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患,易发而难愈.本病病位在脑窍,涉及心、肝、脾、肾四脏,病理性质为邪实正虚.发作期以痰瘀内扰、肝风妄动邪实为主,休止期以气阴亏虚、痰浊内伏正虚为重.  相似文献   

2.
吕宏生教授对常见的各类原发性及继发性肾脏病的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肥胖相关性肾病病位在肝、脾、肾,尤以脾、肾为要,病机为脾肾两虚,痰瘀交阻,以邪实为主,治疗强调祛邪安正,邪正兼顾。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病机为脾肾不足、水湿停聚、痰瘀交阻。益肾汤攻补兼施,以补为主,共奏健脾益气、补肺温肾、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既补脾肺肾之不足,又泻肺脾肾之实邪,使本虚得补,标实之邪得祛。与四联疗法结合,减少并发症,缩短激素用药时间,预防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为脾肾两虚,实为痰浊、瘀血、毒邪蒙闭清窍.脾肾两虚为其本,瘀、浊、毒为其标.老年性痴呆主要和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有关,继而因虚致瘀、因虚生痰,痰瘀互阻日久化毒,瘀血、痰浊、毒邪既是脏气虚衰的结果,又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虚与瘀、浊、毒相互影响,交互为患,形成恶性循环而损伤脑络,是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根源.  相似文献   

5.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宋勉 《光明中医》2002,17(6):21-22
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的难治之病。中医认为肺心病主要病位在于肺、心、脾、肾四脏。其病理与痰瘀互结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肺心病其四脏及舌、脉象与痰瘀关系的探讨 ,认为肺心病最基本和最主要的病机是“痰瘀”。在治疗上以活血化痰、豁痰为基础 ,或佐补虚、清热、利水等法则 ,方可见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舌针配合解语丹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等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组48例予舌针配合解语丹口服,对照组44例给予解语丹口服。结果:舌针配合解语丹治疗可明显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的症状,临床总体疗效优于解语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舌针配合解语丹治疗中风后失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痤疮主要病机为阳气内郁,肺失宣发,脾肾阳虚,痰湿瘀阻。湿、痰、瘀三邪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胶结。在治疗上强调三焦并治,上下分消,以绝生痰之源;痰瘀同祛,散结消肿,活血生肌;兼温补脾肾之阳,使阳助阴化;从而使湿痰消,气血畅,结节散,疤痕平。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死因之一。王明福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痰浊"范畴,临床以痰浊阻遏型为多见。病情存在邪实和正虚两方面,邪实主要是痰、瘀、毒,正虚主要是脾、肝、肾虚损,基本病理痰浊瘀血为标,脾肝肾虚为本。痰浊阻遏、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故运用化痰降浊活血、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淑华 《河北中医》2003,25(2):121-121
舌强一症临床罕见。笔者运用涤痰汤合解语丹加减治愈 2例 ,现介绍如下。例 1 李某 ,女 ,46岁 ,农民。 1 991 0 4 0 6初诊。患者平素性情易急躁 ,于 2日前小便时突然出现舌体强硬不能转运 ,舌体不能伸出 ,活动不灵 ,言语謇涩 ,谈吐不利。在某医院治疗无效 ,前来就诊。患者体质肥胖 ,舌胖大、紫黯 ,舌体不能伸出、向后卷 ,脉弦滑。无头晕、口眼斜、肢体麻木等。查血压正常 ,经颅多普勒、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阳性体征。中医辨证 :舌乃心之苗 ,此由心火暴甚等因素而致。患者形体肥胖 ,舌强硬不能伸出 ,活动不利 ,语言謇涩 ,谈吐不利 ,为风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