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及海马神经肽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及舒郁散小、大剂量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应激刺激造模,采用糖水消耗实验、悬尾实验观察大鼠行为改变,采用ELISA检测脑组织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神经肽表达。结果盐酸氟西汀、舒郁散大剂量组大鼠悬尾不动时间明显减少,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氟西汀、舒郁散大剂量组大鼠脑组织TNF-α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氟西汀组、舒郁散大剂量组海马神经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平均光密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郁散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蒙药槟榔十三味丸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制。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中、高剂量组(0.25,0.5,1 g·kg-1),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实验结束后,迅速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激素(TSH)、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的含量,并取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TSH含量、脾脏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槟榔十三味丸大鼠血清CRH,ACTH,CORT,T3,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TSH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槟榔十三味丸组大鼠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1),尤其槟榔十三味丸高剂量组作用显著。结论:槟榔十三味丸能调节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以及免疫功能,这可能是该复方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自拟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的影响.方法:4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解郁方组.采用CUMS构建抑郁模型,同时每日分别用生理盐水、氟西汀、自拟解郁方灌胃,持续21d.用药结束后,检测大鼠的体重增加、糖水偏好,评估大鼠的抑郁情况,测定血清中的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氟西汀和解郁方能明显改善抑郁症状,血清T3含量升高、T4、TSH含量降低(P<0.01).结论:自拟解郁方可以通过调节HPT轴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JNK信号通路被特异性阻断剂SP600125阻断后,电针对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和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关键指标的调节作用,探讨电针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电针组、溶剂组、阻断剂组、氟西汀+阻断剂组、电针+阻断剂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拟抑郁症模型,持续21天,采用糖水实验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垂体ACTH、下丘脑CRH及血清ACTH和CORT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垂体ACTH和血清CORT表达显著增加(均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CTH含量显著增加(P 0. 05);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血清ACTH、垂体ACTH显著降低(均P 0. 01),电针组血清ACTH显著降低(P 0. 05)、垂体ACTH显著降低(P 0. 01);与阻断剂组相比,电针+阻断剂组血清ACTH、垂体ACTH显著降低(均P 0. 05),氟西汀+阻断剂组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可能是通过调节HPA轴上的关键指标ACTH、CORT和CRH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且与阻断剂SP600125的协同抗抑郁作用优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槟榔十三味丸(高尤-13)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以期从细胞水平探讨该方抗抑郁症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根据蔗糖水消耗量及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3.3 mg·kg^-1),槟榔十三味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0.25 g·kg^-1,0.5 g·kg^-1,1.0 g·kg^-1),共6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备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28 d。以敞箱实验、蔗糖水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双标记(AnnexinVFITC/PI),以流式细胞仪(FC)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体质量、蔗糖水消耗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水平运动及垂直运动得分、糖水消耗量、体质量均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槟榔十三味丸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存在行为学异常及海马神经元凋亡现象,槟榔十三味丸能改善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及抑制慢性应激造成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散对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加味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LPS建立抑郁大鼠模型。氟西汀组每天灌胃盐酸氟西汀1.54 mg/(kg·d),加味逍遥散低、中、高各剂量组每天分别灌胃加味逍遥散2.5 g/(kg·d)、5 g/(kg·d)、10 g/(kg·d),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通过旷场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HPLC-MS/MS)技术检测海马组织中5-羟色胺(5-H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海马组织IL-1βm RNA、IL-6 m RNA、TNF-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起立数、穿格数、修饰数均明显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海马组织5-HT浓度显著降低,而IL-1βm RNA、IL-6 m RNA、TNF-αm RNA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加味逍遥散高剂量组大鼠起立数、穿格数、修饰数显著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缩短,海马组织5-HT浓度显著升高,而IL-1βm RNA、IL-6 m RNA、TNF-αm RNA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加味逍遥散对LPS诱导抑郁模型大鼠具有明显抗抑郁作用,通过抑制IL-1βm RNA、IL-6m RNA、TNF-αm RNA的过度表达,增加大鼠海马组织5-HT的含量来改善大鼠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