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丽 《光明中医》2009,24(11):2186-2188
通过探讨中风后遗症的病因病机,认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中风后常见证型,而本虚多以气血亏虚多见,标实则与痰、瘀、风、火相关,临床常以痰瘀、痰湿、痰火、风痰或夹杂多见。因此,从虚实辨证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基本辨证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李延教授治疗中风后失语经验;李延教授指出中风后失语总为本虚而标实之病机,提出临床中"治风""治痰""治瘀"的指导思想,新发病者偏重于"搜风"和"涤痰",久病者应"痰""瘀"同治,同时运用补气药以推动血行,驱邪外出,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3.
王光耀  张倩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65-1267,1280
根据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中风病急性期是风、火、痰、瘀、气、虚六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相互影响,于分秒之间病机瞬息万变;虚为中风之本,气机逆乱为中风之基,风、火、痰、瘀为中风之邪,六种病机相兼为病,相互消长;提出“整体性、多元性、一方合多法”围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任绪东主任医师认为中风痴呆因情志不遂、五志内伤或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失调,致脑髓空虚,痰瘀内生,上闭清窍所致,该病与痰、瘀、虚有关,且三者互相影响,共同致病。提出"凡呆者必因正虚邪气(痰瘀)闭窍所致",认为该病根本病机为肾虚痰瘀闭窍,主张以补肾活血化痰开窍为基本治法,以此理论创立经验方"开窍益智方"治疗本病,所附临床医案1例,以"开窍益智方"加减治疗中风痴呆辨证为肾虚痰瘀阻窍者。在临证时体现病初以通滞为主,兼顾补虚;病久者以补虚为主,兼通其滞,遣方用药重视醒脑开窍药物及破血逐瘀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成秀梅 《陕西中医》1991,12(10):439-439,451
本文认为中风急性期以风火痰瘀标象为急,中经络以痰瘀阻络为主,中脏腑以风火夹痰,蒙闭清窍为其病机之要,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患者以本虚之象较为明显。故治疗中风也应针对风火痰瘀虚而立法遣药。  相似文献   

6.
古今医者从气、痰、风、火、虚、瘀不同致病因素对中风急性期的病机进行阐述总结,采用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同病异治"思想。然而这些病理因素在致病过程中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互相影响、密切关联。临床上常见痰火互结、风火相煽、瘀痰阻滞、痰热腑实等。治疗当祛风、清热、顺气、化痰、开窍等以治其标;次当治本,阴虚则益血,阳虚则补气,气血两虚则气血兼补,久以持之本。中风急性期即为急证,多为实证,故需明确诊断,辨证施治,治疗万勿延迟,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可生搬硬套,方能提高疗效,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与胸痹心痛共病多属本虚标实,其病机关键为痰瘀内阻脉络。治疗上痰瘀同治;风痰瘀阻、心脉不畅证宜息风化痰、祛瘀通脉,痰热腑实、心脉瘀阻证宜清热祛瘀、化痰通腑,气虚挟痰、痹阻心脉证宜益气化痰、畅通心脉,阴虚挟痰、瘀阻脉络证宜滋阴化痰、活瘀通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符为民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临证经验特色。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符师诊治缺血性中风的医案,阐述符师以"整体观念"为经纬,以"精准辨证"为指导,病证结合分期论治缺血性中风的经验。结果符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理因素不外乎风、火、痰、瘀、虚。虚是缺血性中风病发病的内因,以肝肾亏虚为根本;痰瘀是因虚而致的病理产物,痰、瘀、虚共存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始动因素。治疗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为原则,分期论治,有的放矢,效如桴鼓。结论符为民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病的病理机制、辨证思路、治则治法及选方用药的临床经验具有系统化的认识,强调精准辨证结合分期论治,具有鲜明特色,其临床学术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总结卢尚岭教授中风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阐述以此为基础的理论研究及临证发挥。1987年卢老提出中风发病责在气机逆乱的病机理论,得到学术界认可;迄今,气机逆乱已被确认为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卢老倡导调理气机是急性中风证治的基本治则,创制大黄瓜蒌汤、调气息风饮等常用方。基于急性中风以气机升降逆乱为本、痰火瘀滞为标的病机认识,提出急性中风之风火痰瘀证治皆以调理气机为要。基于卢老经验,后学者提出,中风标实常见风火痰瘀,主要责之肝胃;本虚多见气虚、阴虚或气阴俱虚,发病责先后天之本受损,并提炼出邪实治在肝胃、正虚当补脾肾的中风基本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慧娲 《河南中医》2012,32(10):1387-1388
陈宝贵教授认为中风之病机以风、火、痰、瘀、虚为主,治疗以祛风、平肝、豁痰、祛瘀、补益为主,临床多见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同时致病,致使病机复杂,在具体治疗上应“谨守病机,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其病因不外风、火、痰、虚、血、气六端,其发作则以风、火、痰、瘀标实为主,张建夫教授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认为缺血性中风中痰瘀互结是其病机之关键,辨证用药应以化痰祛瘀为主,并创立化痰祛瘀汤辨治缺血性中风,取得较为良好的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陈霞 《光明中医》2012,27(4):651-652
中风后郁证即卒中后抑郁,是指脑卒中后发生的以情绪低落、兴趣减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认知、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增加中风的病死率.中风后郁证是继发于中风之后,故其除具备郁证的一般特点之外,尚有其特殊之处.情志不遂是郁证的主要原因,中风后郁证是建立在中风患者痰、瘀、虚病机之上的,因而形成了中风后郁证以气滞、痰瘀、正虚为主要病机.虚实夹杂,互为因果,病程缠绵.因此在治疗中风后郁证之时,充分考虑到其“滞、痰、瘀、虚”的特点,以更好的指导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黄幸  张根明  高颖  白晶  常静玲 《环球中医药》2020,13(8):1364-1366
本文介绍了一例以头晕伴行走不稳、言语謇涩为主诉的卒中病例的中医综合治疗。辨证为中风病、风痰瘀阻络证。病程演变经历了类中风-中风中脏腑-类中风的过程。中医以中药、针刺、康复及中医水罐、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根据行走不稳,着重抓住从风论治的要点,诊疗中以病患的症状变化的经过为主要线索,凸显中风与类中风的鉴别,动态观察中医四诊信息,注重风、火、痰、瘀、虚的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注重病机转变,灵活运用中药辨证,辨证施治中展示了从风论治,体现辨别中风常见证素及组合特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风以气血逆乱、阴阳失调为病机,风、火、痰、瘀、虚等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而发,虽与五脏有关,但脾胃为重。治疗应调理脾胃,使气血通畅,气机如常。从脾胃论治中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中风失语症病位在心、肝、脾、肾,以肝肾精气亏虚为本,风火痰瘀四邪为标。风、火、痰、瘀四邪,进而干扰心肝脾肾,导致气血虚弱,痰瘀中阻,舌脉失养,故出现舌强语涩,即失语。以中药(神仙解语丹、资寿解语汤)和针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接近15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率约占4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医学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其病理因素有虚、火、风、痰、气、血、毒,但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对中风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正气亏虚"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病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20-2122
通过分析脑梗塞的风险因素,以血脉改变作为切入点。用血脉理论探索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为早期临床干预血脉危险因素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提供理论支持。早期缺血性中风的基础是血脉病变,血脉不和引发风、火、痰、瘀诸邪,进而痰瘀阻塞脑窍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所以治疗上应和血通脉论治早期缺血性中风。文章提出"血脉病"是早期脑梗塞危险因素。痰瘀互结、脑脉闭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和利血脉是预防与治疗脑梗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崔金海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唐山市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特别是对中风的诊治有着娴熟的经验,现将崔老对中风急性期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1风、火、痰、瘀、浊毒与中风的关系崔老认为,中风多属虚实夹杂,正气虚为其根本,风、火、痰、瘀、浊毒为其标。正如元代沈金鳌所言"非由气之虚弱不能健运乎……总由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1]。  相似文献   

20.
<正>1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窍闭阻的病机中风病病机认识过程经历了由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金元以后的"内风"立论,再到现阶段的"气"、"瘀"、"毒"等病理因素致中风三个时期。但中风病基本病机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等,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中风的病机复杂,而气血逆乱,脑窍痹阻是病机关键。张根明[1]认为,正气内虚,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风火痰瘀上犯脑窍,脑脉闭阻,神机失用,发为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