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双心医学的现状、中医对于双心疾病的认识以及针灸治疗双心疾病的特点及前景三方面探讨针灸在双心医学中的应用,发挥中医针灸优势治疗双心疾病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高雅  颜红 《西部中医药》2012,25(6):78-79
从中医对双心医学的认识、中医神志疾病与心的联系、归脾汤为治双心疾病的代表方及中医治疗双心疾病的优势等方面探讨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中医对于治疗多系统疾患有着独特的理法方药,应用中医理论探索双心医学的治疗方法将是一个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双心医学是在整合医学理念下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对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的共同关注,是心脏科与精神心理科的融合。中医关于双心疾病的记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治疗经验颇丰。文章深入探讨中医在双心领域中的应用,以期中医在双心疾病治疗中有更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双心医学的中医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双心医学提供借鉴。方法:回顾近10年中医研究双心医学的文献,对其进行总结提炼。结果:中医认为双心医学多从心、肝、肾、脾入手,侧重各有不同,偏重于肝者尤多。双心疾病的研究多为基础疾病对情志疾病的影响,而情志疾病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发病的机理阐述还相对较少,从双心医学角度来认识高血压合病焦虑、抑郁的研究亦较少,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结论:双心疾病实为形神兼病,"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失常为基本病机,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辨证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应注重形神兼顾,双心同调。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295-2297
双心医学关注心血管疾病患者兼有的精神心理障碍,强调心身一体。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兼具丰富的文化、哲学属性,在双心疾病的情志诊疗方面显现出了优势。以"和法"为基本大法探讨中医治疗双心疾病思路,可为当前双心疾病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对于双心疾病研究的加深,西医疗法的弊端也开始显现。而中医因其理论架构中早就有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认识,因此在双心疾病的治疗上有着先天的优势。同时近些年中医疗法的结合应用也取得不错的成绩,本文通过对于双心疾病的病例分析,来研讨这种治疗手段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双心医学模式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和心理因素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和西医对双心疾病均有一定研究,中医双心疾病的诊治需要立足中医"心"的生理特点,在形神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双心医学的认识,重视情志心理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防治中的角色,治疗中注重辨证论治,通过调和血脉,贯穿安神;芳香理气,调肝舒心;水火相济,交通心肾;心脾同调,健脾养心;因人制宜,辨体施药以及权威科普,心理疏导的方法,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措施以达到双心同调,心身和谐。  相似文献   

8.
双心疾病是近年来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的一种跨学科疾病概念。“心主神明”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指导双心疾病的治疗。概述了“心主神明”的内涵,探讨了“心主神明”理论与双心疾病的联系与差异,并对基于“心主神明”的双心疾病的中医治疗与研究现状综合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史广鑫  贾海龙  许岩 《光明中医》2016,(22):3261-3262
1989年国外医学专家提出双心医学概念,1995年我国医学专家胡大一教授开始开展"双心"服务。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双心门诊。但是,中国医生对于双心疾病认识明显不足,这对双心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现对中医治疗双心医学研究进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障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容忽视。“双心疾病”是心身疾病的一种,作为形神失调的典型代表,具有十分重要的深究意义。中医学认为人之形神为一体,心主血脉主神明,这为阐明“双心疾病”心理与生理相互作用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形神一体观的指导下,“双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涉及形气神三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形的异常改变影响神的状态、血气运化失常影响神的功能、神之活动异常影响形的功能结构。结合“双心疾病”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挖掘,既可以用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又可以丰富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探讨于睿教授治疗“双心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1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基中医门诊、辽宁中医嘉和医院于睿教授门诊的“双心疾病”患者处方100例,利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得出于睿教授治疗“双心疾病”的辨证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结果 共纳入病例处方100份,药物191种。其中,使用频次高于30次的药物共有17种,当支持度个数设置为20,置信度设置为0.6时,得出高频药物组合共23种。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而得出的结果,证实了于睿教授认为“双心疾病”治疗使用“肝心和合”的治疗原则,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强调"血脉之心"与"神明之心"双心一体,生理相依,病理互损,主张"双心同治"。双心疾病的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养心氏片通过益气活血、化瘀止痛,除烦解郁安神来改善心肌供血,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稳定情绪,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达到双心和谐的目的,适用于冠心病双心治疗。文章结合现代研究进展通过对养心氏的组方特色进行探析,为双心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和合”思想发轫于《周易》,为古代学术界认可和承袭。对自然生命、疾病、治疗及养生等各个相关领域均应用到和合思想,是中医和合思想的渊源。生命活动的最佳状态是和合,主要阐释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三者和谐统一。任何事物发生运动变化都会遵循和合思想,和合思想具有诸多特性,包括整体性、协调性、自发性、动态性。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失和,而治病与养生的最高境界即为求和。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双心疾病”的相关理论越来越被重视。基于和合观的整体思想及双心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的情况下,该团队提出基于“和合”思想、运用“肝心和合”法治疗双心疾病,文章主要从心肝的渊源、古代研究、现代研究等方面阐明运用“肝心和合”法治疗“双心疾病”的本质,为今后临床治疗开阔思路,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双心医学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部分,又称为行为心脏病学,是研究与处理和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目前对于双心疾病的临床诊疗仍处于相对不完善阶段,且尚无统一治疗标准,新的治疗方法亟待探索发现;中医形神一体观理论实现了对疾病从生理到心理认知的改观,以之为主导思想的中医诊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双心医学主要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互相影响和转归,强调在心脏病治疗中加入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疾病时,中医有独特的辨证思维方法,从肝治心与双心医学不谋而合。肝心两脏五行相生、经络相连、功能相用、情志相调,故从肝治心,可达"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状态,彰显其在双心医学中的辨治优势。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双心疾病指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疾病。其病机为肝郁气滞,气血脉络失和,心神失养;病位在心、肝,涉及脾、肾;病性本虚标实,初期多为气滞血瘀、痰浊痹阻,病久多虚夹瘀,多为气阴两虚,夹有血瘀、心神失养。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活血通络、养心安神为法。振腹疗法为中医外治法,通过对脏腑气机的调理以及神气的调治,以气调神,守神御形,使阴阳和平,经络通畅,从而改善双心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的精神状态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开辟了中医非药物治疗双心疾病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情志学说探讨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遣方用药,并结合中医特色心理疗法以论治本病。双心疾病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病性总属本虚标实,虚为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实为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心脾两虚和心肾不交。双心疾病辨治思路为:双心同治,重视疏肝;调和营卫,顾护心体;通补兼施,并调兼证;平调阴阳,以和为期。同时,辅以情志相胜法、情志调摄法、移情变气法、五行音乐法、开导劝说法等中医心理疗法以及导引运动、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对提升双心疾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媛 《天津中医药》2012,29(4):361-362
双心疾病在临床中越来越多,焦虑和抑郁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存疾病。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治疗双心疾病应从整体观念出发,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发挥了优势,病证结合、方证相应,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肖永林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五十余载,擅长治疗心脑血管,消化及呼吸系统的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对双心疾病颇有研究。肖老认为,双心疾病的病机关键乃是气滞血瘀痰阻,故肖老在治疗本病时着重七情致病理论,不忘情志的疏泄,在补虚的同时,兼顾理气开郁,通调气机。往往临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心血管系统疾病伴发心理疾病的情况被称为"双心疾病",近年来,中医治疗双心疾病显示出一定优势,而经方的应用较为局限。《伤寒论》开创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基于"六经钤百病"的思想,根据《伤寒论》原文展开研究,发现心胸病症、心神病症往往相伴出现,十分契合双心疾病的临床症状,并且六经皆有心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描绘了双心疾病发病进程。在辨证方面,系统分析六经辨证所示双心疾病的病因病机;在论治方面,挖掘可用于治疗双心疾病的经典方剂,简述其临床应用现状,为今后的治疗开阔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