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运用针灸歌赋指导临床,指出针灸歌赋对现代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及对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重要作用。针灸歌赋是针灸学家对针灸理论及临床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针灸疗法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其内容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和深入研究,其临床价值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2.
清代御医黄元御提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独特医学思想,但其思想少有用于指导针灸临床治疗。文章试从黄氏学说与针灸经典的关联性,及其对针灸临床调气和取穴治疗的指导性入手,论述黄氏思想在针灸临床的运用。研究表明,黄元御思想在针灸中的运用,开拓了针灸治疗思路,完善了针灸治疗方法,甚至还可能开辟一套新的针灸治疗模式,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现存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应用现状也不容乐观。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临床最小意义变化值(MCID)与中医针灸临床特点较为相符且具有客观的量化标准、适用性广,从而探索将其纳入中医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以真实反映针灸临床疗效,改善针灸临床疗效评价学的不足与缺陷,为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彭静山相关针灸著作及文章的学习及研究发现,彭氏在其几十年临床及教学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医针灸,在针灸基础理论、针灸基本操作技能以及针灸临床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截根疗法、大接经法、甩针挂钩疗法是其临床常用的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对于某些疾病有着"针到病除"的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针灸临床,对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清江名家黄石屏是旴江医学针灸医家的代表性人物,其所著《针灸诠述》体现了黄氏独特的辨证思路和治疗经验,其独创的金针运气法为其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结合《针灸诠述》,对其临床运用针灸诊治中风、咳证、痹证、霍乱病的内容进行初步探析,以总结其临床经验及学术特点,挖掘旴江医学流派学术价值,为临床针灸运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总结针灸治疗眼睑痉挛的临床相关报道,主要对针灸治疗眼睑痉挛在针灸证型、针灸方法、针灸治则、针灸手法和器具应用方面的研究做一介绍,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用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王乐亭是近代著名的针灸专家。在针灸理论和临床方面均有较深的造诣,他根据中医理论和现代解剖生理,加之多年临床实践而拟定的针灸处方,组方合理,法度严谨。用于临床,随证加减,疗效彰显,是经得起临床检验的有效名方。其组方原则亦为现代针灸临床针灸处方的拟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首次系统构建了针灸学术框架体系,阐明了针灸各部分知识及其逻辑关系。学术框架包括针灸基础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脏腑、气血、经络、腧穴、脉诊、针灸操作、病因病机等,临床应用部分包括临床各类疾病及其针灸治疗等。《针灸甲乙经》确定的学术框架,比现代针灸学术框架宽,其中四海等理论的归属和定位也与现代针灸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风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疗效进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制研究进行总结。结果表明,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针灸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是针灸治疗起效的机制之一。对其机制研究方面有待于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10.
与针灸临床相关的针灸歌赋是历代针灸大家宝贵临床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但如今却遭受冷落,甚至在针灸专业本科教材《针灸治疗学》中都不再收录。笔者分析了针灸歌赋的特点和遇冷的可能原因,认为针灸歌赋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和医家们独特的腧穴特异性的认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临床使用,学习者更好地了解歌赋的特色并增强对歌赋的理解将有助于对其有效地使用。本文期望唤起大家对针灸歌赋的重视,一起实践并总结其中的规律,使其得到更好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根据针灸临床研究的现状,探讨其基本策略。认为目前一些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片面套用西医临床研究方法的部分概念,简单化对待针灸临床研究的现象。在今后的针灸临床研究中,应充分考虑针灸临床整体过程的自身特点,回答临床评价的关键问题,重视优效性、等效性、非劣效性设计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科学合理应用,并由此逐步构建符合中医针灸特点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提高针灸临床研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循证医学与针灸临床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索针灸临床研究的新方法。方法:以循证医学方法指导针灸临床及研究,借鉴循证医学的优势特点,并分析了其限制应用于针灸临床的因素。结果和结论:循证医学的应用必将促进针灸临床与现代研究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灸处方是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是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基本因素之一。目前针灸处方缺乏系统和规范,更缺乏关于针灸处方统方模式的思考。针灸处方统方模式宜以脏腑辨证统方为经,八纲辨证统方为络,西医疾病系统归属统方为补充,使其框架具有提纲挈领、方便教学与临床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席弘为宋代旴江流域的著名针灸医家,也是席弘针灸学派创始人,为江西针灸学派的形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本文就席弘学派针灸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流派针灸手法及学术特点,为针灸临床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建邺区双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慢性顽固性腹泻患者39例,临床应用温针灸结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灸结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总有效率94.8%,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对于慢性顽固性腹泻患者,应用温针灸及参苓白术散中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近5年来部分关于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温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资料按照单一法、结合法、其他法三类,分为温针灸法、中药法、灸法、耳穴法、电针法等9个方面,对近5年来,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作一概述。结果以温针灸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众多,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与温针灸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针灸是多项动物实验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也正因为如此,从临床和其机制的角度,我们对针灸的理解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针灸作为主流疗法的一部分仍存有争议,原因大部分是其研究结果的相互抵触性。除了一些特例,什么样的临床条件有利于治疗或是针灸所造成的生理机制仍不明确。针灸研究发展的阻碍主要来源于针灸研究中的两方面脱节:(1)生物医药界对疾病治疗规范化的研究要求使得我们对进行针灸研究的合理性产生了困难;(2)动物实验和人类实验的差异对我们是否真正了解针灸疗效的潜在机制发起了质疑。因此,现今针灸研究还需要在很多层面上进行改进以弥合其所存在的脱节。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近10年针灸治疗脊髓损伤性神经源性膀胱的相关文献,梳理其针灸选穴规律,综述其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探索针灸治疗该病的未来研究趋势,为针灸治疗该病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疾病谱,扩大针灸治疗疾病范围。方法:通过回顾已发表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及其相关文献,结合针灸临床应用现状和国内外发展状况,展望未来针灸治疗疾病范围。结果:针灸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其治疗疾病谱应分四级,并应随现代疾病谱的变化不断更新,应在法律上和医疗保险方面给予支持。结论:针灸治疗疾病谱应不断做到"扩大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以适应现今临床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近年来部分关于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资料按照温和灸法、温针灸法、耳穴疗法、其他疗法四类,对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文献作一概述。结果以针灸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众多,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